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4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管是作为通风用的管道,其配合通风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房、地下室、遂道、市政管道工程、机械造船工程、采矿通风设备、消防排烟等恶劣工作环境下的送风及排气、集除烟尘之用。

    目前通风管道大都以弹簧钢圈和塑料膜精制而成,可以任意弯转、驳接自由、体积轻巧的特点,当此类通风管道用久之后其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灰尘油渍等污垢,当要对其进行回收时需要将塑料膜与钢圈进行分离,对钢圈和塑料分别进行回收利用,再对塑料膜两侧均进行清洗,若由人工分离和清洗的话效率极低。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通风管道大都以弹簧钢圈和塑料膜精制而成,可以任意弯转、驳接自由、体积轻巧的特点,当此类通风管道用久之后其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灰尘油渍等污垢,当要对其进行回收时需要将塑料膜与钢圈进行分离,对钢圈和塑料分别进行回收利用,再对塑料膜两侧均进行清洗,若由人工分离和清洗的话效率极低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切割单元、拆分单元、清洗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切割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拆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清洗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切割单元与拆分单元相连接;拆分单元与清洗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切割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拨动轮、第二拨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四传动杆、第三拨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四拨动轮、电动切刀、第十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七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九传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套杆、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十传动杆、第十四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十一传动杆、第二蜗杆和套筒;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拨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拨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拨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拨动轮进行固接;电动切刀与底架相连接;电动切刀下设置有套筒;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蜗杆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第一蜗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一转动机构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蜗杆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拆分单元相连接;第二蜗杆与拆分单元相连接;套筒下方与第一转动机构相连接;套筒下方与第二转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机构包括有第八锥齿轮、第十二传动杆、第一转动轮、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第二楔形块、第二转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二支架、第一光杆和第一楔形块;第八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转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转动轮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楔形块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一楔形块相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三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下方设置有第一楔形块;第十五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楔形块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二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光杆与底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拆分单元包括有第十七传动轮、第十八传动轮、第二丝杆、第四支架、第一弹簧、第二套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十三传动杆、第二蜗轮、第十四传动杆、第十九传动轮、第二十传动轮、第十五传动杆、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轮、第十六传动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五支架、第二电动推杆、第十七传动杆、万向轴、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二十四传动轮、第十八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二十五传动轮、第二十六传动轮、第十九传动杆、第二十七传动轮、第二十八传动轮、第一滚轮、第二十传动杆、第三直齿轮、第二十九传动轮、第三十传动轮、第二十一传动杆、第三十一传动轮、第三十二传动轮、第二滚轮、第四直齿轮、圆筒切割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四支架进行旋接;第四支架旁边设置有第二套杆;第一弹簧一端与第四支架相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环相连接;第二套杆内部轴心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一固定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二固定环进行焊接;第十三传动杆外表面与万向轴相连接;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蜗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相啮合;第十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支架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五支架与第十七传动杆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七传动杆与万向轴相连接;万向轴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滚轮进行固接;第一滚轮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清洗单元相连接;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滚轮进行固接;第二滚轮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直齿轮内部轴心与圆筒切割刀进行固接;圆筒切割刀下方设置有第一夹板;圆筒切割刀与底架相连接;圆筒切割刀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夹板与底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清洗单元包括有第三十三传动轮、第三十四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杆、第三十五传动轮、皮条、第三十六传动轮、第二十三传动杆和清洗箱;第三十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二传动杆上方设置有清洗箱;第二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条与第三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上方设置有清洗箱。

    进一步的,第十传动杆与第一套杆连接处、第十三传动杆和第二套杆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进一步的,第一丝杆与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皮条呈扭转状。

    有益效果是:(1)、为解决目前通风管道大都以弹簧钢圈和塑料膜精制而成,可以任意弯转、驳接自由、体积轻巧的特点,当此类通风管道用久之后其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灰尘油渍等污垢,当要对其进行回收时需要将塑料膜与钢圈进行分离,对钢圈和塑料分别进行回收利用,再对塑料膜两侧均进行清洗,若由人工分离和清洗的话效率极低的缺点。

