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54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多管式换热器作为最常用的换热器,其包括空心结构的管套,管套内设置有内芯,内芯上设置有多个冷却管,用于对水进行传送,多管式换热器能够形成传送冷水和热水的两个传送腔体,现有多管式散热器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多管式换热器上的冷却管支撑不稳定,使得多管式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内芯与散热管发生开裂的现象,造成换热器发生水流泄露,多管式换热器的内芯无法进行便捷取出,从而无法快速的对散热管进行更换,且内芯与管套的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套管、内芯和端盖,所述的套管的内端设置有内芯,套管的两端均分布有端盖,套管两端的外侧面与端盖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法兰盘,套管上的法兰盘与端盖上的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相锁定,所述的内芯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和均匀分布在左支板、右支板之间的插接板,本发明采用可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套管与内芯,便于内芯的检测与更换,端盖能够锁定在套管的外端,以便将其密封住。

    所述的左支板、右支板与插接板均为圆盘结构,左支板的直径大于右支板的直径,且右支板的直径大于插接板的直径,左支板、右支板与插接板上均设置有位置一一对应的圆孔,冷却管的中部穿过插接板上的圆孔,冷却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左支板设置的圆孔内和右支板设置的圆孔内,左支板、右支板与插接板的圆盘结构便于其从套管的左端插入。

    所述的套管的左右两端内壁的直径分别与左支板和右支板的外径相对应,套管的管径设置防止内芯无法顺畅插入到套管上的问题。

    所述的端盖的中部外端为外凸的半球体结构,端盖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送管,端盖与传送管之间为连通状态,端盖的中部内侧面上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竖直布置,传送管对称分布在隔离板的两侧,端盖锁定到套管上后,端盖上的隔离板能够将其内侧面形成两个腔体,两个腔体能够分别进行冷水与热水的传送,隔离板一侧的水能够通过冷却管传送到套管的另一侧,使得水能够进行传送。

    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插接板外端之间对称连接有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调节结构,插接板与左支板之间、插接板与右支板之间均对称连接有伸缩柱,调节结构能够对插接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插接板的左右位置,以便插接板能够在冷却管不同的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增加内芯的稳定性,调节结构进行位置调节时伸缩柱能够进行配合伸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连接在两个插接板侧面上的固定柱和螺纹柱,调节套管套放在固定柱和螺纹柱之间,调节套管对应螺纹柱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套管对应固定柱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通过拧动调节套管能够对调节结构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套管与固定柱之间的转动配合使得调节套管能够顺畅的进行转动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套管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方形滑槽,插接板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方形滑槽相滑动配合的方形滑块,内芯穿插到套管内时,方形滑块能够卡在方形滑槽内,使得内芯插放时不会发生周向位置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方形滑块为伸缩结构,方形滑块沿插接板厚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斜槽,方形滑块的斜槽使得插接板与套管的内壁接触时进行自动收缩,便于插接板顺畅的移动到套管内,方形滑块移动到方形滑槽内时,方形滑块会自动弹出,以便对内芯的插放动作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右支板的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套管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当内芯插放到位后,右支板上的限位槽能够抵在限位块上,这种设置能够对内芯的插放位置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支板、右支板的中部外侧面均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接卡槽,隔离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插接卡槽相配合的卡接密封条,当端盖锁定在套管上时,卡接密封条能够插入到插接卡槽内,从而增加端盖内隔离板分隔成的两个腔体的隔离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套管的左右两端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右端内侧面均向内倾斜布置,且套管左端密封圈的内径大于右支板的外径,左支板、右支板的外侧面均为倾斜面,左支板、右支板的外侧面均与密封圈之间密封配合,当右支板上的限位槽能够抵在限位块上时,右支板的外侧面能够贴在套管右端的密封圈内,左支板能够抵在套管左端的密封圈内,这种密封配合的方式能够防止传送的水从左支板与套管之间的缝隙泄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支板的左侧面外端上对称设置有定位体,定位体的右侧面卡在套管的左侧面上,位于套管左端的端盖的法兰盘上设置有与定位体相配合的定位槽,内芯插放到位后,定位体的右侧面能够贴在套管的左侧面上,当套管左侧的端盖锁定在套管上时,定位体能够插入到定位槽内,从而不影响本发明套管与端盖连接的密封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套管左端所述端盖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挤压弹柱,挤压弹柱的右端上设置有挤压块,挤压块的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当套管左侧的端盖锁定在套管上时,挤压块在挤压弹柱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左支板上,使得左支板具有向右的压力,从而增加左支板、右支板与密封圈的贴紧程度,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通过可调节位置的插接板能够增加换热器内的冷却管的支撑稳定性,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配合能够对内芯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增加套管与内芯的安装精度,本发明通过端盖形成两个相对密封的传送腔体增加换热器的冷却效果,本发明还具有拆装便捷的优点;

    二、本发明内芯插放到位后,右支板上的限位槽能够抵在限位块上,定位体的右侧面能够贴在套管的左侧面上,使得内芯的安装位置得到定位;

