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13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无线通信方式,比如:wifi、蓝牙、lora通信等。其中lora通信技术具有远距离、低功耗、多节点、低成本,抗干扰等特点,因此在物联网行业中有很大作用。

    传统技术中,在通信之前,提前设置已知节点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设置完毕后,微控制单元mcu读取设置的信道参数,然后再控制sx1268等芯片接收数据。

    然而,传统技术只支持控制一个sx1268芯片对单节点进行通信,从而导致数据通信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硬件成本,高效地实现对多个节点通信的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的;

    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获取接收时间,所述接收时间是根据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出;

    控制所述网关在所述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初始扫描时间;

    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记录所述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

    根据同一所述信道中所述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三次连续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时间差相等时,则获取所述时间差作为所述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根据所述发送周期,预测在所述信道中下一次数据的发送时刻,并在所预测的发送时刻之前,调整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同一所述信道中,当所述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所述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重新设置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一种数据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控制至少两路网关扫描多个信道,网关可以动态地接收到来自多个信道的数据,因而不需要提前知道相关信道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接收数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初始扫描时间调整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和8个级别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接收时间长度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微控制单元102通过芯片的引脚和网关104连接,网关104和节点106通过信道相连。微控制单元102控制至少两个网关102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进行扫描,并接收节点106通过信道发送至网关104,并通过网关104发送至微控制单元102的数据,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扫描和接收的策略。网关104直接扫描信道,以及接收来自节点的数据,并将扫描到的信道将要发送数据的信息转成信号之后,传送给微控制单元102。节点106将数据通过信道发送给网关104接收。其中,微控制单元102可以是stm32或avr32等各类单片机。网关104可以是sx1268、sx1278、sx1276或sx1262等射频芯片。节点106可以是智能水表、智能垃圾桶、智能家具以及自动贩卖机等各类物联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微控制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其中,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其用于微控制单元与节点之间的通信,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网关可以是lora射频芯片,型号可以包括sx1268、sx1278、sx1276或sx1262等。

    其中,控制网关执行扫描的可以是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实现一种或者多种控制规律地控制仪表或控制部件,其用于控制网关有高效地接收来自不同节点地数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以是微控制单元,可以包括stm32或avr32等单片机。

    具体地,微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至少两路网关扫描不同的信道,具体地的网关的路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例如,基于效率和成本的平衡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成本问题,用户可以仅选用两路网关。且至少两路网关是并列进行扫描的,每路网关对各自分配的信道则是顺序扫描。

    具体地,对于网关所扫描的信道可以是在扫描之前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在扫描的过程中动态配置的。例如,用户可以在至少两路网关开始扫描前,将所要扫描的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网关进行扫描,例如平均分配,或者是基于网关所采用的芯片的不同进行差异分配等。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微控制单元的信道分配策略,该信道分配策略使得微控制单元在控制网关扫描信道的过程中,将所要扫描的信道动态地分配给不同的网关进行扫描,例如基于网关是否存在故障或者是网关的处理效率等。

    具体地,用户还可以按照不同的频率对信道进行分组,从而微控制单元在网关进行扫描前或者扫描中动态地分配给不同地网关。

    步骤s204,接收网关发送的信号,该信号为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送。

    其中该信号可以是中断脉冲信号,该中断脉冲信号用来提醒微控制单元准备接收数据。实际应用中,该中断脉冲信号携带有待发送数据所在信道的信道标识,从而微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该信道标识确定待发送数据的信道。

    信道标识可以是用于唯一确定信道的标记,例如用户预先对信道进行的编号。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信道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是特定的,不同信道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至少有一个不相同。每一个信道的编号可以对应一个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组合。

    具体地,当网关扫描到有节点准备发送数据时,网关发送一个中断脉冲信号给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根据信道标识确定待发送数据的信道,并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比如:微控制单元先确定该信道的频率以及数据传输速率。

    步骤s206,控制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微控制单元根据先前的中断脉冲信号找到对应的网关并发送开始接收信号给网关。网关在收到开始接收信号后,暂停当前的扫描动作或者是在扫描的间隙,展开对相应信道的数据接收工作,在一段时间后,完成对数据的接收。在其他实施例中,网关还可以开启其他的线程以对对应的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例如网关通过一个线程继续进行信道的扫描,而通过另外一个线程来接收信道发送的数据。

    上述数据接收方法中,微控制单元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解决了单路网关一次只能接收单路信道数据的技术问题,多路网关同时接收多路信道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接收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根据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获取对应的接收时间。从而,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包括:控制网关在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其中,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总共有n个级别,例如8个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sf5、sf6、sf7、sf8、sf9、sf10、sf11以及sf12。微控制单元通过计算数据量除以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得到和8个级别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接收时间,如图5所示,由短到长分别为:tsf5、tsf6、tsf7、tsf8、tsf9、tsf10、tsf11以及tsf12。

