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混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混凝土。
现有的混凝土混料机,一般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混料罐,混料罐内设置有用于混料的搅拌装置,混料罐的上方连接有水管,通过水管对混料罐进行喷水,从而在搅拌装置的搅拌过程中将砂、石和水充分搅拌形成混凝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混凝土混料机在注水的过程中是从混料罐的上方对混料罐进行喷水,这样位于混料罐底层的混凝土料不能及时的与水接触混合,容易使混凝土料结小块,从而使搅拌出的混凝土标准性能差,达不到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位于混料罐内的物料能够及时的与水接触混合,不易使物料结小块,从而使搅拌出的混凝土标准性能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支撑台以及设置于支撑台上的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注水装置,所述混料罐的上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注水装置连接的旋转装置,所述支撑台上还设置有与注水装置连通的泵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水件将水通过注水装置抽往混料罐内,同时旋转装置带动注水装置于混料罐内旋转,从而达到位于混料罐内的物料能够及时的与水接触混合,不易使物料结小块,进而使搅拌出的混凝土标准性能高,达到施工的要求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盖板顶面上的转接头、延伸至混料罐内且与转接头的出水端连通的连接主管、与连接主管远离转接头的一端相连通的连接支管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于连接支管上的喷头,所述转接头与连接主管转动连接,所述泵水件安装于支撑台上且泵水件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转接头的进水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水件将水抽往转接头,然后水通过转接头经过连接主管流向连接支管,最后通过连接支管上的喷头对混料罐内的物料进行注水,从而达到位于混料罐内的物料能够及时的与水接触混合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混料罐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轴装置包括竖向穿设盖板且与盖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混料罐内且位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与连接主管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搅拌轴套设于连接主管上,所述连接主管远离转接头的一端贯穿搅拌轴底端面延伸至搅拌轴外,所述连接主管延伸至搅拌轴外的一端与连接支管连通,所述连接主管和搅拌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的设置给连接主管的安装提供支撑的作用,同时也是搅拌轴和连接主管彼此间的动作不会相互干扰。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轴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盖板顶面上的第一驱动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竖向安装于盖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套设于搅拌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旋转,旋转的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得从动齿轮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使搅拌叶达到搅拌混料罐内物料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盖板顶面上的支托座、安装于支托座顶面上的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以及套设于连接主管上且位于盖板上方的连接盘,所述转盘与连接盘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驱动转盘旋转,由于转盘与连接盘连接,从而使得连接盘带动连接主管旋转,进而使得喷头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混料罐内的物料进行喷水。
可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盘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所述转盘的外周面上且位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设置有连接第一缺口起始端和第二缺口终止端的导向斜块,所述连接盘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环形槽与转盘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斜块的作用下,连接块通过第二缺口进入到环形槽内,连接块通过环形槽与转盘滑移连接,而后在导向斜块的导向作用下,连接块从第一缺口导出转盘,整个过程中转盘带动连接盘转动,从而实现了连接支管在混料罐内旋转。
可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且位于混料罐的一侧设置有隔开组件,所述隔开组件包括推动件、夹持座、安装块和隔板,所述推动件水平安装于支撑台的顶面且位于混料罐的一侧,所述推动件的活塞杆朝向混料罐,且所述推动件的活塞杆与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远离推动件的一侧与安装块可拆卸安装固定,所述安装块远离夹持座的一端与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混料罐的内侧壁相匹配,所述混料罐靠近推动件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隔板滑入的连通口,所述隔板通过连通口滑移进混料罐内,所述隔板位于连接支管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件推动隔板,从而使隔板通过连通口滑移进混料罐内,以此分隔混料罐,从而使得混料罐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被搅拌混合。
