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成药质量控制与评价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抗肝炎生物活性的复方木鸡颗粒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化学药物而言,中成药成分复杂,其质量标准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一直是困扰中药发展的核心,而建立科学、可靠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是完善的质量标准的关键。现阶段中成药质量的控制与评价以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主要手段,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模式在中成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中逐渐显现出了局限性。以个别或部分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作为质量标准的一项指标,虽然可以控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但也仅是控制了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成分的含量,难以保证所有成分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的一致性,更难以体现中成药的整体生物效应。生物活性测定法作为一种基于生物活性测定的质量分析手段,其有望成为一种真正符合中医药传统理论、体现中成药临床应用特点、保证中成药安全有效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复方木鸡颗粒是在“木鸡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云芝,菟丝子,山豆根,核桃楸皮四味中药组成,自1985年问世以来,因其能够特异性地抑制甲胎蛋白(afp)升高,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其疗效显著;然而,历版的《中国药典》尚未收载复方木鸡颗粒,其被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中,经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三氯化铁试液和碘化汞钾试液进行理化实验鉴别;其被收载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中,以苦参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以核桃楸皮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尚未建立其生物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因此,建立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的复方木鸡颗粒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目前生物活性测定法在中成药领域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目前对于中药抗肝炎药物的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或者基于生物活性测得的抗肝炎类中药的质量评价或检测方法尚未见报道。本发明前期针对中药成方制剂-复方木鸡颗粒申报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肝癌、肝炎的中药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专利号:cn02144684.9),保护了它的制备工艺,和“一种复方木鸡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的专利(专利号:2017100849106),保护了它的有机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构建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的复方木鸡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可控制复方木鸡颗粒抗肝炎的整体质量并综合评价其整体效应,并且该方法还可用于评价其他抗肝炎药品之间活性的强弱。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活性的复方木鸡颗粒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方法,以生物活性作为质量评价指标,该方法体现复方木鸡颗粒抗肝炎的整体效应,与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直接关联,而且还能比较其他抗炎药品之间抗肝炎活性强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抗肝炎生物活性的复方木鸡颗粒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水飞蓟宾溶于dmem蛋氨酸、胆碱缺乏培养液mcd,配制成含水飞蓟宾培养液,微孔过滤,得对照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复方木鸡颗粒加入到乙醇中,超声处理后冷却,过滤并挥干溶剂,得浸膏,计算出膏率;取浸膏溶于dmem完全培养液,配制成含药培养液,微孔过滤,得供试品溶液;(3)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取培养板,给予aml12肝细胞悬液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原培养液,加入mcd培养液,继续培养计算细胞活性;(4)抑制率的测定取孔板,设置调零组、空白组和给药组,调零组给予培养液,空白组和给药组给予造模后的aml12肝细胞悬液培养,调零组和空白组给予mcd培养液,给药组给予含药mcd培养液培养,每孔加入1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