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08


    本发明属于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铣床是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铣床包括底座、支架、动力装置、铣刀和工作台,底座的顶端后侧与支架的底端连接,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的顶端,动力装置的底端穿过支架的顶端前侧并伸出至底座的上方,动力装置的底端与铣刀的顶端连接,工作台横向位于底座的顶端前侧,工作台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前侧可滑动连接,现有的铣床使用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的顶端并进行固定,调整工作台位置从而调整工件加工位置,然后打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铣刀转动并向下移动,铣刀的底端与工件顶端接触并对其进行加工即可。

    但是在对工件位置进行调整时,采用人工调整的方式进行,人工调整工件需通过人眼去观察定位,工件调整精度较低,加工后的工件质量较差,同时人工调整工件位置需消耗大量体力和时间,导致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具有工件调整精度高、提高加工质量与省时省力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内腔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底座右端面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右端面通过l形支板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控制箱内腔左端面后部,所述第一转轴外部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控制箱内腔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腔右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左部贯穿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壁圆周等距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转动轴外表壁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向条块,所述导向条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内腔,所述套筒外表壁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卡盘与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卡盘外表壁上部滑动连接有u形卡块,所述u形卡块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上端转动连接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上端面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上部贯穿所述控制箱上端壁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面通过第一l形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所述第一夹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圆周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夹杆上部贯穿所述槽孔,所述第一夹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杆后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一方形块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能够对工件的左端面与右端面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面通过第二l形杆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所述转动圆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杆,所述第二夹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夹杆上部贯穿所述槽孔,所述第二夹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杆右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方形块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能够对工件的前端面与后端面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能够对承载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承载板从螺纹杆外部脱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下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固定连接有垫脚,所述垫脚为上面窄下面宽的圆台形,底面宽大能够增强稳定性,防止装置倾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便于转动,防止手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再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再通过导向槽配合导向条块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进而再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承载板向右侧移动,当需要向左侧移动承载板时,向右侧拨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第二转柱转动,第二转柱再带动伸缩连杆转动,伸缩连杆进而再带动第一转柱移动,进而带动u形卡块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卡盘带动套筒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五齿轮脱离第二齿轮,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从而使得套筒会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反方向转动,使得承载板向左侧移动,省去了人工手动调整的步骤,省时省力提高工件调整精度和加工质量,提高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分开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的永磁铁组,将工件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与两个第二夹持板之间,在永磁铁组的相互吸引下,两个第一方形块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方形块也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板与两个第二夹持板完成对工件的初步夹持,此过程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就能轻松完成工件的悬空放置,当需要将工件拆卸时,只需要分开两个永磁铁组,两个第一方形块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二方形块也相互远离,从而两个第一夹持板与两个第二夹持板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可以轻松拆卸工件;

    3、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工件的夹持,如果永磁铁组的两个磁铁未完全接触时,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或第二双向螺纹杆,则使得永磁铁组的两个磁铁完全接触,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或第二双向螺纹杆直至第一双向螺纹杆或第二双向螺纹杆的两端螺纹杆发生同向转动时,对工件完全夹持,夹紧力提高,使工件牢固悬空固定,方便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箱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齿轮传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筒与转动轴连接结构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槽与滑槽连接结构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双向螺纹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双向螺纹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双向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槽;3、滑块;4、承载板;5、螺纹杆;6、控制箱;7、驱动电机;8、第一转轴;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二转轴;12、第三齿轮;13、转动轴;14、套筒;15、导向槽;16、导向条块;17、第四齿轮;18、卡盘;19、第五齿轮;20、u形卡块;21、第一转柱;22、伸缩连杆;23、第二转柱;24、转动杆;25、工作台;26、第一l形杆;27、第一夹杆;28、槽孔;29、第一夹持板;30、第一方形块;31、第一双向螺纹杆;32、第二l形杆;33、第二夹杆;34、第二夹持板;35、第二方形块;36、第二双向螺纹杆;37、限位块;38、永磁铁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对称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部通过滑块3滑动连接有承载板4,承载板4内腔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底座1右端面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控制箱6右端面通过l形支板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通过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左端转动连接在控制箱6内腔左端面后部,第一转轴8外部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控制箱6内腔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外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2,第三齿轮12与第一齿轮9相互啮合连接,控制箱6内腔右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左部贯穿控制箱6与螺纹杆5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13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14,套筒14内腔壁圆周等距开设有导向槽15,转动轴13外表壁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向条块16,导向条块16滑动连接在导向槽15内腔,套筒14外表壁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7、卡盘18与第五齿轮19,第五齿轮19与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连接,卡盘18外表壁上部滑动连接有u形卡块20,u形卡块20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21,第一转柱21上端转动连接有伸缩连杆22,伸缩连杆22上端面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柱23,第二转柱23上部贯穿控制箱6上端壁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承载板4上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5。

    其中,工作台25下端面通过第一l形杆26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27,第一夹杆27设置有两个,工作台25上端面圆周开设有槽孔28,槽孔28设置有四个,第一夹杆27上部贯穿槽孔28,第一夹杆27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29,第一夹杆27后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方形块30,第一方形块30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31,第一双向螺纹杆3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能够对工件的左端面与右端面进行夹持固定。

