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09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便制成砖,青砖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倒入模具内,再不断的将原料挤压使其形成青砖。

    目前,大多数都是人工手动将原料加工成青砖,首先人们将原料倒入模具内,再用铁铲不断的对模具内的原料进行敲实使其形成青砖,再拉动模具将青砖翻转过来,拉动模具与青砖脱离,如此操作比较麻烦,还费力,且由于需要不断的操作,人容易疲惫导致工作效率低。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原料加工成青砖,操作方便,还省力,且工作效率高的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需要不断的敲打模具内的原料使其形成青砖,操作麻烦,还费力,且由于需要不断的操作,人容易疲惫导致工作效率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原料加工成青砖,操作方便,还省力,且工作效率高的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包括有:双层底座,所述双层底座一侧中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架;垫块,所述垫块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下压机构,安装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与所述垫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用于对原料进行挤压;送料机构,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其与所述下压机构配合,用于带动原料移动。

    作为优选,下压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与所述垫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中部,其与所述送料机构配合;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绕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一侧之间;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绕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与所述第一压块一侧之间。

    作为优选,送料机构包括有: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对称式的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导向滑轨上;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滑块一侧,两块所述第二压块接触配合;底盘,所述底盘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二压块一侧;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接于远离所述导向滑轨的所述第二压块一侧与所述底盘一侧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自动碾压机构,自动碾压机构包括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固接于靠近所述垫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一侧,其数量为两块;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两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一侧之间;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垫块一侧,其输出轴端部固接有缺齿齿轮,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接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且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一侧;转杆,所述转杆转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一转轴一侧周向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的所述转杆一侧周向之间;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固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转杆端部;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侧,其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端部滑动配合;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对称式的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其与所述第二楔形块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自动传递机构,自动传递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对称式的转动式连接于靠近所述导向滑轨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每侧所述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两根;链条,所述链条绕在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每侧两根所述第二转轴一侧周向之间,其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块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压块的杆子一侧转动式连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数量为两根,其转动式的连接于靠近所述垫块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第三转轴端部,其与所述缺齿齿轮配合;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三转轴一侧周向;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且未安装有所述第一直齿轮的所述第三转轴一侧周向,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每侧所述第三转轴一侧周向与其中两根所述第二转轴一侧周向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下料框,所述下料框固接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一侧中部,其与所述第二压块配合;第六连接块,所述第六连接块固接于远离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所述下料框外一侧中部;挡板,所述挡板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下料框的所述第六连接块一侧,其与所述下料框和所述第二压块配合;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绕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挡板端部与远离所述下料框的所述第六连接块外一侧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自动出料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包括有:导套,所述导套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l型杆,所述l型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套内,其远离所述双层底座的端部与远离所述第二压块的所述底盘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绕接于靠近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所述l型杆端部与所述导套一侧之间;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对称式的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其与所述l型杆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滑动式的穿接于靠近所述第一压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两侧,其与所述第一压块接触配合;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对称式的绕接于所述第二挡块内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内一侧之间;第四楔形块,所述第四楔形块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的所述第二挡块端部;第三楔形块,所述第三楔形块固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与所述滑块的所述第二压块一侧,其与所述第四楔形块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所述垫块的所述双层底座内一侧;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转动式的穿接于两根所述支撑柱端部之间,另一根转动式的连接于所述双层底座内两侧之间;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绕在两根所述第四转轴之间;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靠近所述支撑柱的所述双层底座内一侧;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其中一根所述第四转轴端部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适量的原料放入送料机构内,拉动送料机构带动原料移动至下压机构正下方,再拉动下压机构向下移动将原料压成青砖,如此,无需人使用到铁铲不断的对原料进行敲打,操作方便,还省力,工作效率高。

    2、通过自动碾压机构的作用,能使得第一压块向下移动对原料进行挤压使其形成青砖,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拉动第一连接块使第一压块将原料压成青砖,省时省力。