    (2)、通过设置切割单元、拆分单元和清洗单元;使用时先将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首先将通风管固定在切割单元内,利用切割单元将通风管沿着钢网轨迹螺旋切割,然后将切割后的带状通风管转移至拆分单元内,利用拆分单元将带状通风管的钢网和塑料部分拆分,最后由清洗单元对塑料部分的灰尘油污进行清洗。

    (3)、本发明实现了对塑料通风管道的回收,将通风管道的钢丝与塑料部分进行分离,再对塑料部分进行清洗,代替人工处理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割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切割单元部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转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转动机构部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拆分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拆分单元部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清洗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底架,2_切割单元,3_拆分单元,4_清洗单元,5_控制屏,201_电机,202_第一传动杆,203_第一传动轮,204_第二传动轮,205_第三传动轮,206_第二传动杆,207_第一拨动轮,208_第二拨动轮,209_第四传动轮,2010_第三传动杆,2011_第五传动轮,2012_第六传动轮,2013_第七传动轮,2014_第八传动轮,2015_第四传动杆,2016_第三拨动轮,2017_第九传动轮,2018_第五传动杆,2019_第四拨动轮,2020_电动切刀,2021_第十传动轮,2022_第六传动杆,2023_第一锥齿轮,2024_第二锥齿轮,2025_第一蜗杆,2026_第一蜗轮,2027_第七传动杆,2028_第十一传动轮,2029_第十二传动轮,2030_第八传动杆,2031_第十三传动轮,2032_第三锥齿轮,2033_第一转动机构,2034_第二转动机构,2035_第九传动杆,2036_第四锥齿轮,2037_第五锥齿轮,2038_第六锥齿轮,2039_第一套杆,2040_第一连接板,2041_第一电动推杆,2042_第十传动杆,2043_第十四传动轮,2044_第七锥齿轮,2045_第十一传动杆,2046_第二蜗杆,2047_套筒,203301_第八锥齿轮,203302_第十二传动杆,203303_第一转动轮,203304_第一支架,203305_第三支架,203306_第二楔形块,203307_第二转动轮,203308_第十五传动轮,203309_第十六传动轮,203310_第一丝杆,203311_第二支架,203312_第一光杆,203313_第一楔形块,301_第十七传动轮,302_第十八传动轮,303_第二丝杆,304_第四支架,305_第一弹簧,306_第二套杆,307_第一固定环,308_第二固定环,309_第十三传动杆,3010_第二蜗轮,3011_第十四传动杆,3012_第十九传动轮,3013_第二十传动轮,3014_第十五传动杆,3015_第二十一传动轮,3016_第二十二传动轮,3017_第十六传动杆,3018_第九锥齿轮,3019_第十锥齿轮,3020_第五支架,3021_第二电动推杆,3022_第十七传动杆,3023_万向轴,3024_第二十三传动轮,3025_第二十四传动轮,3026_第十八传动杆,3027_第一直齿轮,3028_第二直齿轮,3029_第二十五传动轮,3030_第二十六传动轮,3031_第十九传动杆,3032_第二十七传动轮,3033_第二十八传动轮,3034_第一滚轮,3035_第二十传动杆,3036_第三直齿轮,3037_第二十九传动轮,3038_第三十传动轮,3039_第二十一传动杆,3040_第三十一传动轮,3041_第三十二传动轮,3042_第二滚轮,3043_第四直齿轮,3044_圆筒切割刀,3045_第一夹板,3046_第二夹板,401_第三十三传动轮,402_第三十四传动轮,403_第二十二传动杆,404_第三十五传动轮,405_皮条,406_第三十六传动轮,407_第二十三传动杆,408_清洗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底架1、切割单元2、拆分单元3、清洗单元4和控制屏5;底架1与切割单元2相连接;底架1与拆分单元3相连接;底架1与清洗单元4相连接;底架1与控制屏5相连接;切割单元2与拆分单元3相连接;拆分单元3与清洗单元4相连接。

