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现有的机床功能简单单一,在机床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幅度,长时间振动会影响机床使用的质量和寿命,并且现有的机床也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解决了现有的机床功能简单单一,在机床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幅度,长时间振动会影响机床使用的质量和寿命,并且现有的机床也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减振机构、调节机构、散热机构,所述机床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右端的底部与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该底板左端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连接板、阻尼减振器、球体块、弧形弹片、减振弹簧,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位于支撑腿底部所开设的凹口一的内部中,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底部贯穿连接板的顶部延伸至支撑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左端的外壁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凹口二的内壁接触,所述阻尼减振器设置在凹口二的内部中,所述连接板左端的底部与阻尼减振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减振器的底部与凹口二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块安装在第一连接柱的左侧上,所述球体块的左侧与弧形弹片的右侧接触,所述弧形弹片上下两端的左侧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的内侧与减振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的左端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壁与连接板顶部所被贯穿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第一连接柱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u型机箱、蜗杆、蜗轮、螺纹杆、移动板、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连接杆、活动杆、矩形合箱、限位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顶部贯穿底板的底部延伸至底板的上方,所述蜗杆的上端与蜗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u型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机箱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开设有正螺纹、反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套套设在螺纹杆的正螺纹上,且该第一螺纹套的外壁与移动板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一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螺纹套套设在螺纹杆的反螺纹上,且该第二螺纹套的外壁与另一个所述移动板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二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左端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滚动连接,且该轴承的左侧与固定板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右侧与另一个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侧依次贯穿固定板的右侧、空心座的右侧、矩形合箱的右侧延伸至矩形合箱内,所述矩形合箱的左侧与空心座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矩形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左侧与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矩形合箱内壁的顶部接触,所述连接杆的正面与活动杆底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柱底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底端的左侧与限位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左端与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部贯穿空心座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机床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合箱、驱动马达、连接轴、扇叶、连通管一、连通管二、连通管三,所述合箱的右侧与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左侧与合箱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连接轴右端的外壁上,所述连通管一的底部与合箱的顶部连通设置,且该连通管一的顶部与连通管二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二的一侧与连通管三的一端连通设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该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通过机床本体振动会使支撑腿向下振动,间接可以使第一连接柱向下振动,通过设置的阻尼减振器可以起到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柱向下振动可以使球体块带动弧形弹簧振动,最后可以使减振弹簧振动,产生减振效果,可以降解振动机床本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幅度;
(2)、该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可以使蜗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转动可以使螺纹杆转动,通过在螺纹杆上设置的正螺纹、反螺纹及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套、第二螺纹套可以使两个移动板带动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活动杆相对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二连接柱向上移动,最后可以对机床本体进行高度调整;
(3)、该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通过驱动马达可以使连接轴带动使扇叶转动,可以产生冷风,冷风依次通过连通管一、连通管二、连通管三吹向机床本体,最后可以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蜗杆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蜗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机床本体、3支撑腿、4固定座、5减振机构、501第一连接柱、502连接板、503阻尼减振器、504球体块、505弧形弹片、506减振弹簧、6空心座、7调节机构、701驱动电机、702u型机箱、703蜗杆、704蜗轮、705螺纹杆、706移动板、707第一螺纹套、708第二螺纹套、709连接杆、710活动杆、711矩形合箱、712限位板、8第二连接柱、9限位杆、10固定板、11支撑板、12散热机构、1201合箱、1202驱动马达、1203连接轴、1204扇叶、1205连通管一、1206连通管二、1207连通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包括机床本体2、减振机构5、调节机构7、散热机构12,机床本体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底板1右端的底部与支撑腿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