可选的,所述混料罐靠近推动件的一侧且位于连通口的上方通过固定块安装有上光电开关,所述安装块的顶面上安装有与上光电开关相适配的下光电开关,所述上光电开关和下光电开关通过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泵水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光电开关和下光电开关的设置用于在合适的时机启动或者制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泵水件,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泵水件按着特定的逻辑进行动作。
可选的,所述夹持座通过锁定件与安装块可拆卸安装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件的设置使得夹持座和安装块之间可拆卸,相对于直接固定连接,便于对损坏的夹持座或者安装块的更换。
可选的,所述混料罐的内侧壁开设有与隔板位置相对应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连通口,所述隔板通过滑移槽与混料罐的内侧壁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的设置给隔板滑移进混料罐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泵水件将水通过注水装置抽往混料罐内,同时旋转装置带动注水装置于混料罐内旋转,从而达到位于混料罐内的物料能够及时的与水接触混合,不易使物料结小块,进而使搅拌出的混凝土标准性能高,达到施工的要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整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台;11、承载板;111、安装口;12、支撑腿;13、泵水件;2、混料罐;21、下料斗;211、出料筒;212、电动阀门;22、盖板;221、进料口;23、支撑架;231、竖杆;232、横杆;24、连通口;25、滑移槽;3、搅拌装置;31、搅拌轴;32、搅拌叶;4、注水装置;41、转接头;411、管道;42、连接主管;421、滚动轴承;43、连接支管;431、第一连接管;432、第二连接管;44、喷头;5、驱动装置;51、第一驱动件;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6、旋转装置;61、支托座;62、第二驱动件;63、转盘;631、第一缺口;632、第二缺口;633、环形槽;634、导向斜块;64、连接盘;641、连接块;7、隔开组件;71、推动件;72、夹持座;73、安装块;74、隔板;75、锁定件;751、螺杆;752、螺母;8、固定块;81、上光电开关;82、下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支撑台1和设置于支撑台11上的混料罐2,混料罐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3和注水装置4。
参照图1和图2,支撑台1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11以及四根分别竖向安装于承载板11底面四个边角处的支撑腿12,承载板11上开设有贯穿承载板11的安装口111;混料罐2通过安装口111固定连接于承载板11上,混料罐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罐体,且混料罐2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混料罐2的下方开口处一体成型有与混料罐2相连通的下料斗21,下料斗21的竖截面呈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下料斗21远离混料罐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斗21相连通的出料筒211,出料筒211上安装有电动阀门212。
参照图2和图3,混料罐2的上方开口处盖合有盖板22,盖板22与混料罐2固定连接,盖板22上开设有与混料罐2相连通的进料口221,盖板22的顶面上设置有驱动搅拌装置3旋转的驱动装置5;盖板22的进料口221处与驱动装置5相邻设置。搅拌装置3包括竖向穿过盖板22的中心处且延伸至混料罐2内的搅拌轴31以及安装于搅拌轴31上且位于混料罐2内的搅拌叶32;搅拌轴31通过轴承与盖板22转动连接,搅拌轴31的外周面上且位于搅拌轴31同一水平面上的搅拌叶32设置有两个,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搅拌叶32对称设置于搅拌轴31上;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搅拌叶32设置为一搅拌叶32组,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32组设置有三组,三组搅拌叶32组由上到下等间距分布于搅拌轴31上。
参照图2和图3,驱动装置5包括竖向安装于盖板22顶面上的第一驱动件51、与第一驱动件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52以及套设于搅拌轴31上且与搅拌轴31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53;从动齿轮53位于盖板22的上方,且从动齿轮53与主动齿轮52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51为电机,电机与盖板22的进料口221处相邻设置。由此,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52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52带动从动齿轮53旋转,旋转的从动齿轮53带动搅拌轴31旋转,从而使得搅拌轴31带动搅拌叶32旋转,进而旋转的搅拌叶32对混料罐2内的物料进行混合。
