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木材防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木材防腐剂适用于室内外木竹材防腐处理。
背景技术:
木材作为质量轻、强重比大、可持续利用的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由于木材是一种生物特性明显的植物材料,在生长期间或加工使用过程中极易遭受微生物的侵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其免遭腐朽菌降解,而防腐处理是延长木竹材使用寿命、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途径。
国内目前防腐剂主要使用砷化铬酸铜(cca),由于铬砷都是有害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氨溶烷基胺铜(acq)处理木材具有较好的防腐和防白蚁性能,同时抗流失性能优良,但使用成本高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铜唑防腐剂是一种环保型高效防腐剂,已在国内多家企业进行生产应用,但是作为铜系防腐剂,与cca和acq同样具有较深的颜色,处理后的木材不能保持其本色,对木结构的金属连接件具有腐蚀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类防腐剂的使用范围。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来源于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a。自其被发现杀菌活性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结构优化和生物活性验证,终使此类杀菌剂开发成功,在杀菌剂开发史上树立了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此类杀菌剂是一类作用机制独特、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其中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典型代表,对几乎所有的真菌钢(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均有良好的活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木材腐朽的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高效、环保的要求。
原药不溶于水,必须制备成特定制剂才能用于木材防腐处理,同时要求制剂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抗流失性能。中国专利cn106003312b和cn101530077b公开了醚菌酯和嘧菌酯制剂,但其仅是应用在农业病害的防治,并没有涉及木材防腐方面内容,且不含杀虫成分。中国专利cn102232387a和cn106003312a虽然公布了含三唑的防腐组合物,但其涉及的戊唑醇、环丙唑醇和三唑醇等固着率仅在50%到70%,流失严重,限制其在户外使用。
目前的防腐剂中各类杀菌、防腐等作用药剂普遍用量大,即造成使用成本高,也不符合高效、环保的要求。本发明是研发高效、药剂低量、抗流失能力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以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腐剂处理后的木材具有较高的防腐性能,此外还具有药剂用量小、制剂稳定性好、抗流失性强、疏水耐光性好、方法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为此,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包括对木竹材进行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和对经过一次处理的木竹材再进行二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
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2~0.32%、杀虫组分0.001~0.1%、有机溶剂0.009~1.1%、助溶剂0.001~0.012%、抗冻剂0.001~0.9%、表面活性剂0.007~1.2%、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是在一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竹材后的余液中再加入占各组分的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9%、纳米二氧化钛0.1~0.9%。
优选的,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8~0.2%、杀虫组分0.009~0.010%、有机溶剂0.010~1%、助溶剂0.009~0.01%、抗冻剂0.009~0.7%、表面活性剂0.010~1%、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是在一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竹材后的余液中再加入占各组分的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5%、纳米二氧化钛0.1~0.5%。
优选的,所述的木竹防腐剂在木材边材的投入率≥85%,在竹片表面的透入深度≥2mm,竹集成材表面的透入深度≥1mm,木竹防腐剂在防治木材腐朽菌和竹材变色菌、霉菌中的应用,在古建筑木构件保护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可用聚氨酯、乳化石蜡、植物桐油、木蜡油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替代。
优选的,所述的杀虫组分为吡虫啉、噻虫嗪、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虫腈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石油醚、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环己酮、丙酮、甲基丁酮、乙腈、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助溶剂选自碘化钾、苯甲酸、苯甲酸钠、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一种或多种下述化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聚山梨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苄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二甲基氧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基三甲基氯化铵;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类、天然油脂类、聚醚类、c12~c22的高碳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渗透剂选自磺化琥珀酸二仲辛酯钠盐、煤油和氮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处理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2~0.32%、杀虫组分0.001~0.1%、有机溶剂0.009~1.1%、助溶剂0.001~0.012%、抗冻剂0.001~0.9%、表面活性剂0.007~1.2%、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
(2)将原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同时添加助溶剂一起搅拌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抗冻剂,消泡剂和渗透剂,并搅拌均匀,再添加占原药重量10倍的水,制成一次处理防腐剂;
