本发明涉及艾叶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艾叶采摘回来后,需要进行清洗,以便除去其表面的灰尘,清洗后需要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干燥效果差,且在干燥的过程中,无法对艾叶进行均匀的烘干,从而导致顶部的艾叶焦糊,而底部的艾叶无法被烘干到,降低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在干燥的过程中,可对艾叶进行均匀的烘干,且不会导致顶部的艾叶焦糊,提高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烘干箱、支撑脚和盖体,烘干箱下侧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烘干箱为上侧敞口式结构,烘干箱的上侧设有盖体,该盖体为下侧敞口式结构,盖体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烘干箱一侧壁的上侧连接,烘干箱一侧壁的下侧插设并固定有出尘管;它还包含烘干机构、放置箱和旋转机构,烘干机构设置于盖体的内部,烘干机构的下侧设有放置箱,该放置箱悬设在烘干箱的内部,烘干箱的侧壁上设有旋转机构;
上述的烘干机构由加热棒、风扇和支撑板构成,加热棒等距分布在盖体内部的下侧,且加热棒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盖体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加热棒的上侧设有数个风扇,风扇呈矩阵式悬设在盖体内部的上侧,且风扇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上侧固定在盖体上侧的内侧壁上,盖体的上侧壁上均设有数个透气孔,透气孔悬设在风扇的上方,风扇与加热棒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上述的放置箱由固定板、门体、透气网和支撑杆构成,透气网的首尾相连拼接成长方体设置,透气网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相邻于透气网一侧壁的外边缘分别与透气网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左侧的固定板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该门体外侧壁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左侧的固定板左侧壁的一侧旋接,门体外侧壁的另一侧通过插销与左侧的固定板左侧壁的另一侧连接,左侧的固定板右侧壁的四边上均等距固定有支撑杆,该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右侧的固定板的左侧壁上,且支撑杆的外环壁分别抵触在透气网的内壁上;
上述的旋转机构由一号电机、一号限位杆、二号限位杆、限位条、固定座、弹簧、限位板和导向杆构成,一号电机固定在烘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一号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与烘干箱一侧壁内的轴承后,插设在放置箱一侧壁上的凹槽内,放置箱另一侧壁上的凹槽内插设有二号限位杆,该二号限位杆以及一号限位杆相邻于凹槽一端的外环壁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条,该限位条分别卡设在凹槽上下两内侧壁上的卡槽内;烘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座,该固定座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弹簧,该弹簧远离烘干箱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一侧的内壁上,弹簧的内部均插设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座的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座的外侧,导向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弹簧后,固定在限位板的一侧壁上,限位板与固定座另一侧的内侧壁相抵触设置,且限位板与弹簧相接触设置,二号限位杆穿过固定座的一侧壁后,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的外侧设有拉杆,该拉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导向杆的外端固定连接,在进行上料或下料的过程中,通过拉杆带动导向杆向外侧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体的一侧设有提杆,该提杆外环壁的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盖体一侧壁的前后两侧,提杆的中侧套设有隔热圈,在需进出料时,通过提杆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带动盖体向上移动,使得盖体与烘干箱分离,且在出料时,通过隔热圈隔离盖体所传过来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箱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架,该支撑架呈“l”形设置,支撑架的竖杆的顶端与烘干箱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在将盖体翻开后,通过支撑架的竖杆对盖体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尘管的内侧设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外侧壁分别与烘干箱的内周壁固定连接,且导向板远离于出尘管的一侧逐渐升高设置,经由透风网落下的粉尘经由导向板掉至出尘管内。
