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98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测绘仪是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现场的测绘装置,所谓测绘装置,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别用于平整度测量、角度测量、直线定向等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测量工作,在计算建筑工程造价时,需要对现场进行测绘,对地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根据所测得的地形的平整度是否达标来决定工程是否需要返工;

    现有在进行平整度测量时,通常采用水平尺进行测量,由于其即能用于短距离测量,又能用于远距离的测量,也解决现有水平仪只能在开阔地测量,狭窄地方测量难的缺点,造价低,携带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平整度的测量工作;

    但是,通过水平尺在进行平整度测量时,只能测量两点之间的平整度,而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测量点附近区域范围内的实际平整度,导致测量结果和实际平整度会有较大误差,从而影响施工测量人员的精确判断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存在一定隐患,再者,通过水平尺测量无法将所选取的各个测量点之间的平整度进行一个较为直观的比对,导致测量人员在后期对测量数据进行汇总时,不能针对所测地形平整度进行一个更为直观、清晰的判断;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该测绘装置可完成对所选取测量点附近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平整度的测量并且可将测量结果实时记录在记录纸上,当完成所有的测量点平整度测量工作后,测量人员可将记录纸展开并且可较为直观、清楚的对所有选取测量点平整度的一个对比,从而帮助测量人员快速、精确的对施工现场平整度做出判断。

    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包括测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箱内固定安装有圆板且圆板下端面设置有螺旋导轨,所述螺旋导轨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下端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圆板外圆面转动安装有沿圆板径向延伸的u形架且u形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相配合的触发板,所述圆板上端同轴心转动安装有伸缩平台且伸缩平台与触发板之间经限位装置连接;

    所述测绘箱内位于圆板上方同轴心安装有记录盘且记录盘上缠绕有记录纸,所述记录纸另一端缠绕在转动安装在测绘箱内的回收盘且回收盘连接有转向调节装置,所述伸缩平台面向记录盘一侧可移动安装有与记录盘相配合的记录笔;

    所述弧形架上端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圆板中心位置的驱动轴且第一传动装置驱动伸缩平台,所述测绘箱内设置有间隔驱动装置且间隔驱动装置分别与驱动轴、转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间隔驱动装置满足:能够不同时带动驱动轴与转向调节装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调节装置可实现始终带动回收盘沿同一方向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板上的检测杆且检测杆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杆上端固定安装有u形扣且u形扣与触发板之间滑动配合接触,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弧形架上端的连接轴且连接轴上端连接有移动块,所述驱动轴上同轴心套固有驱动板且移动块与驱动板之间滑动安装,所述驱动板与伸缩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上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螺旋槽。

    优选的,所述伸缩平台包括转动安装于圆板上端面的承载杆且承载杆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沿圆板径向延伸的安装架且伸缩杆与承载杆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触发板上端固定有与安装架竖向滑动安装的圆杆且限位装置实现对圆杆的限位,所述记录笔滑动安装于安装架上且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与记录笔螺纹配合的丝杠,所述驱动板远离驱动轴一端与承载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记录盘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下端转动安装有与记录纸相配合的导向辊,所述导向块与记录盘之间连接有导向弹簧,所述记录纸经导向辊导向后缠绕在回收盘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滑动安装有承载筒且记录笔可拆卸安装在承载筒靠近记录盘一端,所述丝杠驱动承载筒移动,所述承载筒轴向两侧滑动安装有弧形板且两弧形板置于承载筒内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承载筒内沿其延伸方向滑动安装有驱动块,两所述连杆分别转动安装于驱动块上且驱动块与承载筒之间连接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块背离驱动弹簧一端连接有与限位装置相配合的解锁装置,所述记录盘外圆面安装有与弧形板相配合的弧形导轨且经导向辊导向后的记录纸处于弧形导轨之间;

    弧形导轨与弧形板相配合满足:伴随着承载筒的转动使得弧形板首先与弧形导轨接触并且通过解锁装置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的限位,随后在弧形导轨的作用下迫使承载筒向下移动,所述导向辊底部转动安装有沿记录盘径向滑动安装的弧形挡块。

    优选的,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与驱动块连接的驱动齿条且驱动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内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经设置于承载筒内的锥齿轮组驱动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架内的蜗杆且蜗杆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内的蜗轮,所述安装架内设有与蜗轮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啮合有滑动安装在安装架内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限位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架内的限位柱且限位柱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传动齿条与限位柱固定连接,所述圆杆与安装架竖向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伸缩杆上滑动安装有与丝杠螺纹配合的承载块且承载筒滑动安装于承载块上,所述承载筒与承载块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且丝杠与承载块螺纹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上端套固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顶壁的第一调速齿轮组,间隔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测绘箱顶壁且与第一调速齿轮组配合的扇形齿轮,所述测绘箱顶壁转动安装有与扇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二调速齿轮组且第二调速齿轮组与转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齿轮经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转向调节装置包括与第二调速齿轮组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心设有第一单向齿轮、第二单向齿轮且当第二齿轮转动时只能同时带动其中一个单向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单向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底壁的输出齿轮且输出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内的中转齿轮,所述中转齿轮与第二单向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驱动经皮带轮组驱动回收盘。

