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19


    本发明涉及pc构件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在pc构件的生产中,放置有构件的模台会被送入养护窑,在养护窑内,构件被加热养护成型。一般地,一个养护室需要放满构件再开始养护,先做完的构件与最后一块构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达2小时以上,等待时间过长;如未放满养护窑进行养护,会损耗大量蒸汽用于加热未放置模台的空间;因不同类型的构件的养护环境和时长不同,同一养护室一般只养护同一种类型构件,如果放在一起以统一时长及环境养护,可能造成养护缺陷,并且还会增加了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其能够有效地改善前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包括养护室、隔热罩以及第一输送管,所述隔热罩设置在所述养护室内,所述隔热罩用于将所述养护室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每个所述养护区域均包括有模台位,每个模台位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养护区域内输送热物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罩为可折叠结构,所述隔热罩用于展开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护区域阻隔开,或者,所述隔热罩用于折叠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护区域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养护设备还包括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安装在所述隔热罩上,所述抵接块用于被模台抵接,以带动所述隔热罩展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罩为弹性结构,所述隔热罩用于在所述抵接块脱离所述模台后,回复至折叠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养护设备还包括滑轨和导向轮,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养护室内,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隔热罩上,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热罩沿所述养护室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构件养护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养护系统还包括模台,所述模台与所述隔热罩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输出部位于所述模台与所述隔热罩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构件养护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位于所述模台与所述隔热罩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出孔,所述多个输出孔沿所述模台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准所述模台的不同部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管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模台相互分离;

    或者,所述第二输送管安装在所述模台上,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第一输送管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养护设备,该构件养护设备包括养护室、隔热罩以及第一输送管,隔热罩设置在养护室内,隔热罩可以将养护室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每个养护区域内均包括有模台位,每个模台位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放置有构件的模台被输送至养护区域内的模台位后,该养护区域内的第一输送管可以单独向该养护区域输出热物质,从而对该养护区域内的构件进行单独养护,不用对养护室内的整个空间进行加热,降低了养护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构件养护设备能够实现构件动态分区养护,每个养护区域内的模台位数量可以灵活控制,每个模台位对应设置的第一输送管的数量也可以灵活控制。各个养护区域相互独立,各个养护区域内的开始养护时间、整体养护时长、养护温度和湿度以及温度上升速度都可以进行独立调节。因此,该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可以提高构件养护灵活性和养护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构件养护系统,该构件养护系统包括前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并且具备该构件养护设备的全部功能。该构件养护系统同样具备降低养护成本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件养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热罩、抵接块以及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热罩、模台、导向轮以及第一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以及模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以及阀门之间的控制流程图。

    图标:1-构件养护系统;11-构件养护设备;111-养护室;1111-养护区域;112-隔热罩;113-第一输送管;1131-第一挤压部;114-抵接块;115-导向轮;117-热源;118-阀门;119-压力传感器;120-控制器;13-模台;14-第二输送管;141-输出孔;142-第二挤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养护系统1,该构件养护系统1包括构件养护设备11和模台13,构件养护设备11包括养护室111、隔热罩112以及第一输送管113,隔热罩112可以将养护室111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每个养护区域1111均包括有模台位,每个模台位均设置有第一输送管113。一般地,构件放置在模台13上,模台13被输送至养护区域1111内的模台位。这样,打开该养护区域1111内的第一输送管113,第一输送管113向对应的养护区域1111内输送热物质,从而对该养护区域1111内的构件进行单独养护,不用对养护室111内的整个空间进行加热,降低了养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养护区域1111内包括有模台位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模台位对应设置的第一输送管1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养护温度、养护速度以及均匀性的情况,控制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的第一输送管113输送热物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构件养护设备11能够实现构件动态分区养护,每个养护区域1111内包括的模台位的数量可以灵活控制,每个模台位对应设置的第一输送管113的数量也可以灵活控制。各个养护区域1111相互独立,各个养护区域1111内的开始养护时间、整体养护时长、养护温度和湿度以及温度上升速度都可以进行独立调节。因此,该构件养护设备11可以提高构件养护的灵活性和养护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第一输送管113输出的热物质为热蒸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隔热罩112的数量可以一个、两个、三个等。可以根据养护室111的空间大小,设置隔热罩112的数量。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养护室111的内腔按需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隔热罩112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隔热罩112沿养护室1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隔热罩112可以将养护室11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每个养护区域1111均可以对构件进行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模台13的数量较少时,可以将所有的模台13放置在同一个养护区域1111内,该养护区域1111单独地对所有模台13上的构件进行养护。模台13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将模台13分类输送入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内,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对应进行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罩112为可折叠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隔热罩112打开后,隔热罩112两侧相邻的两个养护区域1111互不连通,隔热罩112两侧相邻的两个养护区域1111可以单独进行构件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隔热罩112两侧相邻的两个养护区域1111可以同时进行构件养护,也可以是仅有其中一个的养护区域1111进行构件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隔热罩112折叠后,隔热罩112两侧相邻的两个养护区域1111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更大的养护区域1111,能够容纳更多的模台13,能够同时对更多的构件进行养护。此时,养护区域111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输送管113,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模台13的数量和构件对升温的要求,确定第一输送管113打开的数量。