    3、通过自动传递机构,能使得第二压块带动原料向右移动被挤压,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拉动第二压块移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碾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传递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自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_双层底座,2_第一支撑架,3_垫块,6_下压机构,61_第一连接块,62_第一弹簧,63_第一压块,64_第二弹簧,7_送料机构,71_导向滑轨,72_滑块,73_第二压块,74_第二连接块,75_底盘,8_自动碾压机构,81_第一楔形块,82_第二楔形块,83_第二支撑架,84_第三连接块,85_第四连接块,86_第一转轴,87_第一传动组件,88_第一锥齿轮,89_第一电机,810_缺齿齿轮,811_转杆,9_自动传递机构,91_第二转轴,92_链条,93_第五连接块,94_第二传动组件,95_第三转轴,96_第二锥齿轮,98_第一直齿轮,99_第二直齿轮,10_下料机构,101_下料框,102_第六连接块,103_挡板,104_第三弹簧,11_自动出料机构,111_第四弹簧,112_导套,113_第一挡块,114_l型杆,12_自锁机构,121_第三楔形块,122_第二挡块,123_第五弹簧,124_第四楔形块,13_传送机构,131_支撑柱,132_第四转轴,133_传送带,134_第三传动组件,135_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双层底座1、第一支撑架2、垫块3、下压机构6和送料机构7,双层底座1外顶部左侧中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右部设有下压机构6,双层底座1外顶部右部设有送料机构7,双层底座1外顶部左侧中间固接有垫块3。

    下压机构6包括有第一连接块61、第一弹簧62、第一压块63和第二弹簧64,第一支撑架2上部右侧滑动式的设有第一连接块61,第一连接块61四端与第一支撑架2外顶部右侧之间都连接有第一弹簧62,第一连接块61中部滑动式的穿接有第一压块63,第一压块63顶部与第一连接块61底部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64。

    送料机构7包括有导向滑轨71、滑块72、第二压块73、第二连接块74和底盘75,双层底座1外顶部右侧前后两部都固接有导向滑轨71,导向滑轨71上滑动式的设有滑块72,滑块72上部中间滑动式的穿接有第二压块73,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接触配合,第二压块73底部固接有底盘75,底盘75外侧面与第二压块73的杆子之间固接有第二连接块74。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原料倒入送料机构7内,再拉动送料机构7向右移动,送料机构7向右移动带动原料向右移动,原料向右移动至下压机构6正下方时,停止拉动送料机构7向右移动,拉动下压机构6向下移动,下压机构6向下移动与原料接触,下压机构6与送料机构7配合将原料压成青砖,松开下压机构6复位,再拉动送料机构7将青砖松开,操作人员即可将青砖取下,青砖取下后,拉动送料机构7向左移动复位,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将原料加工成青砖。

    当操作人员拉动送料机构7带动原料向右移动至第一压块63正下方时,拉动第一连接块61向下移动,第一弹簧62被压缩,第一连接块61向下移动通过第二弹簧64带动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与原料接触,因第二弹簧64的作用,使得第一压块63始终与原料接触,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与送料机构7配合将原料压成青砖。当原料被压成青砖后,松开第一连接块61,因第一弹簧62的作用,第一连接块61向上移动复位通过第二弹簧64带动第一压块63向上移动复位,第一压块63复位与青砖脱离,如此,可将原料压成青砖。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原料倒入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之间,底盘75与原料接触对其限位,再拉动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块74向右移动,同时,第二压块73还通过底盘75带动原料向右移动,原料向右移动至第一压块63正下方时,停止拉动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进而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与原料接触时,第一压块63与第二压块73配合将原料压成青砖,当第一压块63复位与青砖脱离时,拉动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将青砖松开,再将青砖取下,青砖取下后,推动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向内移动复位,即可拉动第二压块73向左移动复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自动碾压机构8,自动碾压机构8包括有第一楔形块81、第二楔形块82、第二支撑架83、第三连接块84、第四连接块85、第一转轴86、第一传动组件87、第一锥齿轮88、第一电机89、缺齿齿轮810和转杆811,第一支撑架2内左侧面固接有两块第四连接块85,两块第四连接块85右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86,第一转轴86底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88,第一支撑架2内左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二支撑架83,第二支撑架83右部转动式的连接有转杆811,转杆811下部与第一转轴86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87,转杆811顶端固接有第三连接块84,第一支撑架2上部滑动式的设有第二楔形块82,第一连接块61内底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第一楔形块81,第一楔形块81与第二楔形块82配合,第二楔形块82左部与第三连接块84尾端滑动配合,垫块3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89,第一电机89的输出轴端部固接有缺齿齿轮810,缺齿齿轮810与第一锥齿轮88配合。

