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21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检测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杀菌活性的苯并咪唑环为母体的一类有机杀菌剂进行杀菌,这类化合物均显示内吸杀菌活性,其中代表性化合物有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五种,其在植物体内或在植物近旁经代谢活化,变成甲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从而表现出杀菌活性。粮谷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摄入量巨大。但是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进行谷类作物的喷施,会在粮谷中产生残留,残留累积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为实现食品安全,对粮谷中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进行检测,但是目前进行粮谷中苯并咪唑类检测的方法无法实现多种化合物的同时检出,需要进行多次检测,操作复杂。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进行粮谷中苯并咪唑类检测的方法无法实现多种化合物的同时检出,需要进行多次检测,操作复杂。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15-20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步骤二,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步骤三,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步骤四,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质谱参数如下:表1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质谱参数步骤五,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0ml~1.5ml含有机氯对照品40μg~48μg的标准对照液;步骤六,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每1l分别含5μg、10μg、50μg、100μg、250μg、500μg的溶液,按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进样,重复3次;步骤七,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步骤八,基于步骤四测定的出峰时间和定性定量粒子对确定农药的具体类别,并将峰面积分别代入步骤七的标准曲线中,即可得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步骤九,基于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即可计算得到粮谷中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采用的具体过程为:将粮谷样品进行搅拌,将粮谷上杂物进行清除;清除完成后,对粮谷样品进行振动筛选;振动筛选完成后,在浸泡器具内部放入相应的酶、水合粮谷;将浸泡器具放置在室内温度下,粮谷浸泡15-20h,在浸泡过程中,对粮谷浸泡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二次研磨的颗粒在烧杯中搅拌的过程为:将二次研磨的颗粒放置在烧杯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置在搅拌机下方,缓慢启动搅拌机,搅拌25min~40min;观察颗粒搅拌的状态,进行加速搅拌,直至搅拌至颗粒混合的状态。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进行混合液萃取的步骤为:1)向混合液中加入乙腈,并将加入乙腈的混合液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匀速振荡;2)向振荡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振摇10min,混合均匀,进行盐析,静置分层;3)过滤上清液,利用离心机对上清液进行离心;4)得到上层乙腈提取液,使用过滤膜进行过滤。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振荡包括:振荡温度为35℃;振荡速度为150r/min。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盐析温度为30℃~38℃。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离心包括: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萃取液的净化具体包括:(1)固相萃取小柱预先依次用甲醇、水进行活化;(2)将萃取液倒入漏斗,经滤纸滤过后,滤液流经小柱;(3)待萃取液自然流尽后,用乙腈水溶液清洗小柱;(4)待清洗液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5)在柱出口处接离心管,用甲醇淋洗小柱,待甲醇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包括:测定升温方法为:初温65℃保持1min,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20℃,再以每分钟5℃的速度升至260℃,最后以10℃/min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5min。进一步,所述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包括:(1)选择zorbaxeclopsexds-c18柱;(2)使用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流动相;(3)选择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离子喷雾电压为4kv;雾化气体为氮气,干燥气体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4)进行多反应监测。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石油醚温度为60℃~90℃。进一步,步骤七中,所述标准曲线浓度线性范围为1μg/kg~5000μg/kg。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使用乙腈进行粮谷中苯并咪唑类农药的萃取,分离方便,能够保持较高的萃取效率;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苯并咪唑类的测定,能够实现对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含量的分别测定,测定操作更方便。本发明能有效检测出花生和大豆中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残留量,方法具有灵敏、稳定、可靠的特点,为监控我国花生和大豆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混合液萃取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萃取液的净化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15-20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s102,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s103,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s104,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s105,得到浓度-峰面积回归曲线,进行定量判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s20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s20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s20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s20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s20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混合液萃取的步骤为:s301,向混合液中加入乙腈,并将加入乙腈的混合液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匀速振荡;s302,向振荡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振摇10min,混合均匀,进行盐析,静置分层;s303,进过滤上清液,利用离心机对上清液进行离心;s304,得到上层乙腈提取液,使用过滤膜进行过滤。步骤s3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振荡包括:振荡温度为35℃;振荡速度为150r/min。