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19  10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


    背景技术:

    2.为了保护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一般会在电子设备外套设一保护壳。为了实现电子设备与对应配件,例如无线充电器、卡包、车载支架等之间的连接,磁性吸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被广泛使用。一般在保护壳内设置传统的磁铁组件来实现电子设备与配件之间的磁吸连接,对应地,在配件内也需要设置与该磁铁组件磁吸配合的磁性元件。然而,传统的磁铁组件面向配件一侧的磁场强度和面向电子设备一侧的磁场强度相同,要现实保护壳与配件之间的稳定连接,需要增加磁铁组件的磁体数量或者磁体厚度等,以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但这样会增加成本,与保护壳轻薄化发展方向相悖,而且面向电子设备一侧的磁场强度也会随之增强,可能会干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等功能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
    4.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磁组件,所述强磁组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强磁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轴向,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径向。
    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径向宽度,所述第三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磁体的径向宽度。
    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强磁环组,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强磁组件,所述多个强磁组件排布成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沿圆周方向依次交替排布。
    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
    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磁部和第二磁部,所述第一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
    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磁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三磁部和第四磁部,所述第三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三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四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四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
    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磁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四磁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
    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强磁环组的上表面形成弱磁面,所述强磁环组的下表面形成强磁面。
    1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及所述第四磁体的左、右表面均设置成斜面。
    1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增大。
    1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将该强磁组件进行特殊的结构及磁极排布,使得强磁组件形成强磁面和弱磁面,多个强磁组件排布成环状结构形成强磁环组。强磁面一侧磁场强度较强,可面向配件一侧以与其稳定吸附,弱磁面一侧磁场强度较弱,可面向电子设备一侧以与其内部的磁铁阵列相斥形成反磁力,降低对电子设备的磁力干扰作用。本技术的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充分利用了海尔贝克原理,对磁体及其磁极进行合理排布使得强磁组件的磁力线朝向一侧聚集形成强磁场,另一侧因磁力线较少,磁场较弱,以最少量的磁体产生最强的磁场,使得电子设备、强磁环组、配件之间形成海尔贝克阵列,降低成本,可适用多种场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的强磁环组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的强磁环组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的强磁环组的正视图。
    18.图4为本技术的强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的强磁组件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0.图6为图5中的强磁组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1.图7为图5中的强磁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2.图8为图5中的强磁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技术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2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势(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势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磁环组10,该强磁环组10 可应用于保护壳、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等电子设备的配件上,以增强磁力配合。例如,可将该强磁环组10装配于一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上,并与一配件进行磁性配合。其中,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配件例如为无线充电器、卡包、车载支架等,本技术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配件为车载支架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手机内设有磁铁阵列,车载支架设有磁性元件,该磁性
    元件也可以为强磁环组10。强磁环组10通过磁体结构排布形成轴向两面,一面磁性增强形成强磁面12,另一面磁性减弱形成弱磁面14。强磁面12面向车载支架一侧以与磁性元件进行磁性吸附,增强吸附稳定性,使得手机及其保护壳稳定吸附至车载支架上;弱磁面 14面向手机一侧,并与手机内的磁铁阵列相斥形成反磁力,减小对手机的磁力干扰,而且当强磁环组10应用于保护壳上时,强磁环组10与手机内的磁铁阵列之间的斥力还可以起到方便保护壳拆卸的作用。
    2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强磁环组10整体呈环状,强磁环组10包括若干强磁组件16,若干强磁组件16排布成环状结构。
    27.本技术中,强磁组件16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强磁组件16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其中,第一单元18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磁体22和第二磁体24,第二单元20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磁体30和第四磁体32。第一磁体22和第四磁体 32内的磁场方向为轴向,第二磁体24和第三磁体30内的磁场方向为径向。
    28.从另一角度来看,强磁组件16的排布方式为,第一磁体22和第四磁体32 位于强磁组件16的一个对角方位,第二磁体24和第三磁体30位于强磁组件16 的另一个对角方位。
    29.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共同构成强磁组件16,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沿圆周方向依次交替排布共同构成强磁环组10。
    30.第二磁体24的宽度大于第一磁体22的宽度,且第二磁体24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磁部26和第二磁部28,第一磁部26和第二磁部28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三磁体30的宽度大于第四磁体32的宽度,且第三磁体30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三磁部34和第四磁部36,第三磁部34和第四磁部36为一体成型结构。
    31.应当指出的是,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24之间可以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类似地,第一磁体22与第三磁体30之间可以是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第二磁体24与第四磁体32之间可以是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第三磁体30与第四磁体之间可以是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本技术中,第一磁体 22与第二磁体24之间具有间隙,第一磁体22与第三磁体30之间具有间隙,第二磁体24与第四磁体32之间具有间隙,第三磁体30与第四磁体32之间具有间隙。
