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电子音箱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呈环状的振膜、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骨架以及位于所述音圈的外侧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振膜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振膜包括相互间隔设置且呈环状的第一折环、球顶以及第二折环,所述第一折环环绕所述球顶设置,所述球顶环绕所述第二折环设置,所述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本体、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周侧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骨架固定部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侧向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骨架固定部,所述第一折环的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一折环的内周侧和所述球顶均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音圈,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内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
然而,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的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内侧,该结构使得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折环宽度调整需要受到所述第一折环的折环宽度的限制,所述第一折环的膜刚度大造成所述第一折环低频性能较差,并同时所述第一折环振动还受到所述弹性件的位置影响,使得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较差。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性能好的发声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呈环状的振膜、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骨架以及环绕所述磁路系统且与所述磁路系统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呈环状的第二折环以及呈环状的振动部,所述第一折环绕所述第二折环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折环相互间隔,所述振动部的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折环靠近所述第二折环的一侧,所述振动部的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折环靠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所述第一折环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折环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所述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本体、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周侧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骨架固定部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周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折环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骨架固定部,所述骨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的内周侧及所述第二折环的外周侧连接,用以充当所述振动部;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音圈;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包括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周侧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的骨架弯折部和由所述骨架弯折部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段翻边和由所述第一段翻边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的第二段翻边,所述第二段翻边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环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由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内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振动部、由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盆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振动部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折环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折环部、由所述第二折环部的外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由所述第二折环部的内周侧弯向远离所述盆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振动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第二段翻边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和所述第一固定臂的弹臂,所述辅助振膜包括与所述弹臂间隔相对的辅助折环部、由所述辅助折环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第一辅助固定部以及由所述辅助折环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二辅助固定部;所述第一折环部与所述辅助折环部间隔且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辅助折环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环部呈向靠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所述辅助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呈环状的球顶,所述球顶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之间,所述球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间隔设置,所述球顶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音圈呈矩形结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分别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环绕所述主磁钢的副磁钢以及盖设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一侧的辅助磁钢所述副磁钢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二折环环绕所述辅助磁钢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辅助磁钢。
优选的,所述辅助磁钢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的辅助磁钢本体和由所述辅助磁钢本体向远离所述磁轭的方向凸出形成的辅助磁钢延伸部,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环绕且固定于所述辅助磁钢延伸部周侧的呈环状的固定环,所述第二折环环绕所述固定环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和所述辅助磁钢本体的主极芯和固定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端的副极芯,所述副极芯包括呈环状且固定于所述副磁钢的副极芯本体和由所述副极芯本体向所述盆架的方向延伸的副极芯固定部,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另外相对两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通过将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设置为骨架弯折部、第一段翻边以及第二段翻边,其中,所述骨架弯折部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侧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形成,而所述第一段翻边由所述骨架弯折部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段翻边由所述第一段翻边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并同时将所述第二段翻边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也就是说,该结构将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形成内折结构,使得在所述发声器件实现所述第一折环的折环较窄,保证大的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简称sd)的同时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折环的宽度,降低了所述第一折环的膜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折环低频性能,该结构还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折环的折环有效避让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力臂,从而改善了所述发声器件的纯音效果,从而使得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3中b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弹性支撑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振膜与音圈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所述发声器件100包括盆架1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3。所述磁路系统3具有磁间隙30和设置于所述盆架1的一端的磁轭31。
所述盆架1呈环状。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呈环状的振膜21、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2、骨架23、环绕所述磁路系统3且与所述磁路系统3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24以及固定环25。
所述振膜21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间隔且相对设置。
具体的,所述振膜21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211、呈环状的第二折环212以及呈环状的振动部213。其中,所述第一折211环绕所述第二折环212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折环212相互间隔;所述振动部213的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折环211靠近所述第二折环212的一侧,所述振动部213的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折环212靠近所述第一折环211的一侧;所述第一折环211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第二折环212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3。