进一步地,一侧的固定板的内壁上固定有二号电机,该二号电机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固定在固定板的内侧壁上,且蓄电池设置于二号电机的下侧,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杆,该转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侧的固定板旋接,转杆的两端均套设并固定有一号伞齿轮,该一号伞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二号伞齿轮,二号伞齿轮的中心内插设固定有搅拌杆,该搅拌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上下两侧的支撑杆的内侧壁旋接,搅拌杆的外环壁上等角固定有数个搅拌叶,该搅拌叶悬设在放置箱的内部,放置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箱,该连接箱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一号伞齿轮以及二号伞齿轮的外侧,连接箱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转杆旋接,连接箱的上下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搅拌杆旋接,放置箱在转动的过程中,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该转杆带动一号伞齿轮转动,一号伞齿轮带动二号伞齿轮转动,二号伞齿轮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对放置箱内部的艾叶进行搅拌,使得艾叶被分散。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电机的外侧套设有保护箱,该保护箱的下侧罩设在蓄电池的外侧,保护箱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盖板,该盖板的一侧通过合页与保护箱旋接,盖板的另一侧通过十字锁与烘干箱的一侧壁连接,保护箱对二号电机以及蓄电池进行保护,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门体,对二号电机进行检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盖体,将放置箱从烘干箱内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拉动导向杆,导向杆带动限位板向外侧移动,限位板带动二号限位杆向外侧移动,使得二号限位杆的内端与烘干箱的内侧壁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然后将放置箱向二号限位杆的一侧移动,使得放置箱的另一侧与一号限位杆分离,再将放置箱从烘干箱内取出,打开门体,将艾叶放入放置箱内,且位于透气网的内部,然后再将门体盖上,将放置箱放入烘干箱的内部,且将放置箱一侧的凹槽套至一号限位杆上,且通过限位条进行卡设该凹槽侧壁上的卡槽内,再拉动导向杆,导向杆带动限位板向外侧移动,限位板带动二号限位杆向外侧移动,与此同时,将放置箱放平,使得放置箱另一侧的凹槽与二号限位杆在同一平面上,再松开导向杆,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板至初始位置,限位板带动二号限位杆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二号限位杆的内端则插至放置箱另一侧的凹槽内,且二号限位杆上的限位条插设在该凹槽内的卡槽内,再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带动一号限位杆转动,该一号限位杆通过限位条带动放置箱转动,此时再启动加热棒和风扇,风扇将加热棒所散发出的热量吹送至烘干箱内,且热风穿过透气网后,吹至艾叶上,对艾叶进行烘干,且在此过程中,放置箱不停的转动,对艾叶的两面进行烘干,使得艾叶受热均匀,烘干完成后,再将放置箱取下,进行下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烘干机构设置于盖体的内部,且通过风扇将加热棒上的热量吹至烘干箱的内部,进而对放置箱内部的艾叶进行烘干;
2、放置箱设置于烘干箱的内部,且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放置箱转动,使得艾叶在放置箱的内部翻转,从而方便均匀的烘干;