    32.强磁环组10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面分别形成强磁面12和弱磁面14,当然,这需要对强磁组件16的磁极分布进行特殊布局。具体地,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下表面磁极相反。第一磁部26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磁极相反,第一磁部26的下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下表面磁极相同,第二磁部 28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磁极相同,第二磁部28的下表面与第一磁体 22的下表面磁极相反。第三磁部34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磁极相反,第三磁部34的下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下表面磁极相同,第四磁部36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磁极相同,第四磁部36的下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下表面磁极相反。第四磁体32的上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磁极相反,第四磁体 32的下表面与第一磁体22的下表面磁极相反。
    33.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22的上表面为n极、下表面为s极;第一磁部26 的上下表面均为s极,第二磁部28的上下表面均为n极;第三磁部34的上下表面均为s极,第四磁部36的上下表面均为n极;第四磁体32的上表面为s极、下表面为n极。可以通过轴向充磁及径向充
    磁的方式实现强磁组件16的上述磁极分布。
    3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强磁环组10所在的圆形的圆周周向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对应为该圆形的径向方向,第三方向为强磁环组10的轴向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强磁组件16的厚度方向。强磁环组10的上表面为弱磁面14,强磁环组10的下表面为强磁面12。文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是以图5中视图所示的视角方向进行定义的。
    35.应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也可以有其它选择,例如,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为直线方向,强磁组件16 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结构,例如呈方形结构,对应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为该方形强磁组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
    36.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均呈等腰梯形结构,且二者的梯形短边均位于圆形的径向内侧,也即强磁组件16的前侧。
    37.进一步地,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所构成的梯形结构相同,也即二者所构成的梯形结构的梯形短边、梯形长边及梯形高度均相同,且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的厚度也相同。上述宽度可以理解为梯形结构的梯形短边和梯形长边之间的垂直距离,下文中提到的长度可以理解为梯形结构的两侧边之间平行于梯形短边或梯形长边的连线距离。
    38.更具体地,第一磁体22与第三磁部34周向对应且宽度相同;第一磁部26 与第四磁部36周向对应且宽度相同;第二磁部28与第四磁体32周向对应且宽度相同。
    3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面均设置为斜面38,也即,第一磁体22、第二磁体24、第三磁体30和第四磁体32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面(左右表面)均设置为斜面38,以便于强磁组件16的组装,增加磁体面积从而增强磁力。
    40.进一步地,第一单元18和第二单元20相互靠近一侧的两个斜面相互平行、相互远离一侧的两个斜面相互平行。且斜面的设置使得第一单元18位于强磁面 12一侧的长度小于对应的位于弱磁面14一侧的长度,第二单元20位于强磁面 12一侧的长度大于对应的位于弱磁面14一侧的长度。也即,第一磁体22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减小;第二磁体24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减小;第三磁体30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增大;第四磁体32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增大。
    41.应当指出的是,本技术附图中第二磁体24和第三磁体30表面上附加的切槽仅用于区分磁极,实际产品中可以不设置切槽。
    42.也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单元18与第二单元20之间可以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类似地,第一磁体22与第二磁体24之间可以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第三磁体30与第四磁体32之间可以接触连接,也可以具有间隙。
    43.还应当指出的是,本技术的强磁环组及强磁组件不限于应用至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至其它构件,例如保护壳、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及卡包等。
    4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将该强磁组件进行特殊的结构及磁极排布,使得强磁组件形成强磁面和弱磁面,多个强磁组件排布成环状结构形成强磁环组。强磁面一侧磁场强度较强,可面向配件一侧以与其稳定吸附,弱磁面一侧磁场强度较弱,可面向电子设备一侧以与其内部的磁铁阵列相斥形成反磁力,降低对电子设备的磁力干扰作用。本技术的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充分利用了海尔贝克原理,对磁体及其磁极进行合理排布使得强磁组件的磁力线朝向一侧聚集形成强磁场,另一侧因磁力线较少,磁
    场较弱,以最少量的磁体产生最强的磁场,使得电子设备、强磁环组、配件之间形成海尔贝克阵列,降低成本,可适用多种场景。
    45.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强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组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强磁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轴向,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径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径向宽度,所述第三磁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第四磁体的径向宽度。3.一种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强磁组件,所述多个强磁组件排布成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沿圆周方向依次交替排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磁部和第二磁部,所述第一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三磁部和第四磁部,所述第三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三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四磁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同,所述第四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磁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上表面磁极相反,所述第四磁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磁体的下表面磁极相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环组的上表面形成弱磁面,所述强磁环组的下表面形成强磁面。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及所述第四磁体的左、右表面均设置成斜面。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自上而下截面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强磁环组及其强磁组件,该强磁组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强磁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轴向,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内的磁场方向为径向。本申请充分利用了海尔贝克原理,对磁体及其磁极进行合理排布使得强磁环组的磁力线朝向一侧聚集形成强磁场,另一侧因磁力线较少,磁场较弱,以最少量的磁体产生最强的磁场,使得电子设备、强磁环组、配件之间形成海尔贝克阵列,降低成本,可适用多种场景。场景。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图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3/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32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