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辊结构。
背景技术:
冷却辊是通入冷却水的辊筒。压延薄膜或胶黏带涂布时,在成品成卷时为了减少热材料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变形,在成卷前将材料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的变形。冷却水通过吸收材料的热量来使其降温,冷却水在冷却辊中行进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降温效果就越差,导致冷却辊不同位置的冷却效果不同,继而影响材料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辊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储水箱和冷却器,储水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储水箱内部分隔形成热水腔和冷水腔,热水腔和冷却器之间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第一过滤器,冷却器和冷水腔之间连接有回水管,回水管上设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一水泵,冷水腔和冷却辊之间设有冷水进管,冷水进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冷却辊和热水腔之间设有热水出管,冷却辊包括辊身和设置在辊身左右两侧的空腔环,空腔环内侧设有密封套,冷水进管穿过右侧的密封套伸入辊身内,冷水进管左端插入左侧的密封套内,热水出管穿过左侧的密封套伸入辊身内,热水出管右端插入右侧的密封套内,辊身包括支撑部和连接在支撑部上的匀热层,匀热层内侧设有隔热层,匀热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分隔板隔开,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内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隔离板,冷水进管上连接有冷水支管,冷水支管与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相连,热水出管上连接有热水支管,热水支管与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相连。
作为优选,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左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供水管相连,第一壳体顶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与进水管右侧上部固定相连,第一壳体内部设有过滤筒,过滤筒左端与进水管右端相抵接,过滤筒右端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第一壳体右侧壁且与右侧壁转动相连,转动轴的右端设有传动齿轮,第一壳体右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传动齿轮相配合以驱动转动轴转动,过滤筒左端设有挡块,过滤筒外周与挡块相同的一侧设有凸块,第一壳体底部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端与过滤筒外壁贴合,安装块右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端与第一壳体的顶壁固定相连,安装块和固定块之间设有活动挡块,活动挡块顶端连接有活动挡块弹簧,活动挡块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顶壁固定相连,活动挡块在活动挡块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在过滤筒的外壁上,固定块下端固定有密封片,密封片的活动端抵在活动挡块侧面,第一壳体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凸台,第一连接凸台内连接有过滤出水管,过滤出水管另一端与冷却器相连,过滤出水管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环,第一定位凸环上设有密封台,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一连接凸台之间设有密封圈,过滤水出管插入第一连接凸台时,密封台和第一连接凸台将密封圈夹紧固定,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一连接凸台的相对面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槽,第一壳体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凸台,第二连接凸台内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第二连接凸台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反冲洗出水管前端的安装槽,第二连接凸台右侧设有导入口,反冲洗出水管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环,第二连接凸台右端面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定位凸环的定位爪,第二连接凸台右端面上位于定位爪和导入口之间的位置设有若干第二密封槽,过滤筒的右侧设有密封块,密封块的面积大于反冲洗出水管与第一壳体连接处的开口面积。
作为优选,固定块与活动挡块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两个第一密封条,活动挡块与固定块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个第二密封条,活动挡块运动到上下两个极限位置时,第二密封条分别与上下两处的第一密封条贴合。
作为优选,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过滤网,第二壳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丝杆机构和第二丝杆机构,过滤网的两端穿出第二壳体后分别与第一丝杆机构的第一丝杆滑块和第二丝杆机构的第二丝杆滑块相连,过滤网与第二壳体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座,第一丝杆机构和第二丝杆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丝杆机构的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机构的第二丝杆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作为优选,第一丝杆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座,第一丝杆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第一丝杆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杆驱动轮,第二丝杆机构包括第二丝杆座,第二丝杆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一端连接有第二丝杆驱动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