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耳机的普及,人们对无线耳机以及与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盒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充电盒能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更要求二者能进行通信。为了使得充电盒的外观简洁、美观,节约资源,现在市场上多采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
双顶针的结构设计中,两个顶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这种结构决定了充电盒与耳机的通信方式是单线的,且充电线和通信线必须是共用的。然而,事实上,这种设计的充电盒只具有充电功能,不具备与耳机通信的功能。
但如果采用三个及以上的顶针,不仅结构上看起来极为复杂,不够简洁美观,也会导致用户体验感降低。如何在对充电盒采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保持产品美观的前提下,又能实现充电盒与耳机的双向通信功能,提高用户产品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包括芯片系统,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充电端口,所述芯片系统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和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mcu连接所述uart,所述uart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充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的第一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口,所述mcu的第二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口;
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切换为数据接收功能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进行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mcu以及uart的连接,能实现充电盒的通信功能;并且通过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的运用,使得mcu能通过第一开关实现对充电盒数据收发功能的切换;能通过第二开关实现对充电盒模式的切换。加之第二开关的公共端通过一条单总线vbus,与第一电极连接,通过第一电极实现与其他装置的数据交换,实现通信功能与充电功能的复用。也即充电盒通过一条单总线vbus实现了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以及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而且,以硬件本身的uart为基础实现单线通信,相对i/o模拟来说,软件开发难度降低。结构简洁美观,操作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芯片系统,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同步切换电路,第一电级与第二电级,充电端口,所述芯片系统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mcu连接所述uart,所述uart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充电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电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的信号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同步切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级,所述同步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mcu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切换所述无线耳机的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无线耳机充电系统,包括上述充电盒与上述无线耳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盒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现有的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包括两个顶针,三个顶针,五个顶针。但顶针越多,结构上越繁琐。因此很多无线耳机生产商生产的耳机多采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中,两个顶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这种结构决定了充电盒与耳机的通信方式是单线的,且充电线和通信线必须是共用的。然而,事实上,这种设计的充电盒只具有充电功能,不具备与耳机通信的功能。
但如果采用三个及以上的顶针,不仅结构上看起来极为复杂,不够简洁美观,也会导致用户体验感降低。如何在对充电盒采用双顶针的结构设计,保持产品美观的前提下,又能实现充电盒与耳机的双向通信功能,提高用户产品使用的体验感。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的充电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首先,请参看图1-a所示的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为双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并且为双顶针的结构设计。
其次,请参看图1-b,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a所示的充电盒结构设计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充电盒100的电路结构包括充电端口101,芯片系统102,第一开关103,即switch1;第二开关104,即switch2;第一电极105,第二电极106,即图中pogopin。其中,芯片系统102,还可以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1021,和微控制单元mcu1022。
其中,所述mcu1022连接所述uart1021,所述uart1021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1021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充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1022的第一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口,所述mcu1022的第二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口,所述信号控制端口即图1-b中的i/o引脚。
所述mcu10122用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进行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
其中,所述mcu1022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也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俗称单片机。mcu1022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应用于诸多电子产品中。
所述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1011是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标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它有两条数据通信线,一条uart接收数据线(uartreceiver,rxd),即图1-b中所示rxd;一条uart发送数据线(uarttransmitter,txd),即图1-b中所示rxd。两条线结合实现充电盒的通信功能。芯片系统自带的uart,硬件上已实现了uart底层协议,无需软件实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mcu1022以及uart1011的连接,能实现充电盒的通信功能;并且通过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的运用,使得mcu1022能通过第一开关103实现对充电盒数据收发功能的切换;能通过第二开关104实现对充电盒模式的切换。加之第二开关104的公共端通过一条单总线vbus,与第一电极105连接,通过第一电极105实现与其他装置的数据交换,实现通信功能与充电功能的复用。也即充电盒通过一条单总线vbus实现了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以及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而且,以硬件本身的uart为基础实现单线通信,相对i/o模拟来说,软件开发难度降低。结构简洁美观,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mcu1022,所述mcu1022直连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可以理解为,若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充电端口的一端与市电进行连接,另一端与mcu1022连接,所述mcu1022对市电进行处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市电转变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或者额定电流,还可以包括滤波处理,以及对电荷进行存储等。所述mcu1022直连所述第二开关106的第二选择端,第二开关106的公共端与第一电极105连接,提供可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可见,本示例中,通过mcu1022直连充电端口与第二开关106,构造简单,节约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芯片系统102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电压转换电路模块、功率转换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时的连接状态为串联;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mcu1022,所述mcu1022连接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04的第二选择端。