参照图2和图3,盖板22的顶面安装有竖截面呈l形的支撑架23,支撑架23包括竖向安装于盖板22顶面边缘上的竖杆231以及与竖杆231远离盖板22一端垂直固定的横杆232。注水装置4包括转接头41、连接主管42、连接支管43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于连接支管43上且与连接支管43相连通的喷头44;转接头41竖向设置于横杆232和盖板22之间,转接头41的顶端与横杆232靠近盖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转接头41远离横杆232的一端设置为出水端,转接头41的出水端与连接主管42的端部转动连接,且转接头41的出水端与连接主管42的端部连通,连接主管42与搅拌轴31同轴线设置,且连接主管42套设于搅拌轴31内,连接主管42通过滚动轴承421与搅拌轴31转动连接,滚动轴承421的内环侧与连接主管4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滚动轴承421的外环侧与搅拌轴3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连接支管43设置于混料罐2内,连接支管43呈u形且其开口竖直向上;连接支管43包括横向设置于混料罐2内的第一连接管431以及两竖向设置于混料罐2内且分别与第一连接管431的两端垂直固定的第二连接管432,两第二连接管432均与第一连接管431连通。搅拌轴31和搅拌叶32均设置于两第二连接管432之间,连接主管42远离转接头41的一端穿过搅拌轴31的底端面且延伸至搅拌轴31外,连接主管42穿过搅拌轴31底端面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431固定且相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承载板11的顶面上安装有用于给连接主管42泵水的泵水件13,在本实施例中,泵水件13为水泵,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水箱(图中未示出),转接头41背对竖杆23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进水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411与转接头41的进水端固定且连通。由此,水泵将水箱(图中未示出)内的水抽往转接头41,由转接头41的进水端进入到转接头41内,然后从转接头41的出水端流经连接主管42,最后通过第一连接管431和第二连接管432上的喷头44喷出,从而达到对混料罐2的物料进行注水的目的。
参照图2和图3,同时为了使连接主管42和连接支管43能够旋转,从而使得喷头44更加均匀的对混料罐2内的物料进行注水,盖板22的顶面上还设置有旋转装置6,旋转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于盖板22顶面上的支托座61、安装于支托座61远离盖板22端面上的第二驱动件62、套设于第二驱动件62的输出轴上且与第二驱动件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63以及套设于连接主管42上且与连接主管42固定连接的连接盘6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6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63固定连接,转盘6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缺口631、第二缺口632和环形槽633;第一缺口631与第二缺口632相对设置,环形槽633位于第一缺口631和第二缺口632之间;第一缺口631的起始端和第二缺口632的起始端均位于同一横线上,转盘63的外周面上且位于第一缺口631和第二缺口63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斜块634,导向斜块634的一端通过第一缺口631的起始端与转盘6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缺口632的终止端与转盘63固定连接。连接盘64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环形槽633相匹配的连接块641,连接块641通过环形槽633与转盘63滑移连接;连接块641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块641沿连接盘64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由此,伺服电机驱动转盘63旋转,当连接块641与第二缺口632位置相对应时,在导向斜块634的导向作用下,连接块641通过第二缺口632滑移进环形槽633内与转盘63滑移连接,然后当连接块641与第一缺口631位置相对应时,在导向斜块634的导向作用下,连接块641通过第一缺口631滑移出环形槽633外,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连接盘64一定幅度的转动,从而使得连接盘64带动连接主管42转动,而连接主管42的转动则带动了第一连接管431和第二连接管432的转动,进而使得喷头44更加均匀的往混料罐2内注水。
参照图2和图4,为了隔开混料罐2和下料斗21,从而使得搅拌叶32更加均匀的对混料罐2进行搅拌,承载板11的顶面上且位于混料罐2的一侧设置有隔开组件7,隔开组件7分别与电机、伺服电机和水泵电性连接。
参照图4和图5,隔开组件7包括水平安装于承载板11顶面上且位于混料罐2一侧的推动件71、与推动件7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夹持座72、水平设置于夹持座72上的安装块73以及与安装块73远离夹持座72一端固定连接的隔板74;隔板74的底面与承载板11的顶面抵接,隔板74与混料罐2的内侧壁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件71为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夹持座72固定连接,夹持座72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混料罐2,安装块73远离隔板74的一端沿着夹持座72的开口延伸至夹持座72内,安装块73通过锁定件75与夹持座72可拆卸安装固定。
参照图4和图5,锁定件75为螺杆751和两螺母752,夹持座7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插孔,安装块73上开设有与第一插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孔,螺杆751通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纵向贯穿安装块73和夹持座72,两螺母752分别与螺杆751的两端螺纹连接。混料罐2靠近气缸的一侧开设有与隔板74相匹配的连通口24,混料罐2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连通口24位置相对应的滑移槽25,滑移槽25水平设置且呈u形,滑移槽25的开口朝向连通口24;滑移槽25与隔板74相匹配,隔板74通过连通口24延伸进混料罐2内,且隔板74通过滑移槽25与混料罐2的内侧壁滑移连接;隔板74位于第一连接管431的下方。
由此,气缸推动隔板74水平移动,隔板74通过连通口24滑移进混料罐2内,在滑移槽25的导向作用下,隔板74滑移到底与滑移槽25的底壁抵接,从而对混料罐2起到隔开的作用,以减少混料罐2的混料空间,进而使得搅拌叶32对混料罐2内的物料更加均匀的混料。