    优选的,所述记录盘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圆筒且圆筒外圆面上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电动推杆,若干电动推杆远离圆筒一端安装有弧形缠绕板。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测绘装置可完成对所选取测量点附近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平整度的测量并且可将测量结果实时记录在记录纸上,当完成所有的测量点平整度测量工作后,测量人员可将记录纸展开并且可较为直观、清楚的对所有选取测量点平整度的一个对比,从而帮助测量人员快速、精确的对施工现场平整度做出一个较好的判断,大大提高测量人员工作效率;

    (2)在本方案中,通过对选取测量点范围区域内的平整度进行向测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施工场地的实际平整度,相对于传统的通过水平尺对两点之间的平整度进行测量的方式,使得测量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3)我们可针对测量需求相应的调整该测绘装置的测量精度,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我们相应的调大记录盘的直径(使得记录笔转动一定角度在记录纸上所画出的线条较长),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测量精度要求较低时,我们相应的条调小记录盘的直径(使得记录笔转动一定角度在记录纸上所画出的线条较短),使得该测绘装置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绘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回收盘、记录盘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扇形齿轮、第一调速齿轮组、第二调速齿轮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板、移动块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弧形架、过渡杆、u形架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伸缩平台、安装架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伸缩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记录笔、记录纸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b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承载筒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记录纸、弧形导轨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c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记录盘、圆筒、弧形缠绕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测绘箱1,我们在测绘箱1侧壁上设置有提手,便于测量人员对该测绘装置进行转运,我们在测绘箱1底部安装有调节支腿(在本方案中调节支腿可选用电动伸缩杆23,也可以采取其他结构来代替进而实现相应的效果),在进行平整度测量工作时,我们首先通过调整各个调节支腿的高度进而使得测绘箱1处于水平状态(我们可在测绘箱1上安装有水平传感器并且将水平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我们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多个所述调节支腿进行动作),进而完成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参照附图3所示,我们在测绘箱1内固定安装有圆板2且圆板2下端面设置有螺旋导轨4,参照附图4所示,我们在螺旋导轨4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架5,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在弧形架5下端固定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检测装置,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圆板2外圆面转动安装有沿圆板2径向延伸的u形架7且u形架7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相配合的触发板8,触发板8经限位装置连接有伸缩平台并且收缩平台上可移动安装有记录笔13,我们在位于圆板2上方位置同轴心设有记录盘10并且记录盘10上缠绕有记录纸11,所述记录纸11另一端缠绕在回收盘12上(如附图5中所示),参照附图7所示,所述弧形架5上端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圆板2中心位置的驱动轴14且驱动轴14经间隔驱动装置驱动,参照附图2所示,我们将圆板2经与之同轴心固定连接的承托杆3固定安装于测绘箱1顶壁并且承托杆3与驱动轴14同轴心间隔设置;

    在进行平整度测量工作时,首先通过微控制器与水平传感器相配合首先将该测绘箱1调整到水平状态,然后我们通过统一调整各个调节支腿的高度使得测绘箱1整体向下移动一定距离,进而使得竖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板6上的检测装置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检测装置下端面抵触于所测量面上),当间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1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同步带动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进行移动时,则同步带动竖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板6上的检测装置沿着螺旋导轨4的路径在所测量面上进行移动,由于第一传动装置同步驱动伸缩平台,即,伴随着驱动轴14的转动,同步带动检测装置沿着螺旋导轨4延伸方向进行移动,当检测装置沿着螺旋导轨4延伸方向移动时,若分布在螺旋导轨4路径上的测量面之间平整度不一,则会使得检测装置在竖向沿着安装板6产生一定位移(分布在螺旋导轨4路径上的某一测量点地势较高时,迫使检测装置向上移动,若某一点地势较低时,会使得检测装置向下移动),检测装置通过与之配合的触发板8同步带动伸缩平台在竖向移动进而带动安装在伸缩平台上的记录笔13在竖向产生一定位移,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检测装置沿着螺旋导轨4路径移动的同时,第一传动装置通过伸缩平台同步带动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进行转动(我们在初始时,使得记录笔13抵接在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表面),此时伸缩平台参与两个运动:1、在第一传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着圆板2上端面做圆周转动2、在检测装置的作用下通过触发板8带动伸缩平台在竖向进行移动,故,通过记录笔13在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上画出线条(该线条所能体现出来的即为检测装置沿着螺旋导轨4路径移动时,测得的分布在螺旋导轨4路径上测量点的平整度),若线条上下波动幅度较小,则表明所测区域的平整度较高,若线条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则表明所测区域的平整度较低;