步骤s3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盐析温度为30℃~38℃。步骤s3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心包括: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萃取液的净化具体包括:s401,固相萃取小柱预先依次用甲醇、水进行活化;s402,将萃取液倒入漏斗,经滤纸滤过后,滤液流经小柱;s403,待萃取液自然流尽后,用乙腈水溶液清洗小柱;s404,待清洗液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s405,在柱出口处接离心管,用甲醇淋洗小柱,待甲醇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包括:s501,选择zorbaxeclopsexds-c18柱;s502,使用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流动相;s503,选择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离子喷雾电压为4kv;雾化气体为氮气,干燥气体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s504,进行多反应监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研磨的颗粒在烧杯中搅拌的过程为:将二次研磨的颗粒放置在烧杯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置在搅拌机下方,缓慢启动搅拌机,搅拌25min~40min;观察颗粒搅拌的状态,进行加速搅拌,直至搅拌至颗粒混合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过程为:将粮谷样品进行搅拌,将粮谷上杂物进行清除;清除完成后,对粮谷样品进行振动筛选;振动筛选完成后,在浸泡器具内部放入相应的酶、水合粮谷;将浸泡器具放置在室内温度下,粮谷浸泡15-20h,在浸泡过程中,对粮谷浸泡情况进行观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量判断包括: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对比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的浓度,得到判定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包括:首先,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0ml~1.5ml含有机氯对照品40μg~48μg的标准对照液;其次,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每1l分别含5μg、10μg、50μg、100μg、250μg、500μg的溶液,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样分析,重复3次;最后,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油醚温度为60℃~90℃。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步骤s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包括:测定升温方法为:初温65℃保持1min,以20℃/min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至220℃,再以5℃/min的速度升至260℃,最后以10℃/min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5min。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标准曲线浓度线性范围为1μg/kg~5000μg/kg。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步骤一,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15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所述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步骤二,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步骤三,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步骤四,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步骤五,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0ml含有机氯对照品40μg的标准对照液;步骤六,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每1l分别含5μg、10μg、50μg、100μg、250μg、500μg的溶液,按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进样,重复3次;步骤七,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步骤八,基于步骤四测定的出峰时间和定性定量离子对确定农药的具体类别,并将峰面积分别代入步骤七的标准曲线中,即可得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步骤九,基于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即可计算得到粮谷中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实施例2:步骤一,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18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所述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步骤二,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步骤三,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步骤四,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步骤五,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2ml约含有机氯对照品44μg的标准对照液;步骤六,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每1l分别含5μg、10μg、50μg、100μg、250μg、500μg的溶液,按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进样,重复3次;步骤七,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步骤八,基于步骤四测定的出峰时间和定性定量离子对确定农药的具体类别,并将峰面积分别代入步骤七的标准曲线中,即可得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步骤九,基于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即可计算得到粮谷中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实施例3:步骤一,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20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所述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步骤二,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步骤三,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步骤四,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步骤五,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5ml约含有机氯对照品48μg的标准对照液;步骤六,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每1l分别含5μg、10μg、50μg、100μg、250μg、500μg的溶液,按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进样,重复3次;步骤七,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步骤八,基于步骤四测定的出峰时间和定性定量离子对确定农药的具体类别,并将峰面积分别代入步骤七的标准曲线中,即可得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步骤九,基于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即可计算得到粮谷中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详细的描述。