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履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履带的板垫。
背景技术:
许多非公路车辆,诸如土方车辆(例如,挖掘机、滑移履带式装载机或多地形履带式装载机)和农用车辆,包括联接至驱动系统的车辆履带,该车辆履带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的驱动链轮。车辆履带可以有助于在具有圆形截面的传统车轮可能无法充分抓住的表面上提供牵引力。例如,相比于具有两个或多个圆形车轮的车辆,具有车辆履带的车辆可以桥接更大的表面区域,这可以有助于具有车辆履带的车辆横穿具有圆形车轮的车辆通常无法横穿的表面,诸如不平坦或松动的表面(例如,砾石或泥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描述了涉及用于车辆履带的履带板(grouser)的板垫以及涉及包括一个或多个板垫的车辆履带的装置、组件和方法。在一些示例中,板垫限定狭槽,该狭槽构造成接纳托架,该托架构造成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例如,托架的第一臂可以插入到狭槽中,并且托架的第二臂可以构造成接触车辆履带的履带板的内侧以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板垫和托架可以借助于螺栓而固定至履带板。例如,板垫可以限定第一螺栓孔,并且托架的第一臂可限定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一臂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时与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螺栓可以插入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并且接触履带板,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螺栓可以不延伸穿过履带板,而是可以仅与履带板的外侧接合。以这种方式,板垫可以能够被附接至履带板,而无需在履带板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孔,同时仍提供与履带板的相对紧密的配合,板垫被构造成用以覆盖。
技术方案1: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组件包括:履带板,该履带板限定外侧和内侧;板垫,该板垫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外侧,其中,板垫的边缘限定狭槽和与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以及托架,该托架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以及第二臂,该第二臂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内侧。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一臂插入到狭槽中时与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履带板的外侧包括第一外侧,并且履带板的内侧包括第一内侧,并且板垫还限定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其中,第二外侧构造成接触地面,并且第二内侧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第一外侧。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板垫还限定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第一轴线在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延伸,并且,沿着第一轴线从第一边缘所测得的狭槽的宽度为约40mm至约115mm。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狭槽的长度沿着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延伸,并且狭槽的长度为约50mm至约150mm。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至4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第三轴线在板垫的所述第二外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狭槽沿着第三轴线距第二外侧为约10mm至约50mm。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2至5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该组件还包括螺栓,该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第三轴线在板垫的第二外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第一螺栓孔沿第三轴线延伸,并且,螺栓的头部构造成,当螺栓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一个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个螺栓孔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时,螺栓的头部处于板垫内。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6或7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螺栓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并且板垫还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带螺纹的插入件构造成与带螺纹的螺栓形成螺纹连接,其中,带螺纹的插入件定位在板垫中并与狭槽连通。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6至8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螺栓包括末端部分,末端部分构造成,当螺栓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时,末端部分与履带板的外侧接合,其中,末端部分不延伸穿过履带板至履带板的内侧。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6至9的组件的一些示例中,板垫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狭槽包括第一狭槽,托架包括第一托架,并且螺栓包括第一螺栓。板垫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限定第二狭槽和与第二狭槽连通的第三螺栓孔,并且该组件还包括第二托架,该第二托架包括第三臂和第四臂,第三臂构造成插入到板垫的第二狭槽中,第四臂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内侧。第三臂限定第四螺栓孔,该第四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三臂插入到第二狭槽中时与板垫的第三螺栓孔基本对齐。该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三螺栓孔和托架的第四螺栓孔,以将板垫的第二边缘固定至履带板。
技术方案11:在一些示例中,一种环形履带包括:多个履带板,该多个履带板联接在一起以形成环形履带,其中,多个履带板中的每个履带板限定外侧和内侧;以及多个板垫,该多个板垫中的每个板垫限定狭槽和与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每个板垫通过相应的托架而固定至多个履带板的相应的履带板,托架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以及第二臂,该第二臂构造成接触相应的履带板的内侧。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一臂插入到狭槽中时与相应的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
技术方案12:在技术方案11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其中,每个履带板的外侧包括第一外侧,并且每个履带板的内侧包括第一内侧,并且每个板垫还限定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其中,第二外侧构造成接触地面,并且第二内侧构造成接触相应的履带板的第一外侧。
技术方案13:在技术方案11或12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板垫还限定第一边缘和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第一轴线在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延伸。沿着第一轴线从第一边缘所测得的狭槽的宽度为约40mm至约130mm。
技术方案14:在技术方案13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狭槽的长度沿着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延伸,并且狭槽的长度为约50mm至约150mm。