    使用时先将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首先将通风管固定在切割单元2内,利用切割单元2将通风管沿着钢网轨迹螺旋切割,然后将切割后的带状通风管转移至拆分单元3内,利用拆分单元3将带状通风管的钢网和塑料部分拆分,最后由清洗单元4对塑料部分的灰尘油污进行清洗;本发明实现了对塑料通风管道的回收,将通风管道的钢丝与塑料部分进行分离,再对塑料部分进行清洗,代替人工处理提高了效率。

    切割单元2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三传动轮205、第二传动杆206、第一拨动轮207、第二拨动轮208、第四传动轮209、第三传动杆2010、第五传动轮2011、第六传动轮2012、第七传动轮2013、第八传动轮2014、第四传动杆2015、第三拨动轮2016、第九传动轮2017、第五传动杆2018、第四拨动轮2019、电动切刀2020、第十传动轮2021、第六传动杆2022、第一锥齿轮2023、第二锥齿轮2024、第一蜗杆2025、第一蜗轮2026、第七传动杆2027、第十一传动轮2028、第十二传动轮2029、第八传动杆2030、第十三传动轮2031、第三锥齿轮2032、第一转动机构2033、第二转动机构2034、第九传动杆2035、第四锥齿轮2036、第五锥齿轮2037、第六锥齿轮2038、第一套杆2039、第一连接板2040、第一电动推杆2041、第十传动杆2042、第十四传动轮2043、第七锥齿轮2044、第十一传动杆2045、第二蜗杆2046和套筒2047;电机201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电机20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20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05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第一拨动轮2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外表面与第二拨动轮208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209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1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10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杆2010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201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10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2012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10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201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2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2017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2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2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2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2021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2014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5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传动杆2015外表面与第三拨动轮2016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2017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2018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18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五传动杆2018外表面与第四拨动轮2019进行固接;电动切刀2020与底架1相连接;电动切刀2020下设置有套筒2047;第十传动轮2021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2022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杆2022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23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2外表面与第一蜗杆2025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2024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2035进行固接;第一蜗杆2025与第一蜗轮2026相啮合;第一蜗轮2026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2027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2027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2028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202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202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2029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2030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2030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杆2030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203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2030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2032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203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2043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2032与第一转动机构2033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2033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2033与第十传动杆2042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2034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2034与第十传动杆2042相连接;第九传动杆2035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九传动杆2035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2036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2036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2037;第四锥齿轮2036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锥齿轮2038;第五锥齿轮2037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39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2038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2039;第一套杆2039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2040相连接;第一套杆2039外表面与第十传动杆2042相连接;第一连接板2040与第一电动推杆2041相连接;第十传动杆204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传动杆2042外表面与第二蜗杆2046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轮2043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2045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2045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2044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2045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2045外表面与拆分单元3相连接;第二蜗杆2046与拆分单元3相连接;套筒2047下方与第一转动机构2033相连接;套筒2047下方与第二转动机构2034相连接。