    其中,工作台25下端面通过第二l形杆32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转动圆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杆33,第二夹杆33设置有两个,第二夹杆33上部贯穿槽孔28,第二夹杆33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34,第二夹杆33右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方形块35,第二方形块35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36,第二双向螺纹杆36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能够对工件的前端面与后端面进行夹持固定。

    第一双向螺纹杆31和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中部均未设螺纹,且所述未设螺纹处通过相吸的永磁铁组38连接,当需要对工件夹持固定时,只需要分开第一双向螺纹杆31和和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永磁铁组38,将工件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之间,在永磁铁组38的相互吸引下,两个第一方形块30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方形块35也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完成对工件的初步夹持,此过程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就能轻松完成工件的悬空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工件的夹持,如果永磁铁组38的两个磁铁未完全接触时,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则使得永磁铁组38的两个磁铁完全接触,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直至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两端螺纹杆发生同向转动时,对工件完全夹持,夹紧力提高,使工件牢固悬空固定,方便加工。

    当需要将工件拆卸时,只需要分开两个永磁铁组38,两个第一方形块30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二方形块35也相互远离,从而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可以轻松拆卸工件。

    其中,根据常用工件的重量,可以选择磁力较大的永磁铁组38,提高对工件的夹紧力。

    其中,螺纹杆5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7,能够对承载板4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承载板4从螺纹杆5外部脱离。

    其中,底座1下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下端固定连接有垫脚,垫脚为上面窄下面宽的圆台形,底面宽大能够增强稳定性,防止装置倾倒。

    其中,转动杆24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便于转动,防止手滑。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使用前根据待加工的工件尺寸,调整好两个第一夹持板29的间距以及两个第二夹持板34的间距,分开第一双向螺纹杆31和和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永磁铁组38,将工件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之间,在永磁铁组38的相互吸引下,两个第一方形块30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方形块35也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完成对工件的初步夹持,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则使得永磁铁组38的两个磁铁完全接触,继续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直至第一双向螺纹杆31或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两端螺纹杆发生同向转动时,对工件完全夹持,夹紧力提高,使工件牢固悬空固定,工件固定完成后即可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在加工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再带动第一转轴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9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0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五齿轮19转动,第五齿轮19再带动套筒14转动,套筒14再通过导向槽15配合导向条块16带动转动轴13转动,转动轴13进而再带动螺纹杆5转动,从而使得承载板4向右侧移动,当需要向左侧移动承载板4时,向右侧拨动转动杆24,转动杆24带动第二转柱23转动,第二转柱23再带动伸缩连杆22转动,伸缩连杆22进而再带动第一转柱21移动,进而带动u形卡块20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卡盘18带动套筒14向右侧移动,使得第五齿轮19脱离第二齿轮10,第四齿轮17啮合第三齿轮12,从而使得套筒14会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13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5反方向转动,使得承载板4向左侧移动,当需要将工件拆卸时,只需要分开两个永磁铁组38,两个第一方形块30相互远离,且两个第二方形块35也相互远离,从而两个第一夹持板29与两个第二夹持板34松开对工件的夹持,可以轻松拆卸工件,本发明省去了人工手动调整的步骤,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件调整精度和加工质量,且还能够提高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对称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部通过滑块(3)滑动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内腔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底座(1)右端面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右端面通过l形支板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承载板(4)上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5),所述工作台(25)下端面通过第一l形杆(26)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27),所述第一夹杆(27)设置有两个,所述工作台(25)上端面圆周开设有槽孔(28),所述槽孔(28)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夹杆(27)上部贯穿所述槽孔(28),所述第一夹杆(27)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29),所述第一夹杆(27)后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方形块(30),所述第一方形块(30)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31),所述第一双向向螺纹杆(3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所述工作台(25)下端面通过第二l形杆(32)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所述转动圆柱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杆(33),所述第二夹杆(33)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夹杆(33)上部贯穿所述槽孔(28),所述第二夹杆(33)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34),所述第二夹杆(33)右端面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方形块(35),所述第二方形块(35)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36),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36)一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31)和第二双向螺纹杆(36)的中部均未设螺纹,且所述未设螺纹处通过相吸的永磁铁组(3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通过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左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控制箱(6)内腔左端面后部,所述第一转轴(8)外部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所述控制箱(6)内腔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与所述第一齿轮(9)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控制箱(6)内腔右端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左部贯穿所述控制箱(6)与所述螺纹杆(5)同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3)外部套合连接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腔壁圆周等距开设有导向槽(15),所述转动轴(13)外表壁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向条块(16),所述导向条块(16)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15)内腔,所述套筒(14)外表壁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7)、卡盘(18)与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与所述第二齿轮(10)相互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18)外表壁上部滑动连接有u形卡块(20),所述u形卡块(20)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21),所述第一转柱(21)上端转动连接有伸缩连杆(22),所述伸缩连杆(22)上端面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柱(23),所述第二转柱(23)上部贯穿所述控制箱(6)上端壁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4)。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固定连接有垫脚,所述垫脚为上面窄下面宽的圆台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工件加工的铣床工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承载板,套筒外表壁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卡盘与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卡盘外表壁上部滑动连接有U形卡块,U形卡块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第一转柱上端转动连接有伸缩连杆,伸缩连杆上端面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柱,第二转柱上部贯穿控制箱上端壁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承载板上端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本发明省去了人工手动调整的步骤,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件调整精度和加工质量,且还能够提高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海飞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69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