    还包括有自动传递机构9,自动传递机构9包括有第二转轴91、链条92、第五连接块93、第二传动组件94、第三转轴95、第二锥齿轮96、第一直齿轮98和第二直齿轮99,双层底座1外顶部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都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91,前侧两根第二转轴91上部之间与后侧两根第二转轴91上部之间都通过链轮绕有链条92,链条92顶部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连接块93,第五连接块93顶端与第二压块73的杆子底部转动式连接,双层底座1外顶部左侧转动式的连接有两根第三转轴95,后侧第三转轴95位于垫块3右侧,前侧第三转轴95下部周向固接有第二直齿轮99,前侧第三转轴95上部周向与前方左侧第二转轴91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94,后侧第三转轴95上部周向与后侧左侧第二转轴91下部之间也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94,后侧第三转轴95上部周向固接有第二锥齿轮96,第二锥齿轮96位于后侧第二传动组件94上方,第二锥齿轮96与缺齿齿轮810配合,后侧第三转轴95下部周向固接有第一直齿轮98,第一直齿轮98与第二直齿轮99啮合。

    当操作人员推动第二压块73带动原料移动至第一压块63正下方时,启动第一电机89正转,第一电机89正转带动缺齿齿轮810正转,缺齿齿轮810正转与第一锥齿轮88啮合时,缺齿齿轮810带动第一锥齿轮88转动,第一锥齿轮88转动带动第一转轴86转动,第一转轴86转动带动第一传动组件87转动,第一传动组件87转动带动转杆811转动,转杆811转动带动第三连接块84转动,第三连接块84转动带动第二楔形块82向右移动,第二楔形块82向右移动与第一楔形块81接触时,第二楔形块82带动第一楔形块81向下移动,第一楔形块8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块61向下移动,也就使得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与原料接触将其压成青砖,当第二楔形块82向左移动复位时,第二楔形块82与第一楔形块81脱离,第一连接块61复位则带动第一楔形块81向上移动复位,此时,缺齿齿轮810继续正转与第一锥齿轮88脱离,第一锥齿轮88停止转动,第二楔形块82也就停止移动,如此反复,可不断的使第一压块63将原料压成青砖。当全部的原料都压成青砖后,关闭第一电机89,缺齿齿轮810停止正转。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拉动第一连接块61使第一压块63将原料压成青砖,省时省力。