可以理解为,若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充电端口的一端与市电进行连接,另一端与mcu1022连接,所述mcu1022连接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对市电进行处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市电转变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或者额定电流,还可以包括滤波处理,以及对电荷进行存储等。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直连所述第二开关106的第二选择端,第二开关106的公共端与第一电极105连接,提供可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可见,本示例中,所述芯片系统102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对市电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充电盒电路的安全性以及对市电的处理效果。而且mcu1022连接充电处理模块1023,方便对充电处理模块1023进行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芯片系统102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电压转换电路模块、功率转换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时的连接状态为串联;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04的第二选择端。
可以理解为,若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充电端口的一端与市电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进行连接,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对市电进行处理,处理可以包括将市电转变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或者额定电流,还可以包括滤波处理,以及对电荷进行存储等。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直连所述第二开关106的第二选择端,第二开关106的公共端与第一电极105连接,提供可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可见,本示例中,所述芯片系统102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1023,所述充电处理模块1023对市电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充电盒电路的安全性以及对市电的处理效果。而且充电端口直连充电处理模块1023,电路构成更加简洁。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物理形态为顶针形态。
可以理解为,充电盒100中的金属触点,也即充电盒的第一电极105与充电盒的第二电极106,为顶针pogopin形态。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为双顶针,两个顶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这个设计可以满足tws耳机充电刚需,用于将充电盒电池仓的电量输送给耳机。
可见,本示例中,双顶针的设计,简洁美观,能更好的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请参看图2-a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为与上述充电盒匹配的双顶针的结构设计。
无线耳机是中间的线被电波代替,是从终端的音频出口连接到发射端,再由发射端通过电波发送到接受端的耳机中,接受端就是相当于是一个收音机。无线耳机有已知有三种类型:一为蓝牙耳机,二为红外线耳机,三为2.4g。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无线耳机可以为真无线立体声(truewirelessstereo,tws)耳机。相对传统有线耳机,tws耳机采用蓝牙连接和传输,体积小、音质好,功能丰富。tws耳机的左右两只耳机相互独立、无需线缆相连,即可实现左右声道的无线分离。
其次,请参看图2-b,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a所示的无线耳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无线耳机200的电路结构包括充电端口201,芯片系统202,第一开关203,即switch1;第二开关204,即switch2。第一电极205,第二电极206,即pogopin;同步切换电路207。其中,芯片系统202,还可以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2021,和微控制单元mcu2022。
所述mcu2022连接所述uart2021,所述uart2021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2021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充电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电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2022的信号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同步切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级,所述同步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mcu2022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切换所述无线耳机的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
其中,所述mcu2022的信号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所述mcu2022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切换所述无线耳机的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可以理解为所述mcu2022的信号控制端口为所述mcu2022的某一个引脚i/o。i是input之意,o是output之意。i/o引脚就是mcu2022的输入输出管脚。主要是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端口,它具有输入、输出的能力。
所述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2011是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标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它有两条数据通信线,一条uart接收数据线(uartreceiver,rxd),即图2-b中所示rxd;一条uart发送数据线(uarttransmitter,txd),即图2-b中所示rxd。两条线结合实现充电盒的通信功能。芯片系统自带的uart,硬件上已实现了uart底层协议,无需软件实现。
可见,无线耳机200通过同步电路207与第二开关204,使得无线耳机能实现模式切换;通过mcu2022与第一开关,能实现无线耳机的收发切换;简言之,无线耳机通过一条单总线vbus实现了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以及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结构简洁美观,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同步切换电路207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通信模式与充电模式的切换。
具体的,同步切换电路207为一种可以接收模式控制信号的电路,当所述同步电路207接收到所述模式控制信号后,控制无线耳机的第二开关204进行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既可以由无线耳机200发送,也可以由无线耳机200的第一电极205传送。