技术方案15:在技术方案12至14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第三轴线在相应的板垫的所述第二外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狭槽沿着第三轴线距第二外侧为约10mm至约50mm。
技术方案16:在技术方案15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板垫通过螺栓固定至多个履带板的相应履带板,该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相应的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沿第三轴线延伸,并且螺栓的头部构造成,当螺栓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时,螺栓的头部处于板垫内。
技术方案17:在技术方案16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螺栓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并且每个板垫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带螺纹的插入件构造成与带螺纹的螺栓形成螺纹连接,其中,带螺纹的插入件定位在板垫中并且与狭槽连通。
技术方案18:在技术方案16或17的环形履带的一些示例中,螺栓包括末端部分,末端部分构造成,当螺栓插入穿过相应的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相应的板垫固定至履带板时,与相应的履带板的外侧接合。末端部分不延伸穿过相应的履带板至履带板的内侧。
技术方案19:在一些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将板垫放置在履带板的外侧上其中,板垫限定外侧和内侧,并且其中,板垫限定狭槽和与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以及将托架附接至板垫和履带板,其中,托架包括:第一臂,该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以及第二臂,该第二臂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内侧。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一臂插入到狭槽中时与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
技术方案20:在技术方案19的方法的一些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螺栓插入穿过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细节在附图和以下说明中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书中,本公开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车辆履带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包括多个履带板和多个板垫。
图2a是示例组件的立体图,该组件包括附接至图1所示车辆履带的履带板的板垫。
图2b是图2a的示例组件俯视图。
图3是图2a和图2b所示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示出图2a至图3b的示例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截面沿组件的宽度截取,并且示出了附接至履带板的板垫。
图4b是图4a的示例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示出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的示例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了涉及用于履带板的板垫以及涉及包括一个或多个板垫的车辆履带的装置、组件和方法。在一些示例中,车辆履带可以包括多个互连的履带板,诸如金属履带板。履带板可以机械地连接在一起以限定闭合的履带。履带板之间的接头可以使得履带板能够相对于邻近的履带板移动,例如在车辆履带的旋转的时候改变邻近的履带齿片之间的角度。这可以使得车辆履带具有灵活性并且保持椭圆形状。
车辆履带的履带板可以限定一个或多个突起,该一个或多个突起构造成与地面接合以增加车辆履带的牵引力。在某些情况下,履带板的这些突起或其他部分可能损坏地面,为安装在金属车辆履带上的车辆提供相对粗糙的行驶等。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板垫可以附接至车辆履带的一个或多个履带板的接地表面,以有助于使作用在地面上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为安装在金属车辆履带上的车辆提供平稳的的行驶等。
一些板垫可以螺栓固定至履带板或夹持到履带板上。例如,螺栓固定的板垫可以构造成穿过履带板螺栓固定。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板垫可以包括多个螺栓,该多个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由履带板限定的对应的多个孔(例如,通孔)。履带板的制造者可能不会将履带板设计成与这样的板垫一起使用,使得由该制造者形成的原始的履带板可能没有限定被构造成接纳板垫附接螺栓的对应的多个孔。因此,可能需要修改履带齿片,从而使螺栓固定的板垫经由多个螺栓来附接,这可能是耗时的并且增加了费用。以这种方式,一些螺栓固定的板垫,诸如售后板垫(例如,构造成在履带板或包括履带板的车辆履带制造之后附接至履带板的板垫)与各种类型的履带板一起使用可能是困难的和/或昂贵的,这是因为螺栓固定的板垫可以构造成附接至特定类型的履带板,限定孔的特定布置。
夹持固定的板垫可以构造成经由过盈配合固定至履带板。例如,该板垫可以包括夹持件或通道,该夹持件或通道构造成接合履带板的内侧以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夹持固定的板垫可以仅经由过盈配合附接至履带板,而无需使用螺栓或其他连接机制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随着时间的流逝,板垫与履带板之间的过盈配合可能降低,结果是,夹持固定的板垫可能从履带板松开,这会对车辆履带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降低车辆履带的稳定性)。另外,夹持固定的板垫与履带板之间的过盈配合的减少可导致例如在板垫的地面磨损之前就要过早地更换板垫。
与上述的螺栓固定或夹持固定的板垫相比,本文所述的板垫构造成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而无需履带板本身中的螺栓孔,这可以使得板垫能够改装到各种类型的履带板上。另外,与履带板啮合但未延伸穿过履带板的螺栓可以用来有助于相对履带板固定板垫,这可有助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保持板垫与履带板之间的相对紧密的配合,即使在相对粗糙的表面条件下使用车辆履带也是如此。
本文所述的板垫各自被构造成覆盖履带板的外侧(例如,接地表面)。板垫可以使用托架固定至履带板。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螺栓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托架可以被构造成插入板垫并接触履带板的内侧,并且一个或多个螺栓可以构造成插入穿过板垫的螺栓孔和托架的螺栓孔。在一些示例中,螺栓可以与金属履带板的外侧接触并接合但不延伸穿过金属履带板,例如,无需在金属履带板本身中有螺栓孔。以这种方式,本文所述的板垫可以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而无需履带板中的螺栓孔,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保持稳固的附接。继而,与螺栓固定或夹持固定的板垫相比,这些板垫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履带板上进行改装,可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可以使得制造成本更低,可以使得制造时间更少等。
在一些示例中,本文描述的板垫限定狭槽和与该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板垫可以安置在履带板的外侧,并且托架的第一臂可以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托架的第二臂可以构造成接触履带板的内侧,以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托架的第一臂可以限定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第一臂插入到板垫的狭槽中时与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并且螺栓可以插入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以接合履带板的表面(而没有延伸穿过履带板的厚度)以将板垫固定至履带板。以这种方式,本文所述的板垫可以被附接至履带板而无需在履带板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预制孔,同时仍提供与履带板的相对紧密的配合。在一些示例中,形成车辆履带的多个互连的履带板中的每个履带板可以用相应的板垫覆盖,以使安装在车辆履带上的车辆具有更平稳的行驶,有助于防止对地面的损坏等。