1、实验部分1.1仪器、试剂与材料1260-646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kq-500dv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ph计(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离心机(hitachi);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氮吹仪(organomation公司);ms3basic旋涡混合器(德国ika公司)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甲醇(色谱纯,国药集团)、甲酸(色谱纯);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乙酸铵(分析纯,国药集团);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使用前在650℃灼烧4h,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envi-carb/lc-nh2小柱(supelco,500mg/6ml);1.2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品: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含量(均为农业部,100mg/l)。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取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含量,用甲醇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mg/l标准溶液,摇匀待用。1.3样品前处理1.3.1样品的制备将样品经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混匀,备用。1.3.2样品提取准确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10ml水,涡旋混匀浸湿后,静置10min,加入10ml0.2mol/l的na2hpo4缓冲溶液、3g氯化钠混匀,用2mol/l的naoh溶液调ph值至7.0~8.5,加入20ml乙腈振荡提取30min,在4000r/min下离心5min待净化。1.3.2样品净化在envi-carb/lc-nh2小柱中加入2cm高无水硫酸钠,加样前先用5ml甲酸-甲醇(2:98)活化envi-carb/lc-nh2小柱,当液面达到硫酸钠顶部时,迅速移取4.0ml提取液过柱,并用10ml甲酸-甲醇(2:98)洗脱,收集所有流出液到鸡心瓶中,于40℃水浴中旋转蒸发至干后,加1.0ml流动相溶解残渣,并过0.45μm滤膜于进样瓶中,待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1.4仪器条件1.4.1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zorbaxeclipseplusc18色谱柱(30mm×100mm3.5μm);流动相:0.1%甲酸-10mmol/l乙酸铵(a)和甲醇(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起始状态a为90%,在0~7min,使a相降至20%,保持2min后,在1min内使a相降至0%,保持4min,之后在1min内将a相从0%升至90%,保持5min后恢复起始状态;流速:0.4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40℃。1.4.2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jet-esi)源,扫描方式:正离子(esi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喷雾电压4kv,干燥气及雾化气均为氮气,干燥器温度350℃,干燥气流量12l/min,雾化气压力40psi,裂解电压100v,其他条件详见表1。表1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质谱参数2、结果与分析2.1提取方法的优化乙腈作为一种渗透性好的溶剂,对大多数农药都有较好的溶解性,因此本实验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实验过程中发现将乙腈加入花生、大豆样品后,样品易在溶剂中结团,不利于溶剂的渗透提取,而加入5ml~10ml水充分湿润、分散大豆样品后,再进行提取、匀浆,样品的分散效果较好。样品溶液ph值对待测物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将样品溶液的ph值分别调为7.0、8.0、9.0、10.0、12.0,实验显示,当ph值为12.0时,只有多菌灵、噻菌灵出峰;当ph值为10.0时,麦穗宁未出峰;当ph值为7.0、8.0、9.0时,5种待测物均出峰,但各待测物的回收率有差异。进一步试验将样品溶液的ph值调为高于8.5时,麦穗宁的回收率偏低。综合考虑各待测物的回收率,最终确定提取样液的ph值为7.0-8.5。2.2净化方法的选择考虑到花生、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脂类物质,因此实验选择石墨化碳氨基复合柱去除脂类物质以及其他杂质的固相萃取净化手段。对比考察了甲醇、甲酸-甲醇(2:98)作为洗脱溶剂的效果,结果发现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时,多菌灵和麦穗宁的回收率较差,而甲酸-甲醇(2:98)作为洗脱溶剂时,5种农药的回收率均较满意。2.3流动相的选择实验对比了乙腈-水、甲醇-水、10mmol/l乙酸铵(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的洗脱效果。结果发现,以乙腈-水、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时5种杀菌剂峰形较差;采用10mmol/l乙酸铵(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时,发现峰形对称、响应值较高。2.4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的色谱结果为:多菌灵(carbendazim):8.522min;苯菌灵(benomyl):8.437min;噻菌灵(thiabendazole):8.845min;麦穗宁(thiophanate-methyl):9.239min;丙硫多菌灵(thiophanat-ethyl):10.096min。2.5线性范围和定量限准确称取5g(精确至0.01g)样品,按“1.3.2”方法进行处理,以获得的基质溶液为溶剂,配制质量浓度为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的系列标准溶液。在优化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质量浓度(x,μg/l)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待测物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2)。结果表明各待测物在0.5μg/l~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3。表2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名称线性方程线性范围(μg/l)相关系数(r)多菌灵y=17078.8×x-887.10.5~20.00.99988470苯菌灵y=39091.4×x-1724.60.5~20.00.99987326麦穗宁y=6304.9×x-481.10.5~20.00.99979781丙硫多菌灵y=14063.2×x-1500.70.5~20.00.99965670噻菌灵y=8006.8×x-120.60.5~20.00.99934462对花生和大豆的阴性样品进行加标实验,以信噪比(s/n)=10计算得到多菌灵、苯菌灵、丙硫多菌灵、麦穗宁和噻菌灵的定量限均为1.0μg/kg。2.6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在花生和大豆的隐性样品中分别添加多菌灵、苯菌灵、丙硫多菌灵、麦穗宁和噻菌灵1.0μg/kg、2.0μg/kg、10.0μg/kg3个不同水平的待测物标准品,每个水平重复测定6次,各待测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3.2%~1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8%~9.85%(见表3)。表3样品中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加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本发明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花生和大豆中多菌灵、苯菌灵、丙硫多菌灵、麦穗宁和噻菌灵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花生和大豆中5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残留量,方法具有灵敏、稳定、可靠的特点,为监控我国花生和大豆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粮谷样品室温下浸泡15-20h,使用滤纸将表面水分擦干,进行粗磨并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