(3)在一次处理防腐剂中加入占其重量100~10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
所述的木质材料为辐射松、马尾松、樟子松、花旗松、南方松、赤松、杨木、杉木、橡胶木和竹材及其集成材;
(4)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60~12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
(5)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6)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9%、纳米二氧化钛0.1~0.9%、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20~30nm;
所述聚丙烯酸可用聚氨酯、乳化石蜡、植物桐油、木蜡油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替代;
(7)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对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进行如下任意一种的二次处理:
(a)将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喷涂于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的木材表面,均匀喷涂,待喷涂层自然晾干后,再喷涂下一层,共重复5~8次,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b)将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浸泡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中,时间3~4天,取出浸泡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本发明的防腐剂处理后的木材具有较高的防腐性能,此外还具有药剂用量小、制剂稳定性好、抗流失性强、疏水耐光性好,方法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发明对木竹材进行处理,对白腐菌和褐腐菌防治性能均较好,能够到达防腐效果。对竹材变色菌、霉菌防治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木材防腐剂,可用于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处理,在古建保护中的应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已知的同类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木材防腐剂具有以下优点:(1)防腐剂是水载型的,加水稀释后可形成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不易破乳,并且微乳液渗透性能好,药液能够渗透到木材内部。(2)防腐剂稳定性能好,放置6个月无破乳现象,并且加水稀释后放置6个月无晶体析出。(3)防腐剂抗流失性能强,户外使用可减少药剂流失,增长防护时间和减小对环境影响。(4)防腐剂处理方法简单、效果好,本发明采用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和对经过一次处理的木竹材再进行二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的防腐剂和处理方法,不但使经本发明处理的木竹材有良好的防腐、抗菌性能,还具有疏水、疏油、光催化、耐光老化性能以及可修复功能。(5)本发明药效高和使用量低,因此使用成本低,环保效果好,并且是水溶性无色防腐剂,处理后不影响木材的颜色和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用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
实施例1:
称取21g97%嘧菌酯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0g四氢呋喃和2g苯甲酸助溶剂,搅拌使丙硫菌唑溶解,分别加入80g80%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20g7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g乙二醇、1g硅油、2g氮酮,使用搅拌器搅拌5分钟,转速200-12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24g水,得到嘧菌酯制剂,再添加占原药重量100~10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60~12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9%、纳米二氧化钛0.1~0.9%、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喷涂于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的木材表面,均匀喷涂,待喷涂层自然晾干后,再喷涂下一层,共重复5~8次,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实施例2:
称取21g98%醚菌酯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0g二甲基甲酰胺和2g苯甲酸助溶剂,搅拌使醚菌酯溶解,分别加入1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4g丙三醇、1g硅油、2g磺化琥珀酸二仲辛酯钠盐,使用搅拌器搅拌5分钟,转速200-12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30g水,得到醚菌酯制剂,再添加占原药重量5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60~12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聚氨酯0.5%、纳米二氧化钛0.8%、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浸泡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中,时间3~4天,取出浸泡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5%,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实施例3:
称取21g98%吡唑醚菌酯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g乙醇和2g苯甲酸助溶剂,搅拌使吡唑醚菌酯溶解,分别加入120g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4g丙三醇、1g硅油、2g磺化琥珀酸二仲辛酯钠盐,使用搅拌器搅拌5分钟,转速200~12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40g水,得到吡唑醚菌酯制剂,再添加占原药重量9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11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5%,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乳化石蜡0.6%、纳米二氧化钛0.9%、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喷涂于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的木材表面,均匀喷涂,待喷涂层自然晾干后,再喷涂下一层,共重复5~8次,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实施例4:
称取11g97%嘧菌酯和11g98%吡唑醚菌酯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g环己酮、20g异丙醇和2g苯甲酸助溶剂,搅拌使吡唑醚菌酯溶解,分别加入90g80%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20g70%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4g丙二醇、1g硅油、2g磺化琥珀酸二仲辛酯钠盐,使用搅拌器搅拌5分钟,转速200~12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30g水,得到吡唑醚菌酯制剂,再添加占原药重量8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60~12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植物桐油0.5%、纳米二氧化钛0.8%、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浸泡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中,时间3~4天,取出浸泡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5%,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试验数据:实施例1~4制剂的稀释稳定性及抗冻性能:
对实施例1~4的制剂(指制成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前的一次处理防腐剂)加水稀释500倍,观察其加水稀释性能,并对稀释后药液连续观察6个月,评价经时稳定性,结果见表1。
表1制剂的水溶性及稳定性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4制剂的水溶性好,加水稀释后均为澄清透明溶液,并且稀释后的药液放置6个月均无晶体析出。以上数据说明所制备制剂水溶性好、稳定性高,可满足防腐处理对制剂要求。
实施例1~4制剂(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和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的抗冻性能见表2,所有制剂的-10℃240小时抗冻性能优。
表2部分制剂的-10℃抗冻性能
实施例1~4制剂(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和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材的室内耐腐性能:
褐腐菌选用密粘褶菌(gt),白腐菌选用彩绒革盖菌(tv)进行木材室内耐腐实验,参照林业行业标准lyt1283-2011《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毒性实验室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见表3,对照为无处理的素材试样。
由表3可见,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制剂处理辐射松的防腐性能均较高。其中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载药量在0.31~0.46kg/m3时,其对白腐菌的质量损失率(wl)均小于5%,而且,对褐腐菌的效果更为显著,在低载药量0.22kg/m3时,以上三种制剂的抑制率均小于5%;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复合制剂4,相比单一制剂效果更优异,在三种载药量水平下对两种菌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5%。
表3制剂的辐射松室内耐腐试验结果
实施例1~4制剂(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和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竹材的防变色菌性能:
试验材料:毛竹片,试件尺寸50×20×5mm
试验方法:菌株包括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简称bt),串珠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简称fu),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e,简称aa)。参照国家标准gb/t18261-2013《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变色菌的试验方法的方法;试样采用真空浸泡处理,保持真空度-0.09mpa5min,晾至不滴水时即可放入涂满变色菌孢子和菌丝液的培养皿中,试样下面垫两根玻棒,在温度28℃、湿度80%的培养箱中培养28天后,观察效果。试样被害值分级见表4。
表4试样被害值
防治效力按下式计算:e=(1-d1/d0)×100,式中:e为防治效力(%);d1为药剂处理
试样的平均被害值;d0为未处理对照试样的平均被害值。
表5制剂对变色菌的防治效果
表5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4制剂(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和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竹材后,对三种变色菌抑制效果显著,在1.20g/m2载药量的情况下,虽然可可球二孢(bt)比较顽固,防治困难,但制剂1和2仍然对其具有75%的防治效力,令人兴奋的是制剂3和4对bt的防治效力高达100%;难能可贵的是4种制剂对串珠镰刀菌(fu)和链格孢菌(aa)防治效力均达100%。
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对黑曲霉、烟曲霉、哈慈木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等霉菌的防治效力可达到100%。
制剂的抗流失性能:
参照gb/t29905-2013《木材防腐剂流失率试验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处理木材,气干21天后,进行室内水流失试验。用将试样分组用蒸馏水浸泡14天,定期换水并收集沥出液,用hplc测量沥出液中药剂的浓度,再按照gb/t29905-2013标准算出药剂的固着率。
嘧菌酯的液相色谱(hplc)条件如下:检测波长:20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动相:(乙腈:水)=60:40的混合液;流速:0.8ml/min;在该条件下,苯醚甲环唑的保留时间:6.93min。
醚菌酯的液相色谱(hplc)条件如下:检测波长:20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动相:(甲醇:水)=80:20的混合液;流速:0.8ml/min;在该条件下,苯醚甲环唑的保留时间:4.92min
吡唑醚菌酯的液相色谱(hplc)条件如下:检测波长:20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动相:(甲醇:水)=75:25的混合液;流速:1.0ml/min;在该条件下,苯醚甲环唑的保留时间:7.98min。
由表6可知,三种药剂具有较高的抗流失性能,在各载药量水平下,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固着率均在90%以上。其中醚菌酯在0.21kg/m3载药量水下的固着率最高,达到93.4%,并且不同载药量水平下的固着率差别不明显,这种较好的抗流失性能为药剂户外使用提供了保障。
表6制剂处理材的抗流失试验结果
制剂的疏水耐光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1~4经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和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竹材后,疏水性能良好(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5°),且疏水膜层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将制备的木竹材置于罗丹明b有机染料水溶液中,经过60h的紫外光照射,溶液中罗丹明b逐渐被催化降解,溶液由粉色转变为无色,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具有耐光老化性能,可修复超疏水木材在经过120h的紫外光(uv)照射后,依然能够保持超疏水性能,且由于涂层中tio2纳米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有效抑制了木材表面光降解和光变色的发生,基本保持了木材原有的色泽。