    我们设定间隔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14、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记录笔13移动至位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相反一侧位置处时(初始时,记录笔13处于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记录纸11的另一侧位置并且此过程记录笔13的转动角度为一个定值),此时间隔驱动装置不再带动驱动轴14转动,故,此时伸缩平台停止移动并且检测装置也停止移动,此时间隔驱动装置开始通过与之连接的转向调节装置带动回收盘1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将缠绕在记录盘10上且被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转移到回收盘12上的效果(当间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14转动时,间隔驱动装置无法带动回收盘12进行转动并且回收盘12处于静止状态),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控制限位装置进而实现解除伸缩平台与触发板8之间的固定连接(限位装置解除后,触发板8和伸缩平台之间可产生竖向相对移动),此时我们向下按压伸缩平台以至使得记录笔13、伸缩平台上端面低于记录纸11下端位置时(此时记录笔13与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脱离接触),我们推动伸缩平台沿着圆板2上端面转动并且使得记录笔13、伸缩平台完全越过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由于间隔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4脱离,故,我们可带动伸缩平台沿着圆板2上端面进行转动),此时我们撤去施加在伸缩平台上向下的按压力,进而使得伸缩平台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处,随后通过控制限位装置实现对伸缩平台与触发板8之间的限位(使得触发板8与伸缩平台再次连接为一体),我们设定当间隔驱动装置不再带动回收盘12转动时,此时缠绕在记录盘10上且被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已经完全被转移至回收盘12上(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当间隔驱动装置带动回收盘12转动过程中,不只是将缠绕在记录盘10上且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转移到回收盘12上,在此基础上可以转移的较多一些,即,在回收盘12的一个转动周期过程中,没有被画上线条的部分记录纸11也可一同转移到回收盘12上,此后伴随着回收盘12的直径逐渐增大,记录盘10的直径逐渐减小,则能确保以后每次间隔驱动装置带动回收盘12转动时,均能实现将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从记录盘10完全转移到回收盘12上,避免画有线条的部分记录纸11未完全转移至回收盘12上,从而导致在已经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上再次进行画线的情况);

    当间隔驱动装置再次带动驱动轴14转动时,进而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伸缩平台带动记录笔13继续围绕着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进行转动、画线,与此同时,在第一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同步带动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进行移动,进而通过竖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板6上的检测装置实现对分布在螺旋导轨4轨迹上剩余测量点的平整度测量工作,以至当记录笔13再次移动至靠近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位置时(此时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转动相同角度),间隔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4脱离并且不再带动驱动轴14转动,随后,我们重复上述过程进而使得记录笔13、伸缩平台越过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在此过程中间隔驱动装置带动回收盘12转动并且将缠绕在记录盘10且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转移至回收盘12上),随后间隔驱动装置再次带动驱动轴14转动,以下过程同上(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我们可根据需要而相应的设定螺旋导轨4的长度,进而实现在间隔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沿同一方向转动的圈数,若间隔驱动装置大大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转动所设定圈数后(此时弧形架5位于靠近圆板2中心位置处),此时完成第一个所选取测量点附近区域范围内的平整度的测量工作,随后我们将该测绘装置转移至下移测量点并且开始对下一个测量点附近区域范围的平整度测量;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该测绘装置对下一测量点进行平整度测量时,我们此时需要控制间隔驱动装置反转进而通过驱动轴14、第一传动装置带动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反方向进行转动(即,由靠近圆板2中心位置处向圆板2外圆面位置移动),此时伴随着间隔驱动装置的反转,则带动记录笔13沿相反方向围绕记录盘10进行转动,使得在弧形架5由靠近圆板2中心位置向靠近圆板2外圆面位置沿着螺旋导轨4移动过程中通过记录笔13实现对处于螺旋导轨4路径上测量点平整度的测量以及记录的效果,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当间隔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4脱离并且带动记录笔13转动至靠近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位置时,间隔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4脱离并且此时间隔驱动装置通过转向调节装置开始带动回收盘12进行转动(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间隔驱动装置通过转向调节装置与回收盘12连接,故,在转向调节装置的作用下,使得间隔驱动装置不管正转还是反转均能带动回收盘12沿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即,朝着将缠绕在记录盘10上且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转移至回收盘12的方向进行转动),关于中间的一些过程和上述间隔驱动装置正转时相同,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直至实现完成对所有选取的测量点附近区域范围的平整度的测量工作;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记录纸11的转移,会使得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直径逐渐减小,使得缠绕于回收盘12上记录纸11的直径逐渐增大,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记录笔13相对于伸缩平台的位置,使得记录笔13始终能够抵触于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进而实现在记录纸11上画线并且记录测量结果的效果。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7所示,检测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板6上的检测杆15且检测杆15与安装板6之间连接有检测弹簧16,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检测杆15上端固定安装有u形扣17且u形扣17与触发板8之间滑动配合接触(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使得触发板8长度沿圆板2径向延伸),参照附图7所示,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弧形架5上端的连接轴18(我们在圆板2上设置有与螺旋导轨4相配合的螺旋槽21,使得连接轴18向上穿过圆板2)且连接轴18向上穿出圆板一端连接有移动块19,所述驱动轴14上同轴心套固有驱动板20且移动块19与驱动板20之间滑动安装,当间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14转动时,进而同步带动驱动板20做圆周转动,由于弧形架5上端转动安装有连接轴18且连接轴18连接有与驱动板20滑动安装的移动块19,故,当驱动轴14带动驱动板20做圆周运动时,通过移动块19、连接轴18进而同步带动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进行移动(伴随着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的移动,使得移动块19与驱动板20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我们将驱动板20远离驱动轴14一端与伸缩平台固定连接,故,当驱动板20转动时,进而同步带动伸缩平台在圆板2上端面做圆周运动,参照附图5所示,我们在圆板2上设置有与螺旋导轨4相配合的螺旋槽21,即,使得弧形架5沿着螺旋导轨4移动的过程中,连接轴18沿着螺旋槽21同步进行移动;