可见,通过同步切换电路207,能实现无线耳机的模式切换,并且根据模式控制信号的不同来源,实现与充电盒的模式切换同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物理形态为顶针形态。
具体的,无线耳机200中的金属触点,也即无线耳机200的第一电极205与无线耳机200的第二电极206,为顶针pogopin形态。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为双顶针,两个顶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这个设计匹配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盒100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无线耳机充电刚需,用于接收充电盒电池仓的电量输送。
可见,本示例中,双顶针的设计,简洁美观,能更好的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含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内部构造相同或者相似。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耳机包含的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可以是左无线耳机与右无线耳机,其中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外形结构可以如图2-a所示,相同或相似,也可以具有明显的区别。而内部电路结构可参照图2-b所示的电路结构设计及设计原理,与其基本一致或者对称。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双耳机的无线耳机构成,用户既能同时使用两个无线耳机,也能单独使用其中一个无线耳机。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图3-a所示的无线耳机充电系统300,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盒301,以及如上所述的无线耳机包括的右耳机302,左耳机303。左耳机与右耳机皆为无线耳机。三者之间通过单总线vbus进行连接。
下面结合图3-b所示的无线耳机充电系统3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c所示的无线耳机充电系统300信息交互示意图,对无线耳机充电系统300的通信过程以及充电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
首先,请参看图3-b所示的无线耳机充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由于左无线耳机与右无线耳机的内部电路结构相同,图3-b呈现出充电盒与其中任意一只耳机的电路连接关系,具体连接关系可参看上述充电盒的电路结构以及上述无线耳机的电路结构。不同于上述充电盒与上述无线耳机之处,在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四个开关采取连续编号的形式。
接下来,参看图3-c所示的无线耳机充电系统信息交互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于左无线耳机与右无线耳机的内部电路结构相同,以下以充电盒与其中任意一只无线耳机进行信息交互为例,如图3-c所示,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步骤:
301、充电盒发送模式切换信号。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所述充电盒与所述无线耳机起始状态都是默认充电状态,即将所述两个无线耳机放入充电盒中,以其中任意一只无线耳机为例,会通过如图3-b所示的电路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在一种实施例中,充电盒的充电端口直连所述mcu,所述mcu直连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充电盒的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充电盒的第一电极,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电极连接无线耳机的第一电极,所述无线耳机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的公共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无线耳机的充电端口,实现对无线耳机的充电。
对另外一只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也可以参照上述的实现过程。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所述mcu通过第二信号端口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模式切换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将充电模式切换为数据通信模式。此时第二开关的公共端通过第一选择端连接第一开关的公共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电极,所述充电盒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无线耳机的第一电极。无线耳机的同步切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级,所述同步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因此,无线耳机的同步切换电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将所述无线耳机的模式由充电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
302、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所述收发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数据接收功能与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充电盒的微控制单元mcu通过第一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所述收发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将数据接收功能切换为数据发送功能。也即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uart的信号发送端口。
303、调用uart发送操作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开关将数据接收功能切换为数据发送功能后,mcu调用与之连接的uart发送操作指令。
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控制指令和/或获取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两只无线耳机进行配对、复位、恢复出厂设置以及ota升级等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于获取无线耳机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无线耳机的版本号、电池电量等信息。所述ota升级指令为空中下载技术升级指令。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technology,ota),是通过移动通信(gsm或cdma)的空中接口对sim卡数据及应用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
304.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后,若所述操作指令为所述控制指令时,所述无线耳机根据该控制指令,按照预设步骤与另一只无线耳机进行配对,配对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蓝牙进行匹配,或当两只无线耳机连接同一无线高保真wifi通信网络时,会自动与对方连接。还可以按照预设步骤执行复位、恢复出厂设置以及ota升级等操作。
若所述操作指令为所述获取指令时,所述无线耳机根据该获取指令获取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无线耳机的版本号、电池电量等信息。并且对所述特征信息以及对控制指令的完成情况进行处理,得到反馈信息。
305、向所述第四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所述收发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将数据接收功能切换为数据发送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在得到反馈信息之后,无线耳机的mcu通过信号控制端口向第四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发送收发切换信号,所述收发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将所述无线耳机的数据接收功能切换为数据发送功能。
可以理解为,为简化操作流程,无论上述是无线耳机还是上述充电盒都默认处于数据接收功能状态。并且无论是上述无线耳机还是上述充电盒在完成数据发送之后,充电盒的mcu会向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无线耳机的mcu会向第四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使得各自又重新处于数据接收功能状态。
306、调用uart发送反馈信息。
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在得到反馈信息之后,并且已经将数据接收功能切换为数据发送功能之后,回调用uart,来发送反馈信息。如上述步骤304中所述,反馈信息为无线耳机的特征信息和/或对控制指令完成情况的反馈等。