    另外,同时打开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输送管113可以改善养护区域1111的养护均匀性。例如:在同一个养护区域1111内,存在六层第一输送管113,如果仅打开其中一层的第一输送管113,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构件的养护需求。此时需要同时打开多个第一输送管113,提高升温速度。可以理解的是,同时打开一、三、六层的第一输送管113比同时打开四、五、六层的第一输送管113的养护均匀性更好,并且同时打开多层第一输送管113的养护效果也更加优于单独打开其中一层第一输送管113的养护效果。而且,多个第一输送管113同时打开还可以提高升温速度。这样,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开不同数量和不同位置上的第一输送管113,在同一个构件养护设备11中,可以有不同的养护温度和不同的升温速度,从而可以用于养护不同类型的构件。

    如图1所示,养护室111内设置有三个隔热罩112,三个隔热罩112沿养护室11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最下方的隔热罩112处于折叠状态,最上方和中间的隔热罩112均处于展开状态。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抵接块114,抵接块114安装在隔热罩112上。模台13被输送入养护室111内时,模台13的端部与抵接块114抵接,模台13逐渐移动,抵着抵接块114移动,从而带动隔热罩112展开。这样,在模台13到达预定位置的同时,隔热罩112也可以对应展开,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热罩112为弹性结构。隔热罩112展开后,隔热罩112被拉伸延展。养护完成后,模台13与抵接块114分离,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隔热罩112可以自动收缩至折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隔热罩112上设置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装置,可以带动隔热罩112展开或者折叠。这样,隔热罩112的展开或折叠可以单独控制,不用跟随模台13移动而变换状态。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滑轨(图中未示出)和导向轮115,滑轨安装在养护室111内,导向轮115安装在隔热罩112上,导向轮115与滑轨滑动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隔热罩112展开或者折叠的过程中,导向轮115可以在滑轨内移动,具备良好的导向性,隔热罩112展开或者折叠的过程不容易出现方向偏移的情况。

    请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模台13带动抵接块114展开隔热罩112后,模台13与隔热罩112之间间隔设置,第一输送管113的输出部位于模台13与隔热罩1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模台13与隔热罩112之间的距离较短,间隙较小,第一输送管113输出的热物质可以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模台13内的构件上,热量损失少,有效地降低了养护成本。

    请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构件养护系统1还包括第二输送管14,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连通,第二输送管14位于模台13与隔热罩112之间,第二输送管1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出孔141,多个输出孔141沿模台13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准模台13的不同部位。

    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一输送管113输出的热物质可以进入到第二输送管14内,然后再从多个输出孔141输出,并最终将热量传递至模台13的不同部位。这样,位于模台13不同部位的构件均可以同时被养护,可以有效地改善同一个模台13的不同位置的构件出现养护不均匀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14的长度方向与模台13的长度方向平行。前述的“多个输出孔141沿模台13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准模台13的部位”可以理解为,多个输出孔141沿第二输送管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第二输送管14,直接将第一输送管113的输出部设置在隔热罩112与模台1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第二输送管14可以为普通的管道结构,或者,第二输送管14还可以更换为散热翅片管结构。

    请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14安装在模台13上,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模台13上均安装有第二输送管14,模台13被输送进入养护室111后,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对接连通,热物质可以从第一输送管113进入到第二输送管14内。养护完成后,移动模台13,第二输送管14可以与第一输送管113分离,第二输送管14跟随对应的模台13移出养护室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为两者接触式连接或者紧固式连接。