    参照附图5所示,当我们调整好测绘箱1的水平度后,然后通过微控制器调整测绘箱1与所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并且使得连接于安装板6和检测杆15之间的检查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为了确保当检测杆15沿着螺旋导轨4移动过程中,当遇到地势较低的位置时,使得检测杆15在检测弹簧16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反映不同测量点的地势高低),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检测杆15上端固定有与触发板8滑动配合的u形扣17,当检测杆15和安装板6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时,通过u形扣17、触发板8同步带动伸缩平台在竖向移动,进而实现带动记录笔13在记录纸11上画出具有上下波动的线条,通过u形扣17与触发板8之间滑动配合接触,实现不管检测杆15沿着螺旋导轨4移动至何处位置,均可通过相配合的u形扣17、触发板8带动记录笔13在竖向移动;

    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在弧形架5下端与安装板6之间经过渡杆65实现连接,我们在u形架7位于圆板2下方位置悬臂上设置有与过渡杆65相配合的矩形腔9,因为当弧形架5在驱动板20的带动下沿着螺旋导轨4进行移动过程中(弧形架5逐步朝着靠近圆板2中心的位置移动),会同步带动过渡杆65朝着靠近圆板2中心的位置移动,通过在u形架7位于圆板2下方悬臂上设置有矩形腔9可为过渡杆65随着弧形架5的移动提供空间余量。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伸缩平台包括转动安装于圆板2上端面的承载杆22且承载杆22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3,伸缩杆23上端固定安装有沿圆板2径向延伸的安装架24且伸缩杆23与承载杆22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25,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触发板8上端固定有与安装架24竖向滑动安装的圆杆26且限位装置实现对圆杆26的限位(使得在需要时实现将安装架24与圆杆26固定连接一起或者不需要时实现将圆杆26与安装架24之间可产生相对滑动的效果),我们将记录笔13滑动安装在安装架24上我们在安装架24上并且通过调节转动安装于安装架24上的丝杠27进而实现调节记录笔13与记录盘10之间的距离,使得记录笔13始终抵触于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的效果;

    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将驱动板20远离驱动轴14一端与承载杆22之间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当驱动板20在驱动轴14的带动下转动时,同步实现带动承载杆22沿着圆板2上端面进行转动的效果。

    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参照附图15所示,我们在记录盘10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导向块28且导向块28下端安装有与记录纸11相配合的导向辊29,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经导向辊29导向后缠绕与回收盘12上,我们设定初始时,记录笔13位于靠近导向辊29位置处(如附图15所示),随后我们通过间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14沿着如附图15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同步带动记录笔13围绕着记录盘10做顺时针转动并且在缠绕于记录盘10的记录纸11上画出具有上下波动的线条,当间隔驱动装置与驱动轴14脱离(即,间隔驱动装置不再带动驱动轴14转动)时,此时间隔驱动装置刚好带动记录笔13移动至位于导向辊29另一侧且靠近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位置处;

    随后我们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的限位进而使得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能够产生竖向移动,向下按压安装架24使得记录笔13、安装架24向下移动,参照附图8所示,伴随着安装架24的下移,则同步带动伸缩杆23向下收缩至承载杆22内并且使得伸缩弹簧25被压缩储能,以至使得安装架24上端面低于记录纸11的下端面时停止按压(此时记录笔13不再与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接触),随后间隔驱动装置开始与转向调节装置进行啮合并且开始带动回收盘12进行转动,伴随着回收盘12的转动进而实现将缠绕与记录盘10上且被画有上下波动线条的记录纸11转移至回收盘12上,在导向辊29的作用下,伴随着回收盘12的转动使得记录纸11从记录盘10向回收盘12进行转移;

    我们设定初始时(记录盘10上缠绕有记录纸11)连接于记录盘10和导向块28之间的导向弹簧30处于被拉伸状态,在上述过程中,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会逐渐减小,进而在导向弹簧30的作用下带动导向辊29不断的朝着靠近圆板2中心的位置沿圆板2径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始终对记录纸11一个较好导向的效果;

    当缠绕与记录盘10上且被画线的记录纸11被完全转移后,我们沿着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安装架24并且使得安装架24、记录笔13从记录纸11下方越过,以至使得记录笔13完全越过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后撤去按压力,随后安装架24在伸缩弹簧2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且通过限位装置再次实现将圆杆26和安装架24进行限位的效果(即,安装架24和圆杆26之间无法产生相对移动),随后间隔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14、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承载杆22沿附图7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测量。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安装架24内滑动安装有承载筒31,参照附图10所示,我们将记录笔13可拆卸安装在承载筒31靠近记录盘10一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方式并且在结合本方案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进,使得记录笔13可拆卸安装在承载筒31上,以实现对记录笔13更换的需求,在此不做过多描述),我们通过调节丝杠27可实现带动承载筒31沿着安装架24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调整记录笔13与缠绕于记录盘10上记录纸11之间距离的效果,在本方案中我们可将丝杠27远离记录盘10一端连接有固定于伸缩杆23上的微型马达,我们通过微型马达控制器控制微型马达动作,用于代替人手拧动27丝杠的效果),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承载筒31轴向两侧滑动安装有弧形板32,参照附图12所示,两弧形板32置于承载筒31内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杆33,所述承载筒31内沿其延伸方向滑动安装有驱动块34,两所述连杆33分别转动安装于驱动块34上且驱动块34与承载筒31之间连接有驱动弹簧35,我们在驱动块34背离驱动弹簧35一端连接有与限位装置相配合的解锁装置,参照附图10所示,我们在记录盘10外圆面上相应位置处(与导向块28相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与两弧形板32相配合的弧形导轨36(使得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的记录纸11处于弧形导轨36之间,如附图15所示);

