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表面保护的竹产品、其表面保护方法及其保护剂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39


    本发明涉及植物表面保护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同竹种的天然生长的原竹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美学观赏性,其源自原竹具有的特殊表面。如,大部分健康原竹具有覆盖整个表面的绿至深绿的均一颜色,且表面色泽光亮;而另一些特殊竹种的表面还具有特殊颜色和纹理,如小琴丝竹具有黄色并配有绿色条纹的表面。若在原竹砍伐后仍能保持其表面的颜色、光泽、纹理和健康状况等,可有效提高其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但在实际生产中,原竹一旦被采伐,随着失水干燥过程的发生,其表面原本具有的不同绿色会逐渐褪去直至变黄,而光照和霉菌等因素也会同时影响其表面颜色的均匀性和耐久性,使其丧失原竹的整体美观度,限制了竹材价值的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可在健康原竹被采伐后对其表面进行保护,使其维持原竹表面的颜色、光泽、纹理和健康状况的保护剂及其保护方法,并同时提出经过所述保护方法得到的具有特殊观赏价值和其他应用价值的竹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竹表面保护剂,其包括含有铜盐和酸的第一保护剂组合物。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表面保护剂还包括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碱的第二保护剂组合物。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酸钠盐。上述方案中,所述铜盐是指的分子中含有铜元素的盐。所述酸是指的广义的酸性物质,其除了包括严格意义下的酸,还可以包括呈现酸性的盐,如强酸弱碱盐,还可以包括路易斯酸。所述烷基酸钠盐是指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烷基基团、酸性基团及钠元素的化合物。所述碱是指的广义的碱性物质,其除了包括严格意义下的碱,还可以包括呈现碱性的盐,如强碱弱酸盐,还可以包括路易斯碱。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盐选自络氨铜和/或乙醇胺铜。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酸选自中强酸和/或弱酸。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酸选自磷酸和/或乙酸。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酸钠盐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选自弱碱和/或强碱弱酸盐。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选自氨水、碳酸氢钠、碳酸钾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强酸、强碱、弱酸、弱碱、中强酸等均依照本领域公知的定义标准。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还包括叶绿素金属钠盐。更优选的,所述叶绿素金属钠盐与所述铜盐的质量比为0.01~0.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绿素金属钠盐选自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铁钠盐和叶绿素锌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中的所述盐和所述酸的质量比为0.15~10.5:0.5~4.5。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盐应当包括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中的全部盐,即若该组合物中仅含有铜盐,则其为铜盐与酸的质量比,若该组合物中还含有叶绿素金属钠盐,则其为铜盐与叶绿素钠盐的总质量与酸的质量的比。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酸钠盐与所述碱的质量比为0.5~3.5:0.5~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竹表面保护方法,其使用上述任一种竹表面保护剂对采伐后的原竹进行处理。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竹表面保护方法,包括:将采伐后的原竹于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进行首次处理,得到浸泡后竹材;将所述竹材于第一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进行二次处理,得到表面保护后的竹材。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对完成处理后的竹材可进一步进行干燥,得到竹产品。所述干燥如将处理后的竹材进行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或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抽湿干燥等。优选的,所述处理为浸泡或蒸煮,更优选为浸泡。优选的,其中所述抽湿干燥的真空条件为真空度0.1~0.5mpa,和/或所述抽湿干燥的时间为12~36h。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和/或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的的溶剂均为水。在该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实际表现为乳化溶液。更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所述烷基酸钠盐的浓度为0.5~3.5wt%。更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所述盐的浓度为0.6~10.5wt%。与前文类似,此处所述盐包括第一保护剂组合物中的全部盐。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首次浸泡中,对所述原竹进行微波加热和/或超声波加热。更优选的,所述微波加热为间歇式加热,间歇时间为1~5min。更优选的,所述微波加热的总时间为15~60min。更优选的,所述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0mhz,更具体可选择如2450mhz或915mhz。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首次处理也可不进行微波加热,而通过50~100℃直接加热,其在效果上较微波加热差。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二次浸泡中,对所述竹材进行加热。更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35~95℃。更优选的,所述加热先升温至75~95℃,再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35~6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可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进行,具体可通过如电热水浴、燃气水浴等方式进行。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通过上述任一项竹表面方法进行表面保护的竹产品,其表面可在不同条件下长期存放时始终维持光泽亮丽的原竹颜色,清晰的纹理,不产生显著的霉变等现象,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得到的竹产品无异味及有害物质排放,所使用的保护剂可循环使用,且保护剂中的部分成分可回收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本发明的保护剂处廉价易得,无对人体或环境有明显危害的成分,成本低、危害性小。本发明的保护方法简便高效,处理过程中分为预处理剂处理和主处理剂处理,可进行连续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高,人力资源消耗少。