    具体地,在网关接收来自数据传输速率为sf7的信道上的数据之前,微控制单元获取和数据传输速率sf7对应的接收时间tsf7。

    微控制单元控制网关在所获取的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信道发送过来的数据。

    具体地,微控制单元在获取了接收时间tsf7之后,发送一个开始接收信号和接收时间tsf7给网关,网关收到开始接收信号后开始接收数据。同时,网关开始计时,并进行数据的接收。当网关中的计时单元监测到经过了接收时间tsf7之后,网关完成接收数据,并重新开始扫描信道。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得到相应的接收时间,能够高效地完成数据的接收,而且因为接收时间和数据传输速率相匹配,数据接收地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步骤s202,即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包括:

    步骤s302,设置初始扫描时间。

    其中,初始扫描时间是指每一路网关在扫描单独一条信道的过程中,从开始扫描到结束扫描所花费的时间。

    具体地,初始扫描时间可以结合网关的路数,所需扫描的信道数量,以及节点发送数据的周期来设定,在一系列的反复实验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扫描效果最佳的时间。如果每个网关的性能参数不同,用户还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扫描时间从而达到最佳的扫描效果。

    步骤s304,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s302中的初始扫描时间。

    具体地,每路网关扫描每一条信道的时间应该尽量短,可以为50毫秒。

    上述实施例中,微控制单元预先设置了初始扫描时间,且该初始扫描时间尽可能的短,从而保证了扫描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初始扫描时间调整步骤的流程图,该初始扫描时间调整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402,记录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

    具体地,当网关扫描到有数据通过信道即将发送过来时,微控制单元记录时钟芯片的当前时刻、该信道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并将上述参数存储起来。

    步骤s404,根据同一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连续三次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

    具体地,某个信道在发送数据的时候,连续三次发送数据的时刻为a、b和c,则时间差为b-a以及c-b。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计算同一信道至少连续四次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这样多计算几个时间差,以提高发送周期的判断准确性。

    其中,优选地,微控制单元可以在信道中的数据的发送的前三次即进行计算,若是时间差不相等,则可以继续计算第四次,直至至少连续三次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相等。

    步骤s406,当s404中计算得到的时间差相等时,获取时间差作为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具体地,接上例,若b-a=c-b,则说明数据是被有规律地发送,因此可以获取该时间差,如b-a或c-b作为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步骤s408,根据s406中计算得到的信道中的数据发送周期,预测该信道中下一次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刻,并在预测的发送时刻之前,调整初始扫描时间。

    具体地,节点1下一次发送数据前,微控制单元将网关对信道1的扫描时间调短:比如把原来50毫秒的初始扫描时间调整为20毫秒。

    微控制单元通过筛选出有固定发送周期的节点,继而分配一个更短的扫描时间,网关可以节省更多时间用于扫描其他节点,从而提高数据接收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接收方法还包括:在同一个信道中,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微控制单元重新将网关的扫描时间设置为初始扫描时间。

    具体地,某一节点先前发送数据的周期为t,该节点上次发送数据的时刻是a。根据计算,可以推测,该节点接下来的三个数据发送时刻为:a t,a 2t和a 3t。如果网关在接下来的三个发送时刻都没有接收到来自该节点的数据,则微控制单元将把网关对该节点的扫描时间重新设置为初始扫描时间。

    微控制单元通过对有固定发送周期的节点的持续跟踪,可以及时发现节点发送数据的变化,因此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网关扫描节点的时间,从而提高数据的接收效率和成功率。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申请中的数据接收方法,下文给出数据接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地,如图1所示,微控制单元通过引脚和两路网关芯片相连,与多个节点通过不同的信道和两路网关进行lora通信。微控制单元控制两路网关分别扫描两组不同频率的信道。网关1扫描频率为a的信道组,分别有:信道a1、信道a2、……和信道an。网关2扫描频率为b的信道组,分别有:信道b1、信道b2、……信道bm。每组信道中各个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都不一样,现共有8个不同的级别,未来可能增加或减少,由高到低分别是:sf5、sf6、sf7、sf8、sf9、sf10、sf11和sf12。微控制单元通过计算数据量除以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得到和8个级别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接收时间,由短到长分别为:tsf5、tsf6、tsf7、tsf8、tsf9、tsf10、tsf11和tsf12。微控制单元预先记录每个接收时间和不同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开始扫描前,微控制单元给两个网关设置了相同的初始扫描时间50毫秒。接着网关1和网关2同时开始对各自分配到的信道组进行扫描。网关1循环依次扫描信道a1、信道a2、……和信道an。