参照图4和图5,混料罐2靠近气缸的一侧且位于安装块73的上方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靠近安装块73的一侧安装有上光电开关81,安装块73靠近固定块8的一侧安装有与上光电开关81相适配的下光电开关82,上光电开关81和下光电开关82均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上光电开关81与下光电开关82均通过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与电机、伺服电机和水泵电性连接。由此,当气缸的活塞杆处于完全伸展的状态,隔板74滑移进滑移槽25内,此时上光电开关81和下光电开关82的光线对射,从而上光电开关81和下光电开关82触发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电机、伺服电机和水泵启动,进而使得电机通过搅拌轴31带动搅拌叶32搅拌混料罐2内的物料,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往连接主管42,通过喷头44对混料罐2内进行注水,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主管42带动连接支管43于混料罐2内旋转。当上光电开关81和下光电开关82错位时,控制器制动电机、伺服电机和水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以及设置于支撑台(1)上的混料罐(2),所述混料罐(2)内设置注水装置(4),所述混料罐(2)的上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注水装置(4)连接的旋转装置(6),所述支撑台(1)上还设置有与注水装置(4)连通的泵水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装置(4)包括通过支撑架(23)安装于盖板(22)顶面上的转接头(41)、延伸至混料罐(2)内且与转接头(41)的出水端连通的连接主管(42)、与连接主管(42)远离转接头(41)的一端相连通的连接支管(43)以及多个均匀分布于连接支管(43)上的喷头(44),所述转接头(41)与连接主管(42)转动连接,所述泵水件(13)安装于支撑台(1)上且泵水件(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411)与转接头(41)的进水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轴(31)装置包括竖向穿设盖板(22)且与盖板(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搅拌轴(31)以及设置于混料罐(2)内且位于搅拌轴(31)上的搅拌叶(32),所述搅拌轴(31)与连接主管(42)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搅拌轴(31)套设于连接主管(42)上,所述连接主管(42)远离转接头(41)的一端贯穿搅拌轴(31)底端面延伸至搅拌轴(31)外,所述连接主管(42)延伸至搅拌轴(31)外的一端与连接支管(43)连通,所述连接主管(42)和搅拌轴(31)通过滚动轴承(4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轴(31)连接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于盖板(22)顶面上的第一驱动件(51)、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所述第一驱动件(51)竖向安装于盖板(22)的顶面上,所述第一驱动件(5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5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3)套设于搅拌轴(31)上,所述主动齿轮(52)与从动齿轮(5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于盖板(22)顶面上的支托座(61)、安装于支托座(61)顶面上的第二驱动件(62)、与第二驱动件(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63)以及套设于连接主管(42)上且位于盖板(22)上方的连接盘(64),所述转盘(63)与连接盘(6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6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633),所述转盘(63)的外周面上还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缺口(631)和第二缺口(632),所述环形槽(633)位于第一缺口(631)和第二缺口(632)之间,所述转盘(63)的外周面上且位于第一缺口(631)和第二缺口(632)之间设置有连接第一缺口(631)起始端和第二缺口(632)终止端的导向斜块(634),所述连接盘(64)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块(641),所述连接块(641)通过环形槽(633)与转盘(63)滑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面且位于混料罐(2)的一侧设置有隔开组件(7),所述隔开组件(7)包括推动件(71)、夹持座(72)、安装块(73)和隔板(74),所述推动件(71)水平安装于支撑台(1)的顶面且位于混料罐(2)的一侧,所述推动件(71)的活塞杆朝向混料罐(2),且所述推动件(71)的活塞杆与夹持座(72)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座(72)远离推动件(71)的一侧与安装块(73)可拆卸安装固定,所述安装块(73)远离夹持座(72)的一端与隔板(7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4)与混料罐(2)的内侧壁相匹配,所述混料罐(2)靠近推动件(71)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隔板(74)滑入的连通口(24),所述隔板(74)通过连通口(24)滑移进混料罐(2)内,所述隔板(74)位于连接支管(43)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靠近推动件(71)的一侧且位于连通口(24)的上方通过固定块(8)安装有上光电开关(81),所述安装块(73)的顶面上安装有与上光电开关(81)相适配的下光电开关(82),所述上光电开关(81)和下光电开关(82)通过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51)、第二驱动件(62)和泵水件(13)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72)通过锁定件(75)与安装块(73)可拆卸安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的内侧壁开设有与隔板(74)位置相对应的滑移槽(25),所述滑移槽(25)呈u形且其开口朝向连通口(24),所述隔板(74)通过滑移槽(25)与混料罐(2)的内侧壁滑移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