电机驱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远离传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轮,第一传动带轮和第一丝杆驱动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传动电机右侧设置第一轴承座,电机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电机轴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轴两端通过第一支撑座支撑,第一传动轴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两端通过第二支撑座支撑,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和第三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轮和第三传动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轴左侧连接有第四传动带轮,传动电机左侧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右端连接有第五传动带轮,第四传动带轮和第五传动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带,第三传动轴左侧连接有第六传动带轮,第六传动带轮和第二丝杆驱动轮之间连接有第四传动带。
作为优选,储水箱侧面设有补水箱,补水箱和储水箱之间连接有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热水腔内设有水位监测器,水位监测器和电磁阀之间电性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竖直设置的隔离板将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通道,冷水支管与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热水支管与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冷水从冷水进管通过冷水支管进入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各个独立小通道,再通过热水支管进入热水出管。将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独立小通道体积小,冷水从进入到排出经历的距离短,所吸收的热量不会多,使温度变化不会太太,从而使辊身各处的温度保持均匀,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冷却辊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过滤器反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过滤出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反冲洗出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一过滤器反冲洗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过滤器过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过滤器过滤状态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二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储水箱的侧视图;
图16为图1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供液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杆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冷却辊1、第一冷却通道101、匀热层102、隔离板103、第二冷却通道104、空腔环105、密封套106、隔热层107、固定架108、支撑部109、分隔板110、储水箱2、隔板201、热水腔202、冷水腔203、水位监测器204、密封垫205、供液控制机构3、转动块301、第一转动杆302、浮球303、配重块304、悬挂杆305、限位块306、定位槽307、定位销插口308、第一连接杆309、第二连接杆3010、导向杆3011、阀盖3012、第二转动杆3013、安装口3021、卡块3022、导向孔3023、导向杆3024、卡块弹簧3025、限位凸台3026、限位凸环3027、卡块凹槽3028、定位销凹槽3029、定位柱3030、定位销弹簧3031、定位销3032、冷却器4、补水箱5、供水管6、第一过滤器7、第一壳体701、进水管702、安装块703、固定块704、活动挡块弹簧705、过滤筒706、挡块7061、凸块7062、转动轴7063、传动齿轮7064、支撑环7065、密封块7066、活动挡块707、过滤出水管708、支撑块709、支撑架7010、驱动机构7011、反冲洗出水管7012、反冲洗腔7013、过滤腔7014、第一连接凸台7015、第一密封槽7016、密封圈7017、第一定位凸环7018、密封台7019、第二定位凸环7020、定位爪7021、第二密封槽7022、导入口7023、安装槽7024、第二连接凸台7025、密封片7026、第一密封条7027、第二密封条7028、回水管8、第二过滤器9、第二壳体901、过滤网902、密封座903、导向杆904、第一丝杆机构905、第一丝杆滑块9051、第一丝杆9052、第一丝杆座9053、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第二丝杆机构906、第二丝杆滑块9061、第二丝杆9062、第二丝杆座9063、第二丝杆驱动轮9064、传动机构907、传动电机9071、电机轴9072、第一轴承座9073、主动齿轮9074、第一传动带轮9075、第一支撑座9076、从动齿轮9077、第一传动轴9078、第一传动带9079、第二传动带9080、第二传动轴9081、第二支撑座9082、第三传动带轮9083、第四传动带轮9084、第三传动带9085、第五传动带轮9086、第二轴承座9087、第三传动轴9088、第六传动带轮9089、第四传动带9090、第二传动带轮9091、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1、冷水进管12、冷水支管121、热水出管13、热水支管131、补水管14、电磁阀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1、储水箱2和冷却器4,储水箱2内设有隔板201,隔板201将储水箱2内部分隔形成热水腔202和冷水腔203,热水腔202和冷却器4之间连接有供水管6,供水管6上设有第一过滤器7,冷却器4和冷水腔203之间连接有回水管8,回水管8上设有第二过滤器9和第一水泵10,冷水腔203和冷却辊1之间设有冷水进管12,冷水进管12上设有第二水泵11,冷却辊1和热水腔202之间设有热水出管13。热水腔202内的水进入冷却器4内进行冷却,再进入到冷水腔203内。冷水腔203内的水进入冷却辊1内对面料进行冷却,吸收热量后的水回到热水腔202内继续使用。第一过滤器7和第二过滤器9分别对进出冷却器4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掺杂杂质影响换热的效果。
