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罐式煅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焦是将原油蒸馏后剩下的重质油再经过热裂而得到的炭体物,含有一些未碳化的碳烃化合物的挥发份,俗称生焦。生焦可以通过高温煅烧去除其挥发份,并完全炭化形成煅烧石油焦。煅烧石油焦主要用于生产石墨电极、炭糊制品、金刚砂、电石等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很大。目前,普遍采用罐式煅烧炉对石油焦进行煅烧,煅烧温度在1300℃左右;煅烧后的石油焦通过单级冷却水套进行冷却。
现有的冷却装置水流动距离短、流动强度弱、换热面积小,冷却效果差,且冷却方式单一,在煅后焦高负荷出料时,难以满足更高的冷却要求,因此,现需设计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以提高冷却效率,增强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所述冷却筒的外壁上设有水路盘管,所述水路盘管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支管、第一进水支管,还包括冷水箱、循环水泵,所述冷水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循环回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降温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出水主管,所述第一出水支管与出水主管连接,所述循环回管与冷水箱顶部连接,所述冷水箱的侧壁上连接有循环出管,所述循环出管连接在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上,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进水支管连接,所述冷却筒的内侧设有辅助冷却机构,所述辅助冷却机构与进水主管、出水主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上下两个内壁上,所述第一分水管、第二分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过水翅片,多个所述过水翅片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第一分水管上,所述循环回管连接在第二分水管上,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嵌装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辅助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筒内壁上的两个环管,两个所述环管分别靠近冷却筒的上下两端,上方的所述环管上连接有第二出水支管,所述第二出水支管连接在出水主管上,下方的所述环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第二进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在进水主管上,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二阀门,两个所述环管之间连接有多个蛇形管,多个所述蛇形管沿环管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外侧固定套设有冷却翅片,所述冷却翅片固定连接在冷却筒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环管的上方罩设有环形挡片,所述环形挡片固定连接在冷却筒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挡片的竖截面为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冷却筒为钢制的锥形筒。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冷却筒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多个第二散热风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风扇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水路盘管、降温机构、冷水箱、循环水泵,启动循环水泵即可将冷水箱内的冷水泵出,并通过第一进水支管将冷水泵入水路盘管内,对冷却筒进行冷却降温,吸热后的水通过第一出水支管、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一分水管中,并经过过水翅片中,过水翅片可极大增加热水的换热面积,启动第一散热风扇,即可对流经过水翅片中的热水进行快速冷却、降温,降温后的水流回冷水箱中,进而对冷却筒实现循环冷却降温。
通过设置辅助冷却机构,在需要进一步辅助进行冷却时,打开第二阀门,即可通过第二进水支管向蛇形管内泵入冷却水,进而通过多个冷却翅片对冷却筒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大大增加了冷却翅片与高温煅后焦之间的有效换热面积,而且冷却翅片深入到高温煅后焦的内部,进而提高冷却性能,冷却效果更好,在高负荷情况下也可保证对煅后焦的良好冷却效果,有利于炉子使用寿命的延长和提高煅后焦的质量。
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架、第二散热风扇,即可通过第二散热风扇对水路盘管外部进行风冷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本发明设置水路盘管对冷却筒进行循环冷却,同时设置辅助冷却机构在高温煅后焦的内部进行冷却,进而提高冷却性能,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的冷却筒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的辅助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筒、2水路盘管、3第一出水支管、4出水主管、5第一连接管、6固定框、7第一分水管、8过水翅片、9第一安装架、10第一散热风扇、11第二分水管、12循环回管、13冷水箱、14循环出管、15循环水泵、16进水主管、17第一阀门、18第二连接管、19第一进水支管、20第二阀门、21第三连接管、22第二进水支管、23第二散热风扇、24第二出水支管、25第二安装架、26冷却翅片、27环形挡片、28蛇形管、29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1,冷却筒1为钢制的锥形筒,冷却筒1的外壁上设有水路盘管2,水路盘管2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支管3、第一进水支管19,还包括冷水箱13、循环水泵15,冷水箱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固定框6的内侧设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循环回管12,第一连接管5远离降温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出水主管4,第一出水支管3与出水主管4连接,循环回管12与冷水箱13顶部连接,冷水箱13的侧壁上连接有循环出管14,循环出管14连接在循环水泵15的输入端上,循环水泵15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进水主管16,进水主管16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8,第二连接管18与第一进水支管19连接,第二连接管18上设有第一阀门17,冷却筒1的内侧设有辅助冷却机构,辅助冷却机构与进水主管16、出水主管4连接。