    当第一电机89带动缺齿齿轮810正转时,缺齿齿轮810正转与第二锥齿轮96啮合,缺齿齿轮810也就带动第二锥齿轮96反转,第二锥齿轮96反转带动后侧第三转轴95反转,后侧第三转轴95反转带动后侧第二传动组件94反转,后侧第二传动组件94反转带动后方左侧第二转轴91反转,后方左侧第二转轴91反转通过后方右侧第二转轴91带动后方链条92反转,同时,后方第三转轴95反转还带动第一直齿轮98反转,第一直齿轮98反转带动第二直齿轮99正转,第二直齿轮99正转带动前侧第三转轴95正转,前侧第三转轴95正转带动前侧第二传动组件94正转,前侧第二传动组件94正转带动前方左侧第二转轴91正转,前方左侧第二转轴91正转通过前方右侧第二转轴91带动前方链条92正转,前侧链条92正转与后方链条92反转通过第五连接块93带动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当缺齿齿轮810继续正转与第二锥齿轮96脱离时,第二锥齿轮96停止反转,链条92也就停止通过第五连接块93带动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当缺齿齿轮810再次与第二锥齿轮96啮合时,第二压块73也就带动原料向右移动至第一压块63正下方,缺齿齿轮810也就与第二锥齿轮96脱离,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与第二压块73配合将原料压成青砖,如此反复,当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至最大行程时,链条92通过第五连接块93带动第二压块73向左移动复位。当全部的原料都压成青砖时,第一电机89关闭,第二锥齿轮96停止反转,链条92也就停止通过第五连接块93带动第二压块73移动。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拉动第二压块73移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下料机构10,下料机构10包括有下料框101、第六连接块102、挡板103和第三弹簧104,第一支撑架2内左侧面中部固接有下料框101,下料框101位于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上方,下料框101外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第六连接块102,第六连接块102下部滑动式的设有挡板103,挡板103与下料框101配合,挡板103还与第二压块73配合,挡板103左端与第六连接块102外左侧面下部之间绕接有第三弹簧104。

    还包括有自动出料机构11,自动出料机构11包括有第四弹簧111、导套112、第一挡块113和l型杆114,前后两侧的第二连接块74底部两侧之间均固接有导套112,导套112内滑动式的设有l型杆114,l型杆114顶端与底盘75底部固定连接,l型杆114外端与导套112外侧面之间绕接有第四弹簧111,双层底座1外顶部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一挡块113,第一挡块113位于前后两侧导向滑轨71之间,第一挡块113与l型杆114接触配合。

    还包括有自锁机构12,自锁机构12包括有第三楔形块121、第二挡块122、第五弹簧123和第四楔形块124,第一支撑架2右部前后两侧下部都滑动式的穿接有第二挡块122,第二挡块122内一侧与第一支撑架2右部内侧面之间对称式的绕接有第五弹簧123,第二挡块122与第一压块63接触配合,第二挡块122底端固接有第四楔形块124,第二压块73的杆子顶部内侧固接有第三楔形块121,第三楔形块121与第四楔形块124配合。

    还包括有传送机构13,传送机构13包括有支撑柱131、第四转轴132、传送带133、第三传动组件134和第二电机135,双层底座1内底部右侧前后两部都固接有支撑柱131,前后两侧支撑柱131上部之间与双层底座1上部内前后两侧面右侧之间都转动式的连接有第四转轴132,左右两侧第四转轴132之间绕有传送带133,双层底座1内底部右侧前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35,第二电机135的输出轴端部与第四转轴132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件134。

    初始时,第三弹簧104为拉伸状态,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原料倒入下料框101内,下料框101内的原料掉落至前后两侧第二压块73之间,当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时,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与挡板103脱离,因第三弹簧104的作用,挡板103向右移动将下料框101的出料端挡住,操作人员即可再次将适量的原料倒入下料框101内,进而第二压块73向左移动复位时,第二压块73带动挡板103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04拉伸,挡板103向左移动复位时,下料框101内的原料则掉落至两块第二压块73之间。如此反复,可使得原料掉落至两块第二压块73之间。如此,更方便操作人员使原料加入至两块第二压块73之间。

    初始时,第四弹簧111为压缩状态,当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时,第二连接块74向右移动带动导套112向右移动,导套112向右移动带动l型杆114向右移动,l型杆114向右移动在第一挡块113上滑动,当原料被压成青砖后,l型杆114向右移动至第一挡块113的凹处,因第四弹簧111的作用,l型杆114向外移动带动底盘75向外移动,底盘75向外移动带动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将青砖松开,青砖则掉落至地面上,当第二压块73向左移动复位时,l型杆114也就向左移动复位时,第一挡块113则使得l型杆114向内移动复位,第四弹簧111被压缩,也就使得第二压块73向内移动复位。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拉动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将青砖松开,比较方便。