该底板1左端的顶部与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减振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柱501、连接板502、阻尼减振器503、球体块504、弧形弹片505、减振弹簧506,第一连接柱501的顶端位于支撑腿3底部所开设的凹口一的内部中,第一连接柱501的底部贯穿连接板502的顶部延伸至支撑腿3的下方,第一连接柱501的外壁与连接板502顶部所被贯穿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第一连接柱501的底部与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502左端的外壁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凹口二的内壁接触,阻尼减振器503设置在凹口二的内部中,连接板502左端的底部与阻尼减振器503的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减振器503的底部与凹口二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球体块504安装在第一连接柱501的左侧上,球体块504的左侧与弧形弹片505的右侧接触,弧形弹片505上下两端的左侧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弧形弹片505的内侧与减振弹簧506的右端固定连接,减振弹簧506的左端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机床本体2振动会使支撑腿3向下振动,间接可以使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通过设置的阻尼减振器503可以起到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可以使球体块504带动弧形弹簧505振动,最后可以使减振弹簧506振动,产生减振效果,可以降解振动机床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幅度;
调节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u型机箱702、蜗杆703、蜗轮704、螺纹杆705、移动板706、第一螺纹套707、第二螺纹套708、连接杆709、活动杆710、矩形合箱711、限位板712,驱动电机701的底部与u型机箱7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01既可以正转,又可以反转,u型机箱702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01的输出端与蜗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蜗杆703的顶部贯穿底板1的底部延伸至底板1的上方,蜗杆703的上端与蜗轮704啮合,蜗轮704固定安装在螺纹杆705的外壁上,螺纹杆705的外壁开设有正螺纹、反螺纹,第一螺纹套707套设在螺纹杆705的正螺纹上,且该第一螺纹套707的外壁与移动板706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纹套707的内壁与螺纹杆705正螺纹处的外壁进行螺纹连接,移动板706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一的内壁接触,第二螺纹套708套设在螺纹杆705的反螺纹上,且该第二螺纹套708的外壁与另一个移动板706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螺纹套708的内壁与螺纹杆705反螺纹处的外壁螺纹连接,另一个移动板706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二的内壁接触,螺纹杆705左端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滚动连接,且该轴承的左侧与固定板10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0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709的右侧与另一个移动板706的右侧固定连接,连接杆709的左侧依次贯穿固定板10的右侧、空心座6的右侧、矩形合箱711的右侧延伸至矩形合箱711内,固定板10的右侧、空心座6的右侧、矩形合箱711的右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709相适配的通口,矩形合箱711的左侧与空心座6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矩形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709的左侧与限位板712的右侧固定连接,限位板712的顶部与矩形合箱711内壁的顶部接触,连接杆709的正面与活动杆710底端的背面活动连接,连接杆709与活动杆710通过螺钉活动连接,活动杆710顶端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柱8底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活动杆710与第二连接柱8通过螺钉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柱8底端的左侧与限位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限位杆9的左端与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第二连接柱8的顶部贯穿空心座6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机床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空心座6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柱8相适配的通口,空心座6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701可以使蜗杆带动蜗轮704转动,通过蜗轮704转动可以使螺纹杆705转动,通过在螺纹杆705上设置的正螺纹、反螺纹及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套707、第二螺纹套708可以使两个移动板706带动两个连接杆709带动两个活动杆710相对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二连接柱8向上移动,最后可以对机床本体2进行高度调整;
散热机构12包括合箱1201、驱动马达1202、连接轴1203、扇叶1204、连通管一1205、连通管二1206、连通管三1207,合箱1201的右侧与支撑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驱动马达1202的左侧与合箱120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驱动马达120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1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扇叶1204固定安装在连接轴1203右端的外壁上,连通管一1205的底部与合箱1201的顶部连通设置,且该连通管一1205的顶部与连通管二1206的底部连通设置,连通管二1206的一侧与连通管三1207的一端连通设置,通过驱动马达1202可以使连接轴1203带动使扇叶1204转动,可以产生冷风,冷风依次通过连通管一1205、连通管二1206、连通管三1207吹向机床本体2,最后可以进行散热。
该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在使用时,当机床本体2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振动,从而会使支撑腿3向下振动,通过支撑腿3向下振动可以使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通过设置的阻尼减振器503可以起到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可以使球体块504振动,通过球体块504振动可以使弧形弹簧505振动,通过弧形弹片505振动可以使减振弹簧506振动,产生减振效果,最后可以降解振动机床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幅度,当需要对机床本体2进行高度调整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701可以使蜗杆703转动,通过蜗杆703转动可以使蜗轮704转动,通过蜗轮704转动可以使螺纹杆705转动,通过在螺纹杆705上设置的正螺纹、反螺纹及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套707、第二螺纹套708可以使两个移动板706相对移动,通过两个移动板706相对移动可以使两个连接杆709带动两个活动杆710相对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二连接柱8向上移动,最后可以对机床本体2进行高度调整,当机床本体2在工作的时会产生热量,通过驱动马达1202可以使连接轴1203转动,通过连接轴1203转动可以使扇叶1204转动,通过扇叶1204转动可以产生冷风,通过产生的冷风依次通过连通管一1205、连通管二1206、连通管三1207,最后可以进行散热。