图1是示例车辆履带1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包括多个履带板12和多个板垫14(为了易于描述,图1中仅示出了该多个板垫14中的一个板垫。)车辆履带10可以例如限定环形履带主体,或者限定被构造成由一个或多个驱动链轮(未示出)驱动的连续履带。驱动链轮可以是例如车辆的驱动系统的一部分。该驱动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驱动链轮,诸如定位在车辆履带10与第一驱动链轮相对的一端上的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常由驱动电动机致动,驱动链轮与车辆履带10接合并且使车辆履带10旋转。在车辆履带10旋转并且与地面接合时,其上安装车辆履带10的车辆取决于车辆履带10旋转的方向而向前或向后移动。在其他示例中,其他驱动机构可以用于驱动车辆履带10。车辆履带10可以与工业车辆一起使用,工业车辆诸如但不限于土方车辆(例如,滑移装载机)或农用车辆(例如,拖拉机)。
在图1中,车辆履带10的一部分已经被去除,以示出履带板12的内侧13a和外侧13b。履带板12的外侧13b位于履带板12与内侧13a相对的一侧上。内侧13a限定了车辆履带10的内周,并且构造成将车辆履带10安装至车辆的驱动系统。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内侧13a包括两排引导凸耳18a和18b(统称为“引导凸耳18”),引导凸耳18a和18b有助于将驱动链轮与车辆履带10对齐并且接合。特别地,引导凸耳18限定引导通道20,该引导通道20尺寸和形状设计成接纳驱动链轮。每排的引导凸耳18与相对的排中的对应引导凸耳18纵向地(或者在连续的车辆履带的情况下周向地)对齐(例如,一个引导凸耳18a与相对的引导凸耳18b对齐)。在其他示例中,然而,引导凸耳18可以布置成与相对的排中的对应引导凸耳18部分地纵向重叠,或者与相对的排中的引导凸耳18交替,使得没有哪两个引导凸耳18沿着履带板12的内侧13a具有相同的纵向位置。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图1所示,履带板12的内侧13a可以包括靠近履带板12的边缘而非基本上居中的引导凸耳18。
履带板12的内侧13a还限定多个肋16,该多个肋16构造成当车辆履带10安装在驱动链轮上时与驱动链轮的驱动链轮齿接合。随着驱动链轮旋转,驱动链轮齿与限定在肋16之间的孔啮合,这使车辆履带10旋转。由于车辆履带10的旋转,车辆履带10(以及其上安装有车辆履带10的任何车辆)在第一方向(例如,前向)上运动。如果驱动链轮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则车辆履带10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后向)上移动。
该多个履带板12的外侧13b限定车辆履带10的外周(或者在非圆形车辆履带10的情况下的周界)或者多个履带板12,并且当车辆履带10安装在车辆上时可以构造成与外表面(例如地面)接合,并且因此,外侧13b可以称为车辆履带10和/或多个履带板12的接地表面。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帮助履带板12与外表面接合并且增加与地面的牵引力,外侧i3b包括多个牵引凸耳22。该多个牵引凸耳22可以从多个履带板12的共用表面延伸以限定接地表面。
该多个履带板12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履带板12由金属或合金制成。例如,履带板12可以各自包括至少一种钢,例如低碳钢(例如,最高约0.3重量%的碳,例如cl022钢)或者中碳钢(例如,最高约0.5重量%的碳,例如c1045钢)。履带板12可以通过链式连结件或任何合适的连接机构互连以形成车辆履带10。在一些示例中,诸如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连接机构(例如,链式连结件)可以限定引导凸耳18、肋16和/或引导通道20。连接机构能够使多个履带板12中的每个履带板相对于邻近的履带板移动(例如枢转)。例如,多个履带板12中的一个履带板可以相对于邻近的履带板枢转以改变邻近的履带板之间的角度,这可以使车辆履带10具有灵活性并且保持椭圆形状(例如,在连续的车辆履带10的情况下)。在其他示例中,该多个履带板12可以使用附加或替代的连接机构来互连,和/或引导凸耳18、肋16和/或引导通道20可以由履带板12的附加或替代的结构来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车辆履带(例如,包括多个履带板12并且不包括任何板垫的车辆履带)可以使安装至该车辆履带的车辆具有相对粗糙的行驶,或者可能无意中损坏地面,例如草。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其中车辆履带10由多个金属制的履带板12形成,该多个履带板12可以比某些地面硬,这可能导致多个履带板12无意中引起地面变化。此外,由金属制成的多个履带板12可能不吸收地面的冲击和/或在与地面接触时弯曲,这可能导致地面的意外损坏、相对粗糙的行驶,或者这两者。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牵引凸耳22可以限定不连续的接地表面。例如,牵引凸耳22可以沿着车辆履带10的外侧分布,这可能破坏车辆履带10的接地表面。由于该不连续的接地表面,安装在车辆履带10上的车辆的行驶可能相对粗糙(例如颠簸),这是由于牵引凸耳22与多个履带板12的、随着车辆履带10旋转在牵引凸耳22之间接触地面的部分之间的过渡的缘故。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多个板垫14可以附接至多个履带板12,以覆盖外侧13b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牵引凸耳22的接地表面),以对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提供更平稳的行驶和/或有助于阻止损坏地面。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履带板12中的每个履带板可以由多个板垫14中的相应的板垫覆盖。
多个板垫14可以由比履带板12软的材料形成。例如,车辆履带10的多个板垫14可以包括(例如,由其形成或以其他方式包括)聚合物。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板垫14可以包括聚氨酯或弹性体中的一种或两种,弹性体诸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另一种弹性体材料。合适的合成橡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板垫14还可以包括其他试剂和活化剂以帮助实现期望的材料性能,诸如增强剂、硫化促进剂、抗臭氧剂、抗氧化剂、硫化剂、阻滞剂、橡胶软化剂、增粘剂等。该多个板垫14的确切成分可以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打算与车辆履带10一起使用的特定应用。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板垫14可以具有以a型肖氏硬度标尺(例如,astmd2240a型标尺)的约53至约87的硬度。例如,该多个板垫14可以具有一定硬度,该硬度在以a型肖氏硬度标度的约79至约87的范围内。在其他示例中,然而,该多个板垫14可以由弹性体或具有其他硬度的其他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该多个板垫14还可以具有相对高的伸长率和拉伸强度。与仅包括履带板12的车辆履带相比,包括附接至多个履带板12的多个板垫14的车辆履带10可以有助于提供更好的车辆机动性,更好的行驶质量和/或增加的牵引力。
图2a是示例组件30的立体图,该组件30包括附接至图1的车辆履带10的履带板12a的板垫14a。图2b是示例组件30的俯视图。组件30可以是图1的车辆履带10的一部分。例如,履带板12a可以是多个履带板12的履带板之一的示例,并且板垫14a可以是多个板垫14的板垫之一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履带板中的每个履带板可以像履带板12a那样构造,并且多个板垫14中的每个板垫可以像板垫14a那样构造。因此,以下附图的描述说明特定的履带板12a和特定的板垫14,但是应当理解,该说明可以应用于车辆履带10的多个履带板12中的其他履带板和/或多个板垫14中的其他板垫。
在图2a和图2b的示例中,单个板垫14a覆盖单个履带板12a。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板垫14a可以将车辆履带的运动阻碍成小于板垫14a与履带板12a的其他比率(例如,包括板垫与履带板为1:1比率的车辆履带10能够以与包括履带板12a且没有板垫14a的车辆履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方式移动。)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多于一个板垫14a可以构造成覆盖单个履带板12a,或者单个的板垫14a可以构造成覆盖多于一个履带板12a。
如图2a所见,履带板12a限定牵引凸耳22a和22b(统称为“牵引凸耳22”)。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的一部分构造成当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时定位在牵引凸耳22之间和/或覆盖牵引凸耳22。以这种方式,板垫14a而不是牵引凸耳22限定组件30的接地表面,与不包括覆盖履带板12a的板垫14a的车辆履带相比,该接地表面可以为安装在包括组件30的车辆履带10上的车辆提供更平稳的行驶和/或帮助阻止车辆履带损坏地面。在图2a和图2b的示例中,板垫14a的底部44处于牵引凸耳22a与22b之间。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在牵引凸耳22a与22b之间可以形成相对紧密的过盈配合。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板垫14a(或板垫14a的一部分,例如底部44)的形状可以构造成对应于履带板12a的外表面13b的形状。以这种方式,板垫14a可能不能在牵引凸耳22之间滑动或以其他方式移动,这可以有助于板垫14a保持相对紧密地固定至履带板12a。