综上,本发明不仅对木材腐朽菌效果优异,而且能够有效防治木材变色菌和霉菌,同时制剂的水溶性好、抗冻性能优以及抗流失能力强,此外还具有药剂用量小、制剂稳定性好、抗流失性强、疏水耐光性好,方法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1.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木竹材进行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和对经过一次处理的木竹材再进行二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
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2~0.32%、杀虫组分0.001~0.1%、有机溶剂0.009~1.1%、助溶剂0.001~0.012%、抗冻剂0.001~0.9%、表面活性剂0.007~1.2%、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
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是在一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竹材后的余液中再加入占各组分的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9%、纳米二氧化钛0.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一次处理的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8~0.2%、杀虫组分0.009~0.010%、有机溶剂0.010~1%、助溶剂0.009~0.01%、抗冻剂0.009~0.7%、表面活性剂0.010~1%、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
二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是在一次处理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处理木竹材后的余液中再加入占各组分的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5%、纳米二氧化钛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竹防腐剂在木材边材的投入率≥85%,在竹片表面的透入深度≥2mm,竹集成材表面的透入深度≥1mm,木竹防腐剂在防治木材腐朽菌和竹材变色菌、霉菌中的应用,在古建筑木构件保护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为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聚丙烯酸可用聚氨酯、乳化石蜡、植物桐油、木蜡油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分为吡虫啉、噻虫嗪、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虫腈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石油醚、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环己酮、丙酮、甲基丁酮、乙腈、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溶剂选自碘化钾、苯甲酸、苯甲酸钠、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和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一种或多种下述化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聚山梨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苄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十六烷基二甲基氧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类、天然油脂类、聚醚类、c12~c22的高碳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渗透剂选自磺化琥珀酸二仲辛酯钠盐、煤油和氮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乳液型木竹材防腐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处理防腐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原药0.002~0.32%、杀虫组分0.001~0.1%、有机溶剂0.009~1.1%、助溶剂0.001~0.012%、抗冻剂0.001~0.9%、表面活性剂0.007~1.2%、渗透剂0~0.6%、消泡剂0~0.3%、其余为水;
(2)将原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同时添加助溶剂一起搅拌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抗冻剂,消泡剂和渗透剂,并搅拌均匀,再添加占原药重量10倍的水,制成一次处理防腐剂;
(3)在一次处理防腐剂中加入占其重量100~1000倍的水,稀释得到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将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置在密闭处理罐中,对罐内木质材料进行真空加压处理,罐内的一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应淹没木质材料上端面;
所述的木质材料为辐射松、马尾松、樟子松、花旗松、南方松、赤松、杨木、杉木、橡胶木和竹材及其集成材;
(4)对密闭处理罐抽真空,初真空-0.09mpa,时间10~30min,然后加压1~1.5mpa,时间60~120min,后真空-0.09mpa,时间15~20min,卸压,收集密闭处理罐余液;
(5)取出密闭处理罐内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6)在收集的密闭处理罐余液中再加入重量百分比的聚丙烯酸0.1~0.9%、纳米二氧化钛0.1~0.9%、搅拌均匀,得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20~30nm;
所述聚丙烯酸可用聚氨酯、乳化石蜡、植物桐油、木蜡油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替代;
(7)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对得到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进行如下任意一种的二次处理:
(a)将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喷涂于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的木材表面,均匀喷涂,待喷涂层自然晾干后,再喷涂下一层,共重复5~8次,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b)将一次处理防腐木质材料浸泡在二次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中,时间3~4天,取出浸泡木质材料,置在干燥窑中干燥至含水量12~20%,得处理防腐木质材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