    在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转动过程中,弧形导轨36与弧形板32相配合可实现:当记录笔13由附图10中所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位于弧形导轨36另一侧位置处时,滑动安装于承载筒31上的其中一个弧形板32首先触碰到弧形导轨36的弧形面上并且伴随着记录笔13的继续转动使得弧形板32向里部分收缩至承载筒31内,参照附图11所示,进而通过连杆33带动驱动块34在承载筒31内朝着远离记录笔13的方向移动,使得驱动弹簧35被拉伸储能,伴随着驱动块34的移动进而通过与之连接的解锁装置而实现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26与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我们设定当弧形板32无法继续向里收缩时(我们在承载筒31内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弧形板32相配合的阻挡块,使得当弧形板32受到阻挡块的阻挡后无法继续向承载筒31内收缩,阻挡块在图中不再示出),此时驱动块34通过与之连接的解锁装置已经实现对限位的的解锁并且使得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可产生相对移动,随后伴随着记录笔13的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弧形导轨36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朝着筒而迫使安装架24向下移动,以至当承载筒31向下移动至弧形导轨36最低端位置处时,此时间隔驱动装置刚好与驱动轴14脱离(即,间隔驱动装置不再带动驱动轴14转动,即,记录笔13也停止转动),随后间隔驱动装置开始通过转向调节装置带动回收盘12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将缠绕于记录盘10上且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向回收盘12转移的效果;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参照附图15所示,我们在记录盘10下端底座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与导向辊29下端转动安装的弧形挡块37(记录盘10与圆板2同轴心设置),当承载筒31向下移动至弧形导轨36最低端位置时,安装在承载筒31上的记录笔13面向记录纸11一端抵触于弧形挡块37的弧形面上;

    当间隔驱动装置与转向调节装置脱离并且再次开始带动驱动轴14转动时,此时驱动轴14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开始带动承载杆22在圆板2上端面沿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伴随着承载杆22的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承载筒31转动进而使得承载筒31由处于弧形导轨36最低端位置沿着弧形导轨36的弧形面逐渐向上移动(连接于承载杆22和伸缩杆23之间的伸缩弹簧25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当承载筒31不再受到弧形导轨36的挤压时,开始带动承载筒31向上移动),在记录笔13从与弧形挡块37的弧形面相抵触到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弧形挡块37的弧形面起到对记录笔13笔尖一个导向的效果(即,使得记录笔13笔尖从弧形挡块37向记录纸11进行过渡,以避免记录笔13笔尖从位于记录纸11下方向上方移动的过程中将记录纸11划破),伴随着承载筒31的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在伸缩弹簧25的作用下承载筒31也不断向上进行移动,以至当滑动安装于承载筒31上且面向弧形导轨36一侧的弧形板32与弧形导轨36脱离时,此时限位装置再次再次实现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使得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再次保持为一个整体),此时记录笔13笔尖再次抵触于缠绕在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上并且伴随着承载杆22的继续转动,则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测量过程;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之所以在承载筒31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弧形板32,是为了当间隔驱动装置反转并且带动记录笔13移动时,使得不管记录笔13围绕记录盘10做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通过滑动安装于承载筒31两侧的弧形板32与弧形导轨36的两弧形面相配合均能实现两个效果:1、通过弧形板32、连杆33、驱动块34、解锁装置相配合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2、通过弧形板32与弧形导轨36的弧形面相配合迫使承载筒31向下移动并且使得承载筒31向下移动至弧形导轨36最低端位置处(此时承载筒31、安装架24、记录笔13处在连接于记录盘10和回收盘12之间记录纸11的下方)。

    实施例6,在实施例5基础上,参照附图12所示,解锁装置包括与驱动块34连接的驱动齿条38且驱动齿条38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31内的驱动齿轮39,所述驱动齿轮39经设置于承载筒31内的锥齿轮组40驱动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31内的驱动杆41,参照附图10所示,驱动杆41远离记录笔13一端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24内的蜗杆42,参照附图14所示,蜗杆42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24内的蜗轮43,安装架24内设有与蜗轮43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44且传动齿轮44啮合有滑动安装在安装架24内的传动齿条45,当驱动块34朝着远离记录笔13的方向在承载筒31内移动时(此时驱动弹簧35被拉伸储能),进而通过驱动齿条38、驱动齿轮39、锥齿轮组40、驱动杆41同步带动蜗杆42进行转动,蜗杆42通过与之啮合的蜗轮43进而带动传动齿轮44转动,伴随着传动齿轮44的转动进而通过传动齿条45带动限位装置动作并且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

    实施例7,在实施例6基础上,参照附图14所示,限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架24内的限位柱46且限位柱46与安装架24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47(如附图9所示),我们在圆杆26上设有与限位柱46相配合的限位孔48,初始时,限位柱46在限位弹簧47的作用下插入至限位孔48中并且实现对圆杆26、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使得圆杆26能够和安装架24同步进行竖向移动,进而通过检测装置实现将位于螺旋导轨4路径上的测量点的平整度记录在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上;