在某些情况下,板垫14a包括一个或多个壁架36a、36b,壁架36a、36b构造成覆盖一个或多个牵引凸耳22。例如,壁架36a构造成覆盖牵引凸耳22a的外侧,并且壁架36b构造成覆盖牵引凸耳22b的外侧。壁架36a、36b可以有助于阻止牵引凸耳22的外表面接触地面。在一些情况下,当包括组件30的车辆履带10旋转时,其中,组件30具有包括覆盖牵引凸耳22的一个或多个壁架36a、36b的板垫14a,牵引凸耳22不太可能露出和/或接触地面。
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可以不包括被构造成覆盖牵引凸耳22的一个或多个壁架36a、36b。然而,板垫14a仍可以构造成为车辆履带10限定主要接地表面。例如,当附接至履带板12a时,板垫14a可以比牵引凸耳22高(例如,沿着图2a中所示的z轴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到板垫14a的顶表面32进行测量)(在图2a至图4b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正交的x-y-z轴)。换言之,板垫14a可以限定第一高度(例如,沿z轴测量),并且履带板12a(例如,包括牵引凸耳22的履带板12a的外侧13b)可以限定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例如,沿z轴从外侧13b到牵引凸耳22的接地表面进行测量)。因此,牵引凸耳22可能不像板垫14a延伸得那么远,使得随着车辆履带10在地面上旋转时,板垫14a能够在履带凸耳22之前或者代替履带凸耳22接触地面。
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可以包括相对平面的顶表面32、渐缩形的侧表面34a、34b和/或渐缩形的边缘46a、46b。包括相对平面的顶表面32的板垫14a可以提供板垫14a的相对稳定的接地表面。例如,与较小的平面顶表面和/或非平面的顶表面相比,较大的平面顶表面32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平稳的行驶,这是因为较大的平面顶表面32可以为安装在车辆履带10上、包括板垫14a和履带板12a的车辆提供较大的接地地面的缘故。在其他示例中,顶表面32可以是弯曲的(例如,相对于x-y平面,而不是在x-y平面中的呈平面状)。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弯曲的顶表面32可以相对逐渐地弯曲,与突然弯曲的顶表面相比,其可以形成更大的接地表面和/或增加车辆履带10的稳定性。
渐缩形的侧表面34a、34b分别在侧表面37a、37b与顶表面32之间提供逐渐的角度过渡,这可以有助于板垫14a为包括组件30的车辆提供更平稳的行驶。例如,在包括板垫14a的车辆履带10旋转时,渐缩形的侧表面34a、34b可以使板垫14a沿着地面平稳地移动,而不是突然接触板垫14a的不同表面,诸如顶表面32和侧表面37a、37b。例如,第一渐缩形的侧表面34a在车辆履带10旋转时可以首先接触地面,并且与处于顶部表面32与侧表面37a之间的阶梯式表面或突变表面相比,第一渐缩形的侧表面34a在车辆履带10旋转时可以逐渐接触地面。类似地,第二渐缩形的侧表面34b可以实现从侧面37b到平面顶表面32的平稳过渡。
渐缩形的边缘46a、46b可以减小作用在车辆履带10和/或板垫14a上的应力。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当车辆履带10正在转向时,渐缩形的边缘46a、46b可以减小作用在板垫14a和/或车辆履带10上的角部应力。例如,板垫14a在车辆履带10转向时可以逐渐地接触渐缩形的边缘46a、46b,而不是板垫14a由于车辆履带10转向而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变形。在其他示例中,渐缩形的边缘46a、46b可以以其他方式减小作用在车辆履带10和/或板垫14a上的应力。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渐缩形的边缘46a、46b的板垫14a不太可能损坏其上车辆履带10正在行驶的地面。
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可以不包括基本平面的顶表面32、渐缩形的侧表面34a、34b和/或渐缩形的边缘46a、46b。例如,板垫14a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基于车辆履带10的应用、车辆履带10期望的性能特征、其上安装车辆履带的车辆的类型等来进行设计。因此,板垫14a可以限定适于配合特定需要的任何形状。此外,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或多个板垫14可以限定胎面图案。例如,板垫14a可以包括从顶表面32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牵引凸耳。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胎面图案可以有助于板垫14a或多个板垫14充分地抓住地面。
在图2a和2b的示例中,板垫14a使用一个或多个托架40a、40b附接至履带板12a。尽管在图中示出了两个托架40a、40b,但是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也可以仅使用一个托架40a或40b或者多于两个托架(例如,板垫14a的相对两端上的多个托架)附接至履带板。如果在板垫14a的同一端上使用多个托架,则每个托架可以构造成接纳在由板垫14a限定的同一狭槽的不同部分中,或者由板垫14a限定的各个分开的狭槽中。在一些情况下,构造成装配在板垫14a的相应螺栓孔38a至38d内的一个或多个螺栓42a至42d也可以用于相对于履带板12a固定板垫14a。一个或多个示例的托架40a、40b、一个或多个示例的螺栓42a至42d、一个或多个示例的螺栓孔38a至38d以及板垫14a到履带板12a的附接示例的细节将参考图3至图4b描述。
图3是图2a和2b所示组件30的一部分的示例分解图。板垫14a限定第一边缘43a和与第一边缘43a相对的第二边缘43b。在一些示例中,当将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时,第一边缘43a可以与第一履带板边缘47a对齐或基本对齐,并且第二边缘43a可以与第二履带板边缘47b对齐或基本对齐。以这种方式,从第一边缘43a延伸到第二边缘43b的板垫14a的宽度可以与从第一履带边缘47a延伸到第二履带边缘47b的履带12a的宽度相同或基本相同,这些宽度沿y轴进行测量。继而,板垫14a可以限定接地表面,使得在车辆履带10移动时履带板12a不接触地面。
在一些情况下,与履带板12a大致相同的宽度的板垫14a可以比不如履带板12a宽或者比履带板12a宽的板垫更稳定。例如,比履带板12a窄(即,宽度更小)的板垫可能导致限定出不平坦的接地表面的车辆履带,这可能是相对不稳定的。附加地或替代地,履带板12a的未被板垫覆盖的部分可能能够接触地面,这可能破坏车辆履带10的接地表面的连续性并且不利地影响车辆履带10的稳定性。作为另一个示例,比履带板12a宽的板垫可能能够围绕履带板12a弯曲(例如,板垫延伸超出履带板12a的宽度的部分),这可能引起包括履带板12a的车辆在其沿着地面移动时变得不稳定。例如,可以围绕履带板弯曲的部分可能不受履带板或车辆履带10的另一种结构的支撑,这可能降低安装有车辆履带10的车辆的稳定性。
在图3至图4b所示的示例中,板垫14a使用定位在分别处于履带板12a的相对的边缘43a、43b处的托架40a、40b而附接至履带板12a。为了使托架40a与板垫14a接合,板垫14a在第一边缘43a上限定第一狭槽52a,狭槽52a构造成接纳托架40a的第一臂54a。第一狭槽52a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宽度(例如,沿着y轴从第一边缘43a进行测量)以接纳第一托架40a的第一臂54a。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可以足够宽,使得当第一托架40a完全插入第一狭槽52a中时,第一托架40a邻抵板垫14a的第一边缘43a。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的宽度可以是约40mm至约130mm,诸如约49.2mm至约95.8m或者约45mm至约130mm。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狭槽52a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第一狭槽52a可以延伸穿过板垫14a的整个宽度。以这种方式,第一狭槽52a和第二狭槽52b(图4a中所示)可以是限定狭槽孔的单个连续的狭槽,该狭槽孔构造成在板垫14a的相对两端上分别接纳第一托架40a和第二托架40b。
类似于第一狭槽52a的宽度,第一狭槽52a可以限定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沿x轴进行测量)以接纳第一托架40a的第一臂54a。在一些情况下,x轴方向在包括板垫14a和履带板124的车辆履带10的基本纵向(或周向)方向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的长度为约50mm至约150m,诸如约70mm至约120mm或者约51mm至约105m。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的长度可以是板垫14a的长度的约67%(例如,沿x轴从第一侧面374到第二侧面37b)。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狭槽52a可以限定不同的长度。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狭槽52a的长度可以取决于多个履带板12的连接机构的节距(例如,构造成连接多个履带板12的相邻链式连结件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较宽的节距可能导致较宽的狭槽长度。例如,具有链式连结件节距为大约135mm的车辆履带10可以包括具有长度为大约94mm的第一狭槽52a的板垫14a,并且,具有链式连结件节距为约171mm的车辆履带10可以包括具有长度为约109mm的第一狭槽52a的板垫14a。在其他示例中,具有链式连结件节距为135mm或171mm的车辆履带可以包括这样的板垫,该板垫包括具有其他长度的第一狭槽。