    三、本发明套管左侧的端盖锁定在套管上时,定位体能够插入到定位槽内,从而不影响本发明套管与端盖连接的密封性,挤压块在挤压弹柱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左支板上,使得左支板具有向右的压力,从而增加左支板、右支板与密封圈的贴紧程度,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密封性;

    四、本发明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插接板的左右位置,以便插接板能够在冷却管不同的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增加内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套管左端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去除端盖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套管、左支板、右支板与插接板之间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套管、插接板与冷却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插接板与冷却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接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接合。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套管1、内芯2和端盖3,所述的套管1的内端设置有内芯2,套管1的两端均分布有端盖3,套管1两端的外侧面与端盖3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法兰盘,套管1上的法兰盘与端盖3上的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相锁定,所述的内芯2包括左支板4、右支板5和均匀分布在左支板4、右支板5之间的插接板6,本发明采用可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套管1与内芯2,便于内芯2的检测与更换,端盖3能够锁定在套管1的外端,以便将其密封住。

    所述的左支板4、右支板5与插接板6均为圆盘结构,左支板4的直径大于右支板5的直径,且右支板5的直径大于插接板6的直径,左支板4、右支板5与插接板6上均设置有位置一一对应的圆孔,冷却管7的中部穿过插接板6上的圆孔,冷却管7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左支板4设置的圆孔内和右支板5设置的圆孔内,左支板4、右支板5与插接板6的圆盘结构便于其从套管1的左端插入。

    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插接板6外端之间对称连接有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调节结构61,插接板6与左支板4之间、插接板6与右支板5之间均对称连接有伸缩柱62,调节结构61能够对插接板6起到支撑的作用,调节结构61能够调节插接板6的左右位置,以便插接板6能够在冷却管7不同的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增加本发明的稳定性,调节结构61进行位置调节时伸缩柱62能够进行配合伸缩。

    所述的调节结构61包括连接在两个插接板6侧面上的固定柱63和螺纹柱64,调节套管65套放在固定柱63和螺纹柱64之间,调节套管65对应螺纹柱64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套管65对应固定柱63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通过拧动调节套管65能够对调节结构61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套管65与固定柱63之间的转动配合使得调节套管65能够顺畅的进行转动调节。

    所述的套管1的左右两端内壁的直径分别与左支板4和右支板5的外径相对应,套管1的管径设置防止内芯2无法顺畅插入到套管1上的问题。

    所述的套管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方形滑槽11,插接板6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方形滑槽11相滑动配合的方形滑块66,内芯2穿插到套管1内时,方形滑块66能够卡在方形滑槽11内,使得内芯2插放时不会发生周向位置的变化。

    所述的方形滑块66为伸缩结构,方形滑块66沿插接板6厚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斜槽,方形滑块66的斜槽使得插接板6与套管1的内壁接触时进行自动收缩,便于插接板6顺畅的移动到套管1内,方形滑块66移动到方形滑槽11内时,方形滑块66会自动弹出,以便对内芯2的插放动作进行限位。

    所述的右支板5的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51,套管1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51相配合的限位块12,当内芯2插放到位后,右支板5上的限位槽51能够抵在限位块12上,这种设置能够对内芯2的插放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的左支板4、右支板5的中部外侧面均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接卡槽52,隔离板3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插接卡槽52相配合的卡接密封条33,当端盖3锁定在套管1上时,卡接密封条33能够插入到插接卡槽52内,从而增加端盖3内隔离板32分隔成的两个腔体的隔离效果。

    所述的左支板4的左侧面外端上对称设置有定位体41,定位体41的右侧面卡在套管1的左侧面上,位于套管1左端的端盖3的法兰盘上设置有与定位体41相配合的定位槽34,内芯2插放到位后,定位体41的右侧面能够贴在套管1的左侧面上,当套管1左侧的端盖3锁定在套管1上时,定位体41能够插入到定位槽34内,从而不影响本发明套管1与端盖3连接的密封性。

    所述的套管1的左右两端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的右端内侧面均向内倾斜布置,且套管1左端密封圈13的内径大于右支板5的外径,左支板4、右支板5的外侧面均为倾斜面,左支板4、右支板5的外侧面均与密封圈13之间密封配合,当右支板5上的限位槽51能够抵在限位块12上时,右支板5的外侧面能够贴在套管1右端的密封圈13内,左支板4能够抵在套管1左端的密封圈13内,这种密封配合的方式能够防止传送的水从左支板4与套管1之间的缝隙泄露。

    所述的端盖3的中部外端为外凸的半球体结构,端盖3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送管31,端盖3与传送管31之间为连通状态,端盖3的中部内侧面上设置有隔离板32,隔离板32竖直布置,传送管31对称分布在隔离板32的两侧,端盖3锁定到套管1上后,端盖3上的隔离板32能够将其内侧面形成两个腔体,两个腔体能够分别进行冷水与热水的传送,隔离板32一侧的水能够通过冷却管7传送到套管1的另一侧,使得水能够进行传送。

    位于套管1左端所述端盖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挤压弹柱35,挤压弹柱35的右端上设置有挤压块36,挤压块36的位置与限位槽51的位置一一对应,当套管1左侧的端盖3锁定在套管1上时,挤压块36在挤压弹柱35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左支板4上,使得左支板4具有向右的压力,从而增加左支板4、右支板5与密封圈13的贴紧程度,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密封性。