    本实施例中,假设节点a1通过信道a1给网关1发送数据。当网关1扫描到节点a1即将通过信道a1发送数据时,网关1向微控制单元发送中断脉冲信号,从而微控制单元根据预先记录的信道和接收时间的对应关系,找到和信道a1对应的接收时间。本例中和信道a1对应的接收时间为tsf5。微控制单元在获取接收时间tsf5之后,发送一个开始接收信号和接收时间tsf5给网关1,网关1收到开始接收信号后开始接收数据,并在接收时间tsf5内完成数据接收。之后网关1继续按顺序扫描信道a2。

    本实施例中,当网关1扫描到有数据通过信道a1即将发送过来时,微控制单元记录时钟芯片的当前时刻、信道a1的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并将上述参数存储起来。假设信道a1连续三次被记录的发送时刻为a、b和c,则时间差为b-a以及c-b。若b-a=c-b,则说明数据是被有规律地发送,因此可以获取该时间差,如b-a或c-b作为信道a1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本实施例中,节点a1下一次发送数据前,微控制单元将网关对信道a1的扫描时间调短:比如把原来50毫秒的初始扫描时间调整为20毫秒。

    本实施例中,假设节点a1先前发送数据的周期为t,节点a1上次发送数据的时刻是a。根据计算,可以推测,节点a1接下来的三个数据发送时刻为:a t,a 2t,a 3t。如果网关1在接下来的三个发送时刻都没有接收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则微控制单元将把网关1对节点a1的扫描时间重新设置为初始扫描时间50毫秒。

    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两路网关对多条信道进行扫描,灵活选择数据的接收时间,分配更小的扫描时间给有固定发送周期的节点等多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接收的效率和成功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扫描模块100、信号接收模块200和数据接收模块300,其中:

    扫描模块100,用于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信号接收模块200,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信号,信号为网关扫描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

    数据接收模块300,用于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信道的频率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至少有一个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

    接收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根据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到相应的接收时间。

    数据接收模块300还用于控制网关在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模块100包括:

    初始扫描时间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初始扫描时间。

    扫描单元,用于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初始扫描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

    发送时刻记录模块,用于记录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

    发送时刻时间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同一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三次连续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

    发送周期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计算得到的时间差相等时,则获取时间差作为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发送时刻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发送周期,预测下一次数据的发送时刻。

    扫描时间调整模块,用于在所预测的发送时刻之前,调整初始扫描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

    扫描时间重置模块,用于在同一信道中,当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重新设置网关的扫描时间为初始扫描时间。

    关于数据接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接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数据接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接收网关发送的信号,信号为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涉及的所述不同信道的频率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至少有一个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实现的在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接收时间,接收时间是根据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出;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实现的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包括:控制网关在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实现的所述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包括:设置初始扫描时间;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设置的初始扫描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记录信道中被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刻;根据同一条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三次连续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当计算得到的时间差相等时,则获取时间差作为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根据发送周期,预测信道中下一次发送数据的时刻,并在预测的发送时刻前,调整网关对信道的扫描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同一信道中,当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重新设置扫描时间为初始的扫描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接收网关发送的信号,信号为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涉及的所述不同信道的频率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至少有一个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在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接收时间,接收时间是根据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出;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实现的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包括:控制网关在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实现的所述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包括:设置初始扫描时间;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设置的初始扫描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记录信道中被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刻;根据同一条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三次连续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当计算得到的时间差相等时,则获取时间差作为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根据发送周期,预测信道中下一次发送数据的时刻,并在预测的发送时刻前,调整网关对信道的扫描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同一信道中,当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重新设置扫描时间为初始的扫描时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的;

    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信道的频率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至少有一个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接收时间,所述接收时间是根据所述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出;

    所述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包括:

    控制所述网关在所述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包括:

    设置初始扫描时间;

    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且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为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信道中数据的发送时刻;

    根据同一所述信道中所述数据的发送时刻,计算至少三次连续发送的数据里,相邻两次数据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

    当所计算得到的所述时间差相等时,则获取所述时间差作为所述信道中传输的数据的发送周期;

    根据所述发送周期,预测在所述信道中下一次数据的发送时刻,并在所预测的发送时刻之前,调整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同一所述信道中,当所述网关至少连续三次没有接收到按所述发送周期发送的数据时,重新设置所述初始扫描时间。

    7.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出;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网关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之前,获取接收时间,所述接收时间是根据所述信道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得出;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网关在所述接收时间内接收通过所述信道发送的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至少两路网关同时对各自分配到的不同信道依次进行扫描,接收网关发送的信号,该信号为网关扫描到存在数据将要通过信道发送时发送,控制网关接收通过信道发送的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接收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3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