    参照附图9所述,我们将传动齿条45与限位柱46固定连接,当其中一个弧形板32触碰到弧形导轨36的弧形面时,使得弧形板32向承载筒31内进行收缩并且通过驱动块34、驱动杆41、蜗杆42、蜗轮43、传动齿条45、传动齿轮44带动限位杆从设置于圆杆26上的限位孔48中向外退出(使得限位弹簧47被压缩储能),当限位柱46从限位孔48中完全退出时,伴随着承载筒31的继续转动则在弧形导轨36弧形面的挤压下,向下开始移动,进而使得安装架24沿着圆杆26向下移动,以至当承载筒31向下移动至位于弧形导轨36最低端位置时(此时,两弧形板32均不再受到弧形导轨36的挤压,但是由于限位柱46头部一端抵触于圆杆26外壁上,故,弧形板32也不会向外弹出承载筒31),当间隔驱动装置通过转向调节装置带动回收盘12将缠绕在记录盘10上且画有线条的记录纸11完全转移后,间隔驱动装置开始带动驱动轴14转动并且带动承载筒31继续转动,以至使得滑动安装于承载筒31上的另一弧形板32开始与弧形导轨36的弧形面进行接触(在此过程中,由于承载杆22受到伸缩弹簧25的作用不断的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安装架24沿着圆杆26外壁向上移动,以至当限位柱46向上移动至与设置在圆杆26上的限位孔48相对应位置时(我们设定此时滑动安装于承载筒31上的弧形板32已经与弧形导轨36弧形面脱离),在驱动弹簧35的作用下迫使两弧形板32向外弹出承载筒31并且通过传动齿轮44传动齿条45带动限位柱46插入至限位孔48中,进而再次实现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之间的限位效果(使得圆杆26和安装架24继续保持一个整体并且能够同步进行竖向移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限位柱46与限位孔48分离使得记录笔13位于弧形导轨36一侧位置,当限位柱46再次插入至限位孔48中时,记录笔13位于弧形导轨36另一侧位置(即,限位柱46与限位孔48的脱离到再次配合时,检测杆15相对于测量面的位置发生变化),若限位柱46与限位孔48脱离时,检测杆15所处位置的地势高度和限位柱46再次插入至限位孔48时检测杆15所处位置的地势高度不同(检测杆15位置高度不同则会使得设置于圆杆26上的限位孔48和限位柱46的位置无法相对应),则会导致当承载筒31完全越过弧形导轨36后,限位柱46无法移动至与限位孔48相对应位置进而会出现限位柱46无法插入至限位孔48中并且实现对圆杆26和安装架24限位的效果,较好的,我们可在两弧形板32的弧形面上设置有触发开关并且使得触发开关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其中一个弧形板32与弧形导轨36接触时,触发开关被触发并且通过微控制器控制若干调节支腿伸长并且使得检测杆15与测量面脱离接触,间隔一定时间(该时间满足:在间隔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使得承载筒31完全越过弧形导轨36并且限位柱46已经移动至和限位孔48相对应位置处)后微控制器控制若干调节支腿再次收缩并且使得检测杆15再次抵触于所测量面(进而开始下一次的测量过程),由此一来,限位柱46与限位孔48脱离时,以及限位柱46在此插入至限位孔48中时,检测杆15均与所测量面不接触(检测杆15所处的位置高度始终相同),因此能够确保限位柱46均能插入至限位孔48中;

    参照附图10所示,我们在伸缩杆23上滑动安装有承载块49并且承载块49与丝杠27螺纹配合安装,我们将承载筒31滑动安装于承载块49上并且与承载块49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50(初始时,我们设定承载弹簧50处于被压缩状态),之所以在承载筒31与承载块49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50是为了配合伴随着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逐渐减小时,均能使得记录笔13笔尖抵触于记录纸11上(实现咋记录纸11上画线的效果),当缠绕于记录盘10上的记录纸11大量消耗时,我们只有通过转动丝杠27来实现调节记录笔13与记录纸11之间的距离(通过承载弹簧50的弹性作用已经无法使得记录笔13笔尖抵触于记录纸11上)。

    实施例8,在实施例1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驱动轴14上端套固有第一齿轮51且第一齿轮51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顶壁的第一调速齿轮组52(第一调速齿轮组52为增速齿轮组),间隔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顶壁且与第一调速齿轮组52配合的扇形齿轮53,所述测绘箱1顶壁转动安装有与扇形齿轮53相配合的第二调速齿轮组55(第二调速齿轮组55同样为增速齿轮组)且第二调速齿轮组55与转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齿轮53经电机54驱动,我们通过点电机54带扇形齿轮53进行转动并且使得扇形齿轮53间隔与第一调速齿轮组52、第二调速齿轮组55进行啮合,进而实现不同时带动驱动轴14和转向调节装置进行运转的效果,由于扇形齿轮53的齿数有限,故,我们分别通过将第一调速齿轮组52、第二调速齿轮组55与扇形齿轮53进行配合,进而实现一个扩大驱动轴14、回收盘12转动角度的效果。