    当第一连接块61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时,由于第二挡块122将第一压块63限位,第一压块63不会向下移动,进而第二压块73向右移动时,第二压块73还带动第三楔形块121向右移动,进而第三楔形块121向右移动与第四楔形块124接触时,第三楔形块121带动第四楔形块124向外移动,第四楔形块124向外移动带动第二挡块122向外移动,第五弹簧123压缩,第二挡块122向外移动不对第一压块63进行限位,进而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时,第一压块63与原料接触将其压成青砖。当第二压块73继续带动第三楔形块121向右移动时,第三楔形块121向右移动与第四楔形块124脱离,因第五弹簧123的作用,第二挡块122向内移动复位,也就带动第四楔形块124向内移动复位,当链条92通过第五连接块93带动第二压块73向移动一段距离时,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带动第三楔形块121向外移动一段距离,进而第二压块73向左移动复位时,第二压块73带动第三楔形块121向左移动复位,第三楔形块121向左移动不会与第四楔形块124接触。如此,第二压块73还未带动原料移动至第一压块63正下方时,可避免第一压块63向下移动。

    首先操作人员将收集容器放置在双层底座1右侧,再启动第二电机135正转,第二电机135正转带动第三传动组件134正转,第三传动组件134正转带动右侧第四转轴132正转,右侧第四转轴132正转通过左侧第四转轴132带动传送带133正转,进而第二压块73向外移动将青砖松开时,青砖掉落至传送带133上,传送带133正转则带动青砖向右移动,青砖则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当全部的原料都压成青砖时,关闭第二电机135,传送带133停止正转。如此,更方便操作人员对青砖的收集处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双层底座(1),所述双层底座(1)一侧中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架(2);

    垫块(3),所述垫块(3)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

    下压机构(6),安装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与所述垫块(3)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一侧,用于对原料进行挤压;

    送料机构(7),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其与所述下压机构(6)配合,用于带动原料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机构(6)包括有:

    第一连接块(61),所述第一连接块(61)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与所述垫块(3)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一侧;

    第一压块(63),所述第一压块(63)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一侧中部,其与所述送料机构(7)配合;

    第一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2)绕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一连接块(61)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外一侧之间;

    第二弹簧(64),所述第二弹簧(64)绕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一侧与所述第一压块(63)一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送料机构(7)包括有:

    导向滑轨(71),所述导向滑轨(71)对称式的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

    滑块(72),所述滑块(72)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导向滑轨(71)上;

    第二压块(73),所述第二压块(73)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滑块(72)一侧,两块所述第二压块(73)接触配合;

    底盘(75),所述底盘(75)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二压块(73)一侧;

    第二连接块(74),所述第二连接块(74)固接于远离所述导向滑轨(71)的所述第二压块(73)一侧与所述底盘(75)一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动碾压机构(8),自动碾压机构(8)包括有:

    第四连接块(85),所述第四连接块(85)固接于靠近所述垫块(3)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内一侧,其数量为两块;

    第一转轴(86),所述第一转轴(86)转动式的穿接于两块所述第四连接块(85)一侧之间;

    第一锥齿轮(88),所述第一锥齿轮(88)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一转轴(86)端部;

    第一电机(89),所述第一电机(89)安装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垫块(3)一侧,其输出轴端部固接有缺齿齿轮(810),所述缺齿齿轮(810)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8)配合;

    第二支撑架(83),所述第二支撑架(83)固接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85)且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内一侧;

    转杆(811),所述转杆(811)转动式的穿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83)一侧;

    第一传动组件(87),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7)连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一转轴(86)一侧周向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85)的所述转杆(811)一侧周向之间;

    第三连接块(84),所述第三连接块(84)固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转杆(811)端部;

    第二楔形块(82),所述第二楔形块(82)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一侧,其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三连接块(84)端部滑动配合;

    第一楔形块(81),所述第一楔形块(81)对称式的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一侧,其与所述第二楔形块(82)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动传递机构(9),自动传递机构(9)包括有:

    第二转轴(91),所述第二转轴(91)对称式的转动式连接于靠近所述导向滑轨(71)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每侧所述第二转轴(91)的数量为两根;