307、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为,充电盒在第一次发生完操作指令后,充电盒的mcu会向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第一开关的公共端通过第一开关第一选择端与信号接收端口连接,使得充电盒又重新处于数据接收功能状态。充电盒在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会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处理包括将重要信息进行存储,或者根据反馈信息执行下一步操作,比如发送新的操作指令,或者发送模式切换信号以及收切换信号等。
正如图3-a所示,充电盒与左右无线耳机形成了一个三角式通信的结构,它们之间可构建出两两通信的网络。基于此通信结构及uart通信协议,可灵活搭建以下两种网络拓扑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参阅图4-a,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主双从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充电盒为master,即主机角色;无线耳机为slave,即从机角色。一主双从即上述充电盒在通信中作为主机角色,双无线耳机作为通信中的从机角色,数据通信由主机发起。主、从机的通信交互逻辑可如上图3-c所示,充电盒作为主机端启动切换到通信状态,耳机作为从机端同步切换到通信状态并处于数据接收状态,等待主机端下发指令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包括控制指令、获取指令等。主机下发控制指令,从机回应状态;主机下发获取指令,从机回应查询结果。由于从机和从机无法直接交互数据,因此这种通信结构下左右无线耳机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必须经过充电盒作中转,即充电盒获取一只耳机的反馈信息后,再传送给另一只耳机。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参阅图4-b,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主双从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但充电盒与右无线耳机可主从切换。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充电盒与左无线耳机可主从切换。下面以充电盒与右无线耳机可主从切换为例。
具体的,一主双从,且充电盒与右无线耳机可主从切换,即在一主双从的基础上,增加了充电盒与右无线耳机主从切换的逻辑,即当左右无线耳机需要交换数据时,充电盒就会把主机角色授权给右无线耳机,让右无线耳机可直接与左无线耳机通信。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间的数据交换既可以是以蓝牙无线连接后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是通过右无线耳机的第一电极与左无线耳机的第一电极进行数据交换。左右无线耳机数据交换完成后,再将主机角色还给充电盒。充电盒将主机角色授权给右无线耳机,可以是通过控制指令的方式,来控制开关的连接关系,构建左右无线耳机的通信链路。可以将这个过程可称之为接力棒协议,在左右无线耳机需要直接通信时,充电盒会把主机这个接力棒交给右无线耳机,使得右无线耳机能类似于充电盒执行主机关系,实现与左无线耳机的数据通信功能,比如说获取左无线耳机的蓝牙id,与对方进行配对。或者获取对方的版本信息,状态信息,或者是发送指令等。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左无线耳机可以是其他任何一个两顶针设计的无线耳机,并且具有通信功能。便能实现上述与右耳机的通信过程。比如右无线耳机以及完成升级后,可以发送指令,控制左无线耳机进行升级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盒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操作指令之后,无线耳机也可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查询指令,用于获取所述充电盒的状态信息,以及电量。而且还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或者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的终端显示,使得无线耳机用户能够及时的获取充电盒的状态信息,对充电盒进行处理。比如及时充电,或者查看充电盒的状态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无线耳机充电装置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充电盒与无线耳机的通信过程包含的有些步骤并不存在先后顺序,只是按照某一种逻辑进行表述,而实施例中通信的实现过程,或者相关通信过程,比如无线耳机与充电盒的通信过程,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的通信过程,也可借助于上述示例进行推导。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系统,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充电端口,所述芯片系统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和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mcu连接所述uart,所述uart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充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的第一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口,所述mcu的第二信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口;
所述mcu用于向所述第一开关发送收发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的切换,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开关发送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进行数据通信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mcu,所述mcu直连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电压转换电路模块、功率转换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时的连接状态为串联;
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mcu,所述mcu连接所述充电处理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充电处理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电压转换电路模块、功率转换电路模块、整流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包括多个时的连接状态为串联;
所述充电端口直连所述充电处理模块,所述充电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物理形态为顶针形态。
6.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系统,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同步切换电路,第一电级与第二电级,充电端口,所述芯片系统包括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微控制单元mcu,
所述mcu连接所述uart,所述uart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uart的信号发送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选择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选择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充电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电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地,所述mcu的信号控制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同步切换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级,所述同步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mcu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切换所述无线耳机的数据接收功能和数据发送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切换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进行通信模式与充电模式的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物理形态为顶针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含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内部构造相同或者对称。
10.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以及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