    首先将通风管人工套在套筒2047外环面,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杆202传动第一传动轮203,第一传动轮203带动第四传动轮209传动第三传动杆2010,第三传动杆2010带动第七传动轮2013传动第十传动轮2021,第十传动轮2021带动第六传动杆2022传动第一蜗杆2025,第一蜗杆2025带动第一蜗轮2026传动第七传动杆2027,第七传动杆2027带动第十一传动轮2028传动第十二传动轮2029,第十二传动轮2029带动第八传动杆2030传动第十三传动轮2031和第三锥齿轮2032,第三锥齿轮2032带动第一转动机构2033动作,第十三传动轮2031带动第十四传动轮2043传动第十一传动杆2045,第十一传动杆2045带动第七锥齿轮2044传动第二转动机构2034,第一转动机构2033和第二转动机构2034同时动作带动套筒2047转动;转动过程中由工作人员在套筒2047一端拖动,在此过程中第三传动杆2010还带动第五传动轮2011和第六传动轮2012转动,第五传动轮2011和第六传动轮2012转动带动第九传动轮2017和第八传动轮2014转动,第九传动轮2017和第八传动轮2014转动带动第五传动杆2018和第四传动杆2015转动,第五传动杆2018和第四传动杆2015转动带动第四拨动轮2019和第三拨动轮2016转动,第四拨动轮2019和第三拨动轮2016转动时可将其下方的通风管的钢丝骨架拨动,使其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接着电动切刀2020启动,对下方旋转着又被拖动的套筒2047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控制拖动速度使得切刀沿着钢丝骨架轨迹螺旋切割,将通风管切割成带状;当切割完成后第一电动推杆2041启动带动第一连接板2040、第一套杆2039、第五锥齿轮2037和第六锥齿轮2038在第十传动杆2042上滑动,滑动至第五锥齿轮2037与第四锥齿轮2036相啮合,则第六传动杆2022转动还带动第一锥齿轮2023传动第二锥齿轮2024,第二锥齿轮2024带动第九传动杆2035传动第四锥齿轮2036,第四锥齿轮2036带动第五锥齿轮2037传动第一套杆2039,第一套杆2039带动第十传动杆2042传动第一转动机构2033和第二转动机构2034,从而使得套筒2047停止转动且位于第一拨动轮207和第二拨动轮208的下方,则第二传动轮204转动带动第三传动轮205传动第二传动杆206,第二传动杆206带动第一拨动轮207和第二拨动轮208转动,第一拨动轮207和第二拨动轮208转动对下方的套筒2047进行拨动,进而带动已成带状的通风管转动,以方便拆分单元3将钢丝与塑料部分分离,然后当切割完成后第一电动推杆2041再次启动带动第一连接板2040、第一套杆2039、第五锥齿轮2037和第六锥齿轮2038在第六锥齿轮2038上滑动,滑动至第六锥齿轮2038与第四锥齿轮2036相啮合,从而第一套杆2039由第六锥齿轮2038带动转动,转向与之前相反,进而第一转动机构2033和第二转动机构2034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再使第四锥齿轮2036不与第五锥齿轮2037和第六锥齿轮2038相啮合;切割单元2实现了将通风管切割成带状,方便后续钢丝的分离以及塑料膜的清洗;另外第十传动杆2042还带动第二蜗杆2046传动第十四传动杆3011,第十四传动轮2043还带动第十一传动杆2045传动第二十三传动轮3024,第二转动机构2034还带动第十七传动轮301转动。

    第一转动机构2033包括有第八锥齿轮203301、第十二传动杆203302、第一转动轮203303、第一支架203304、第三支架203305、第二楔形块203306、第二转动轮203307、第十五传动轮203308、第十六传动轮203309、第一丝杆203310、第二支架203311、第一光杆203312和第一楔形块203313;第八锥齿轮203301与第三锥齿轮2032相啮合;第八锥齿轮203301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203302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203302外表面与第一转动轮203303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203302外表面与第一支架203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架203304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支架203304与第二转动轮203307相连接;第一支架203304与第二楔形块203306相连接;第一支架203304与第一楔形块203313相连接;第三支架203305与第一丝杆203310进行旋接;第三支架203305与第一光杆2033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203305上方设置有第二楔形块203306;第二楔形块203306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轮203307;第二转动轮203307下方设置有第一楔形块203313;第十五传动轮203308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2042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2033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20330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203309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203310进行固接;第一楔形块203313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架203311;第二支架203311与第一丝杆203310进行旋接;第二支架203311与第一光杆20331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203311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光杆203312与底架1相连接。