所述第一折环211呈环状并环绕所述磁路系统3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折环211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2111、由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的内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213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振动部2112、由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的外周侧向所述盆架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113。所述第一固定部2113固定于所述盆架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环211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部2113的外周缘沿所述盆架1的外周侧弯折延伸的呈环状的第一加强部2114。所述第一加强部2114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第一加强部2114的设置增加了所述第一折环211与所述盆架1的结合面积,从而增强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折环212呈环状。所述第一折环211环绕所述第二折环212并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折环212的外周侧固定于所述振动部213的内周侧,所述第二折环212的内周侧用于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3。
具体的,所述第二折环212包括第二折环部2121、第二固定部2122以及第三固定部2123。
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呈环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呈向靠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呈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的弧形结构与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的弧形结构呈反向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同时也防止振动幅度太大引起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与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分层的风险,提高了所述振膜21的可靠性。当然,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呈向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也是可以的。
所述第二固定部2122由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的外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213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2122固定于所述振动部2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部213胶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122。
所述第三固定部2123由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的内周侧弯向远离所述盆架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固定部2123。所述第三固定部2123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部213呈环状。所述振动部213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211和所述第二折环212之间;所述振动部213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211和所述第二折环212间隔设置。
所述音圈22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所述音圈22插入所述磁间隙30。
所述骨架23包括骨架本体231、第一骨架固定部232以及第二骨架固定部233。
所述骨架本体231呈环状。所述第一折环211的内周侧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231。所述骨架本体231位于所述第一折环211和所述第二折环2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211的内周侧及所述第二折环212的外周侧连接,用以充当所述振动部213。具体的,所述第一振动部2112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23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振动部2112和所述骨架本体231形成一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同时也可以防止振动时引起分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系统2还包括呈环状的球顶26,所述球顶26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211和所述第二折环212之间,所述球顶26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211和所述第二折环212间隔设置,所述球顶26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231远离所述磁轭31的一侧。该结构使得所述球顶26、所述第一振动部2112、所述骨架本体231形成一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同时也可以防止振动时引起分层。
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由所述骨架本体231的内周侧向所述音圈22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与所述磁路系统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固定于所述音圈22。具体的,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固定于所述音圈22远离所述磁轭31的一端,从而使得所述音圈22通过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和所述骨架本体231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
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233由所述骨架本体231的外周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折环211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233用于固定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具体的,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233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的内侧。
具体的,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233包括由所述骨架本体231的外周侧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的方向弯折延的骨架弯折部2331和由所述骨架弯折部2331远离所述骨架本体231的一端向所述音圈22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段翻边2332以及由所述第一段翻边2332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的方向弯折延时的第二段翻边2333。将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形成内折结构,所述第二段翻边2333远离所述骨架本体2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该结构可以在所述发声器件实现所述第一折环211的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较窄,保证大的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简称sd)的同时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折环211的宽度,降低了所述第一折环211的膜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折环211低频性能,该结构还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折环211的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有效避让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的力臂,从而改善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纯音效果,从而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好。
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呈环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环绕所述磁路系统3间隔设置。具体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233,该结构使得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平衡所述音圈22的振动。
具体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包括弹性件241和固定于所述弹性件24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的辅助振膜242。
所述弹性件241为柔性电路板,所述音圈22与所述弹性件241电连接。该结构有效降低所述音圈的引线不容易在振动时因振动而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弹性件241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第一固定臂2411、固定于所述第二段翻边2333的第二固定臂241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2412和所述第一固定臂2411的弹臂2413。
所述辅助振膜242包括与所述弹臂2413间隔相对的辅助折环部2423、由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2411的第一辅助固定部2421以及由所述辅助折环部24123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2412的第二辅助固定部2422。
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与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间隔且正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的宽度小于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的宽度,该结构降低了所述第一折环211的膜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折环211低频性能,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音圈22呈矩形结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分别位于所述音圈22的相对两侧。该结构使得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对所述音圈22的支撑更稳定,振动可靠性更好,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呈向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4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即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呈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的弧形结构与所述辅助折环部2423的弧形结构呈同向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的振动发声的声学性能好,同时也保证所述第一折环部2111具有足够振动幅度空间,提高了所述振膜21的可靠性。
