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6  269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排气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绝大部分塑料制品是通过注塑模具生产出来的,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模具的模腔内或多或少的由于模腔内的空气、塑料原料中所含水分在高温下蒸发或者塑料在高温下分解等原因导致模腔内有气体存在,如果这些气体无法顺畅的排出,就会造成烧焦、填充不良、外观损伤、气泡、银丝、熔接线、尺寸偏差等缺陷,因此,排气成为模具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申请公布号cn207549344u公布了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设于注塑模具的成型镶块内并可以在成型镶块内做轴向移动的排气针,排气针的封胶头部位置处设有环形宽槽,成型镶块上在排气针的环形宽槽位置处设有可以将成型镶块内的气体引导至模具型芯外的排气通孔,排气针的尾部设有弹簧。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气针的环形宽槽与成型镶块的型腔内部相互接通,使得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当排气针的头部被顶退回原位,排气针的头部位置将原本间隙封住,熔融塑料就不会进入排气针的环形宽槽,不会产生毛边。本实用新型既能快速、有效的排出空气,又能避免排气槽过深引起毛边。

    上述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的不足之处:1、塑料产品的结构,模具注塑过程需要注塑机高速充填,该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开排气方式无法快速、有效的将模具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尤其是产品离注胶浇口远的部位,很容易困气,导致产品此处缺料或产品表面被高温气体烧灼,影响产品外观或功能,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模具的质量;2、在使用时不能完全性的呈全自动的工作需要耗费工人进行辅助的进行排气,这时就增大了人力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针对注塑排气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残次品,大大的降低了机器的功能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控制开关打开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排气处理,通过模具自身内产生的气压及通过真空泵产生的气压,双重气压进行对模具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失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焊接有真空仓,所述真空仓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真空仓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靠近真空仓一侧安装有减速块,所述减速块表面焊接有内杆,所述内杆表面焊接有限位条,所述内杆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固定框表面安装有固定圈且竖杆贯穿于固定圈,所述竖杆远离固定框一侧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表面一侧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有两个,所述真空仓表面连接有真空管,所述支撑块表面安装有真空泵,所述支撑块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内壁开设滑动槽且与限位条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底端焊接有弹簧且弹簧另一侧焊接于减速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块为橡胶制作且长宽均与进气口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开关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真空泵电流输入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空气的流动条件是要有气压差,这时当进行注塑时,利用高速注塑时对空气产生的压迫力这时增大了气压,这个在真空仓内的气压在真空泵的抽取之下相对较小,这时当外界气压足够时将密封块冲开,这时由于外界气压过大,而内部气压过小就形成了一个快速抽取空气的装置,利用较大的气压差一瞬间将内部空气抽干,这样由于是对模具内部进行抽取的方式排放的空气,这时会将一些死角内不利于排放的空气也同样进行抽取,有效的防止了空气在死角内导致产品此处缺料或产品表面被高温气体烧灼,影响产品外观或功能,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模具的质量;2、在密封块移动时采用了多重的限位的方法对其进行限位,确保其能稳定的插入进气口,内杆插入竖杆内,在竖杆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与内杆的限位条进行匹配进行第一次的限位,在固定框表面安装有固定圈,竖杆贯穿于内,这时竖杆可以在固定圈内稳定顺利的进行前后移动,在竖杆的外侧和减速块之间连接有着弹簧,弹簧是对密封块进行复位作用的,当外界气压过大时将密封块顶开,在气体没有时自动弹回,进行下一次的准备,而限位块则是防止密封块进一步被弹进模具中而造成的模具的变形,这样大大的增加了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速回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块、2真空仓、3进气口、4密封块、5限位块、6竖杆、7固定框、8固定圈、9真空管、10真空泵、11减速块、12弹簧、13内杆、14限位条、15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顶部焊接有真空仓2,所述真空仓2表面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真空仓2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内壁靠近真空仓2一侧安装有减速块11,所述减速块11表面焊接有内杆13,所述内杆13表面焊接有限位条14,所述内杆13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竖杆6,所述固定框7表面安装有固定圈8且竖杆6贯穿于固定圈8,所述竖杆6远离固定框7一侧安装有密封块4,所述密封块4表面一侧安装有限位块5且限位块5有两个,所述真空仓2表面连接有真空管9,所述支撑块1表面安装有真空泵10,所述支撑块1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15。

