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蛋白分析仪及混匀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08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及一种应用于该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混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在血液检验领域需要检测的参数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血常规三分类、五分类参数,到后来的特定蛋白参数、例如crp(c-reactiveprotein,c-反应蛋白)参数。特定蛋白参数检测一般采用透射和/或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

    要检测特定蛋白(抗原)的含量,需要在血液样本中加入特定乳胶颗粒(抗体)。乳胶颗粒尺度为纳米级球体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周围的特定蛋白反应结合,形成更大体积的微团。当乳胶颗粒不断与特定蛋白结合时,形成的微团逐渐增大。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形成的散射信号逐渐增强、透射信号逐渐减弱,通过监测透射和/或散射信号变化的速率,并通过一定的推算,即可获得血液样本中特定蛋白的含量。在使用全血样本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在加入特定乳胶颗粒之前还需要在血液样本中加入溶血剂,溶解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

    因此,检测特定蛋白需要用到乳胶试剂(含有乳胶颗粒的悬浊液)。但是,乳胶试剂的粘性、密度等流体性质较大,因此血液样本与乳胶试剂混匀困难,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反应不充分,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匀效果好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应用于该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混匀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包括:

    样本供应装置,用于提供待测血液样本;

    试剂供应装置,用于提供与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反应的乳胶试剂;

    混匀池,用于接收由所述样本供应装置供应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和由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供应的所述乳胶试剂,以便所述待测血液样本与所述乳胶试剂反应形成混合样本液;

    检测装置,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检测区和与所述检测区对应设置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照射流经所述检测区的所述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所述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混匀组件,包括混匀通道和混匀动力装置,所述混匀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充满液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

    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或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或将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可以构造为注射器、定量泵或正负压源,用于提供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的负压或使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的正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混匀通道的第二端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混匀通道接通或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液源,所述液源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液源用于给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提供液体,进而能给所述混匀通道提供液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源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液源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混匀通道相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三接口的通断来控制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混匀通道的通断;

    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通断来控制所述液源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源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液源接通或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区可以设置于所述混匀池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可以构成为所述混匀通道的一部分,在进行检测作业时,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将所述混匀池中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所述光源能照射流经所述混匀通道上构成所述检测区的部分的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所述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区可以构成为独立于所述混匀通道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充满液体;

    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检测驱动装置,所述检测驱动装置与所述检测通道连接;所述检测驱动装置用于提供负压,以带动所述检测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所述混匀池中经混匀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所述检测通道中进行特定蛋白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和所述检测驱动装置可以为同一个驱动装置,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可以通过第三控制阀与所述检测通道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检测通道接通或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废液通道和废液驱动装置,所述废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废液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废液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混匀池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废液通道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供应装置和所述试剂供应装置可以构成为同一吸样针,或者可以构成为彼此独立的样本针和试剂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溶血剂供应装置,所述溶血剂供应装置包括溶血剂供应通道;所述溶血剂供应通道与所述混匀池相连通,所述溶血剂供应通道用于将溶血剂提供到所述混匀池中与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血常规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和/或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样本供应装置、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以及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电连接,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样本供应装置、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以及所述混匀动力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匀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所述混匀方法包括:

    所述样本供应装置和所述试剂供应装置分别向所述混匀池内加入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形成混合样本液;

    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执行至少一次如下吸推混匀作业,

    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

    然后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从而在所述混匀池内形成旋流以将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和所述乳胶试剂混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可以小于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每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的四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可以执行多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在各个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与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可以为全血样本,在所述试剂供应装置向所述混匀池内加入乳胶试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混匀池内加入溶血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通过设置混匀通道和混匀动力装置,混匀通道的第一端与混匀池相连接、第二端与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且混匀通道内充满液体,混匀动力装置带动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内,接着混匀动力装置再带动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内,在混匀池内形成旋流,如此循环往复,使混匀池内的混合样本液混匀。由于混匀通道内充满液体,使得混匀通道内的气体排空,从而使得在混匀作业过程中无气泡产生,进而检测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检测特定蛋白的检测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混匀组件的示意图;

    图4至图7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原理框图;