第一狭槽52a可以具有沿着板垫14a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第一狭槽52a可以沿着板垫14a的第一边缘43a的长度居中,这可以使第一托架40a沿着板垫14a的长度居中,并且有助于施加均匀分布的固定力,以将板垫14a固定至履带板12a。此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的长度可以延伸跨过板垫14a的大部分长度(例如,板垫14a的长度的51%至约90%)。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板垫14a可以比其中第一狭槽52a的长度小于板垫14a的大部分长度的示例更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12a。例如,由于插入在第一狭槽52a内的第一托架40a与板垫14a的较大部分接合,所以板垫14a可以更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12a。以这种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板垫14a不太可能与履带板12a脱离或相对于履带板12a移动。
板垫14a限定被构造成与接地表面接合的外侧,以及被构造成与履带板12a接合的内侧。在一些示例中,顶表面32和/或渐缩形的侧表面34a、34b限定板垫14a的外侧,并且底部44a、4b和/或通道45限定板垫14a的内侧。第一狭槽52a可以离开外侧的任意合适的距离(例如,沿图3所示的z轴方向从板垫14a的外侧进行测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狭槽52a可以在板垫14a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大致居中(例如,居中或几乎居中到制造公差所允许的程度,诸如在居中的1厘米或2厘米内)。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狭槽52a可以离开外表面约10mm至约50mm(例如,沿z轴进行测量),诸如离开外表面约21mm至约29mm(例如,沿z轴)或者离开外表面约26mm至约29mm。在任一示例中,第一狭槽52a相对于板垫14a的外表面定位以在第一托架40a与板垫14a之间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利于第一托架40a和板垫14a之间的配合,其引起托架40a相对于板垫14a的稳定定位。稳定的托架40a位置能够使托架40a在使用车辆履带10期间相对于板垫14a保持就位。与第一狭槽52a的宽度和长度相似,离开板垫14a的外侧的距离可以取决于第一托架40a的构造。
在一些示例中,通向第一狭槽52a的开口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定位在第一渐缩形的边缘46a下方的板垫14a的第一边缘43a上,这当托架40a的第一臂54a完全插入狭槽52a中时可以增加托架40a与之对接的板垫14a的第一边缘43a的表面积。当托架40a插入到狭槽52a中时,增加托架40a与之对接的板垫14a的表面积可以有助于增加托架40a相对于板垫14a的稳定性。
板垫14a如关于图2a和图2b所述构造成附接至履带板12a。例如,板垫14a的内侧构造成接触履带板12a的外侧13b,使得板垫14a的外侧构造成当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时接触地面。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履带板12a可以包括牵引凸耳。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履带板12a在外侧13b上包括三个牵引凸耳22a至22c。在其他示例中,履带板12a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牵引凸耳,例如一个牵引凸耳、两个牵引凸耳、或四个或者更多个牵引凸耳。板垫14a可以构造成覆盖履带板12a的牵引凸耳,例如牵引凸耳22a至22c,使得当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时,被覆盖的牵引凸耳不接触地面。如图3所示,壁架36a和36b构造成覆盖牵引凸耳22a和22b(如图2a和2b中可见),并且通道45构造成覆盖牵引凸耳22c。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关于图2a和2b所述,板垫14a的底部44构造成与牵引凸耳22a和22b形成过盈配合。如图3所示,板垫14a还构造成与牵引凸耳22c形成过盈配合。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可以构造成与任意数量的牵引凸耳形成过盈配合。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板垫14a构造成使得其不与所有或任何牵引凸耳形成过盈配合。相反,板垫14a可以构造成装配在牵引凸耳之间或者装配在牵引凸耳周围。在图3的示例中,板垫14a的底部44包括被构造成装配在牵引凸耳22a与22c之间的第一底部44a,构造成装配在牵引凸耳22b与22c之间的第二底部44b,例如,以与牵引凸耳22a至22c形成过盈配合。底部44还限定通道45,该通道45构造成当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时接纳牵引凸耳22c。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底部44a、第二底部44b或通道45中的至少一个的形状对应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的形状,以能够使板垫14a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配合。例如,通道45的形状可以对应于牵引凸耳22c的形状。继而,板垫14a更可能保持在履带板12a上的预定位置中,保持牢固地附接至履带user12a,更容易安装在履带板12a上,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使用第一托架40a固定至履带板12a。第一托架40a包括第一臂54a和第二臂56a。第一臂54a构造成插入到板垫14a的第一狭槽52a中。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臂54a限定螺栓孔60a和60b。在其他示例中,第一臂54a可以限定单个螺栓孔60a或60b,或者第一臂54a可以限定多于两个的螺栓孔60a、60b。当第一臂54a完全插入到第一狭槽52a中时,例如,使得板垫14a在臂54a与56a之间的部分接触板垫14a的第一边缘43a,由第一臂54a限定的螺栓孔60a、60b可以与由板垫14a限定的螺栓孔38a、38b基本对齐。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臂54a可以包括至少如与由板垫14a限定的狭槽52a连通的螺栓孔38a、38b的数量的螺栓孔60a、60b的数量。例如,第一臂54a可以包括两个螺栓孔60a、60b或者多于两个螺栓孔60a、60b。继而,螺栓42a、42b或另一连接机构可以插入穿过板垫14a的螺栓孔38a、38b和第一托架40a的第一臂的54a的对应的螺栓孔60a、60b,以将板垫14a固定至履带板12a。
第一托架40a的第二臂56a构造成当第一臂54a插入到槽52a中时接触履带板12a的内侧13a。因此,第一托架40a从外侧13b(例如,通过板垫14的第一槽52a)到内侧13a裹绕履带板12a,以将板垫14a附接至履带板12a,而无需履带板12a本身包括任何孔(例如,用于插入穿过的螺栓42a至42d)。至少部分地由于其中第一托架40a裹绕履带板12a并且将履带板12a和板垫14a保持在一起的方式,因此第一托架40a可以使板垫14a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在使用车辆履带期间能够保持紧密地固定至履带板12a,这可以使板垫14a能够具有比某些其他类型的板垫(例如,螺栓固定和/或夹持固定的板垫)更长的使用寿命。另外地或替代地,因为第一托架40a不是永久地附接至板垫14a和/或履带板12a,所以板垫14a可以容易地被另一板垫替换。
第一托架40a的宽度(例如,从第一边缘43a延伸到第二边缘43b沿y轴方向进行测量)、长度(例如,沿x轴方向进行测量)和高度(例如,沿z轴方向从第一臂54a到第二臂56a进行测量)可以取决于板垫14a的构造,诸如第一狭槽52a的尺寸或位置、履带板12a的构造、车辆履带10的预期用途等。因此,第一托架40a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尺寸或构造以适配特定需要。
第一托架40a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托架40a包括金属或合金。例如,第一托架40a可以包括钢、低碳钢、中碳钢等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托架40a可以由与履带板124相同的金属或合金制成。
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螺栓42a至42d可以用于帮助将托架40a、40b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保持就位。例如,板垫14a可以限定被构造成接纳相应的螺栓42a至42d的一个或多个螺栓孔38a至38d。螺栓孔38a至38d可以与狭槽52a、52b连通,使得当将托架40a、40b完全插入到相应的狭槽52a、52b时,插入在螺栓孔38a至38d中的螺栓42a至42d与托架40a、40b的第一臂54a分别接合,这可以压缩各个托架40a、40b的第一臂和第二臂54a、54b、56a、56b。