    第一转动机构2033和第二转动机构2034负责带动通风管转动和移动,两机构结构和原理相同,即第三锥齿轮2032带动第八锥齿轮203301转动,第八锥齿轮203301带动第十二传动杆203302传动第一转动轮203303,第一转动轮203303带动其与第二转动轮203307之间的套筒2047转动,转动完成后第十传动杆2042带动第十五传动轮203308传动第十六传动轮203309,第十六传动轮203309带动第一丝杆203310转动,第一丝杆203310带动第二支架203311和第三支架203305向外移动,则其上方的第一楔形块203313和第二楔形块203306便会下移,进而第二转动轮203307也下移,所以第一转动轮203303变得比第二转动轮203307更高,两者之间的套筒2047便会下滑至第一支架203304下班部分的凹槽内。

    拆分单元3包括有第十七传动轮301、第十八传动轮302、第二丝杆303、第四支架304、第一弹簧305、第二套杆306、第一固定环307、第二固定环308、第十三传动杆309、第二蜗轮3010、第十四传动杆3011、第十九传动轮3012、第二十传动轮3013、第十五传动杆3014、第二十一传动轮3015、第二十二传动轮3016、第十六传动杆3017、第九锥齿轮3018、第十锥齿轮3019、第五支架3020、第二电动推杆3021、第十七传动杆3022、万向轴3023、第二十三传动轮3024、第二十四传动轮3025、第十八传动杆3026、第一直齿轮3027、第二直齿轮3028、第二十五传动轮3029、第二十六传动轮3030、第十九传动杆3031、第二十七传动轮3032、第二十八传动轮3033、第一滚轮3034、第二十传动杆3035、第三直齿轮3036、第二十九传动轮3037、第三十传动轮3038、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第三十一传动轮3040、第三十二传动轮3041、第二滚轮3042、第四直齿轮3043、圆筒切割刀3044、第一夹板3045和第二夹板3046;第十七传动轮3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302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303进行固接;第二丝杆3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丝杆303外表面与第四支架304进行旋接;第四支架304旁边设置有第二套杆306;第一弹簧305一端与第四支架304相连接;第一弹簧305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环307相连接;第二套杆306内部轴心与第十三传动杆309进行固接;第二套杆306外表面与第一固定环307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306外表面与第二固定环308进行焊接;第十三传动杆309外表面与万向轴3023相连接;第二蜗轮3010与第二蜗杆2046相啮合;第二蜗轮3010内部轴心与第十四传动杆3011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杆3011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四传动杆3011外表面与第十九传动轮3012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轮3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3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3013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3014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3014外表面与第二十一传动轮3015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轮301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3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3016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3017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3017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六传动杆3017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3018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3018与第十锥齿轮3019相啮合;第十锥齿轮3019内部轴心与第十七传动杆3022进行固接;第五支架3020与第二电动推杆3021相连接;第五支架3020与第十七传动杆3022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021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七传动杆3022与万向轴3023相连接;万向轴3023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302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四传动轮302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3025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3026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3026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八传动杆3026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3027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3026外表面与第二十五传动轮3029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027与第二直齿轮3028相啮合;第二直齿轮3028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3035进行固接;第二十五传动轮302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六传动轮303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3030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3031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3031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十九传动杆3031外表面与第二十七传动轮3032进行固接;第二十七传动轮303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八传动轮303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八传动轮3033内部轴心与第一滚轮3034进行固接;第一滚轮3034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3035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3036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3035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3035外表面与第二十九传动轮3037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3035外表面与清洗单元4相连接;第三直齿轮3036与第四直齿轮3043相啮合;第二十九传动轮303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传动轮3038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传动轮3038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外表面与第三十一传动轮3040进行固接;第三十一传动轮304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二传动轮3041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二传动轮3041内部轴心与第二滚轮3042进行固接;第二滚轮3042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四直齿轮3043内部轴心与圆筒切割刀3044进行固接;圆筒切割刀3044下方设置有第一夹板3045;圆筒切割刀3044与底架1相连接;圆筒切割刀3044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3046;第一夹板3045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夹板3046与底架1相连接。