    图9和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混匀方法的不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图2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样本供应装置;20、试剂供应装置;30、混匀池;40、检测装置;41、检测区;42、光源;50、混匀组件;51、混匀通道;511、第一端;512、第二端;52、混匀动力装置;60、液源;61、另一液源;70、第一控制阀;71、第一接口;72、第二接口;73、第三接口;74、第三控制阀;75、第四控制阀;80、检测通道;81、检测驱动装置;90、废液通道;100、废液驱动装置;110、溶血剂供应装置;111、溶血剂供应通道;112、溶血剂驱动装置;120、血常规检测模块;13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待测血液样本中的特定蛋白含量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待测血液样本可以为含有血细胞的全血样本,也可以为不含有血细胞的血清或血浆。

    当待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样本时,需要在全血样本中加入溶血剂,以反应溶解掉血细胞后再加入乳胶试剂检测特定蛋白的含量。

    若待测血样样本为全血样本,请参考图1,检测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加入待测血液样本。

    步骤s02,加入溶血剂,混匀反应溶解掉待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

    步骤s03,加入乳胶试剂。

    步骤s04,将乳胶试剂与溶解掉血细胞的待测血样样本混匀。

    步骤s05,通过透射和/或散射比浊法对混匀后的液体进行检测,再通过一定推算,得出待测血液样本中特定蛋白的含量。

    步骤s06,状态恢复,以准备检测下一份待测血液样本。

    当待测血液样本为血清或血浆时,不执行如上步骤s02即可。

    请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包括:

    样本供应装置10,用于提供待测血液样本;

    试剂供应装置20,用于提供与待测血液样本反应的乳胶试剂;

    混匀池30,用于接收由样本供应装置10供应待测血液样本和由试剂供应装置20供应的乳胶试剂,以便待测血液样本与乳胶试剂反应形成混合样本液;

    检测装置40,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检测区41和与检测区41对应设置的光源42,光源42用于照射流经检测区41的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混匀组件50,包括混匀通道51和混匀动力装置52,混匀通道51包括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并且充满液体,第一端511与混匀池3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端512与混匀动力装置52相连接,

    混匀动力装置52用于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或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以将混匀池30内的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或将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

    分别通过样本供应装置10和试剂供应装置20向混匀池30内加入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以形成混合样本液。但此时,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未充分混匀,呈不均匀状态。需充分混匀后,才能进行特定蛋白检测,进而就需要进行混匀作业。

    应说明的是,当特定蛋白分析仪投入使用时,首先需要使特定蛋白分析仪中的液路组件均充满液体,以排空液路中的气体,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使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时,混匀通道51也是充满液体的。且混匀通道51的第一端511直径较小,使得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无法溢出到混匀池30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提高第一端511相对于第二端512的设置位置的高度,来避免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因重力作用而流入到混匀池30内。混匀通道51中充满的液体为稀释液。

    当进行混匀作业时,混匀动力装置52先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移动,以将混匀池30内的一部分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混匀动力装置52再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移动,以将混匀通道51内的一部分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在混匀池30内形成旋流。如此反复循环,从而将混匀池30内的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混匀。由于混匀通道51在初始状态下充满液体,使得混匀通道51内的气体排空,从而使得在混匀作业过程中无气泡产生,相较于传统的气泡混匀法,检测准确性更高。

    且本申请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能够通过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来控制将从混匀池30内吸出到混匀通道51的液量和将混匀通道51推入到混匀池30的液量,从而稀释比可控,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其中,在进行检测时,混匀通道51的第一端511在混匀池30内的混合样本液的液面下,以使得混匀动力装置52能够通过混匀通道51从混匀池30吸出液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构造为注射器、定量泵或正负压源,用于提供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的负压或使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的正压。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通过第一控制阀70与混匀通道51的第二端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混匀通道接通或断开。在该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构造为注射器。

    此外,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液源60,液源60与混匀动力装置52相连接,用于给混匀动力装置52提供液体,进而能给混匀通道51提供液体。该液体为稀释液。液源60可以为储液池,储液池内储存有稀释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液源60同样通过第一控制阀70与混匀动力装置52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70构成为三通阀,例如包括阀芯的三通电磁阀。第一控制阀70包括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和第三接口73。第一接口71与混匀动力装置52相连接,第二接口72与液源60相连接,第三接口73与混匀通道51相连接。其中,第一控制阀70通过控制第一接口71和第三接口73的通断来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与混匀通道51的通断,以决定混匀动力装置52是否能够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移动;第一控制阀70通过控制第一接口71和第二接口72的通断来控制液源60与混匀动力装置52的通断。