所述固定环25呈环状。
所述固定环25用于将所述第二折环212连接于所述磁路系统3。所述第三固定部2123由所述第二折环部2121的内周侧弯向所述固定环25的方向弯折延伸的。所述第二折环212环绕所述固定环25设置。
所述第二折环212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5。所述第二折环212的内周侧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5外周侧。具体的,所述第三固定部2123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5外周侧。
所述固定环25为金属环。其中,用于制作所述固定环25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振膜21的硬度,所述固定环25用于将所述振膜21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25为钢环。钢环的材料选择使得结构简单并易于装配。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的磁轭31、主磁钢32、副磁钢33、辅助磁钢34、固定环25、主极芯35以及副极芯36。
所述磁轭31与所述振膜21分别位于所述盆架1的相对两侧。
所述主磁钢32固定于所述磁轭31。
所述副磁钢33固定于所述磁轭31。所述副磁钢33环绕所述主磁钢32。所述副磁钢33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所述音圈22插入所述磁间隙30。
所述辅助磁钢34盖设与所述主磁钢32远离所述磁轭31一侧。所述第二折环212环绕所述辅助磁钢34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2123连接于所述辅助磁钢34。
具体的,所述辅助磁钢34包括辅助磁钢本体341和辅助磁钢延伸部342。
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远离所述磁轭31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间隔且环绕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所述第二固定部2122固定于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232靠近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的一侧。
所述辅助磁钢延伸部342由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向远离所述磁轭31的方向凸出形成。
所述固定环25用于将所述第二折环212固定于所述辅助磁钢34。所述固定环25套设于所述辅助磁钢34并形成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环25套设于所述辅助磁钢延伸部342并与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固定连接。
所述主极芯35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和所述辅助磁钢本体341。
所述副极芯36固定于所述副磁钢33远离所述磁轭31的一端。
所述副极芯36包括呈环状且固定于所述副磁钢33的副极芯本体361和由所述副极芯本体361向所述盆架1的方向延伸的副极芯固定部362,其中,所述磁路系统3固定于所述盆架1。具体的,所述副极芯固定部362固定于所述盆架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所述磁轭31固定于所述盆架1来实现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极芯固定部36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副极芯固定部362分别位于所述音圈22的另外相对两侧。该结构通过两个所述副极芯固定部362固定于所述盆架1,使得所述磁路系统3与所述盆架1固定结构的可靠性更高。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通过将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设置为骨架弯折部、第一段翻边以及第二段翻边,其中,所述骨架弯折部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侧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形成,而所述第一段翻边由所述骨架弯折部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段翻边由所述第一段翻边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并同时将所述第二段翻边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也就是说,该结构将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形成内折结构,使得在所述发声器件实现所述第一折环的折环较窄,保证大的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简称sd)的同时灵活调整所述第一折环的宽度,降低了所述第一折环的膜刚度,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折环低频性能,该结构还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折环的折环有效避让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力臂,从而改善了所述发声器件的纯音效果,从而使得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呈环状的振膜、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骨架以及环绕所述磁路系统且与所述磁路系统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振膜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呈环状的第二折环以及呈环状的振动部,所述第一折环绕所述第二折环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折环相互间隔,所述振动部的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折环靠近所述第二折环的一侧,所述振动部的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折环靠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所述第一折环外周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折环内周侧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
所述骨架包括呈环状的骨架本体、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周侧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骨架固定部以及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周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折环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骨架固定部,所述骨架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的内周侧及所述第二折环的外周侧连接,用以充当所述振动部;所述第一骨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音圈;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部包括由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周侧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的骨架弯折部和由所述骨架弯折部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向所述音圈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段翻边和由所述第一段翻边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方向弯折延的第二段翻边,所述第二段翻边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折环部、由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内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振动部、由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盆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振动部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二折环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折环部、由所述第二折环部的外周侧向靠近所述振动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由所述第二折环部的内周侧弯向远离所述盆架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振动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磁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辅助振膜,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第二段翻边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和所述第一固定臂的弹臂,所述辅助振膜包括与所述弹臂间隔相对的辅助折环部、由所述辅助折环部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第一辅助固定部以及由所述辅助折环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第二辅助固定部;所述第一折环部与所述辅助折环部间隔且正对设置,所述第一折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辅助折环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环部呈向靠近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所述辅助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呈环状的球顶,所述球顶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之间,所述球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环和所述第二折环间隔设置,所述球顶固定于所述骨架本体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呈矩形结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分别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和环绕所述主磁钢的副磁钢以及盖设于所述主磁钢远离所述磁轭一侧的辅助磁钢所述副磁钢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所述第二折环环绕所述辅助磁钢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辅助磁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磁钢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的辅助磁钢本体和由所述辅助磁钢本体向远离所述磁轭的方向凸出形成的辅助磁钢延伸部,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环绕且固定于所述辅助磁钢延伸部周侧的呈环状的固定环,所述第二折环环绕所述固定环设置,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固定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和所述辅助磁钢本体的主极芯和固定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的一端的副极芯,所述副极芯包括呈环状且固定于所述副磁钢的副极芯本体和由所述副极芯本体向所述盆架的方向延伸的副极芯固定部,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副极芯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的另外相对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