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5-16  22



    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2.仪表板横梁作为汽车框架中较为重要的结构之一,它承担着支撑仪表板、空调主机、转向系统等结构的作用,因此,车身需要给仪表板横梁提供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安装支点以抵抗安装在仪表板横梁的各个内饰件的重力所带来的变形,同时保证仪表板横梁支架的动力学性能。
    3.相关技术中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大多为两个l型支架,l型支架的一端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固定,另一端用来安装仪表板横梁,导致汽车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仪表板横梁整体下垂,影响仪表板横梁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导致车辆怠速或者在行驶过程中整个仪表板震动,从而引发方向盘抖动现象,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作体验,如为了提高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则需要增加仪表板横梁支架的厚度,不利于轻量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及汽车,提高了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安全性高,且减轻了自身的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包括本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其中,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反。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由于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连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仪表板横梁支架仅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不仅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而且还与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连接,增加了仪表板横梁支架与立柱下内板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增加了仪表板横梁支架的支撑强度和刚度,避免出现仪表板横梁整体下垂,影响仪表板横梁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导致车辆怠速或者在行驶过程中整个仪表板震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由于仪表板横梁支架支撑强度和刚度不够,增加仪表板横梁支架的厚度来弥补仪表板横梁支架的支撑强度和刚度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完全可以满足支撑仪表板横梁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无需再增加仪表板横梁支架的厚度,减少了汽车车身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即,本技术实施例
    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提高了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安全性高,且减轻了自身的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
    7.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本体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折部,以使第二连接件与立柱下内板的侧壁贴合。
    8.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连接件与立柱下内板的外表面贴合。
    9.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长度不超过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厚度。
    10.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第二连接件与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均为点焊连接。
    11.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为两个,第二连接件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
    12.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一连接件中的一个第一连接件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连接,立柱上铰链加强件内嵌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的第一安装孔。
    13.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仪表板横梁支架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的一端与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的本体连接,导向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和第二安装孔轴线共线,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安装孔的直径。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立柱下内板、仪表板、仪表板横梁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中,仪表板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仪表板横梁支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立柱下内板连接,本体与仪表板横梁安装,以将带有仪表板的仪表板横梁固定。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由于包括了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因此,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提高了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安全性高,且减轻了自身的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安装在立柱下内板上的装配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d-d处阶梯剖后仰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立柱下内板;11-内表面;111-第一固定孔;12-侧壁;2-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1-第二固定孔;3-仪表板横梁支架;31-本体;311-第一安装孔;32-导向件;321-第二安装孔;33-第一连接件;331-第一点焊点;332-第二点焊点;333-第三固定孔;34-第二连接件;341-第三点焊点;35-第一弯折部;5-连接组件;51-螺栓;52-螺母;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2.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仪表板、立柱下内板1、仪表板横梁以及仪表板横梁支架3,其中,仪表板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连接,且与仪表板横梁安装,以将带有仪表板的仪表板横梁固定。其中,立柱下内板1沿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身内壁的两侧。
    23.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对汽车的车型进行限制。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汽车可以是轿车车型,也可以是越野车型,还可以是多用途车型(multi-purpose vehicles,mpv)或其他车型。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也不对汽车的动力源作限定,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汽车可以为燃油汽车,也可以为燃气汽车,还可以为油电混合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等。
    24.其中,仪表板可以为驾驶室中用于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的总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的参数信息。如车速表、里程表、转速表或燃油表等。当仪表板用于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的参数信息,一般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因此,带有仪表板的仪表板横梁通过仪表板横梁支架3固定在a柱下内板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仪表板也可以为乘客提供驾驶信息或者提供娱乐活动,因此,带有仪表板的仪表板横梁通过仪表板横梁支架3固定在b柱下内板或c柱下内板上,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仪表板横梁支架3既可以为钢性材料制成,也可以为镁合金材料制成,其中,钢性材料为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的主要成分为铁,还具有少量的碳、硅、磷等元素;镁合金是以镁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打、散热好、消震性好等优点,相比于钢性材料,其密度小;相比于铝合金,其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
    25.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汽车的性能要求更加严格以外,对汽车车身的重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镁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因此,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仪表板横梁支架3由镁合金材料制成,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
    26.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3,包括本体31、第一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4,其中,本体31沿第一方向a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第一连接件33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31位于第一方向a的一端,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b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外表面图中未示出)连接。