    当需要执行混匀作业时,第一控制阀70控制第一接口71和第三接口73连通,使得混匀动力装置52通过提供正压或负压来吸推液体,混匀混合样本液,此时第一控制阀70的第一接口71与第二接口72断开。当无需进行混匀作业时,第一控制阀70控制第一接口71和第三接口73断开,混匀动力装置52无法给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提供正压或负压以吸推液体,此时第一控制阀70的第一接口71与第二接口72接通。

    此外,当第一控制阀70的第一接口71与第二接口72接通时,混匀动力装置52能从液源吸入液体,从而能给混匀通道51供液,使混匀通道51充满液体。

    当然,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液压60也可以通过独立于第一控制阀70的第二控制阀(未示出)与混匀动力装置52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检测区41设置于混匀池30上,即检测装置40与混匀池30一体式结构设置,结构设置简单,节省成本。

    具体地,在混匀池30上选取一部分作为检测区41。检测区41的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混匀池30上除检测区41以外的地方可以由透光材料制成,也可以不由透光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在混合样本液混匀后,光源42对准混匀池30上的检测区41进行检测。

    检测区41要对应混匀池30内的混合样本液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混匀池30内设置专用于检测的结构作为检测区41。例如在混匀池30内设置与用于混匀的区域相连通的透光管路结构。在混匀后,混匀的混合样本液直接流入到该透光管路内,光源照射流经至对应位置上的混合样本液以进行检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检测装置40的检测区41构成为混匀通道51的一部分,在进行检测作业时,混匀动力装置52将混匀池30中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混匀通道51,光源42能照射流经混匀通道51上构成检测区41的部分的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混匀通道51的检测区41以外的部分可以由透光材料制成,也可以不由透光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混匀通道51上设置检测区41,即混匀通道51与检测区41一体式结构设置,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且在混匀通道51上设置检测区41使得混合样本液在检测区41内流动时,流动行程长,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且可以通过弯曲混匀通道51的方式减小占用空间,从而使得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整体体积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检测区41构成为独立于混匀通道51的检测通道80。检测通道80与混匀池3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充满液体,检测通道80用于供混匀后的混合样本液流入,以便于光源42照射到流入到检测通道80的混合样本液,以检测特定蛋白含量。检测通道80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对混匀通道5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检测驱动装置81,检测驱动装置81与检测通道80连接,检测驱动装置81用于带动检测通道80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将混匀池30中经混匀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检测通道80中进行特定蛋白检测。

    检测驱动装置81还用于带动检测通道80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将检测通道80内检测后的混合样本液推入到混匀池30内,等待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检测作业过程为:

    将混匀池30内的混合样本液混匀后,检测驱动装置81先提供负压,以带动检测通道80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将混匀池30内混匀后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检测通道80内,光源42照射到流经到对应位置的混合样本液,通过监测透射和/或散射光信号的变化,从而检测出特定蛋白的含量。

    检测完后,检测驱动装置81提供正压,以带动检测通道80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将检测通道80内的混合样本液推入到混匀池30内,以待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驱动装置也可以构造为注射器、定量泵或正负压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混匀动力装置52和检测驱动装置为同一个驱动装置,混匀动力装置52也与检测通道80相连接,例如通过第三控制阀74与检测通道80相连接。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70和第三控制阀74(例如均为三通阀)将混匀动力装置52与混匀通道51、检测通道80或液源60接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和检测驱动装置81可以为不同的驱动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驱动装置81通过第三控制阀74与另一液源61连接;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驱动装置81通过第三控制阀74与液源60连接,即检测驱动装置81和混匀动力装置52通过相应的控制阀与同一液源6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检测完成的液体,需要从混匀池30内排出,以空出混匀池30,使混匀池30为检测下一份待测血液样本腾出空间。进而,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废液通道90和废液驱动装置100。废液通道90的两端分别与混匀池30的内部空间和废液驱动装置100相连接。同样地,废液通道90内充满液体,以排空废液通道90内的气体,避免有气体进入到混匀池30内形成气泡、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废液驱动装置100用于将混匀池30中的液体通过废液通道90排出。具体地,废液驱动装置100通过带动废液通道90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来将混匀池30内的液体吸出到废液通道90内,从而进行废液排出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和废液驱动装置100可以为同一个驱动装置,混匀动力装置52也与废液通道90相连接,例如通过第四控制阀75与废液通道90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和废液驱动装置100可以为不同的驱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区41构成为独立于混匀通道51的检测通道80时,混匀通道51和废液通道90可以构成为一体,此时混匀动力装置52和废液驱动装置100也为同一个驱动装置。也就是说,废液通道90和废液驱动装置100既用于排出废液,也用于进行吸推混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样本供应装置10和试剂供应装置20构成为同一吸样针,或者构成为彼此独立的样本针和试剂针。