    链条(92),所述链条(92)绕在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每侧两根所述第二转轴(91)一侧周向之间,其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块(93),所述第五连接块(93)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压块(73)的杆子一侧转动式连接;

    第三转轴(95),所述第三转轴(95)的数量为两根,其转动式的连接于靠近所述垫块(3)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

    第二锥齿轮(96),所述第二锥齿轮(96)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缺齿齿轮(810)的所述第三转轴(95)端部,其与所述缺齿齿轮(810)配合;

    第一直齿轮(98),所述第一直齿轮(98)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1)的其中一根所述第三转轴(95)一侧周向;

    第二直齿轮(99),所述第二直齿轮(99)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双层底座(1)且未安装有所述第一直齿轮(98)的所述第三转轴(95)一侧周向,所述第二直齿轮(99)与所述第一直齿轮(98)啮合;

    第二传动组件(94),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4)连接于每侧所述第三转轴(95)一侧周向与其中两根所述第二转轴(91)一侧周向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机构(10),下料机构(10)包括有:

    下料框(101),所述下料框(101)固接于靠近所述第四连接块(85)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内一侧中部,其与所述第二压块(73)配合;

    第六连接块(102),所述第六连接块(102)固接于远离所述第一压块(63)与所述第二楔形块(82)的所述下料框(101)外一侧中部;

    挡板(103),所述挡板(103)滑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下料框(101)的所述第六连接块(102)一侧,其与所述下料框(101)和所述第二压块(73)配合;

    第三弹簧(104),所述第三弹簧(104)绕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所述挡板(103)端部与远离所述下料框(101)的所述第六连接块(102)外一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动出料机构(11),自动出料机构(11)包括有:

    导套(112),所述导套(112)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二连接块(74)一侧;

    l型杆(114),所述l型杆(114)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导套(112)内,其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的端部与远离所述第二压块(73)的所述底盘(75)一侧固定连接;

    第四弹簧(111),所述第四弹簧(111)绕接于靠近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4)的所述l型杆(114)端部与所述导套(112)一侧之间;

    第一挡块(113),所述第一挡块(113)对称式的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二转轴(91)的所述双层底座(1)外一侧,其与所述l型杆(114)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锁机构(12),自锁机构(12)包括有:

    第二挡块(122),所述第二挡块(122)滑动式的穿接于靠近所述第一压块(63)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两侧,其与所述第一压块(63)接触配合;

    第五弹簧(123),所述第五弹簧(123)对称式的绕接于所述第二挡块(122)内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内一侧之间;

    第四楔形块(124),所述第四楔形块(124)固接于朝向所述双层底座(1)的所述第二挡块(122)端部;

    第三楔形块(121),所述第三楔形块(121)固接于远离所述双层底座(1)与所述滑块(72)的所述第二压块(73)一侧,其与所述第四楔形块(124)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传送机构(13),传送机构(13)包括有:

    支撑柱(131),所述支撑柱(131)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所述垫块(3)的所述双层底座(1)内一侧;

    第四转轴(132),所述第四转轴(132)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转动式的穿接于两根所述支撑柱(131)端部之间,另一根转动式的连接于所述双层底座(1)内两侧之间;

    传送带(133),所述传送带(133)绕在两根所述第四转轴(132)之间;

    第二电机(135),所述第二电机(135)安装于靠近所述支撑柱(131)的所述双层底座(1)内一侧;

    第三传动组件(134),所述第三传动组件(134)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135)的输出轴端部与其中一根所述第四转轴(132)端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原料加工成青砖,操作方便,还省力,且工作效率高的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一种工厂用挤压式青砖成型装置,包括有:双层底座,所述双层底座一侧中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架;垫块,所述垫块固接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所述双层底座外一侧。本发明通过将适量的原料放入送料机构内,拉动送料机构带动原料移动至下压机构正下方,再拉动下压机构向下移动将原料压成青砖,如此,无需人使用到铁铲不断的对原料进行敲打,操作方便,还省力,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伞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伞伞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8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