    然后需要将钢丝与塑料部分分离,首先由人工将已是带状的通风管的一端穿过圆筒切割刀3044后置于在第二固定环308和第一固定环307之间,第一固定环307被第一弹簧305挤压从而将通风管的一端紧紧的夹持固定住,然后第十七传动轮301转动带动第十八传动轮302传动第二丝杆303,第二丝杆303带动第四支架304及其相连接的零件和固定住的通风管在第十三传动杆309上滑动,滑动过程中第二蜗轮3010带动第十四传动杆3011传动第十九传动轮3012,第十九传动轮3012带动第二十传动轮3013传动第十五传动杆3014,第十五传动杆3014带动第二十一传动轮3015传动第二十二传动轮3016,第二十二传动轮3016带动第十六传动杆3017传动第九锥齿轮3018,第九锥齿轮3018带动第十锥齿轮3019传动第十七传动杆3022,第十七传动杆3022带动万向轴3023传动第十三传动杆309,第十三传动杆309转动带动第二套杆306转动,所以钢丝绳在被第二套杆306带动转动绕在第十三传动杆309上,钢丝绳通过圆筒切割刀3044时被其切割掉塑料部分只留下钢丝,即带状通风管的塑料部分会由于重力作用而下垂落在第一滚轮3034和第二滚轮3042夹之间,接着第十七传动轮301带动第二十四传动轮3025传动第十八传动杆3026,第十八传动杆3026带动第一直齿轮3027和第二十五传动轮3029转动,第二十五传动轮3029带动第二十六传动轮3030传动第十九传动杆3031,第十九传动杆3031带动第二十七传动轮3032传动第二十八传动轮3033,第二十八传动轮3033带动第一滚轮3034转动,第一直齿轮3027带动第二直齿轮3028传动第二十传动杆3035,第二十传动杆3035带动第三直齿轮3036和第二十九传动轮3037转动,第二十九传动轮3037带动第三十传动轮3038传动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第二十一传动杆3039带动第三十一传动轮3040传动第三十二传动轮3041,第三十二传动轮3041带动第二滚轮3042转动,第一滚轮3034和第二滚轮3042的转向相反将之间的塑料膜向下拉直捋顺,以方便切除,所以塑料膜部分就会带动至第一夹板3045和第二夹板3046之间,其上方的圆筒切割刀3044通过第四直齿轮3043带动转动,第四直齿轮3043通过第三直齿轮3036转动带动,所以圆筒切割刀3044将钢丝与塑料膜之间分离,塑料膜就会掉落至下方的清洗单元4进行清洗,第二套杆306将钢丝缠绕在第十三传动杆309之后,电机201停止工作,第二电动推杆3021启动带动第五支架3020向下移动,第五支架3020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十七传动轮303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十三传动杆309以万向轴3023为轴向上翘起,这样另一端就悬空,工作人员就可方便的将钢丝从第十三传动杆309取出;另外第二十传动杆3035还带动第三十三传动轮401转动。

    清洗单元4包括有第三十三传动轮401、第三十四传动轮402、第二十二传动杆403、第三十五传动轮404、皮条405、第三十六传动轮406、第二十三传动杆407和清洗箱408;第三十三传动轮401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3035进行固接;第三十三传动轮4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四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四传动轮402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二传动杆403进行固接;第二十二传动杆403上方设置有清洗箱408;第二十二传动杆4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403外表面与第三十五传动轮404进行固接;第三十五传动轮404外环面通过皮条405与第三十六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六传动轮406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三传动杆407进行固接;第二十三传动杆407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407上方设置有清洗箱408。