    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溶血剂供应装置110,溶血剂供应装置110包括溶血剂供应通道111和溶血剂驱动装置112,溶血剂供应通道111与混匀池30相连通,溶血剂供应通道111用于溶血剂提供到混匀池30中与待测血液样本反应。

    溶血剂驱动装置112用于驱动溶血剂经溶血剂供应通道111进入到混匀池3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溶血剂驱动装置112可以与混匀动力装置52为同一个驱动装置,也可以为不同的驱动装置。同样地,溶血剂驱动装置112通过控制阀与溶血剂供应通道111连接,以接通或断开溶血剂供应通道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血常规检测模块120,用于对待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和/或计数。具体地,血常规检测模块120可以包括wbc(whitebloodcell,白细胞)分类测量模块、wbc/hgb测量模块和rbc/plt测量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检测模块。wbc分类测量模块用于获得待测血液样本的wbc的五分类结果,wbc/hgb测量模块用于完成wbc计数和形态参数的测量,并兼具测量hgb(hemoglobin,血红蛋白)的功能,rbc/plt测量模块用于完成rbc(redbloodcell,红细胞)、plt(bloodplatelet,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参数的测量。

    此外,如图8所示,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控制器130,分别与样本供应装置10、试剂供应装置20以及混匀动力装置52电连接,并用于分别控制样本供应装置10、试剂供应装置20以及混匀动力装置52。进一步地,控制器130还与各个控制阀电连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器130控制样本供应装置10向混匀池30内加入待测血液样本。

    当待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样本时,则控制器130控制溶血剂驱动装置112驱动溶血剂供应通道111内的溶血剂进入到混匀池30内,与混匀池30内的待测血液样本反应,溶解掉混匀池30内待测血液样本的血细胞。溶解掉血细胞后,控制器130控制试剂供应装置20向混匀池30内加入乳胶试剂,形成乳胶试剂和待测血液样本未充分混匀的混合样本液。

    开始混匀作业后,控制器130控制第一控制阀70将混匀动力装置52与混匀通道51连通,控制器130再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执行如下多次吸推混匀作业:

    控制器130先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提供负压,从而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进而将混匀池30内的一部分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

    然后,控制器130再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提供正压,从而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进而将混匀通道51内的一部分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

    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将混匀池30内的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进行混匀,以待进行检测作业。

    若检测区41为混匀通道51的一部分,则混匀作业结束后,控制器130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从而将混匀池30内混匀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混匀通道51的检测区41,光源42照射流经检测区41的混合样本液。通过监测透射和/或散射光信号变化的速率,并通过一定的推算,从而检测出待测血液样本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检测作业结束后,控制器130控制混匀动力装置52带动混匀通道51内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将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等待处理。

    最后,控制器130控制废液驱动装置100带动废液通道90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使混匀池30内检测完的混合样本液通过废液通道90排出,使混匀池30空出,以待检测下一份待测血液样本。

    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可以包括清洗组件(未示出),用于在检测作业结束之后对混匀通道和/或检测通道和/或废液通道进行清洗,以防止交叉污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混匀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混匀装置。具体地,请参考图10,混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样本供应装置10和试剂供应装置20分别向混匀池30内加入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形成混合样本液。

    步骤s210,混匀动力装置52执行至少一次如下吸推混匀作业,一次吸推混匀作业包括步骤s211和步骤s212。

    步骤s211,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以将混匀池30内的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

    步骤s212,然后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以将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从而在混匀池30内形成旋流以将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混匀。

    执行多次吸推混匀作业,直至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混匀。

    在此,在各次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混匀动力装置52推入到混匀池30内的液体可能包括由混匀动力装置52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待测样本液体和混匀通道51内原本填充的液体(例如稀释液)。

    优选地,在每次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混匀动力装置52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的体积小于由混匀动力装置52推入到混匀池30内的液体的体积,以使得混合样本液不会残留在混匀通道51内,避免混合样本液损耗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每次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混匀动力装置52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混匀池30内的液体的体积的四分之一,以使得将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再次推入到混匀池30内时,可以在混匀池30内形成旋流,避免吸推的液量太少而不能形成旋流、无法起到混匀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动力装置52执行多次吸推混匀作业,在各个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混匀动力装置52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的体积与由混匀动力装置52推入到混匀池30内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但是每次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混匀动力装置52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的体积与由混匀动力装置52推入到混匀池30内的液体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限定每次都一样。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样本,在试剂供应装置20向混匀池30内加入乳胶试剂之前,混匀方法还包括:在混匀池30内加入溶血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0,向混匀池30内加入待测全血样本。