本发明中,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6的上下两个内壁上,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过水翅片8,多个过水翅片8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第一连接管5连接在第一分水管7上,循环回管12连接在第二分水管11上,固定框6内侧设有第一安装架9,第一安装架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6的内侧壁上,第一安装架9上嵌装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10,多个第一散热风扇10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具体的,辅助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内壁上的两个环管29,两个环管29分别靠近冷却筒1的上下两端,上方的环管29上连接有第二出水支管24,第二出水支管24连接在出水主管4上,下方的环管29上连接有第二进水支管22,第二进水支管22上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1,第三连接管21连接在进水主管16上,第三连接管21上设有第二阀门20,两个环管29之间连接有多个蛇形管28,多个蛇形管28沿环管29的周向等间距设置,蛇形管28外侧固定套设有冷却翅片26,冷却翅片26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的内壁上。
具体的,环管29的上方罩设有环形挡片27,环形挡片27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的内壁上,环形挡片27的竖截面为l型结构,对环管29进行遮挡防护。
进一步的,冷却筒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25,第二安装架25上安装有多个第二散热风扇23,多个第二散热风扇23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可通过启动第二散热风扇23对水路盘管2外部进行风冷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本发明使用时,启动循环水泵15即可将冷水箱13内的冷水泵出,并通过第一进水支管19将冷水泵入水路盘管2内,对冷却筒1进行冷却降温,吸热后的水通过第一出水支管3、第一连接管5进入第一分水管7中,并经过过水翅片8中,过水翅片8可极大增加热水的换热面积,启动第一散热风扇10,即可对流经过水翅片8中的热水进行快速冷却、降温,降温后的水流回冷水箱13中,进而对冷却筒1实现循环冷却降温;在需要进一步辅助进行冷却时,打开第二阀门20,即可通过第二进水支管22向蛇形管28内泵入冷却水,进而通过多个冷却翅片26对冷却筒1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大大增加了冷却翅片26与高温煅后焦之间的有效换热面积,而且冷却翅片26深入到高温煅后焦的内部,进而提高冷却性能,冷却效果更好,在高负荷情况下也可保证对煅后焦的良好冷却效果,有利于炉子使用寿命的延长和提高煅后焦的质量,可通过启动第二散热风扇23对水路盘管2外部进行风冷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的外壁上设有水路盘管(2),所述水路盘管(2)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支管(3)、第一进水支管(19),还包括冷水箱(13)、循环水泵(15),所述冷水箱(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的内侧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循环回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5)远离降温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出水主管(4),所述第一出水支管(3)与出水主管(4)连接,所述循环回管(12)与冷水箱(13)顶部连接,所述冷水箱(13)的侧壁上连接有循环出管(14),所述循环出管(14)连接在循环水泵(15)的输入端上,所述循环水泵(15)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进水主管(16),所述进水主管(16)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8)与第一进水支管(19)连接,所述冷却筒(1)的内侧设有辅助冷却机构,所述辅助冷却机构与进水主管(16)、出水主管(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所述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6)的上下两个内壁上,所述第一分水管(7)、第二分水管(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过水翅片(8),多个所述过水翅片(8)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5)连接在第一分水管(7)上,所述循环回管(12)连接在第二分水管(11)上,所述固定框(6)内侧设有第一安装架(9),所述第一安装架(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框(6)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架(9)上嵌装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10),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0)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内壁上的两个环管(29),两个所述环管(29)分别靠近冷却筒(1)的上下两端,上方的所述环管(29)上连接有第二出水支管(24),所述第二出水支管(24)连接在出水主管(4)上,下方的所述环管(29)上连接有第二进水支管(22),所述第二进水支管(22)上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1),所述第三连接管(21)连接在进水主管(16)上,所述第三连接管(21)上设有第二阀门(20),两个所述环管(29)之间连接有多个蛇形管(28),多个所述蛇形管(28)沿环管(29)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28)外侧固定套设有冷却翅片(26),所述冷却翅片(26)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管(29)的上方罩设有环形挡片(27),所述环形挡片(27)固定连接在冷却筒(1)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挡片(27)的竖截面为l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为钢制的锥形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8)上设有第一阀门(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煅烧炉煅后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架(25),所述第二安装架(25)上安装有多个第二散热风扇(23),多个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3)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