3、二号限位杆一端的限位板与弹簧连接,在安装或拆卸放置箱时,可将二号限位杆缩至固定座内,进而不影响安装放置箱,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板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二号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烘干箱1、支撑脚2、盖体3、烘干机构4、加热棒4-1、风扇4-2、支撑板4-3、透气孔4-4、放置箱5、固定板5-1、门体5-2、透气网5-3、支撑杆5-4、凹槽5-5、旋转机构6、一号电机6-1、一号限位杆6-2、二号限位杆6-3、限位条6-4、固定座6-5、弹簧6-6、限位板6-7、导向杆6-8、拉杆7、提杆8、连接杆9、隔热圈10、支撑架11、二号电机12、蓄电池13、转杆14、一号伞齿轮15、二号伞齿轮16、搅拌杆17、搅拌叶18、连接箱19、保护箱20、盖板21、出尘管22、导向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烘干箱1、支撑脚2和盖体3,烘干箱1下侧壁的四角均焊接固定有支撑脚2,烘干箱1为上侧敞口式结构,烘干箱1的上侧设有盖体3,该盖体3为下侧敞口式结构,盖体3的右侧通过合页与烘干箱1右侧壁的上侧连接,盖体3的左侧设有提杆8,该提杆8外环壁的右侧的前后两侧均焊接件固定有连接杆9,该连接杆9的右端分别固定在盖体3左侧壁的前后两侧,提杆8的中侧套设有隔热圈10,在需进出料时,可方便带动盖体3向上移动,使得盖体3与烘干箱1分离,且在出料时,通过隔热圈10隔离盖体3所传过来的热量,可防止被烫伤,烘干箱1右侧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架11,该支撑架11呈“l”形设置,支撑架11的竖杆的顶端与烘干箱1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可方便对盖体3进行支撑,烘干箱1右侧壁的下侧插设并焊接固定有出尘管22;它还包含烘干机构4、放置箱5和旋转机构6,烘干机构4设置于盖体3的内部,烘干机构4由加热棒4-1、风扇4-2和支撑板4-3构成,加热棒4-1等距分布在盖体3内部的下侧,且加热棒4-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盖体3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加热棒4-1的上侧设有数个风扇4-2,风扇4-2呈矩阵式悬设在盖体3内部的上侧,且风扇4-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4-3,该支撑板4-3的上侧焊接固定在盖体3上侧的内侧壁上,盖体3的上侧壁上均开设有数个透气孔4-4,透气孔4-4悬设在风扇4-2的上方,风扇4-2与加热棒4-1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烘干机构4的下侧设有放置箱5,该放置箱5悬设在烘干箱1的内部,放置箱5由固定板5-1、门体5-2、透气网5-3和支撑杆5-4构成,透气网5-3的首尾相连拼接成长方体设置,透气网5-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5-1,左右两侧的固定板5-1相邻于透气网5-3一侧壁的外边缘分别通过螺栓与透气网5-3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左侧的固定板5-1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5-2,该门体5-2外侧壁的上侧通过合页与左侧的固定板5-1左侧壁的上侧旋接,门体5-2外侧壁的下侧通过插销与左侧的固定板5-1左侧壁的中侧连接,左侧的固定板5-1右侧壁的四边上均等距焊接固定有支撑杆5-4,该支撑杆5-4的右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右侧的固定板5-1的左侧壁上,且支撑杆5-4的外环壁分别抵触在透气网5-3的内壁上,出尘管22的内侧设有导向板23,该导向板23的外侧壁分别与烘干箱1的内周壁焊接固定,且导向板23远离于出尘管22的一侧逐渐升高设置,经由透气网5-3落下的粉尘经由导向板23掉至出尘管22内;
烘干箱1的侧壁上设有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由一号电机6-1、一号限位杆6-2、二号限位杆6-3、限位条6-4、固定座6-5、弹簧6-6、限位板6-7和导向杆6-8构成,一号电机6-1通过螺栓固定在烘干箱1右侧的外侧壁上,一号电机6-1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6-1的型号为50ktyz,一号电机6-1的输出轴与一号限位杆6-2的右端焊接固定,一号限位杆6-2的左端穿过与烘干箱1右侧壁内的轴承后,插设在放置箱5右侧壁上的凹槽5-5内,放置箱5左侧壁上的凹槽5-5内插设有二号限位杆6-3,该二号限位杆6-3以及一号限位杆6-2相邻于凹槽5-5一端的外环壁的上下两侧均一体成型有限位条6-4,该限位条6-4分别卡设在凹槽5-5上下两内侧壁上的卡槽内;烘干箱1左侧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座6-5,该固定座6-5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弹簧6-6,该弹簧6-6远离烘干箱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5左侧的内壁上,弹簧6-6的内部均插设有导向杆6-8,该导向杆6-8的左端穿过固定座6-5的左侧壁后,悬设在固定座6-5的外侧,导向杆6-8的右端分别穿过弹簧6-6后,焊接固定在限位板6-7的左侧壁上,限位板6-7与固定座6-5右侧的内侧壁相抵触设置,且限位板6-7与弹簧6-6相接触设置,二号限位杆6-3穿过固定座6-5的右侧壁后,与限位板6-7焊接固定,固定座6-5的外侧设有拉杆7,该拉杆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导向杆6-8的外端焊接固定,在进行上料或下料的过程中,可方便带动导向杆6-8向外侧移动;
