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以及电梯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4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柜以及电梯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接线插孔及电器元件组装在柜体中的操作区、并利用盖板遮蔽操作区的一种集成控制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器设备的迅猛发展,控制柜被广泛用于控制水泵、砖机以及电梯等设备。

    发明人发现:操作人员在对控制柜进行操作时,需将用于遮蔽控制柜操作区的盖板打开,再对操作区进行操作以操作控制柜,然而,在打开盖板之后,所有的接线插孔及电器元件都裸漏出来,在对控制柜进行局部操作时,却有触碰或损坏与该操作无关的电器元件的风险,进而造成控制柜故障。

    因此,如何规避在对控制柜进行局部操作时、触碰或损坏与该操作无关的电器元件的风险,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柜以及电梯控制柜,规避在对控制柜进行局部操作时、触碰或损坏与该操作无关的电器元件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一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二操作区、以及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操作区与所述第二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一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二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以及位于所述柜体表面的第三操作区;所述第一操作区、所述第二操作区以及所述第三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所述电梯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第一盖板遮蔽第一操作区、第二盖板遮蔽第二操作区、第一操作区与第二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以在第一操作区进行操作时仅打开第一盖板、进而规避触碰或损坏位于第二操作区的电器元件。

    另外,所述第一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操作;所述控制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区的若干电器元件、以供操作人员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通过第一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操作,第二操作区供操作人员对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规避操作人员在对控制柜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时,触碰或损坏位于第二操作区的电器元件。

    另外,所述柜体设有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均位于所述外表面。

    另外,所述柜体设有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未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时暴露出遮蔽有第二盖板的第二操作区。

    另外,上述的控制柜还包括:第一锁扣以及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在所述第一盖板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时将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所述柜体上;所述第二锁扣在所述第二盖板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时将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柜体上。通过第一盖板遮蔽第一操作区时、第一锁扣将第一盖板固定在柜体上,第二盖板遮蔽第二操作区时、第二锁扣将第二盖板固定在柜体上,规避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受风力等外力影响打开、损坏位于第一操作区或第二操作区的元件。

    另外,所述第二锁扣的安全等级高于所述第一锁扣的安全等级。

    另外,所述第一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操作;所述电梯控制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区的若干电器元件、以供操作人员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调试电梯以及观察电梯的工作状态。

    另外,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均位于所述柜体表面,所述第三操作区、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二操作区的同侧。

    另外,自所述第三操作区指向所述第一盖板的方向为重力方向,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区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00mm-1500mm。如此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站立时可对第三操作区进行操作、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盖板未遮蔽第一操作区时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盖板未遮蔽第二操作区时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盖板未遮蔽第一操作区时电梯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盖板未遮蔽第二操作区时电梯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一种控制柜,该控制柜设有遮蔽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遮蔽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第一操作区与第二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以在第一操作区进行操作时仅打开第一盖板、进而规避触碰或损坏位于第二操作区的电器元件。

    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控制柜10包括柜体11、设置在柜体11内部的第一操作区121、遮蔽第一操作区121的第一盖板131、设置在柜体11内部的第二操作区122、以及遮蔽第二操作区122的第二盖板132;第一操作区121与第二操作区122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控制柜10进行不同的操作。

    具体地说,不同的操作区供操作人员对控制柜10进行不同的操作;在一个例子中,控制柜10的开关设备(图未示)设置在第一操作区121,第二操作区122设有控制柜10的其他电器元件(图未示),操作人员在第一操作区121通过控制开关对控制柜10进行开关操作,操作人员在第二操作区122对控制柜10进行其他操作(如:接线等);在另一个例子中,控制柜10的测量仪表(图未示)设置在第一操作区121,第二操作区122设有控制柜10的其他电器元件(图未示),操作人员在第一操作区121通过观察测量仪表观察控制柜10的工作状态,在第二操作区122对控制柜10进行其他操作(如:开关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区121设有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的若干接口141,及进行验收操作的验收窗口142;控制柜1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操作区122的若干电器元件143、以供操作人员在第二操作区122对电器元件143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