综上可得,通过机床本体2振动会使支撑腿3向下振动,间接可以使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通过设置的阻尼减振器503可以起到减振的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柱501向下振动可以使球体块504带动弧形弹簧505振动,最后可以使减振弹簧506振动,产生减振效果,可以降解振动机床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幅度;通过启动驱动电机701可以使蜗杆带动蜗轮704转动,通过蜗轮704转动可以使螺纹杆705转动,通过在螺纹杆705上设置的正螺纹、反螺纹及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套707、第二螺纹套708可以使两个移动板706带动两个连接杆709带动两个活动杆710相对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二连接柱8向上移动,最后可以对机床本体2进行高度调整;通过驱动马达1202可以使连接轴1203带动使扇叶1204转动,可以产生冷风,冷风依次通过连通管一1205、连通管二1206、连通管三1207吹向机床本体2,最后可以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包括机床本体(2)、减振机构(5)、调节机构(7)、散热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1),所述底板(1)右端的底部与支撑腿(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该底板(1)左端的顶部与支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减振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柱(501)、连接板(502)、阻尼减振器(503)、球体块(504)、弧形弹片(505)、减振弹簧(506),第一连接柱(501)的顶端位于支撑腿(3)底部所开设的凹口一的内部中,所述第一连接柱(501)的底部贯穿连接板(502)的顶部延伸至支撑腿(3)的下方,所述连接板(502)左端的外壁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凹口二的内壁接触,所述阻尼减振器(503)设置在凹口二的内部中,所述连接板(502)左端的底部与阻尼减振器(5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减振器(503)的底部与凹口二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球体块(504)安装在第一连接柱(501)的左侧上,所述球体块(504)的左侧与弧形弹片(505)的右侧接触,所述弧形弹片(505)上下两端的左侧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505)的内侧与减振弹簧(50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506)的左端与凹口一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501)的外壁与连接板(502)顶部所被贯穿形成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且该第一连接柱(501)的底部与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u型机箱(702)、蜗杆(703)、蜗轮(704)、螺纹杆(705)、移动板(706)、第一螺纹套(707)、第二螺纹套(708)、连接杆(709)、活动杆(710)、矩形合箱(711)、限位板(712),所述驱动电机(701)的输出端与蜗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703)的顶部贯穿底板(1)的底部延伸至底板(1)的上方,所述蜗杆(703)的上端与蜗轮(70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01)的底部与u型机箱(7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机箱(702)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704)固定安装在螺纹杆(705)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705)的外壁开设有正螺纹、反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套(707)套设在螺纹杆(705)的正螺纹上,且该第一螺纹套(707)的外壁与移动板(706)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06)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一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螺纹套(708)套设在螺纹杆(705)的反螺纹上,且该第二螺纹套(708)的外壁与另一个所述移动板(706)一侧所开设的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移动板(706)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所开设的限位槽二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05)左端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滚动连接,且该轴承的左侧与固定板(10)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09)的右侧与另一个所述移动板(70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09)的左侧依次贯穿固定板(10)的右侧、空心座(6)的右侧、矩形合箱(711)的右侧延伸至矩形合箱(711)内,所述矩形合箱(711)的左侧与空心座(6)左侧的内壁所开设的矩形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09)的左侧与限位板(71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12)的顶部与矩形合箱(711)内壁的顶部接触,所述连接杆(709)的正面与活动杆(710)底端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10)顶端的背面与第二连接柱(8)底端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8)底端的左侧与限位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9)的左端与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柱(8)的顶部贯穿空心座(6)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机床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座(6)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金属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2)包括合箱(1201)、驱动马达(1202)、连接轴(1203)、扇叶(1204)、连通管一(1205)、连通管二(1206)、连通管三(1207),所述合箱(1201)的右侧与支撑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1202)的左侧与合箱(120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1202)的输出端与连接轴(1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204)固定安装在连接轴(1203)右端的外壁上,所述连通管一(1205)的底部与合箱(1201)的顶部连通设置,且该连通管一(1205)的顶部与连通管二(1206)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二(1206)的一侧与连通管三(1207)的一端连通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