    塑料膜部分从第一夹板3045和第二夹板3046下落至清洗箱408内,第三十三传动轮401转动带动第三十四传动轮402传动第二十二传动杆403,第二十二传动杆403带动第三十五传动轮404传动皮条405,皮条405带动第三十六传动轮406传动第二十三传动杆407,由于皮条405呈扭转状,所以第三十五传动轮404与第三十六传动轮406的方向相反,进而第二十二传动杆403与第二十三传动杆407的方向相反,调整电机201转向使得第二十二传动杆403和第二十三传动杆407相向转动,从而使得上方的清洗箱408左右往复移动对里面的塑料膜进行清洗。

    第十传动杆2042与第一套杆2039连接处、第十三传动杆309和第二套杆306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可以使得杆与套之间能相互滑动也能相互带动转动。

    第一丝杆203310与第三支架203305和第二支架203311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可以带动第一丝杆203310与第三支架203305相向或背向移动。

    皮条405呈扭转状。

    可以使得第二十二传动杆403与第三十六传动轮406之间的转向相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和控制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切割单元、拆分单元和清洗单元;底架与切割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拆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清洗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切割单元与拆分单元相连接;拆分单元与清洗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拨动轮、第二拨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四传动杆、第三拨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四拨动轮、电动切刀、第十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七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九传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套杆、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十传动杆、第十四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十一传动杆、第二蜗杆和套筒;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拨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拨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拨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拨动轮进行固接;电动切刀与底架相连接;电动切刀下设置有套筒;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蜗杆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第一蜗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一转动机构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转动机构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套杆;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蜗杆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拆分单元相连接;第二蜗杆与拆分单元相连接;套筒下方与第一转动机构相连接;套筒下方与第二转动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机构包括有第八锥齿轮、第十二传动杆、第一转动轮、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第二楔形块、第二转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二支架、第一光杆和第一楔形块;第八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转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与底架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转动轮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楔形块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一楔形块相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三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下方设置有第一楔形块;第十五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楔形块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第二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光杆与底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拆分单元包括有第十七传动轮、第十八传动轮、第二丝杆、第四支架、第一弹簧、第二套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十三传动杆、第二蜗轮、第十四传动杆、第十九传动轮、第二十传动轮、第十五传动杆、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轮、第十六传动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五支架、第二电动推杆、第十七传动杆、万向轴、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二十四传动轮、第十八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二十五传动轮、第二十六传动轮、第十九传动杆、第二十七传动轮、第二十八传动轮、第一滚轮、第二十传动杆、第三直齿轮、第二十九传动轮、第三十传动轮、第二十一传动杆、第三十一传动轮、第三十二传动轮、第二滚轮、第四直齿轮、圆筒切割刀、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与第四支架进行旋接;第四支架旁边设置有第二套杆;第一弹簧一端与第四支架相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环相连接;第二套杆内部轴心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一固定环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二固定环进行焊接;第十三传动杆外表面与万向轴相连接;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二蜗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与第十锥齿轮相啮合;第十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支架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五支架与第十七传动杆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七传动杆与万向轴相连接;万向轴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滚轮进行固接;第一滚轮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清洗单元相连接;第三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滚轮进行固接;第二滚轮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四直齿轮内部轴心与圆筒切割刀进行固接;圆筒切割刀下方设置有第一夹板;圆筒切割刀与底架相连接;圆筒切割刀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夹板与底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单元包括有第三十三传动轮、第三十四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杆、第三十五传动轮、皮条、第三十六传动轮、第二十三传动杆和清洗箱;第三十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二传动杆上方设置有清洗箱;第二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条与第三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上方设置有清洗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十传动杆与第一套杆连接处、第十三传动杆和第二套杆连接处外环面均设置有一直切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丝杆与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皮条呈扭转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钢丝的塑料通风管回收装置,包括有底架、切割单元、拆分单元、清洗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切割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拆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清洗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切割单元与拆分单元相连接;拆分单元与清洗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塑料通风管道的回收,将通风管道的钢丝与塑料部分进行分离,再对塑料部分进行清洗,代替人工处理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记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记辉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7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