    27.由于第一连接件33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31位于第一方向a的一端,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b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仪表板横梁支架仅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3不仅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而且还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增加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增加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支撑强度和刚度,避免出现仪表板横梁整体下垂,影响仪表板横梁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导致车辆怠速或者在行驶过程中整个仪表板震动的现象,进一
    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由于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强度和刚度不够,增加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厚度来弥补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支撑强度和刚度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仪表板横梁支架3可以满足支撑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支撑强度和刚度,无需再增加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厚度,减少了汽车车身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
    2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照图1和图2,第一方向a和第三方向c为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b为面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a和第三方向c均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方向a与第三方向c的延伸方向相反。以汽车的车身为参考,第一方向a为朝向车身内部的方向,第三方向c为朝向车身外部的方向;以立柱下内板1为参考,第一方向a为朝向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的方向,第三方向c为朝向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的方向;第二方向b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的方向延伸,第二方向b可以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朝向车顶的方向,第二方向b可以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朝向车底的方向,第二方向b还可以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朝向汽车前方的方向,第二方向b也还可以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朝向汽车后方的方向。另外,第二方向b可以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朝向车顶的方向、朝向车底的方向、朝向汽车前方的方向、朝向汽车后方的方向的任意组合,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图2为图1中的仪表板横梁支架3安装在立柱下内板1上且在车内沿车的宽度方向的装配示意图。图1和图2中标识的第二方向b仅为沿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同时朝向车顶和车底的方向。
    29.其中,第一连接件33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31位于第一方向a的一端,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b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第二连接件34既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连接,也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连接,还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连接的同时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连接,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
    30.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b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既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如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等,也可以为不可拆卸式连接,如点焊连接等,也可以既选用可拆卸式连接的同时选用不可拆卸式连接。同样地,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既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如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等,也可以为不可拆卸式连接,如点焊连接等,也可以选用可拆卸式连接的同时选用不可拆卸式连接。
    31.为了方便加工制作,节省设计成本和设计时间,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均选用不可拆卸式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均为点焊连接。点焊即在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具有焊接速度快,操作简单、机械化、自动程度高和生产率高等特点。
    3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相比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立柱下内板1的内
    表面11的作用位置多,相比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距离仪表板横梁支架3更近,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且同时节省材料,进一步地保证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33为两个,第二连接件34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件33之间,使得第一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4以及立柱下内板1之间构成了三角形结构,示例地,如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均选用点焊连接时,则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形成有第一点焊点331和第二点焊点332,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形成第三点焊点341。
    33.进一步地,立柱下内板1除了固定仪表板横梁支架3之外,还需要固定汽车的其它零部件,因此,立柱下内板1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嵌有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以增加立柱下内板1的强度。由于立柱下内板1具有一定的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避免仪表板横梁下垂,将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连接。如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33,则两个第一连接件33中的一个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连接,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内嵌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连接,而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内嵌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其中,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的连接既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也可以不可拆卸式连接,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如选用不可拆卸式连接,可选用点焊连接。如选用可拆卸式连接,则需要在第一连接件33和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如选用卡扣连接,则连接组件5可以为在第一连接件3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和在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上设置的卡接凹槽,卡接凸起伸入卡接凹槽内,以将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连接。如选用螺纹连接,则连接组件5包括螺栓51、螺母52、在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11、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上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1以及第一连接件33上设置的第三固定孔333,第一固定孔111、第二固定孔21、第三固定孔333的轴线共线,螺栓51依次伸入第三固定孔333、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与螺母52配合,以将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2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选用m8螺栓。
    34.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提供的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31沿第一方向a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同样地,本体31与仪表板横梁的安装方式既可以为不可拆卸式安装,也可以为可拆卸式安装,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如本体31与仪表板横梁的安装方式为不可拆卸安装时,可选用粘结、焊接或铆钉连接等。虽然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以满足本体31安装仪表板横梁,但当仪表板横梁受损需要维修时,则需要同时将仪表板横梁支架3更换,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因此,本技术选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如孔轴配合。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本体3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的第一安装孔311,对应地,仪表板横梁上设置有定位销,在安装过程中,仪表板横梁上的定位销伸入第一安装孔311内,以将仪表板横梁安装在本体31上,以完成本体31与仪表板横梁的安装和定位。