    通过操作人员在第一操作区121的若干接口141对控制柜10进行安装及接线、在验收窗口142进行验收操作,操作人员在第二操作区122对电器元件143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规避操作人员在对控制柜10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时,触碰或损坏位于第二操作区122的电器元件143。

    进一步的,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分别用于遮蔽第一操作区121以及第二操作区122,以使在第一盖板131遮蔽第一操作区121时、第一操作区121达到可杜绝触电风险的ipxxb等级(ipxxb:具有杜绝触电风险防护等级),在第二盖板132遮蔽第二操作区122时、第二操作区122达到可杜绝触电风险的ipxxb等级,此外,即使在打开第一盖板131后,由于第二盖板132仍遮蔽第二操作区122、使得第二操作区122的防护级别达到可杜绝触电风险的ipxxb等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变更的实施例中,控制柜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数量多个操作区,同时设有分别遮蔽多个操作区的多个盖板。在一个例子中,控制柜设有第一操作区、第二操作区、第三操作区、第四操作区、遮蔽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遮蔽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遮蔽第三操作区的第三盖板以及遮蔽第四操作区的第四盖板。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1设有外表面111,第一盖板131位于外表面111,第一盖板131未遮蔽第一操作区121时暴露出遮蔽有第二盖板132的第二操作区122。

    具体地说,在第二盖板132遮蔽第二操作区122时、第一操作区121与第二操作区122沿垂直于第二盖板132的方向(即图示x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盖板132的边框位于柜体11的外表面111,这样一来,在无需打开第一盖板131的情况下,可直接打开第二盖板132。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盖板132完全位于柜体11内部,在打开第一盖板131之后才能打开第二盖板132,也就是说,在第一盖板131遮蔽第一操作区时、第一盖板131同时遮蔽第二盖板132。

    此外,在其他可变更的实施例中,柜体11设有外表面111,第一盖板131以及第二盖板132均位于所述外表面;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位于同一平面,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沿重力方向依次分布,或者,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沿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依次分布,也就是说,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相对设置,如:第一盖板131设置在柜体11的正面,第二盖板132设置在柜体11的背面;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盖板131与第二盖板132不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盖板13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盖板132所在的平面具有交接的交接处。

    进一步的,上述的控制柜10还包括:第一锁扣151以及第二锁扣152;第一锁扣151在第一盖板131遮蔽第一操作区121时将第一盖板131固定在柜体11上;第二锁扣152在第二盖板132遮蔽第二操作区122时将第二盖板132固定在柜体11上。

    通过第一盖板131遮蔽第一操作区121时、第一锁扣151将第一盖板131固定在柜体11上,第二盖板132遮蔽第二操作区122时、第二锁扣152将第二盖板132固定在柜体11上,规避第一盖板131或第二盖板132受风力等外力影响打开、进而损坏位于第一操作区121或第二操作区122的元件。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锁扣151以及第二锁扣152为电子锁,第一锁扣151以及第二锁扣152均设有电磁阀、以控制第一盖板131以及第二盖板132的开关;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锁扣151以及第二锁扣152为卡扣,以在打开或关闭第一盖板131以及第二盖板132时可免工具打开;在又一例子中,第一锁扣151以及第二锁扣152均为电子锁或弹子锁等,但用于解锁第一锁扣151与第二锁扣152的钥匙不同,如此设置,使得仅需要对控制柜10进行局部操作的操作人员、只能打开遮蔽该操作人员需进行操作的操作区的盖板,以使不同的操作人员所能够打开的盖板不同。

    更进一步的,第二锁扣152的安全等级高于第一锁扣151的安全等级,也就是说,第二锁扣152的防盗性能高于第一锁扣15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扣151为卡扣、第二锁扣152为弹子锁或电子锁等需采用钥匙才能打开的锁扣;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锁扣151为卡扣、弹子锁或电子锁等,第二锁扣152需采用特定钥匙(如:用于解锁第二锁扣152的特殊螺丝、或者用于解锁第二锁扣152的特殊芯片等)打开。