    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转向调节装置包括与第二调速齿轮组55啮合的第二齿轮56,所述第二齿轮56同轴心设有第一单向齿轮57、第二单向齿轮58且当第二齿轮56转动时只能同时带动其中一个单向齿轮转动,即,第二调速齿轮组55带动第二齿轮56转动时(无论时正转还是反转),只能带动其中一个单向齿轮转动,关于第一单向齿轮57、第二单向齿轮58的结构,我们在第二齿轮56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我们在安装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时,使得两单向轴承反向安装,即,当第二齿轮56转动时,只能通过其中一个单向轴承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59),使得第一单向齿轮57套固于第一单向轴承上,第二单向齿轮58套固于第二单向轴承上(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其结构包括内环、外环且两者之间包含很多个滚轴,滚针或者滚珠,而其滚动座的形状,使得外环相对于内环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即,为我们所说的锁死,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单向轴承的内环与第二齿轮轴进行连接,即,第二齿轮56通过其中一个相配合的单向轴承、单向齿轮带动输出齿轮转动上,另一单向齿轮和与之配合的单向轴承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参照附图5所示,我们使得第一单向齿轮57与输出齿轮59啮合,参照附图3所示,使得第二单向齿轮58与中转齿轮60啮合并且中转齿轮60与输出齿轮59啮合,由此一来,无论扇形齿轮53通过第二调速齿轮组55带动第二齿轮56正转还是反转均能使得输出齿轮59沿着同一方向进行转动(即,使得回收盘12朝着回收缠绕于记录盘10上记录纸11的方向进行转动),我们将输出齿轮59通过皮带轮组61与回收盘12连接并且实现带动回收盘12转动的效果。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5所示,我们在记录盘10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圆筒62且圆筒62外圆面上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电动推杆63,若干电动推杆63远离圆筒62一端安装有弧形缠绕板64,在进行测量工作前,我们将记录纸11缠绕在若干相配合的弧形缠绕板64上并且将记录纸11自由一端经导向辊29导向后缠绕在回收盘12上,我们通过控制若干电动推杆63的伸长或者缩短可实现控制记录盘10所缠绕记录纸11的直径大小,进而使得该测绘装置具有不同的测量精度,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的测量精度较高时,我们相应的使得若干电动推杆63伸长用于增大记录纸11的缠绕半径,从而使得记录在记录纸11上的线条更能更精准的反映出所测量区域的平整度(驱动轴14转动同样角度,若记录纸11的缠绕半径不同,则在记录纸11上所画出线条的长度也不同,长度越长使得位于螺旋导轨4路径上相邻测量点的地势高低越能清楚的反映在记录纸11上,反之则不能),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的测量精度较低时,我们相应的使得若干电动推杆63收缩即可;

    在本方案中,我们设定,每次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度测量时,所耗费记录纸11的长度有限并且从开始测量时缠绕于记录盘10上记录纸11的半径和完成测量工作后缠绕在记录盘10上剩余记录纸11的半径相差不大(对平整度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小),因此可以无视在进行测量过程中缠绕与记录盘10上记录纸11的缠绕半径逐渐变小的问题。

    该测绘装置可完成对所选取测量点附近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平整度的测量并且可将测量结果实时记录在记录纸11上,当完成所有的测量点平整度测量工作后,测量人员可将记录纸11展开并且可较为直观、清楚的对所有选取测量点平整度的一个对比,从而帮助测量人员快速、精确的对施工现场平整度做出一个较好的判断,大大提高测量人员工作效率;

    在本方案中,通过对选取测量点范围区域内的平整度进行向测量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施工场地的实际平整度,相对于传统的通过水平尺对两点之间的平整度进行测量的方式,使得测量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参照附图1所示,我们在测绘箱1上端设有透明观察窗67,便于测量人员实时对测量过程进行查看,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置弧形板32时,使得其弧形面长度设置的较长一些,以配合当我们调整承载筒31与缠绕在记录盘10上记录纸的距离时,使得当承载筒31转动至靠近弧形导轨36位置处时,均能使得弧形板32的弧形面首先触碰到弧形导轨36上进而实现对限位装置的解锁;

    我们可针对测量需求相应的调整该测绘装置的测量精度,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我们相应的调大记录盘10的直径(使得记录笔13转动一定角度在记录纸11上所画出的线条较长),当施工场地对平整度测量精度要求较低时,我们相应的条调小记录盘10的直径(使得记录笔13转动一定角度后在记录纸11上所画出的线条较短),使得该测绘装置灵活性更高。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包括测绘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箱(1)内固定安装有圆板(2)且圆板(2)下端面设置有螺旋导轨(4),所述螺旋导轨(4)内滑动安装有弧形架(5),所述弧形架(5)下端固定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圆板(2)外圆面转动安装有沿圆板(2)径向延伸的u形架(7)且u形架(7)上竖向滑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相配合的触发板(8),所述圆板(2)上端同轴心转动安装有伸缩平台且伸缩平台与触发板(8)之间经限位装置连接;

    所述测绘箱(1)内位于圆板(2)上方同轴心安装有记录盘(10)且记录盘(10)上缠绕有记录纸(11),所述记录纸(11)另一端缠绕在转动安装在测绘箱(1)内的回收盘(12)且回收盘(12)连接有转向调节装置,所述伸缩平台面向记录盘(10)一侧可移动安装有与记录盘(10)相配合的记录笔(13);