在图3的示例中,板垫14a限定与第一狭槽52a连通的两个螺栓孔38a、38b。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可以限定与第一狭槽52a连通的一个螺栓孔或多于两个螺栓孔。在一些示例中,螺栓孔38a、38b从板垫14a的外侧延伸至第一狭槽52a或者延伸超过第一狭槽52a。例如,螺栓孔38a、38b可以从顶表面32延伸到第一狭槽52a,或者螺栓孔38a、38b可以从顶表面32延伸超过第一狭槽52a(例如,更靠近或进入到板垫14a的底部44中)。螺栓孔38a、38b可以使螺栓42a、42b或另一附接机构能够插入穿过由板垫14a限定的螺栓孔38a、38b和第一托架40a的第一臂54a上的螺栓孔60a、60b,以将第一托架40a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固定就位。关于螺栓42a至42d的附加细节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
在其中第一托架40a使用螺栓42a、42b固定至板垫14a和履带板12a的示例中,螺栓42a、42b可以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板垫14a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与螺栓42a、42b接合的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例如,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可以与螺栓42a、42b形成螺纹连接。在其他示例中,然而,板垫i4a本身可以限定被构造成与螺栓42a、42b螺纹固定的螺纹,而不是包括分离的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关于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的附加细节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
虽然图3主要描述第一狭槽52a、第一托架40a、第一边缘43a、第一螺栓孔38a、38b、第二螺栓孔60a、60b、螺栓42a、42b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例如板垫14a和履带板12a的组件30的一半),包括板垫14a和履带板12a的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半部基本相似的第二半部。例如,板垫14a可以限定第二狭槽52b和第一螺栓孔38c、38d,并且组件30可以包括限定第二螺栓孔60c、60d的第二托架40b、螺栓42c、42d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c、58d,它们可以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狭槽52a、第一螺栓孔38a、38b、第二螺栓孔60a、60b、第一托架40a、螺栓42a、42b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相同或基本相同。在一些示例中,相比于仅包括第一狭槽52a、第一托架40a、第一边缘43a、第一螺栓孔38a、38b、第二螺栓孔60a、60b、螺栓42a、42b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或者第二狭槽52a、第二托架40b、第一螺栓孔38c、38d、第二螺栓孔60c、60d、螺栓42c、42d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c、58d的组件,包括第一狭槽52a、第一托架40a、第一边缘43a、第一螺栓孔38a、38b、第二螺栓孔60a、60b、螺栓42a、42b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和第二狭槽52a、第二托架40b、第一螺栓孔38c、38d、第二螺栓孔60c、60d、螺栓42c、42d以及带螺纹的插入件58c、58d的组件可以使板垫14a能够更加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12a。例如,相比于仅包括通过托架40a或40b附接至履带板12a的一个边缘43a或43b的组件30,都通过相应的托架40a、40b附接至履带板12a的板垫14a的两个相对的边缘43a、43b更有可能保持在履带板12a上的指定位置中。在任何情况下,该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狭槽52a、第二狭槽52b、第一托架40a、第二托架40b、第一螺栓孔38a至38d、第二螺栓孔60a至60d、螺栓42a至42d和/或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中的一些或全部。
图4a是示出了附接至履带板12a的板垫14a的图2a至图3的示例组件30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截面沿组件30的宽度(例如,沿y轴)截取,并且示出了附接至履带板12a的板垫14a。图4b是图4a的示例组件30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如图4a中可见,将第一托架40a和第二托架40b各自的第一臂54a、54b插入到板垫14a的相应狭槽52a、52b中,并且第一托架40a和第二托架40b的第二臂56a、56b分别接触履带板12a的内侧13a。为了帮助将第一托架40a和第二托架40b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保持就位,和/或将板垫14a固定至履带板12a,螺栓42a至42d插入穿过相应的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和相应的托架40a、40b的第二螺栓孔60a至60d。
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构造成当螺栓42a至42d插入穿过相应的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和相应的托架40a、40b的第二螺栓孔60a至60d时,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螺栓42a至42d可以各自包括末端部分,例如,如图4a所示,螺栓42c、42b各自末端部分62a、62b,当插入穿过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和第二螺栓孔60a至60d时,末端部分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在图4a所示的示例中,然而,螺栓42a至42d没有延伸穿过履带板12a的厚度或者履带板12a中的预定的螺栓孔。相反,例如,螺栓42a至42d的末端部分,例如末端部分62a、62b,可以“深入到”履带板12a的外侧13b中而不延伸穿过其中。以这种方式,螺栓42a至42d可以有助于将托架40a、40b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固定就位,而无需履带板12a中的螺栓孔。螺栓42a至42d的末端部分可以例如相对较尖锐钝或较钝,但是在任一示例中,均构造成施加力抵靠履带板12a的外侧。
例如,构造成与外侧13b接合的螺栓42a至42d可以将每个托架40a、40b的第一臂54a、54b和第二臂56a、56b朝向彼此压缩,这可以有助于阻止托架40a、40b移位,并且也可以有助于将板垫14a保持在履带板12a上。如图4b所示,螺栓42b沿箭头a的方向挤压第一臂54a,并且第一臂54a随后可以沿箭头b的方向挤压螺栓42b的头部64a。沿箭头a和b的方向的这样的力可能导致托架40a的第二臂56a沿箭头c的方向挤压抵靠履带板12a的内侧13a。继而,第一臂54a和第二臂56a可以朝向彼此压缩,并且相比于一些其他板垫,诸如夹持固定的板垫,板垫14a可以长时间地保持牢固地附接至履带板12a,而无需履带板12a包括被构造成接纳螺栓42a至42d的孔。
螺栓42a至42d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可以包括金属或合金,例如钢、高合金钢等。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螺栓42a至42d可以包括8级合金钢(例如aisi4140)或12.9级钢(例如astmf568m)。
螺栓42a至42d也可以具有任何适合尺寸(例如,直径和高度)以适配特定需要。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该高度约20mm至约50mm,诸如约25mm至约39mm(例如,,沿z轴从螺栓42a至42d的头部64a、64b到末端部分62a、62b进行测量)。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的高度可以比板垫14a的高度短。以这种方式,螺栓42a至42d的头部64a、64b可以在板垫14a内(例如,在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内),并且当将螺栓42a至42d插入穿过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和第二螺栓孔60a至60d时,可能不从板垫14a的定表面32突出。继而,螺栓42a至42d不太可能变松、接触地面、损坏等。此外,第一臂54a、54b和第二臂56a、56b可以取决于螺栓42a至42d的高度而朝向彼此压缩,这可以有助于将托架40a、40b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保持就位。