左侧的固定板5-1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二号电机12,该二号电机12的型号为30ktyz,二号电机12与蓄电池13连接,蓄电池13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5-1的内侧壁上,且蓄电池13设置于二号电机12的下侧,二号电机12的输出轴上焊接固定有转杆14,该转杆14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右侧的固定板5-1旋接,该轴承嵌设在右侧的固定板5-1内,且其外圈与右侧的固定板5-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转杆14的右端焊接固定,转杆14的两端均套设并焊接固定有一号伞齿轮15,该一号伞齿轮15的两侧均啮合有二号伞齿轮16,二号伞齿轮16的中心内插设焊接固定有搅拌杆17,该搅拌杆1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上下两侧的支撑杆5-4的内侧壁旋接,该轴承分别嵌设在上下两侧的支撑杆5-4内,且其外圈与支撑杆5-4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搅拌杆17焊接固定,搅拌杆17的外环壁上等角焊接固定有数个搅拌叶18,该搅拌叶18悬设在放置箱5的内部,放置箱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箱19,该连接箱19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一号伞齿轮15以及二号伞齿轮16的外侧,连接箱19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转杆14旋接,连接箱19的上下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搅拌杆17旋接,可对放置箱5内部的艾叶进行搅拌,使其分离,二号电机12的外侧套设有保护箱20,该保护箱20的下侧罩设在蓄电池13的外侧,保护箱20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盖板21,该盖板21的右侧通过合页与保护箱20旋接,盖板21的左侧通过十字锁与烘干箱1的左侧壁连接,保护箱20对二号电机12以及蓄电池13进行保护,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门体5-2,对二号电机12进行检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盖体3,将放置箱5从烘干箱1内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拉动导向杆6-8,导向杆6-8带动限位板6-7向外侧移动,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向外侧移动,使得二号限位杆6-3的内端与烘干箱1的内侧壁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然后将放置箱5向二号限位杆6-3的一侧移动,使得放置箱5的右侧与一号限位杆6-2分离,再将放置箱5从烘干箱1内取出,打开门体5-2,将艾叶放入放置箱5内,且位于透气网5-3的内部,然后再将门体5-2盖上,将放置箱5放入烘干箱1的内部,且将放置箱5右侧的凹槽5-5套至一号限位杆6-2上,且通过限位条6-4进行卡设该凹槽5-5侧壁上的卡槽内,再拉动导向杆6-8,导向杆6-8带动限位板6-7向外侧移动,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向外侧移动,与此同时,将放置箱5放平,使得放置箱5左侧的凹槽5-5与二号限位杆6-3在同一平面上,再松开导向杆6-8,弹簧6-6的弹力推动限位板6-7至初始位置,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二号限位杆6-3的内端则插至放置箱5左侧的凹槽5-5内,且二号限位杆6-3上的限位条6-4插设在该凹槽5-5内的卡槽内,再启动一号电机6-1,一号电机6-1带动一号限位杆6-2转动,该一号限位杆6-2通过限位条6-4带动放置箱5转动,且放置箱5在转动的过程中,启动二号电机12,二号电机12带动转杆14转动,该转杆14带动一号伞齿轮15转动,一号伞齿轮15带动二号伞齿轮16转动,二号伞齿轮16带动搅拌杆17转动,搅拌杆17带动搅拌叶18转动,搅拌叶18对放置箱5内部的艾叶进行搅拌,使得艾叶被分散,此时再启动加热棒4-1和风扇4-2,风扇4-2将加热棒4-1所散发出的热量吹送至烘干箱1内,且热风穿过透气网5-3后,吹至艾叶上,对艾叶进行烘干,且在此过程中,放置箱5不停的转动,对艾叶的两面进行烘干,使得艾叶受热均匀,烘干完成后,再将放置箱5取下,进行下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烘干机构4设置于盖体3的内部,且通过风扇4-2将加热棒4-1上的热量吹至烘干箱1的内部,进而对放置箱5内部的艾叶进行烘干;
2、放置箱5设置于烘干箱1的内部,且通过旋转机构6带动放置箱5转动,使得艾叶在放置箱5的内部翻转,从而方便均匀的烘干;
3、二号限位杆6-3一端的限位板6-7与弹簧6-6连接,在安装或拆卸放置箱5时,可将二号限位杆6-3缩至固定座6-5内,进而不影响安装放置箱5,方便操作;
4、放置箱5的内部设有搅拌叶18,放置箱5在转动的过程中,搅拌叶18对放置箱5内部的艾叶进行搅拌,避免艾叶粘附在一体,从而提高烘干的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它包含烘干箱(1)、支撑脚(2)和盖体(3),烘干箱(1)下侧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烘干箱(1)为上侧敞口式结构,烘干箱(1)的上侧设有盖体(3),该盖体(3)为下侧敞口式结构,盖体(3)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烘干箱(1)一侧壁的上侧连接,烘干箱(1)一侧壁的下侧插设并固定有出尘管(2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烘干机构(4)、放置箱(5)和旋转机构(6),烘干机构(4)设置于盖体(3)的内部,烘干机构(4)的下侧设有放置箱(5),该放置箱(5)悬设在烘干箱(1)的内部,烘干箱(1)的侧壁上设有旋转机构(6);