    所述弧形架(5)上端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圆板(2)中心位置的驱动轴(14)且第一传动装置驱动伸缩平台,所述测绘箱(1)内设置有间隔驱动装置且间隔驱动装置分别与驱动轴(14)、转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间隔驱动装置满足:能够不同时带动驱动轴(14)与转向调节装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调节装置可实现始终带动回收盘(12)沿同一方向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板(6)上的检测杆(15)且检测杆(15)与安装板(6)之间连接有检测弹簧(16),所述检测杆(15)上端固定安装有u形扣(17)且u形扣(17)与触发板(8)之间滑动配合接触,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弧形架(5)上端的连接轴(18)且连接轴(18)上端连接有移动块(19),所述驱动轴(14)上同轴心套固有驱动板(20)且移动块(19)与驱动板(20)之间滑动安装,所述驱动板(20)与伸缩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圆板(2)上设置有与连接轴(18)相配合的螺旋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平台包括转动安装于圆板(2)上端面的承载杆(22)且承载杆(22)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上端固定安装有沿圆板(2)径向延伸的安装架(24)且伸缩杆(23)与承载杆(22)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25),所述触发板(8)上端固定有与安装架(24)竖向滑动安装的圆杆(26)且限位装置实现对圆杆(26)的限位,所述记录笔(13)滑动安装于安装架(24)上且安装架(24)上转动安装有与记录笔(13)螺纹配合的丝杠(27),所述驱动板(20)远离驱动轴(14)一端与承载杆(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盘(10)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导向块(28)且导向块(28)下端转动安装有与记录纸(11)相配合的导向辊(29),所述导向块(28)与记录盘(10)之间连接有导向弹簧(30),所述记录纸(11)经导向辊(29)导向后缠绕在回收盘(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4)内滑动安装有承载筒(31)且记录笔(13)可拆卸安装在承载筒(31)靠近记录盘(10)一端,所述丝杠(27)驱动承载筒(31)移动,所述承载筒(31)轴向两侧滑动安装有弧形板(32)且两弧形板(32)置于承载筒(31)内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杆(33),所述承载筒(31)内沿其延伸方向滑动安装有驱动块(34),两所述连杆(33)分别转动安装于驱动块(34)上且驱动块(34)与承载筒(31)之间连接有驱动弹簧(35),所述驱动块(34)背离驱动弹簧(35)一端连接有与限位装置相配合的解锁装置,所述记录盘(10)外圆面安装有与弧形板(32)相配合的弧形导轨(36)且经导向辊(29)导向后的记录纸(11)处于弧形导轨(36)之间;

    弧形导轨(36)与弧形板(32)相配合满足:伴随着承载筒(31)的转动使得弧形板(32)首先与弧形导轨(36)接触并且通过解锁装置解除限位装置对圆杆(26)的限位,随后在弧形导轨(36)的作用下迫使承载筒(31)向下移动,所述导向辊(29)底部转动安装有沿记录盘(10)径向滑动安装的弧形挡块(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与驱动块(34)连接的驱动齿条(38)且驱动齿条(38)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31)内的驱动齿轮(39),所述驱动齿轮(39)经设置于承载筒(31)内的锥齿轮组(40)驱动有转动安装于承载筒(31)内的驱动杆(41),所述驱动杆(41)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架(24)内的蜗杆(42)且蜗杆(42)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安装架(24)内的蜗轮(43),所述安装架(24)内设有与蜗轮(43)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44)且传动齿轮(44)啮合有滑动安装在安装架(24)内的传动齿条(45),所述传动齿条(45)与限位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架(24)内的限位柱(46)且限位柱(46)与安装架(24)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47),所述传动齿条(45)与限位柱(46)固定连接,所述圆杆(26)与安装架(24)竖向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与限位柱(46)相配合的限位孔(48),所述伸缩杆(23)上滑动安装有与丝杠(27)螺纹配合的承载块(49)且承载筒(31)滑动安装于承载块(49)上,所述承载筒(31)与承载块(49)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50)且丝杠(27)与承载块(49)螺纹配合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4)上端套固有第一齿轮(51)且第一齿轮(51)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顶壁的第一调速齿轮组(52),间隔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顶壁且与第一调速齿轮组(52)配合的扇形齿轮(53),所述测绘箱(1)顶壁转动安装有与扇形齿轮(53)相配合的第二调速齿轮组(55)且第二调速齿轮组(55)与转向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齿轮(53)经电机(54)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调节装置包括与第二调速齿轮组(55)啮合的第二齿轮(56),所述第二齿轮(56)同轴心设有第一单向齿轮(57)、第二单向齿轮(58)且当第二齿轮(56)转动时只能同时带动其中一个单向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单向齿轮(57)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底壁的输出齿轮(59)且输出齿轮(59)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测绘箱(1)内的中转齿轮(60),所述中转齿轮(60)与第二单向齿轮(58)啮合,所述输出齿轮(59)驱动经皮带轮组(61)驱动回收盘(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盘(10)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圆筒(62)且圆筒(62)外圆面上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电动推杆(63),若干电动推杆(63)远离圆筒(62)一端安装有弧形缠绕板(6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设备进行平整度测量时误差较大且无法真实反映出所测量区域实际平整度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测绘装置可完成对所选取测量点附近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平整度的测量并且可将测量结果实时记录在记录纸上,当完成所有的测量点平整度测量工作后,测量人员可将记录纸展开并且可较为直观、清楚的对所有选取测量点平整度的一个对比,从而帮助测量人员快速、精确的对施工现场平整度做出判断。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芹;党宁亚;李敏;尹中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亿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3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