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85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滚子的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内圈短圆柱滚子轴承装配后,有时需要拆卸,拆卸方法的选择及拆卸的合理性决定了拆卸是否成功。拆卸不好会直接损伤滚子及保持架,或者对套圈产生划伤,甚至对三者都有损伤,直接导致废品产生。由于拆卸滚子效果一直不理想,拆卸困难的同时,还会对滚子和外圈造成损伤,产生废品,即使拆的再细心,也必免不了产生产品质量的问题。其原因是滚子与外圈装配后,在进行拆卸时,滚子在外面的接触面积过小,无法入手,只有用螺丝刀插入滚子保持架连接处进行拆卸,无法避免造成滚子表面划伤和保持架的损坏,同时滚子还会对外圈滚道产生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采用传统方法对无内圈短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进行拆卸时,拆卸困难,并且会造成滚子表面划伤和保持架的损坏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包括拆卸把手、夹紧固定块、夹紧活动块和顶紧组件,拆卸把手是纵截面为u形的块体,夹紧固定块和夹紧活动块对称设置在拆卸把手的内壁上,所述顶紧组件穿过拆卸把手的外壁后与夹紧活动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活动块包括连接块和夹紧块,连接块和夹紧块由左至右连接成一体,连接块的左端部设有第一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螺杆、松紧调整杆、两个固定螺钉,螺杆的前端穿过拆卸把手的外壁后插装在夹紧活动块的第一u型槽内,松紧调整杆竖直插装在螺杆的后端;一个固定螺钉穿过连接块的上表面后与螺杆连接,一个固定螺钉穿过连接块的下表面后与螺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前端设有半球形孔。

    进一步地,拆卸把手的左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通过孔;拆卸把手的右侧壁上部设有与夹紧固定块连接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还包括圆形球体,圆形球体位于第一u型槽与螺杆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的拆卸装置对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进行拆卸,避免了拆卸滚子时,对轴承滚道及滚子的划伤,卡碰伤;降低了由于拆卸方式对轴承精度的破坏可能性,同时对因滚子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无法拆卸的轴承可以轻松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夹紧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包括拆卸把手1、夹紧固定块2、夹紧活动块3和顶紧组件,

    拆卸把手1是纵截面为u形的块体,夹紧固定块2和夹紧活动块3对称设置在拆卸把手1的内壁上,所述顶紧组件穿过拆卸把手1的外壁后与夹紧活动块3连接。

    轴承4位于拆卸把手1的u型槽1-1内,夹紧固定块2和夹紧活动块3配合夹紧轴承4的滚子4-1。利用机械原理,利用顶紧组件将夹紧活动块3顶紧在滚子4-1凸出部分的一侧,利用夹紧固定块2和夹紧活动块3对滚子的凸出部分进行夹紧,夹紧面采用面接触方式,增大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提高夹紧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夹紧活动块3包括连接块3-1和夹紧块3-2,连接块3-1和夹紧块3-2由左至右连接成一体,连接块3-1的左端部设有第一u型槽3-1-1。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螺杆5、松紧调整杆6、两个固定螺钉7,螺杆5的前端穿过拆卸把手1的外壁后插装在夹紧活动块3的第一u型槽3-1-1内,松紧调整杆6竖直插装在螺杆5的后端;一个固定螺钉7穿过连接块3-1的上表面后与螺杆5连接,一个固定螺钉7穿过连接块3-1的下表面后与螺杆5连接。

    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螺杆5的前端设有半球形孔。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拆卸把手1的左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5配合的螺纹通过孔;拆卸把手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与夹紧固定块2连接的通孔。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还包括圆形球体8,圆形球体8位于第一u型槽3-1-1与螺杆5之间。

    圆形球体8是找正螺杆5与夹紧活动块3的中心线用的,螺杆5的前端半球形孔套装在圆形球体8上使受力不偏心。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工作原理:

    通过旋转松紧调整杆6使螺杆5带动夹紧活动块3移动,进而将夹紧活动块3顶紧在轴承滚子4-1的凸出部位,通过夹紧活动3和夹紧固定块2配合将轴承滚子4-1的凸出部位夹紧,采用径向拉拽拆卸把手1将滚子取出,进行轴承的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包括拆卸把手(1)、夹紧固定块(2)、夹紧活动块(3)和顶紧组件,

    拆卸把手(1)是纵截面为u形的块体,夹紧固定块(2)和夹紧活动块(3)对称设置在拆卸把手(1)的内壁上,所述顶紧组件穿过拆卸把手(1)的外壁后与夹紧活动块(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活动块(3)包括连接块(3-1)和夹紧块(3-2),连接块(3-1)和夹紧块(3-2)由左至右连接成一体,连接块(3-1)的左端部设有第一u型槽(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螺杆(5)、松紧调整杆(6)、两个固定螺钉(7),螺杆(5)的前端穿过拆卸把手(1)的外壁后插装在夹紧活动块(3)的第一u型槽(3-1-1)内,松紧调整杆(6)竖直插装在螺杆(5)的后端;一个固定螺钉(7)穿过连接块(3-1)的上表面后与螺杆(5)连接,一个固定螺钉(7)穿过连接块(3-1)的下表面后与螺杆(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的前端设有半球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拆卸把手(1)的左侧壁上部设有与螺杆(5)配合的螺纹通过孔;拆卸把手(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与夹紧固定块(2)连接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还包括圆形球体(8),圆形球体(8)位于第一u型槽(3-1-1)与螺杆(5)之间。

    技术总结
    一种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拆卸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子的拆卸装置,本发明为解决采用传统方法对无内圈短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进行拆卸时,拆卸困难,并且会造成滚子表面划伤和保持架的损坏问题,本发明包括拆卸把手、夹紧固定块、夹紧活动块和顶紧组件,拆卸把手是纵截面为U形的块体,夹紧固定块和夹紧活动块对称设置在拆卸把手的内壁上,所述顶紧组件穿过拆卸把手的外壁后与夹紧活动块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拆卸装置对无内圈短圆柱轴承外圈滚子进行拆卸,避免了拆卸滚子时,对轴承滚道及滚子的划伤,卡碰伤;降低了由于拆卸方式对轴承精度的破坏可能性,同时对因滚子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无法拆卸的轴承可以轻松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利;王畔畔;曲洪兵;王锐;姜洋;刘畅;孙铁明;杨冠男;胡静;汤志伟;黄春林;赵德鲁;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9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