    参见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柜20,其包括:柜体21、设置在柜体21内部的第一操作区221、遮蔽第一操作区221的第一盖板231、设置在柜体21内部的第二操作区222、遮蔽第二操作区222的第二盖板232以及位于柜体21表面的第三操作区223;第一操作区221、第二操作区222以及第三操作区223分别供操作人员对电梯控制柜20进行不同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区221设有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的若干接口241,及进行验收操作的验收窗口242;电梯控制柜2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操作区222的若干电器元件243、以供操作人员在第二操作区222对电器元件243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其中,电器元件243包括电路板244;第三操作区223设有供操作人员调试电梯以及观察电梯的工作状态的操作窗口245以及急停、检修窗口246。

    具体地说,第三操作区223位于柜体21表面,在第一盖板231遮蔽第一操作区221以及第二盖板232遮蔽第二操作区222时,操作人员可在操作窗口245进行对电梯控制柜20的外围设备进行的操作,以及在急停、检修窗口246对电梯进行急停、检修操作,此外,第三操作区223还设有对讲窗口247,便于操作人员在第三操作区223与电梯内部乘客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对讲,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打开电梯控制柜20的任何盖板、即可对电梯控制柜20的外围设备进行操作以及与其他人员进行对讲。

    进一步的,第一盖板231以及第二盖板232位于柜体21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区221的若干接口241以及验收窗口242位于电路板244上,在第一盖板231打开时,位于电路板244上的若干接口241以及验收窗口242裸漏在外、且电路板244的局部结构也裸漏在外,此时,操作人员可对电梯控制柜20进行安装、接线以及验收操作,由于电路板244仅有局部结构裸漏在外,因此,当打开第一盖板231时、无法对电路板244进行维修以及更换操作;在第二盖板232打开时,电路板244完全裸漏在外,此时,操作人员可对电路板244以及电器元件243进行维修和更换操作。

    更进一步的,第三操作区223以及第一盖板231均位于第二操作区222的同侧,这样一来,可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第三操作区223进行操作时无需移动位置、即可打开第一盖板231对第一操作区221进行操作。

    优选的,自所述第三操作区223指向第一盖板231的方向为重力方向(即图示x方向),其中,第三操作区223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00mm-1500mm(mm:毫米),如此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站立时可对第三操作区进行操作、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操作区223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400mm。

    需要说明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31以及第二盖板232也可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锁扣(图未示)以及第二锁扣(图未示),以规避第一盖板231或第二盖板232受风力等外力影响打开、进而损坏位于第一操作区221或第二操作区222的元件。此外,在一个例子中,操作第一操作区的操作人员为电梯厂的安装人员以及调试人员,操作第二操作区的操作人员为电梯控制柜20的售后人员,且用于固定第一盖板231的第一锁扣与用于固定第二盖板232的第二锁扣不同,以使得不同的操作人员所能够打开的盖板不同,优选的,第二锁扣需采用特定钥匙打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一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二操作区、以及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操作区与所述第二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操作;所述控制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区的若干电器元件、以供操作人员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有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均位于所述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有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板未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时暴露出遮蔽有所述第二盖板的所述第二操作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扣以及第二锁扣;所述第一锁扣在所述第一盖板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时将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所述柜体上;所述第二锁扣在所述第二盖板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时将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柜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的安全等级高于所述第一锁扣的安全等级。

    7.一种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一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二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以及位于所述柜体表面的第三操作区;

    所述第一操作区、所述第二操作区以及所述第三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所述电梯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接线及验收操作;所述电梯控制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区的若干电器元件、以供操作人员在所述第二操作区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区供操作人员调试电梯以及观察电梯的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均位于所述柜体表面,所述第三操作区、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二操作区的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三操作区指向所述第一盖板的方向为重力方向,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区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00mm-15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柜,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一操作区、遮蔽所述第一操作区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的第二操作区、以及遮蔽所述第二操作区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操作区与所述第二操作区分别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控制柜进行不同的操作。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柜以及电梯控制柜,在第一操作区进行操作时仅打开第一盖板、进而规避触碰或损坏位于第二操作区的电器元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段杰芳;董立鹏;喻飞飞;金钊;嵇玉如;蔡新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9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