    所述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的步骤为:

    (1)将粗磨得到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后进行充分搅拌;

    (2)搅拌后室温下放置2h,使水充分浸入颗粒中;

    (3)使用粉碎机进行颗粒研磨,利用设置于粉碎机上的粒度检测装置进行颗粒大小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颗粒大小数据传输至粉碎机控制器;

    (4)粉碎机控制器即时分析颗粒大小数据,判断是否已达到精细要求,当未达到要求时,则控制粉碎机缩小粉碎间隙,继续进行研磨;

    (5)当相关颗粒大小达到精细要求时,收集研磨粉末;

    步骤二,将二次研磨的颗粒置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

    步骤三,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

    步骤四,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

    步骤五,取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适量,用石油醚分别配制成1.0ml~1.5ml含有机氯对照品40μg~48μg的标准对照液;

    步骤六,精密量取混合标准对照液,用石油醚制成多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按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进样;

    步骤七,取3次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试样浓度为纵坐标,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回归计算,确定线性范围,得到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的对应系数;

    步骤八,基于步骤四测定的出峰时间和定性定量离子对确定农药的具体类别,并将峰面积分别代入步骤七的标准曲线中,即可得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

    步骤九,基于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即可计算得到粮谷中样品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进行混合液萃取的步骤为:

    1)向混合液中加入乙腈,并将加入乙腈的混合液放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匀速振荡;

    2)向振荡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振摇10min,混合均匀,进行盐析,静置分层;

    3)过滤上清液,利用离心机对上清液进行离心;

    4)得到上层乙腈提取液,使用过滤膜进行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振荡包括:振荡温度为35℃;振荡速度为150r/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盐析温度为30℃~3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离心包括: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萃取液的净化具体包括:

    (1)固相萃取小柱预先依次用甲醇、水进行活化;

    (2)将萃取液倒入漏斗,经滤纸滤过后,滤液流经小柱;

    (3)待萃取液自然流尽后,用乙腈水溶液清洗小柱;

    (4)待清洗液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

    (5)在柱出口处接离心管,用甲醇淋洗小柱,待甲醇自然流尽后,用吸球吹出小柱中的残留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包括:

    测定升温方法为:初温65℃保持1min,以每分钟20℃的速度升至200℃,然后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20℃,再以每分钟5℃的速度升至260℃,最后以10℃/min的速度升至280℃,保持1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包括:

    (1)选择zorbaxeclopsexds-c18柱;

    (2)使用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流动相;

    (3)选择电离方式为电喷雾电离;离子喷雾电压为4kv;雾化气体为氮气,干燥气体为氮气,碰撞气体为氩气;

    (4)进行多反应监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石油醚温度为60℃~9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标准曲线浓度线性范围为1μg/kg~5000μg/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所述粮谷中五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将粮谷浸泡后粗磨,将粗磨得到的颗粒采用半干法进行二次研磨;将二次研磨的颗粒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使用乙腈进行混合液萃取,得到萃取液;将固相萃取小柱接上固相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的净化;进行色谱柱、流动相、质谱条件的预设,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的测定;得到回归曲线,进行定量判断。本发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苯并咪唑类的测定,能够实现对多菌灵、丙硫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麦穗宁含量的分别测定,测定操作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吕斐;王志宏;鞠茵;崔常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口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5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