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可以包括末端部分。在图4a中示出了螺栓42b、42c各自的末端部分62a、62b,并且在图4b中示出了螺栓42b的末端部分62a。末端部分62a、62b的构造表示螺栓42a至42d的末端部分。末端部分62a、62b构造成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末端部分62a、62b可以各自具有一定高度ht,该高度ht大于0mm至约5mm,诸如约0.10mm至约3mm,约0.10mm至约1.5mm或者约1.3mm至约2.0mm。在一些示例中,末端部分62a、62b的最多约1.5mm可以构造成深入到外侧13b中。在图4b的示例中,末端部分62a的整个高度ht接合(例如,深入到)金属履带板12a的外侧13b。在其他示例中,小于整个高度ht的部分可以与外侧13b接合。在又一其他示例中,末端部分62a的高度ht没有接合(例如,深入到)金属履带板12a的外侧13b。在一些示例中,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的末端部分62a的数量可以取决于形成履带板12a的材料。在其他示例中,螺栓42a、42b可以不包括末端部分62a、62b(例如,可以具有相对平坦的端部)。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平坦端部可以构造成接合(例如,接触)金属履带板12a的外侧13b。在任何情况下,当末端部分62a、62b或平坦端部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时,螺栓42a至42d可以将第一臂54a、54b和第二臂56a、56b朝向彼此压缩,这可以将托架40a、40b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保持就位。此外,与外侧13b接合的末端部分62a、62b或者平坦端部可能不太可能穿过外侧13b(例如,沿x轴或y轴方向),这可以进一步有助于将托架40a、40b保持就位。
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至42d可以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组件30可以进一步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这些带螺纹的插入件可以构造成与螺栓42a至42d形成螺纹连接。例如,螺栓42a至42d或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中的一个可以包括内螺纹,并且螺栓42a至42d或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中的另一个可以包括外螺纹。如图4b中可见,螺栓42b包括外螺纹66,并且带螺纹的插入件58b包括被构造成与外螺纹66形成螺纹连接的内螺纹68。在一些情况下,螺栓42a至42d与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有助于阻止螺栓42a至42d和/或托架40a、40b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松动,这可以增加附接至履带板12a的板垫14a的使用寿命。
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包括金属或合金。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包括钢、8级合金钢、中碳钢等。8级合金钢的示例可以包括中碳钢(例如,碳在约0.31重量%至约0.60重量%之间),例如aisi4140。在一些示例中,8级合金钢可以具有一定拉伸强度,该拉伸强度大于约1034兆帕斯卡(mpa)(约150,000磅/平方英寸(psi))。在其他示例中,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在一些示例中,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嵌入板垫14a中。例如,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在板垫14a的制造期间嵌入板垫14a中。在其他示例中,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不同的方式定位在板垫14a中或附接至板垫14a。作为一个示例,板垫14a可以形成有与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的期望位置对应的孔,并且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插入孔中并且例如经由摩擦配合、粘合剂等而保持就位。在一些其他示例中,除了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之外,或者作为其替代,板垫14a本身可以包括被构造成与螺栓42a至42d形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在其他情况下,板垫14a可以包括或限定除了被构造成与螺栓42a至42d接合的螺纹以外的机构。
当定位在板垫14a中时,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与狭槽52a、52b和第一螺栓孔38a至38d连通。以这种方式,当螺栓42a至42d插入穿过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a至38d和托架40a、40b的第二螺栓孔60a至60d时,螺栓42a至42d可以插入到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中,以形成螺纹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包括靠近履带板12a的外侧13b的开口端,使得螺栓42a至42d可以延伸穿过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例如,螺栓42a至42d的至少末端部分62a、62b可以延伸出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使得末端部分62a、62b可以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以这种方式,带螺纹的插入件58a至58d可以在两端都敞开,以接纳螺栓42a至42d并且使螺栓42a至42d能够与履带板12a接合。
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可以限定附加的孔,例如,如图4所示的连接螺栓孔72。这样的连接止动孔72可以构造成接纳用于将连接机构(例如,链式连结件)附接至履带板12a的螺栓的头部。在一些情况下,包括诸如连接螺栓孔72之类的附加孔的板垫14a可以使板垫14a能够在履带板12a的外侧13b上齐平,而不是由于螺栓或车辆履带10的其他部件而与外侧13b间隔开。在其他示例中,板垫14a可以限定除了连接螺栓孔72之外或者作为其替代的孔,其构造成接纳用于将连接机构(例如,链式连结件)附接至履带板12a的螺栓的头部。
图5是示出了将板垫附接至履带板的示例技术的流程图。图5的技术将关于图2a至图4b的组件30来描述。在其他示例中,然而,图5的技术可以被用于将其他板垫14a附接至其他履带板(例如,除了关于图2a至图4b所描述的板垫14a和/或履带板12a以外)。
图5的技术包括将板垫14a放置在履带板12a(70)上。例如,板垫14a可以放置在履带板12a的外侧13b上。在一些示例中,板垫14a的底部44可以构造成在履带板12a的牵引凸耳22a至22c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或者可以构造成与牵引凸耳22a-22c更松动地配合,例如,没有形成过盈配合。放置在履带板12a上的板垫14a可以限定车辆履带10的接地表面,该接地表面包括板垫14a和履带板12a。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图5的技术可以包括将多个板垫14放置在多个履带板12上(例如,车辆履带10的多个板垫14和多个履带板12)。
在板垫14a放置在履带板12a上之后,第一托架40a可以附接至板垫14a和履带板12a(72)。例如,托架40a的第一臂54a可以插入到板垫14a的第一狭槽52a中,并且第二臂56a可以接触履带板12a的内侧13a。将第一托架40a附接至板垫14a和履带板12a可以包括将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a、38b与第一臂54a的第二螺栓孔60a、60b对齐连通,使得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38a、38b、60a、60b连通。以这种方式,螺栓42a、42b可以分别插入穿过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a、38b和相应的托架40a的第二螺栓孔38a、38b(74)。继而,板垫14a可以固定至履带板12a,托架40a可以相对于板垫14a和履带板12a保持在预期位置,等等。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42b可以螺纹地连接至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螺栓42a、42b可以使用大于约130牛顿-米(nm)(例如,约100ft-lb)的扭矩而螺纹地连接至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例如,可以使用大于约150nm(例如,约110ft-lb)或大于约163nrn(例如,约120ft-lb)的扭矩而螺纹地连接至带螺纹的插入件58a、58b。此外,在一些示例中,螺栓42a、42b可以构造成与履带板12a的外侧13b接合。在一些这样的情况下,螺栓42a、42b可以旋转(例如,以形成螺纹连接),使得末端部分62a、62b中的至少一些与外侧13b接合。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托架40b也可以附接至板垫14a和履带板12a。在其中第二托架40b附接至板垫14a和履带板12a的示例中,螺栓42c、42d可以类似地插入穿过相应的板垫14a的第一螺栓孔38c、38d和相应的托架40b的第二螺栓孔60c、60d。此外,在其中多个板垫14附接至多个履带板12(例如,车辆履带10的)的示例中,多个托架以及可选地多个螺栓可以附接至相应的车辆履带10的多个板垫14和多个履带板12的多个。
已经描述了各种示例。这些和其他示例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1.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履带板,所述履带板限定外侧和内侧;
板垫,所述板垫构造成接触所述履带板的外侧,其中,所述板垫的边缘限定狭槽和与所述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以及