    工作时,首先将冷却管7插接在左支板4、右支板5、插接板6组成的结构内,调节结构61能够对插接板6起到支撑的作用,调节结构61能够调节插接板6的左右位置,以便插接板6能够在冷却管7不同的位置对其进行支撑,增加内芯2的稳定性,之后将内芯2从套管1的左端插入,套管1的管径设置防止内芯2无法顺畅插入到套管1上的问题,内芯2穿插到套管1内时,方形滑块66能够卡在方形滑槽11内,使得内芯2插放时不会发生周向位置的变化,当内芯2插放到位后,右支板5上的限位槽51能够抵在限位块12上,定位体41的右侧面能够贴在套管1的左侧面上,当套管1左侧的端盖3锁定在套管1上时,定位体41能够插入到定位槽34内,从而不影响本发明套管1与端盖3连接的密封性,卡接密封条33能够插入到插接卡槽52内,从而增加端盖3内隔离板32分隔成的两个腔体的隔离效果,且挤压块36在挤压弹柱35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左支板4上,使得左支板4具有向右的压力,从而增加左支板4、右支板5与密封圈13的贴紧程度,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密封性;

    端盖3上的隔离板32能够将其内侧面形成两个腔体,两个腔体能够分别进行冷水与热水的传送,隔离板32一侧的水能够通过冷却管7传送到套管1的另一侧,使得水能够进行传送。

    本发明通过可调节位置的插接板能够增加换热器内的冷却管的支撑稳定性,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配合能够对内芯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增加套管与内芯的安装精度,本发明通过端盖形成两个相对密封的传送腔体增加换热器的冷却效果,本发明还具有拆装便捷的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套管(1)、内芯(2)和端盖(3),所述的套管(1)的内端设置有内芯(2),套管(1)的两端均分布有端盖(3),套管(1)两端的外侧面与端盖(3)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法兰盘,套管(1)上的法兰盘与端盖(3)上的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相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2)包括左支板(4)、右支板(5)和均匀分布在左支板(4)、右支板(5)之间的插接板(6);其中:

    所述的左支板(4)、右支板(5)与插接板(6)均为圆盘结构,左支板(4)的直径大于右支板(5)的直径,且右支板(5)的直径大于插接板(6)的直径,左支板(4)、右支板(5)与插接板(6)上均设置有位置一一对应的圆孔,冷却管(7)的中部穿过插接板(6)上的圆孔,冷却管(7)的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左支板(4)设置的圆孔内和右支板(5)设置的圆孔内;

    所述的套管(1)的左右两端内壁的直径分别与左支板(4)和右支板(5)的外径相对应;

    所述的端盖(3)的中部外端为外凸的半球体结构,端盖(3)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送管(31),端盖(3)与传送管(31)之间为连通状态,端盖(3)的中部内侧面上设置有隔离板(32),隔离板(32)竖直布置,传送管(31)对称分布在隔离板(32)的两侧;

    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插接板(6)外端之间对称连接有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调节结构(61),插接板(6)与左支板(4)之间、插接板(6)与右支板(5)之间均对称连接有伸缩柱(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结构(61)包括连接在两个插接板(6)侧面上的固定柱(63)和螺纹柱(64),调节套管(65)套放在固定柱(63)和螺纹柱(64)之间,调节套管(65)对应螺纹柱(64)的一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套管(65)对应固定柱(63)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方形滑槽(11),插接板(6)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方形滑槽(11)相滑动配合的方形滑块(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滑块(66)为伸缩结构,方形滑块(66)沿插接板(6)厚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斜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支板(5)的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51),套管(1)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槽(51)相配合的限位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板(4)、右支板(5)的中部外侧面均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插接卡槽(52),隔离板(3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插接卡槽(52)相配合的卡接密封条(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的左右两端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的右端内侧面均向内倾斜布置,且套管(1)左端密封圈(13)的内径大于右支板(5)的外径,左支板(4)、右支板(5)的外侧面均为倾斜面,左支板(4)、右支板(5)的外侧面均与密封圈(13)之间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板(4)的左侧面外端上对称设置有定位体(41),定位体(41)的右侧面卡在套管(1)的左侧面上,位于套管(1)左端的端盖(3)的法兰盘上设置有与定位体(41)相配合的定位槽(3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套管(1)左端所述端盖(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挤压弹柱(35),挤压弹柱(35)的右端上设置有挤压块(36),挤压块(36)的位置与限位槽(51)的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套管、内芯和端盖,所述的套管的内端设置有内芯,套管的两端均分布有端盖,套管两端的外侧面与端盖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法兰盘,套管上的法兰盘与端盖上的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相锁定,所述的内芯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和均匀分布在左支板、右支板之间的插接板。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多管式散热器在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多管式换热器上的冷却管支撑不稳定,使得多管式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内芯与散热管发生开裂的现象,造成换热器发生水流泄露,多管式换热器的内芯无法进行便捷取出,从而无法快速的对散热管进行更换,且内芯与管套的密封效果差。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伟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6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