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毛竹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图2为实施例2所述慈竹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图3为实施例3所述斑竹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图4为实施例4所述小琴丝竹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图5为实施例5所述金竹处理后的表面状态;图6为实施例6所述水竹处理与未处理的表面对比图;图7为实施例7所述刺黑竹处理与未处理的表面对比图;图8为实施例8所述苦竹处理与未处理的表面对比图;图9为实施例9所述雷竹处理与未处理的表面对比图;图10为实施例10所述白家竹处理与未处理的表面对比图;图11为实施例11所述紫外老化测试效果图;图12为实施例12所述防霉变效果统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需要理解的是,所述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的描述,而并不能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所有包含在本发明的发明宗旨范围内的合理的变换和组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竹表面处理:(1)将新鲜采伐的原竹秆截断后,浸入装有预处理剂a的容器中,采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根据竹种的不同,总处理时间为15至60min。其中,微波加热方式也可用超声波辅助加热方式代替。选择微波加热,可通过竹材表面硅元素与竹材木质部的介电性差异,快速去除竹材表面的附着层,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选择超声处理,也可通过高频振动的方式快速去除竹材表面的附着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75~95℃后,其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35~6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进行后续干燥工艺。其中,蒸汽加热方式可用电热水浴,燃气水浴等加热方式代替。(3)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竹秆,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0.5mpa;依据竹种和竹秆壁厚度的不同,抽湿干燥时间控制在12~36h之间。所述干燥方式除抽湿干燥外,可用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干燥时间视干燥方式而定。其中,预处理剂a为溶剂为水,且含有弱碱和/或强碱弱酸盐,及烷基酸钠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乳化溶液。如,可选择以下的乳化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磺酸钠:0.5-3.5wt%;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氨水:0.5-5wt%水:91.5-99wt%。主处理剂b为溶剂为水,且含有铜盐和酸的溶液。如,可选择如下的溶液:铜盐复配液(浓度为30wt%):0.6%-10.5wt%磷酸和/或乙酸:0.5-4.5wt%水:90.5-96.9wt%。其中铜盐复配液包括铜盐,或铜盐和叶绿素金属钠盐,如包括叶绿素铜钠盐,或包括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铁钠盐和叶绿素锌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氨铜和/或乙醇胺铜的混合溶液。此外,对处理前后或未处理的竹材进行以下各项测试:颜色测试,测试方法为:通过深圳三恩驰公司的电脑色差仪nr69cp进行测试,光源为d65,测量孔径为3mm。根据tappit524om-79cielab颜色系统的参数进行计算,其中l*为白/黑轴上的值,a*为红/绿轴上的值,b*为蓝色/黄色轴上的值,其中a*值最能够表示绿色和红色的变化,a*值越小,样品的颜色越绿。紫外老化测试,测试方法为:在距离为10cm的250w紫外线高压汞灯下对竹材进行不同时长的暴露,记录暴露后竹材表面的颜色变化。防霉测试,测试方法为:将竹材放入培养好的哈茨木霉中进行防霉测试,记录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竹材的感染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率(即霉菌感染率)。环境测试,测试方法为:包括室内和室外测试,其中室内测试条件为平均气温23℃,平均湿度80%,无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湿。室外测试条件为依据本地纬度,如竹材放置在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方向朝南进行自然老化。测试在夏季进行,降水量为102.6mm,降水ph测值范围为7.27-7.57,降水ph均值7.43,无酸雨。室内及室外测试时间均为18天。实施例1在处理容器中加入27kg的水,加入0.81kg十二烷基硫酸钠,0.81kg碳酸氢钠,0.54kg氨水配置预处理剂a。将新鲜采伐的毛竹洗净后放入预处理溶剂中直至完全浸没。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预处理完成的毛竹取出,放入配置好主剂处理剂溶液b的容器中,其中主剂处理剂溶液配方为27kg水,27g叶绿素铜钠盐,0.54kg氨铜溶液(30wt%),0.27kg磷酸。在容器中通入热蒸汽,使溶液升温到80℃,关闭热蒸汽,待温度降到40℃时,取出毛竹。待毛竹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6小时。干燥后擦去毛竹表面灰尘,其表面状态如附图1所示,毛竹呈现出原有绿色,且能在室内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实施例2将新鲜采伐的慈竹洗净后浸入装有溶剂a(以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54kg十二烷基硫酸钠,0.54kg碳酸氢钠)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15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原色保护剂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热蒸汽,使由27kg水溶液,其中含有的质量分数为13.5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乙醇胺铜溶液(30wt%)和0.135kg磷酸组成的溶剂b升温至75℃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3小时。处理后慈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2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实施例3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斑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81kg十二烷基硫酸钠,0.81kg氨水)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主剂处理剂b(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氨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4小时。处理后斑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3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实施例4选择具有青黄相间的独特颜色特征的小琴丝竹。将新鲜采伐的小琴丝竹洗净后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52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525kg碳酸氢钠)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热蒸汽,使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乙醇胺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进行后续干燥工艺。经过原色固着处理的小琴丝竹,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的小琴丝竹依旧能够清晰的保持独有的绿色黄色相间的特征,如图4所示。