托架,所述托架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板垫的狭槽中,其中,所述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臂插入到所述狭槽中时与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以及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构造成接触所述履带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的外侧包括第一外侧,并且所述履带板的内侧包括第一内侧,并且所述板垫还限定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外侧构造成接触地面,并且所述第二内侧构造成接触所述履带板的第一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垫还限定第一边缘和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沿着所述第一轴线从所述第一边缘所测得的所述狭槽的宽度为约40mm至约1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的长度沿着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狭槽的长度为约50mm至约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三轴线在所述板垫的所述第二外侧与所述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狭槽沿着所述第三轴线距所述第二外侧为约10mm至约50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所述板垫固定至所述履带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三轴线在所述板垫的第二外侧与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螺栓孔沿所述第三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螺栓的头部构造成,当所述螺栓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一个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个螺栓孔以将所述板垫固定至所述履带板时,所述螺栓的头部处于所述板垫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并且所述板垫还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所述带螺纹的插入件构造成与所述带螺纹的螺栓形成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带螺纹的插入件定位在所述板垫中并与所述狭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构造成,当所述螺栓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所述板垫固定至所述履带板时,所述末端部分与所述履带板的外侧接合,并且其中,所述末端部分不延伸穿过所述履带板至所述履带板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垫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狭槽包括第一狭槽,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架,并且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其中,与所述板垫的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限定第二狭槽和与所述第二狭槽连通的第三螺栓孔,并且其中,所述组件还包括:
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包括:
第三臂,所述第三臂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板垫的第二狭槽中,其中,所述第三臂限定第四螺栓孔,所述第四螺栓孔构造成当所述第三臂插入到所述第二狭槽中时与所述板垫的第三螺栓孔基本对齐,以及
第四臂,所述第四臂构造成接触所述履带板的内侧;以及
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三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四螺栓孔,以将所述板垫的第二边缘固定至所述履带板。
11.一种环形履带,所述环形履带包括:
多个履带板,所述多个履带板联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环形履带,其中,所述多个履带板中的每个履带板限定外侧和内侧;以及
多个板垫,所述多个板垫中的每个板垫限定狭槽和与所述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其中,每个所述板垫通过相应的托架而固定至所述多个履带板的相应的履带板,所述托架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板垫的狭槽中,其中,所述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臂插入到所述狭槽中时与相应的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以及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构造成接触相应的所述履带板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履带板的外侧包括第一外侧,并且每个所述履带板的内侧包括第一内侧,并且每个所述板垫还限定第二外侧和第二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外侧构造成接触地面,并且所述第二内侧构造成接触相应的所述履带板的第一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垫还限定第一边缘和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其中,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沿着所述第一轴线从所述第一边缘所测得的所述狭槽的宽度为约40mm至约13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的长度沿着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狭槽的长度为约50mm至约15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第三轴线在每个所述板垫的所述第二外侧与所述第二内侧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狭槽沿着所述第三轴线距所述第二外侧为约10mm至约5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垫通过螺栓而固定至所述多个履带板中的相应的履带板,所述螺栓构造成插入穿过相应的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其中,所述第一螺栓孔沿所述第三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螺栓的头部构造成,当所述螺栓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时,所述螺栓的头部处于所述板垫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并且每个所述板垫包括带螺纹的插入件,所述带螺纹的插入件构造成与所述带螺纹的螺栓形成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带螺纹的插入件定位在所述板垫中并与所述狭槽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环形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构造成,当所述螺栓插入穿过相应的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相应的所述板垫固定至所述履带板时,所述末端部分与相应的所述履带板的外侧接合,并且其中,所述末端部分不延伸穿过相应的所述履带板至所述履带板的内侧。
19.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板垫放置在履带板的外侧上其中,所述板垫限定所述外侧和内侧,并且其中,所述板垫限定狭槽和与所述狭槽连通的第一螺栓孔;以及
将托架附接至所述板垫和所述履带板,其中,所述托架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构造成插入到所述板垫的狭槽中,其中,所述第一臂限定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臂插入到所述狭槽中时与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基本对齐;以及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构造成接触所述履带板的内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螺栓插入穿过所述板垫的第一螺栓孔和所述托架的第二螺栓孔,以将所述板垫固定至所述履带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