    35.具体地,本体31用于与安装仪表板横梁,仪表板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仪表板可以为驾驶室中用于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的总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的参数信息,为了方便驾驶员快速获取参数信息,且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第一安装孔311既可以设置本体31朝向车顶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本体31朝向汽车后方的表面,对此,本技术不作
    限制。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孔311设置在本体31朝向汽车后方的表面。将第一安装孔311设置在本体31朝向汽车后方的表面,安装人员不用受到高度的限制,方便安装。进一步地,本体31沿第一方向a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为了方便两者之间的安装,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仪表板横梁出现角度偏移的现象,因此,仪表板横梁支架3还包括导向件32,导向件32的一端与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311的本体31连接,导向件3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一安装孔311的轴线和第二安装孔321的轴线共线,第一安装孔3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安装孔321的直径,此时,仪表板横梁上的定位销从第一安装孔311内伸入到导向件32内,进而从导向件32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321内伸入,以将仪表板横梁安装在本体31上,以完成本体31与仪表板横梁的安装和定位。
    36.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3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如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321的截面形状选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规则形状,则对应的仪表板横梁上的定位销也应为对应的规则形状。当然,如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321的截面形状为规则形状,则对应的仪表板横梁上的定位销也应为对应的不规则形状。为了方便加工制作,且节省加工所需要的时间,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321的截面形状以及对应的仪表板横梁上的定位销均为圆形。
    37.另外,本体31沿第一方向a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由于仪表板横梁具有一定的重量,除了第一连接件33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以为仪表板横梁提供支撑强度和刚度以外,本体31自身还可以进一步地为仪表板横梁提供支撑强度和刚度。本体31可以为柱状结构,也可以为板状结构。当本体31为柱状结构,可以选用强度和刚度较高且密度较小的材料,以提高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当本体31为板状结构时,可将板状结构弯曲成u形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等,或者增加板状结构的厚度,以提高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当然,还可以通过将本体31设置为其他形状来提高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
    38.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技术提供的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3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位于第一方向a上的一端,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b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由于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无法定位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连接件34沿第二方向b的延伸方向可能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平行,但并位于同一直线上,如第二连接件34直接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连接,则第二连接件34不能完全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贴合,无法完全连接,影响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的连接强度,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在本体31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34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折部35,以使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贴合,进一步地提高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的连接强度,更进一步地提高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
    39.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体31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34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折部35,该第一弯折部35可以为圆弧弯折,也可以为直角弯折,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由于立柱下
    内板1的内表面11与侧壁12之间为圆弧状,且为了避免本体31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接件34之间形成的第一弯折部35的应力过于集中,出现断裂的现象,优选地,第一弯折部35选用圆弧弯折。
    40.同样地,第一连接件33固定在本体31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31位于第一方向a上的一端,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内表面11连接,第二连接件34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或外表面连接。由于第二连接件34沿第三方向c延伸,当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连接时,第二连接件34无法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无法完全连接,影响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的连接强度,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在第二连接件34上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以使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贴合。进而使第二连接件34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完全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与立柱下内板1的连接强度,更进一步地提高了仪表板横梁支架3支撑仪表板横梁的支撑强度和刚度。
    41.对应地,在第二连接件34上形成有第二弯折部(图中未示出),该第二弯折部可以为圆弧弯折,也可以为直角弯折,对此,本技术不作限制。由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与侧壁12之间为圆弧状,且为了避免第二连接件34上设置第二弯折部的位置的应力过于集中,出现断裂的现象,优选地,第二弯折部选用圆弧弯折。
    4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件34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连接,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外表面连接,还可以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和外表面同时连接,如第二连接件34仅与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连接,第二连接件34的延伸长度不超过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厚度,以避免第二连接件34的延伸长度超过立柱下内板1的侧壁12厚度时,出现车身其他的零件无法安装的情况。
    4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为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本体的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用于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折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侧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弯折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外表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长度不超过所述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侧壁和/或外表面均为点焊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立柱上铰链加强件连接,所述立柱上铰链加强件内嵌于所述立柱下内板的内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仪表板横梁的第一安装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10.一种汽车,包括:立柱下内板;仪表板;仪表板横梁,所述仪表板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横梁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仪表板横梁支架,所述仪表板横梁支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所述立柱下内板连接,本体与所述仪表板横梁安装,以将带有仪表板的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仪表板横梁支架及汽车,该仪表板横梁支架汽车包括本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安装仪表板横梁,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连接端为本体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第一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本体的连接端,第二连接件沿第三方向延伸,用于与立柱下内板侧壁和/或外表面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反。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仪表板横梁支架支撑仪表板横梁支撑强度和刚度不足的问题。梁支撑强度和刚度不足的问题。梁支撑强度和刚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伟 刘方强 邢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3/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38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