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86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09日、申请号为201580062398.4、发明名称为“用于对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具有上侧和下侧的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其中,首先将由液态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层至少施布到上侧或下侧上,然后铺放至少一个用合成树脂浸润的纸覆片,并且随后将该构造件在压机中在高压和高温下挤压,其中,树脂熔化并与木材板连接。



    背景技术:

    这样的方法例如由ep2743094a1所公知。利用在载体板的上侧施布合成树脂应实现的是,能够使用只在一侧被浸渍的装饰纸,这是因为施布到载体板上的液态树脂部分溶解了装饰纸的背侧上的预先干燥的浸渍剂,从而使装饰纸更快地粘贴在载体板上。在铺放装饰纸之前,上侧上的被液态地施布的合成树脂层必须被干燥。

    在de102007012236b4中公开的木材板的上侧上首先施加有由纸构成的载体层。装饰层施加到该载体层上,并且随后,蒙护用的漆层施加到装饰层上。然后借助电子射束使漆层完全硬化并且将结构压印到漆层中。

    随后,从如此精加工的大尺寸的层压板切割出单个嵌板,这些嵌板可以用作地板覆面、墙壁覆面或天花板覆面。嵌板可以在其侧棱边上设有键槽连接部。在具有纸构造的层压件的情况下的问题是在添加粘合剂、热和压力的情况下分层地将材料拼合在一起的地方上随处可见的脱层(delaminierung)。这些脱层经常从外观上作为气泡能看到,或者在嵌板的情况下,在棱边上将纸层从板上揭下。

    为了消除脱层,单独地直接对板进行涂覆。

    de19751115a1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嵌板进行涂覆的方法,在其中,借助印刷方法,尤其是借助丝网印刷将至少一个颜色层施加到表面上。在此,该表面可以是未经处理的、经打磨的或经预处理的,尤其是上过漆的。最后,可以通过用清漆进行涂覆来遮盖住所施加的颜色层。

    在de102004026739a1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在其中,借助辊子将底漆施布到木材板的上侧上并干燥。然后,第一和第二漆层施布到干燥的底漆上,第一和第二漆层在紫外线(uv)光的作用下硬化,其中,硬化未结束。最后,将经紫外线硬化的顶层施布到两个第一漆层上,并且随后使最上方的漆层发生塑性变形。直接印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必须非常小心地实施,以便避免在印刷构造中出现夹杂物。此外重要的是,在对下一层进行液态施布之前,每个单个层都要充分干燥,以便避免颜色融合。

    在应用直接印刷技术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将各个层直接印制到载体板上的情况下,与传统制成的嵌板的结果相比此外表明的是,由于省去纸覆片而使制成的层压嵌板的厚度减小。当为了制造嵌板而随后将大尺寸的被涂覆的层压板进行分割时,这导致在连续制造中的问题。为了确保各个嵌板并不由于厚度的尺寸不足而不满足din13329,必须运行高的品质保证,这一方面减慢了制造,并且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成本。最终也会惹恼商家和/或最终消费者,这是因为直接涂覆的板与用纸覆片涂覆的板的堆叠高度明显不同。

    在已公知的板制造中通常使用hdf板或mdf板作为载体板,其上侧被打磨掉了约0.3mm。在载体板的上侧和下侧上构造有挤压表皮,其也被称为挤压氧化部(press-patina)或腐烂层。该挤压表皮在挤压纤维团时形成,并且通过压机的挤压板或带的热表面产生。挤压表皮的厚度为约0.3mm。因为挤压表皮被完全打磨掉并且芯材被打磨掉约0.1mm,用以在进行进一步涂覆之前减小板的上侧的粗糙度,所以板必须更厚地制造出相应的打磨余量,这持续地影响了制造成本。为了制造出具有6.0mm厚度的符合标准的、借助直接印刷技术制造的地板层压件,载体板必须具有至少0.61mm。

    在ep2236313中例如描述的是,挤压表皮必须被打磨掉,这是因为在挤压表皮的区域中,热输入在进行热挤压时很高,从而粘合剂过快地硬化,由此,胶桥至少部分断裂并且使经施布的层易受影响。胶桥的这种断裂使得制成的嵌板容易发生施加在载体板上的装饰性的和耐磨的层剥离。在正常负载的情况下并且出于对于木材来说典型的量级基于气候波动已经可能出现的脱层并不被客户所容忍。