    步骤s310,在混匀池30内加入溶血剂,以溶解样本中的血细胞。

    步骤s320,向混匀池30内加入乳胶试剂,形成混合样本液。

    步骤s330,混匀动力装置52执行至少一次如下吸推混匀作业,一次吸推混匀作业包括步骤s331和步骤s332。

    步骤s331,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以将混匀池30内的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51内。

    步骤s332,然后带动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30的方向流动,以将混匀通道51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30内,从而在混匀池30内形成旋流以将经溶血的待测全血样本和乳胶试剂混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包括:

    样本供应装置,用于提供待测血液样本;

    试剂供应装置,用于提供与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反应的乳胶试剂;

    混匀池,用于接收由所述样本供应装置供应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和由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供应的所述乳胶试剂,以便所述待测血液样本与所述乳胶试剂反应形成混合样本液;

    检测装置,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检测区和与所述检测区对应设置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照射流经所述检测区的所述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所述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混匀组件,包括混匀通道和混匀动力装置,所述混匀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充满液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

    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或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或将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构造为注射器、定量泵或正负压源,用于提供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的负压或使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的正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混匀通道的第二端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混匀通道接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源,所述液源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液源用于给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提供液体,进而能给所述混匀通道提供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源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液源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混匀通道相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三接口的通断来控制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混匀通道的通断;

    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通断来控制所述液源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源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液源接通或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设置于所述混匀池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构成为所述混匀通道的一部分,在进行检测作业时,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将所述混匀池中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所述光源能照射流经所述混匀通道上构成所述检测区的部分的混合样本液,以便检测所述混合样本液中的特定蛋白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构成为独立于所述混匀通道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充满液体;

    所述特定蛋白分析仪还包括检测驱动装置,所述检测驱动装置与所述检测通道连接;所述检测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检测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所述混匀池中经混匀的混合样本液吸出到所述检测通道中进行特定蛋白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和所述检测驱动装置为同一个驱动装置,所述混匀动力装置通过第三控制阀与所述检测通道相连接,以便将所述混匀动力装置与所述检测通道接通或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通道和废液驱动装置,所述废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匀池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废液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废液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混匀池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废液通道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供应装置和所述试剂供应装置构成为同一吸样针,或者构成为彼此独立的样本针和试剂针。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血剂供应装置,所述溶血剂供应装置包括溶血剂供应通道;所述溶血剂供应通道与所述混匀池相连通,所述溶血剂供应通道用于将溶血剂提供到所述混匀池中与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反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血常规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和/或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样本供应装置、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以及所述混匀动力装置电连接,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样本供应装置、所述试剂供应装置以及所述混匀动力装置。

    16.一种混匀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定蛋白分析仪,

    所述混匀方法包括:

    所述样本供应装置和所述试剂供应装置分别向所述混匀池内加入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形成混合样本液;

    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执行至少一次如下吸推混匀作业,

    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

    然后带动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所述混匀池的方向流动,以将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从而在所述混匀池内形成旋流以将所述待测血液样本和所述乳胶试剂混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混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小于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混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的四分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执行多次所述吸推混匀作业,在各个所述吸推混匀作业中,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吸出到所述混匀通道内的液体的体积与由所述混匀动力装置推入到所述混匀池内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或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血液样本为全血样本,在所述试剂供应装置向所述混匀池内加入乳胶试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混匀池内加入溶血剂。

    技术总结
    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包括:样本供应装置;试剂供应装置;混匀池,用于接收待测血液样本和乳胶试剂,以形成混合样本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区和光源;混匀组件,包括混匀通道和混匀动力装置,混匀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充满液体,第一端与混匀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端与混匀动力装置相连接;混匀动力装置带动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远离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混匀池内的液体吸出到混匀通道内;混匀动力装置再带动混匀通道内的液体向靠近混匀池的方向流动,将混匀通道内的液体推入到混匀池内,形成旋流,如此循环往复,使混合样本液混匀;在混匀作业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检测准确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贤;郁琦;刘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4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