上述的烘干机构(4)由加热棒(4-1)、风扇(4-2)和支撑板(4-3)构成,加热棒(4-1)等距分布在盖体(3)内部的下侧,且加热棒(4-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盖体(3)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加热棒(4-1)的上侧设有数个风扇(4-2),风扇(4-2)呈矩阵式悬设在盖体(3)内部的上侧,且风扇(4-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4-3),该支撑板(4-3)的上侧固定在盖体(3)上侧的内侧壁上,盖体(3)的上侧壁上均设有数个透气孔(4-4),透气孔(4-4)悬设在风扇(4-2)的上方,风扇(4-2)与加热棒(4-1)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上述的放置箱(5)由固定板(5-1)、门体(5-2)、透气网(5-3)和支撑杆(5-4)构成,透气网(5-3)的首尾相连拼接成长方体设置,透气网(5-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5-1),左右两侧的固定板(5-1)相邻于透气网(5-3)一侧壁的外边缘分别与透气网(5-3)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左侧的固定板(5-1)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5-2),该门体(5-2)外侧壁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左侧的固定板(5-1)左侧壁的一侧旋接,门体(5-2)外侧壁的另一侧通过插销与左侧的固定板(5-1)左侧壁的另一侧连接,左侧的固定板(5-1)右侧壁的四边上均等距固定有支撑杆(5-4),该支撑杆(5-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右侧的固定板(5-1)的左侧壁上,且支撑杆(5-4)的外环壁分别抵触在透气网(5-3)的内壁上;
上述的旋转机构(6)由一号电机(6-1)、一号限位杆(6-2)、二号限位杆(6-3)、限位条(6-4)、固定座(6-5)、弹簧(6-6)、限位板(6-7)和导向杆(6-8)构成,一号电机(6-1)固定在烘干箱(1)一侧的外侧壁上,一号电机(6-1)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6-1)的输出轴与一号限位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限位杆(6-2)的另一端穿过与烘干箱(1)一侧壁内的轴承后,插设在放置箱(5)一侧壁上的凹槽(5-5)内,放置箱(5)另一侧壁上的凹槽(5-5)内插设有二号限位杆(6-3),该二号限位杆(6-3)以及一号限位杆(6-2)相邻于凹槽(5-5)一端的外环壁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条(6-4),该限位条(6-4)分别卡设在凹槽(5-5)上下两内侧壁上的卡槽内;烘干箱(1)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固定座(6-5),该固定座(6-5)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弹簧(6-6),该弹簧(6-6)远离烘干箱(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5)一侧的内壁上,弹簧(6-6)的内部均插设有导向杆(6-8),该导向杆(6-8)的一端穿过固定座(6-5)的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座(6-5)的外侧,导向杆(6-8)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弹簧(6-6)后,固定在限位板(6-7)的一侧壁上,限位板(6-7)与固定座(6-5)另一侧的内侧壁相抵触设置,且限位板(6-7)与弹簧(6-6)相接触设置,二号限位杆(6-3)穿过固定座(6-5)的一侧壁后,与限位板(6-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6-5)的外侧设有拉杆(7),该拉杆(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导向杆(6-8)的外端固定连接,在进行上料或下料的过程中,通过拉杆(7)带动导向杆(6-8)向外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3)的一侧设有提杆(8),该提杆(8)外环壁的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9),该连接杆(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盖体(3)一侧壁的前后两侧,提杆(8)的中侧套设有隔热圈(10),在需进出料时,通过提杆(8)带动连接杆(9)向上移动,连接杆(9)带动盖体(3)向上移动,使得盖体(3)与烘干箱(1)分离,且在出料时,通过隔热圈(10)隔离盖体(3)所传过来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箱(1)