    因此,存在对耐磨的具有位于上述标准之内的厚度容差的层压嵌板的大的需求。此外,存在对用于制造的资源节约的方法的需求,在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来自附加的方法步骤和/或由于附加的材料造成的额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从这一问题出发,应对用于对利用至少一个纸覆片进行涂覆的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在纸层与木材板的上侧之间建立起力连接(verbindung),从而可靠地避免脱层。在此,应尽可能能够使用常用的被浸渍透的纸。

    问题解决方案在按类属的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上侧和/或下侧还设有挤压表皮,并且该挤压表皮以未经打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层被如下这样薄地施布,使液态的合成树脂完全进入挤压表皮中,不进行对该层的主动干燥,并且纸覆片铺放到挤压表皮上。

    非常令人惊讶的是,本身由直接印刷技术所公知的合成树脂施布导致明显改善了纸覆片在木材板的上侧和/或下侧上的粘附性。因为通常是装饰纸的纸利用合成树脂来浸润,所以人们可能会认为仅仅是因为在层压时使用了更多的树脂而实现了这种更好的粘附性。但是该认为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即使当装饰纸被用树脂浸润饱和并且使用了非常吸水的纸,也就是说由此提高了合成树脂到层压构造中的输入时,也会出现众所周知的脱层现象。利用这样的构造并不能够可靠地防止脱层。

    试验表明,浸渍纸覆片的树脂没有发生溶解,如这在ep2743094a1中发生的那样。在此,完全进入挤压表皮中的合成树脂在此是非活性的。

    经改善的粘附性大致可以归因于对上侧和/或下侧原始地(pressblank),也就是未经处理地提供,并且提供有完整的挤压表皮。液态地施布的合成树脂渗入该挤压表皮中,并且因此与挤压表皮一起形成针对以后施加的装饰纸的最佳的基础覆片。

    液态的合成树脂可以被辊涂、刷涂、抹涂或喷涂。

    由于取消了主动的干燥而加速了制造过程,并且还实现了明显的节能。

    优选地,液态的合成树脂以5g/m2至100的,尤其是5g/m2至50g/m2的并且进一步尤其是优选以5g/m2至25g/m2的量来施布。

    合成树脂优选是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或三聚氰胺-尿素树脂混合物。

    利用涂覆来实现良好的结果,在涂覆中,合成树脂相对水的比例(60:40)具有±10%的容差。

    合成树脂可以含有添加剂,尤其是硬化剂和/或湿润剂和/或热塑性的聚合物。

    纸覆片优选在进行挤压之前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抗磨损保护层来遮盖。该抗磨损保护层可以通过用合成树脂浸润的覆盖纸产生。纸覆片优选是装饰纸。但是,抗磨损保护层也可以以液态的形式施布。还能够想到的是,对于抗磨损保护层来说,合成树脂颗粒撒到纸覆片上。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精加工的木材板相应于传统的在上侧具有纸构造的层压件,主要区别在于,纸构造与木材板之间的粘附性通过事先施布的液态的合成树脂层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抗磨损保护层可以含有耐磨的颗粒,例如刚玉,以便提高层压件的耐磨强度。在对层压构造件进行挤压期间,可以将结构压印到抗磨损保护层中。该结构可以与装饰相一致(“同步孔眼(synchronpore)”)。装饰可以是木纹或瓷砖镜。在木纹的情况下,结构于是相应于在所描绘的木表面的纹理、节孔或孔眼的走向。在瓷砖区域的情况下,结构相应于接缝。

    附图说明

    相对于传统的具有纸覆片的层压构造件所实现的改进可以结合附图容易看出。这些附图分别示出了所涂覆的mdf板从木材芯的上侧(0mm)至中央(3mm)的堆积密度曲线。

    图1示出了一层压构造件从木材芯的上侧(0mm)至中央(3mm)的堆积密度曲线,该层压构造件具有标准mdf板。

    图2示出了一层压构造件从木材芯的上侧(0mm)至中央(3mm)的堆积密度曲线,该层压构造件中使用的标准mdf板具有未经打磨的上侧,也就是

    图3示出了一层压构造件从木材芯的上侧(0mm)至中央(3mm)的堆积密度曲线,该层压构造件具有根据本发明处理的标准的mdf板,该mdf板提供了原始的上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标准mdf板的层压构造件,标准mdf板的上侧被打磨,以便完全去除掉挤压表皮。用合成树脂浸渍的装饰纸覆片铺放到经打磨的上侧上并进行挤压,并且在装饰纸覆片上铺放和挤压有覆盖纸覆片。顶层的抗脱离强度(abhebefestigkeit)为2.0±0.1n/m2。通过纸构造在上侧造成了1900kg/m3的高的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朝木材芯的中央不断下降。