    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热源117,热源117与第一输送管113连通,第一输送管113上设置有阀门118,阀门118可以控制第一输送管113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输送管113上均对应设置有阀门118,这样,每个第一输送管113可以单独地向对应的养护区域1111内输送热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阀门118为电磁阀或电动阀,第一输送管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挤压部1131,第二输送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挤压部1131,第一挤压部1131或者第二挤压部14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9。结合图5,该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控制器120,模台13被输送进入养护室111后,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对接连通,第一挤压部1131与第二挤压部142相互挤压,压力传感器119可以发送出表征第一挤压部1131与第二挤压部142之间的挤压力的电信号,控制器120可以接受到该电信号,然后控制阀门118打开。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输送管113与第二输送管14对接连通的同时,控制器120可以智能控制第一输送管113上对应的阀门118打开,有效地提高了养护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19也可以替换为到位传感器,到位传感器安装在养护室111内,到位传感器可以发送表征模台13已经被输送至对应模台位的电信号。一般地,模台13为金属材料制成,到位传感器为金属检测传感器。控制器120接收到位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后,可以控制阀门118打开。

    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挤压部1131形成于锥形腔的内壁上,第二挤压部142形成于锥形头部的外壁上。这样,锥形头部与锥形腔之间不仅方便对接,方便第一输送管113与第二输送管14连通。而且,锥形头部与锥形腔对接时,可以更容易地产生挤压力,方便压力传感器119感应到压力,控制器120可以更加灵敏地控制阀门118打开。另外,锥形头部与锥形腔对接完成后,相互挤压,密封性能更好,可以有效地增强密封效果。

    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模台13逐渐带动抵接块114移动,隔热罩112逐渐展开,模台13到达预设位置后,隔热罩112完全展开,与此同时,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对接连通,阀门118打开,热物质从输出孔141中释放出来,对模台13不同部位上的构件同时进行养护。整个养护过程,衔接顺畅,自动化程度高,构件养护均匀,能够极大地提高养护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14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输送管113上,第二输送管14与模台13相互分离。即,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形成同一个管道,这样,每个模台13不用再单独地安装第二输送管14,可以有效地节省制造成本。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构件养护系统1的工作原理:

    模台13被输送至养护室111内,模台13抵接于抵接块114,并且带动抵接块114移动,抵接块114带动隔热罩112展开。模台13运动至预设位置时,隔热罩112完全展开,隔热罩112将养护室111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与此同时,第二输送管14与第一输送管113对接连通,第一挤压部1131与第二挤压部142相互挤压,控制器120控制阀门118打开,热物质从热源117经过第一输送管113进入到第二输送管14内,并且从输出孔141输出,对模台13不同部位上的构件同时进行独立养护,使得构件受热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护室(111)、隔热罩(112)以及第一输送管(113),所述隔热罩(112)设置在所述养护室(111)内,所述隔热罩(112)用于将所述养护室(111)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1111),每个所述养护区域(1111)内均包括有模台位,每个模台位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管(113),所述第一输送管(113)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养护区域(1111)内输送热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12)为可折叠结构,所述隔热罩(112)用于展开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护区域(1111)阻隔开,或者,所述隔热罩(112)用于折叠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养护区域(11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抵接块(114),所述抵接块(114)安装在所述隔热罩(112)上,所述抵接块(114)用于被模台(13)抵接,以带动所述隔热罩(112)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12)为弹性结构,所述隔热罩(112)用于在所述抵接块(114)脱离所述模台(13)后,回复至折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养护设备(11)还包括滑轨和导向轮(115),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养护室(111)内,所述导向轮(115)安装在所述隔热罩(112)上,所述导向轮(115)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热罩(112)沿所述养护室(11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7.一种构件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构件养护设备(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件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养护系统(1)还包括模台(13),所述模台(13)与所述隔热罩(1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113)的输出部位于所述模台(13)与所述隔热罩(11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件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养护系统(1)还包括第二输送管(14),所述第二输送管(14)与所述第一输送管(113)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14)位于所述模台(13)与所述隔热罩(112)之间,所述第二输送管(1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输出孔(141),所述多个输出孔(141)沿所述模台(13)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准所述模台(13)的不同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件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14)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管(113)上,所述第二输送管(14)与所述模台(13)相互分离;

    或者,所述第二输送管(14)安装在所述模台(13)上,所述第二输送管(14)与所述第一输送管(113)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涉及PC构件生产领域,该构件养护设备包括养护室、隔热罩以及第一输送管,隔热罩设置在养护室内,隔热罩用于将养护室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域,每个养护区域内均对应设置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用于向对应的养护区域内输送热物质。该构件养护系统包括前述的构件养护设备。该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具备降低养护成本的有益效果。另外,该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构件动态分区养护,每个养护区域内的模台数量可以灵活控制;各个养护区域相互独立,各个养护区域内的开始养护时间、整体养护时长、养护温度和湿度、温度上升速度都可以独立调节。该构件养护设备和系统可以提高养护灵活性和养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蔡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8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