    示例的,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控制开关15打开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排气处理,通过模具自身内产生的气压及通过真空泵10产生的气压,双重气压进行对模具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失误率。

    参考图2所示,所述竖杆6内壁开设滑动槽且与限位条14相匹配。

    示例的,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条14的匹配进行限位作用,大大的降低了竖杆6的运动轨迹的偏差。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竖杆6底端焊接有弹簧12且弹簧12另一侧焊接于减速块11上。

    示例的,竖杆6底端焊接有弹簧12且弹簧12另一侧焊接于减速块11上,通过弹簧12的弹力对竖杆6进行控制,增加了实用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密封块4为橡胶制作且长宽均与进气口3相同。

    示例的,密封块4为橡胶制作且长宽均与进气口3相同,增加了密封块4的密封性,控制了因为密封块4过长或者过宽而造成的产品的质量缺陷。

    参考图1所示,所述控制开关15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开关15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真空泵10电流输入端相连。

    示例的,通过控制开关15对真空泵10的控制大大的增加了便捷性,及实用性。

    在使用时:控制开关15先接通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开关15控制真空泵10打开,这时真空仓2内气压降低,注塑机开始工作,进行注塑,这时利用空气的流动条件是要有气压差,注塑时,利用高速注塑时对空气产生的压迫力这时增大了气压,这个在真空仓2内的气压在真空泵10的抽取之下相对较小,这时当外界气压足够时将密封块4冲开,这时由于外界气压过大,而内部气压过小就形成了一个快速抽取空气的装置,利用较大的气压差一瞬间将内部空气抽干,这样由于是对模具内部进行抽取的方式排放的空气,这时会将一些死角内不利于排放的空气也同样进行抽取,有效的防止了空气在死角内导致产品此处缺料或产品表面被高温气体烧灼,影响产品外观或功能,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模具的质量,当气压过大时会压迫弹簧12做压缩运动,当空气排完时,弹簧将其弹出,又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在密封块4移动时采用了多重的限位的方法对其进行限位,确保其能稳定的插入进气口3,内杆13插入竖杆6内,在竖杆6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与内杆的限位条14进行匹配进行第一次的限位,在固定框7表面安装有固定圈8,竖杆6贯穿于内,这时竖杆6可以在固定圈8内稳定顺利的进行前后移动,在竖杆6的外侧和减速块11之间连接有着弹簧12,弹簧12是对密封块4进行复位作用的,当外界气压过大时将密封块4顶开,在气体没有时自动弹回,进行下一次的准备,而限位块5则是防止密封块4进一步被弹进模具中而造成的模具的变形,这样大大的增加了生产的质量,在完成注塑后将产品取出后,又自动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重复注塑即可,实现了自动生产。

    其中真空泵10是常规的现有技术产品,真空泵10的型号为xz-1,内部结构不做阐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支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顶部焊接有真空仓(2),所述真空仓(2)表面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真空仓(2)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内壁靠近真空仓(2)一侧安装有减速块(11),所述减速块(11)表面焊接有内杆(13),所述内杆(13)表面焊接有限位条(14),所述内杆(13)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竖杆(6),所述固定框(7)表面安装有固定圈(8)且竖杆(6)贯穿于固定圈(8),所述竖杆(6)远离固定框(7)一侧安装有密封块(4),所述密封块(4)表面一侧安装有限位块(5)且限位块(5)有两个,所述真空仓(2)表面连接有真空管(9),所述支撑块(1)表面安装有真空泵(10),所述支撑块(1)表面安装有控制开关(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内壁开设滑动槽且与限位条(14)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底端焊接有弹簧(12)且弹簧(12)另一侧焊接于减速块(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4)为橡胶制作且长宽均与进气口(3)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15)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开关(15)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真空泵(10)电流输入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焊接有真空仓,所述真空仓表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真空仓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靠近真空仓一侧安装有减速块,所述减速块表面焊接有内杆,所述内杆表面焊接有限位条,所述内杆表面配合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固定框表面安装有固定圈且竖杆贯穿于固定圈,所述竖杆远离固定框一侧安装有密封块,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结构,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控制开关打开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排气处理,通过模具自身内产生的气压及通过真空泵产生的气压,双重气压进行对模具内部的气体进行排除,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降低了失误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翠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翠连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