实施例5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金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94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945kg氨水)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氨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金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5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实施例6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水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将其中部分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40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405kg碳酸氢钠)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135kg硫酸铜,0.405kg乙醇胺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水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6所示),且能在室内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经过浸泡处理的竹秆表面和未处理的竹秆表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实施例7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刺黑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27kg十二烷基硫酸钠,0.27kg碳酸氢钠)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27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乙醇胺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刺黑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7所示),且能在室内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经过浸泡处理的竹秆表面和未处理的竹秆表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实施例8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苦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486kg十二烷基硫酸钠,0.486kg碳酸氢钠)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27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氨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苦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8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经过浸泡处理的竹秆表面和未处理的竹秆表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实施例9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雷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756kg十二烷基硫酸钠,0.756kg氨水)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405kg乙醇胺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雷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9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年时间,经过浸泡处理的竹秆表面和未处理的竹秆表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实施例10采伐自四川省雅安市的白家竹洗去表面杂质后制备成合适大小的尺寸。浸入装有溶剂a(27kg水溶液质量比加入0.94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756kg氨水)的容器中,使用间歇式微波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微波加热间歇的时间为2min,处理时间为30min。将微波辅助预处理后的竹秆放入配置好的由27kg水溶液中加入13.5g叶绿素铜钠盐,0.54kg氨铜溶液(30wt%),0.135kg磷酸组成的主剂处理剂b中,至溶剂完全浸渍竹秆,通入温度为80℃的热蒸汽,使溶剂b升温至80℃后,关掉热蒸汽,待温度降至40-50℃时,取出竹秆,待竹秆无水滴沥出时,放入真空干燥装置内,进行抽湿干燥,真空度为0.1mpa,抽湿处理时间为5小时。处理后白家竹呈现出原有绿色(如图10所示),且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2~5时间,经过浸泡处理的竹秆表面和未处理的竹秆表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对上述实施例1-10的不同竹材样品,及通过类似处理的其他两种样竹材(龙竹和麻竹)样品,进行处理前后的表面颜色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竹材处理前后表面颜色变化实施例11对实施例1处理前、后的毛竹样品的颜色测试可知,新鲜采伐的毛竹,平均颜色lab值为49.23、-7.21和13.21,处理后的毛竹平均颜色lab值为49.94、-14.13和15.00。将实施例1处理后的毛竹样品及未经过处理的毛竹样品进行紫外老化测试,其测试结果如附图11所示,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表2紫外老化测试后毛竹的颜色变化结果显示,处理后的毛竹暴露320小时后依旧保持一定的原绿色,而未处理毛竹60-150小时期间已经变为黄色。实施例12将实施例1处理后的毛竹样品及未处理的毛竹样品进行防霉测试,测试结果如附图12所示,可知处理后的毛竹竹青对比未处理毛竹有更低的感染面积和更长的耐感染时间,表现出了一定的防霉效果。实施例13对实施例2处理前、后的慈竹样品的颜色测试可知,新鲜采伐的慈竹的平均颜色lab值为32.02、-2.82和9.90,处理后的慈竹平均颜色lab值为31.93、-7.28和11.29。将实施例2处理后的慈竹样品及未处理的慈竹样品进行环境测试,其本地维度为北纬30.7053°,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环境测试后慈竹的颜色变化实施例14将实施例2处理后的慈竹样品及未处理的慈竹样品进行防霉测试,本实施例中记录竹青和竹黄霉菌长满全部表面(即霉菌感染率为100%)时,所需天数,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表4防霉测试中竹青和竹黄霉菌长满所需天数处理条件竹青竹黄平均未处理81712.5处理后17>1717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处理后的慈竹青对比对比未处理慈竹,霉菌完全长满天数所需时间更长,表面处理对慈竹霉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剂组合物,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包括铜盐和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还包括叶绿素金属钠盐,优选的,所述叶绿素金属钠盐选自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铁钠盐和叶绿素锌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二保护剂组合物,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碱;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酸钠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中,所述烷基酸钠盐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或所述碱选自弱碱和/或强碱弱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中,所述铜盐选自络氨铜和/或乙醇胺铜,和/或所述酸选自中强酸和/或弱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中,所述烷基酸钠盐与所述碱的质量比为0.5~3.5:0.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中,所述盐和所述酸的质量比为0.15~10.5:0.5~4.5。