    在图2中所示的图表中使用了具有未经打磨的上侧的标准mdf板,也就是具有完全的挤压表皮的mdf板,用合成树脂浸渍的装饰纸覆片和覆盖纸覆片铺放到该挤压表皮上并进行挤压。顶层的抗脱离强度为1.5±0.3n/m。堆积密度在此在峰值方面较低,但是其也由纸层形成。堆积密度最初连续地下落,在约0.25mm的深度时由没有从上侧分离的挤压表皮造成了上升。在此出现脱层风险,这是因为纸构造与木材板之间的连接很差。

    根据图3研究的板指的是根据本发明处理的标准的mdf板,其提供了原始的上侧,并在铺放经合成树脂浸润的装饰纸覆片和覆盖纸覆片并进行挤压之前,用50g/m2的三聚氰胺树脂加以涂覆。顶层的抗脱离强度为1.9±0.1n/mm2。能够看出的是,最大堆积密度几乎达到标准板的值(图1),但其随后连续下降,并且尽管如此,挤压表皮未被分离,不再记录到堆积密度的上升。如从图2和图3的比较中看出的那样,可能导致脱层现象的缺陷部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避免,从而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完整的曲线。顶层抗脱离强度虽然在此在根据图1的标准构造的水平上运动,然而在此应注意的是,但是仅通过如下方式明显缩短了制造时间,即,取消了对挤压表皮的打磨,由此实现了成本节约,并且上侧的待打磨的区域不必通过在制造mdf板时输入更多的材料来提前进行补偿。能看出的是,根据本发明可靠地避免了脱层并且也许还可以减少对经浸渍的纸覆片的树脂化,这是因为以尽可能的方式通过将合成树脂输入到挤压表皮来事先提供对于连接来说必要的合成树脂。同样也可以如木材板的上侧那样对下侧进行精加工。上侧和下侧也可以相同地处理。优选地,两个侧面同时进行精加工。


    技术特征:

    1.用于对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所述木材板具有上侧和下侧,其中,首先将由液态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层至少施布到所述上侧或所述下侧上,然后施加包含合成树脂的至少一个纸覆片,并且随后将该构造件在压机中在高压和高温下进行挤压,其中,所述合成树脂熔化并与所述木材板的上侧或下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和/或所述下侧还保留有挤压表皮,并且所述挤压表皮以未经打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层被如下这样薄地施布:使得所述液态的合成树脂完全进入所述挤压表皮中,不进行对所述层的主动干燥,并且将合成树脂浸渍的纸覆片铺放到所述挤压表皮上,完全进入挤压表皮中的合成树脂在此是非活性的,合成树脂浸渍的纸覆片中的树脂没有发生溶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和所述下侧被相同地精加工。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的合成树脂被辊涂、刷涂、抹涂或喷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以5g/m2至100g/m2的量来施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以5g/m2至50g/m2的量来施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以5g/m2至25g/m2的量来施布。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是三聚氰胺树脂或尿素树脂或三聚氰胺-尿素树脂混合物。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与水的比例(60:40)具有±10%的容差。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含有添加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含有硬化剂和/或湿润剂和/或热塑性聚合物。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纸覆片是装饰纸。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覆片在挤压之前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抗磨损保护层遮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覆盖纸铺放到所述纸覆片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具有上侧和下侧的木材板进行精加工的方法,其中,首先将由液态的合成树脂构成的层至少施布到上侧或下侧上,然后施加至少一个用合成树脂浸润的纸覆片,并且随后将该构造件在压机中在高压和高温下挤压,其中,合成树脂熔化并与木材板的上侧或下侧连接,其特征在于,上侧和/或下侧还设有挤压表皮,并且该挤压表皮以未经打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层被如下这样薄地施布:使得液态的合成树脂完全进入挤压表皮中,不进行对该层的主动干燥,并且将纸覆片铺放到挤压表皮上。

    技术研发人员:英戈·伦霍夫;弗兰克·奥尔多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地板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9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