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架(11),该支撑架(11)呈“l”形设置,支撑架(11)的竖杆的顶端与烘干箱(1)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在将盖体(3)翻开后,通过支撑架(11)的竖杆对盖体(3)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尘管(22)的内侧设有导向板(23),该导向板(23)的外侧壁分别与烘干箱(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且导向板(23)远离于出尘管(22)的一侧逐渐升高设置,经由透风网落下的粉尘经由导向板(23)掉至出尘管(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的固定板(5-1)的内壁上固定有二号电机(12),该二号电机(12)与蓄电池(13)连接,蓄电池(13)固定在固定板(5-1)的内侧壁上,且蓄电池(13)设置于二号电机(12)的下侧,二号电机(1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杆(14),该转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侧的固定板(5-1)旋接,转杆(14)的两端均套设并固定有一号伞齿轮(15),该一号伞齿轮(15)的两侧均啮合有二号伞齿轮(16),二号伞齿轮(16)的中心内插设固定有搅拌杆(17),该搅拌杆(1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上下两侧的支撑杆(5-4)的内侧壁旋接,搅拌杆(17)的外环壁上等角固定有数个搅拌叶(18),该搅拌叶(18)悬设在放置箱(5)的内部,放置箱(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箱(19),该连接箱(19)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一号伞齿轮(15)以及二号伞齿轮(16)的外侧,连接箱(19)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转杆(14)旋接,连接箱(19)的上下两侧壁分别通过轴承与搅拌杆(17)旋接,放置箱(5)在转动的过程中,启动二号电机(12),二号电机(12)带动转杆(14)转动,该转杆(14)带动一号伞齿轮(15)转动,一号伞齿轮(15)带动二号伞齿轮(16)转动,二号伞齿轮(16)带动搅拌杆(17)转动,搅拌杆(17)带动搅拌叶(18)转动,搅拌叶(18)对放置箱(5)内部的艾叶进行搅拌,使得艾叶被分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电机(12)的外侧套设有保护箱(20),该保护箱(20)的下侧罩设在蓄电池(13)的外侧,保护箱(20)上侧的开口内嵌设有盖板(21),该盖板(21)的一侧通过合页与保护箱(20)旋接,盖板(21)的另一侧通过十字锁与烘干箱(1)的一侧壁连接,保护箱(20)对二号电机(12)以及蓄电池(13)进行保护,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门体(5-2),对二号电机(12)进行检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受热干燥的艾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盖体(3),将放置箱(5)从烘干箱(1)内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拉动导向杆(6-8),导向杆(6-8)带动限位板(6-7)向外侧移动,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向外侧移动,使得二号限位杆(6-3)的内端与烘干箱(1)的内侧壁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然后将放置箱(5)向二号限位杆(6-3)的一侧移动,使得放置箱(5)的另一侧与一号限位杆(6-2)分离,再将放置箱(5)从烘干箱(1)内取出,打开门体(5-2),将艾叶放入放置箱(5)内,且位于透气网(5-3)的内部,然后再将门体(5-2)盖上,将放置箱(5)放入烘干箱(1)的内部,且将放置箱(5)一侧的凹槽(5-5)套至一号限位杆(6-2)上,且通过限位条(6-4)进行卡设该凹槽(5-5)侧壁上的卡槽内,再拉动导向杆(6-8),导向杆(6-8)带动限位板(6-7)向外侧移动,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向外侧移动,与此同时,将放置箱(5)放平,使得放置箱(5)另一侧的凹槽(5-5)与二号限位杆(6-3)在同一平面上,再松开导向杆(6-8),弹簧(6-6)的弹力推动限位板(6-7)至初始位置,限位板(6-7)带动二号限位杆(6-3)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二号限位杆(6-3)的内端则插至放置箱(5)另一侧的凹槽(5-5)内,且二号限位杆(6-3)上的限位条(6-4)插设在该凹槽(5-5)内的卡槽内,再启动一号电机(6-1),一号电机(6-1)带动一号限位杆(6-2)转动,该一号限位杆(6-2)通过限位条(6-4)带动放置箱(5)转动,此时再启动加热棒(4-1)和风扇(4-2),风扇(4-2)将加热棒(4-1)所散发出的热量吹送至烘干箱(1)内,且热风穿过透气网(5-3)后,吹至艾叶上,对艾叶进行烘干,且在此过程中,放置箱(5)不停的转动,对艾叶的两面进行烘干,使得艾叶受热均匀,烘干完成后,再将放置箱(5)取下,进行下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