    8.应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竹表面保护剂的竹表面保护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表面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采伐后的原竹于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进行首次处理,得到处理后竹材;

    将所述竹材于第一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进行二次处理,得到表面保护后的竹材;

    优选的,所述处理为浸泡和/或蒸煮,更优选为浸泡;

    优选的,所述溶液的溶剂为水;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所述烷基酸钠盐的浓度为0.5~3.5wt%;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剂组合物的溶液中,所述盐的浓度为0.6~10.5wt%;

    优选的,所述首次处理中,对所述原竹进行微波和/或超声波加热,更优选的,所述微波加热为间歇式加热,间歇时间为1~5min,和/或,更优选的,所述微波加热的总时间为15~60min,和/或,更优选的,所述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0mhz;

    优选的,所述二次处理中,对所述竹材进行加热,更优选的,所述加热温度为35~95℃。

    10.通过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竹表面保护方法进行表面保护的竹产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过表面保护的竹产品、其表面保护方法及其保护剂,其中所述保护剂包括含有铜盐和酸的第一保护剂组合物,本发明的保护剂和保护方法可在健康原竹被采伐后对其表面进行保护,使其维持原竹表面的颜色、光泽、纹理和健康状况,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性佳,能显著提高竹材的经济和观赏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谢九龙;齐锦秋;姜永泽;何露;陈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9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