冷却辊1包括辊身和设置在辊身左右两侧的空腔环105,空腔环105内侧设有密封套106,冷水进管12穿过右侧的密封套106伸入辊身内,冷水进管12左端插入左侧的密封套106内,热水出管13穿过左侧的密封套106伸入辊身内,热水出管13右端插入右侧的密封套106内,辊身包括支撑部109和连接在支撑部109上的匀热层102,匀热层102内侧设有隔热层107,匀热层102和隔热层107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分隔板110隔开,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内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隔离板103,冷水进管12上连接有冷水支管121,冷水支管12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相连,热水出管13上连接有热水支管131,热水支管13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相连。
竖直设置的隔离板103将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分隔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小通道,冷水支管12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热水支管13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冷水从冷水进管12通过冷水支管121进入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的各个独立小通道,再通过热水支管131进入热水出管13。将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的各个独立小通道相连,独立小通道体积小,冷水从进入到排出经历的距离短,所吸收的热量不会多,使温度变化不会太太,从而使辊身各处的温度保持均匀,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
第一过滤器7包括第一壳体701,第一壳体701左侧设有进水管702,进水管702与供水管6相连,第一壳体701顶部设有安装块703,安装块703与进水管702右侧上部固定相连,第一壳体701内部设有过滤筒706,过滤筒706左端与进水管702右端相抵接,过滤筒706右端连接有转动轴7063,转动轴7063穿过第一壳体701右侧壁且与右侧壁转动相连,转动轴7063的右端设有传动齿轮7064,第一壳体701右侧设有驱动机构7011,驱动机构7011与传动齿轮7064相配合以驱动转动轴7063转动。驱动机构7011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转轴、连接在转轴上的齿轮,该齿轮与传动齿轮7064啮合,电机通过转轴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啮合的传动齿轮7064转动,继而通过转动轴7063带动过滤筒706转动。
过滤筒706左端设有挡块7061,挡块7061的面积大于过滤筒706截面积的一半,过滤筒706外周与挡块7061相同的一侧设有凸块7062。
第一壳体701底部设有支撑块709,支撑块709上端与过滤筒706外壁贴合,安装块703右侧设有固定块704,固定块704上端与第一壳体701的顶壁固定相连,安装块703和固定块704之间设有活动挡块707,活动挡块707顶端连接有活动挡块弹簧705,活动挡块弹簧705另一端与第一壳体701的顶壁固定相连,活动挡块707在活动挡块弹簧705的弹力作用下抵在过滤筒706的外壁上,固定块704下端固定有密封片7026,密封片7026的活动端抵在活动挡块707侧面,密封片7026在活动挡块707移动过程中始终抵在活动挡块707侧面,防止水在活动挡块707移动过程中进入活动挡块707和固定块704之间。
第一壳体701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凸台7015,第一连接凸台7015内连接有过滤出水管708,过滤出水管708另一端与冷却器4相连,过滤出水管708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环7018,第一定位凸环7018上设有密封台7019,第一定位凸环7018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之间设有密封圈7017,过滤水出管708插入第一连接凸台7015时,密封台7019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将密封圈7017夹紧固定,第一定位凸环7018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的相对面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槽7016。通过密封圈7017和第一密封槽7016实现多重密封,防止水从过滤出水管708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的连接处渗出。
第一壳体701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凸台7025,第二连接凸台7025内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7012,第二连接凸台7025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反冲洗出水管7012前端的安装槽7024,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侧设有导入口7023,反冲洗出水管7012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环7020,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端面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定位凸环7020的定位爪7021,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端面上位于定位爪7021和导入口7023之间的位置设有若干第二密封槽7022,反冲洗出水管7012伸入第二连接凸台7025部分的外周设有若干密封环,密封环增加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过滤筒706的右侧设有密封块7066,密封块7066的面积大于反冲洗出水管7012与第一壳体701连接处的开口面积。第二定位凸环7020前端插入安装槽7024内,定位爪7021将第二定位凸环7020卡住,从而实现对反冲洗出水管7012的固定。导入口7023从内至外逐渐扩大,用于将反冲洗出水管7012前端引入到第二连接凸台7025内。
驱动机构7011驱动过滤筒706转动,使过滤筒706在过滤位置和反冲洗位置之间转换。过滤筒706处于过滤位置时,过滤筒706的挡块7061正对进水管702,同时凸块7062将活动挡块7061向上顶起一定距离。从进水管702输送的水无法进入过滤筒706内,只能通过凸块7062与活动挡块706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反冲洗腔7013内。此时,密封块7066堵住反冲洗出水管7012与第一壳体701的连接口,使得反冲洗腔7013内的水只能经过滤筒706的侧壁过滤后进入到过滤筒706内。再从过滤筒706的开口处进入过滤腔7014,最终从过滤出水管708排出进入到冷却器4内。
过滤筒706处于反冲洗位置时,过滤筒706的开口部分正对进水管702,活动挡块707在活动挡块弹簧705的弹力作用下抵在过滤筒706的外壁上,凸块7062与支撑块709贴合,密封块7066移开使反冲洗出水管7012与第一壳体701的连接口露出。进水管702内输入的水从过滤筒706的开口部分进入过滤筒706内,再通过过滤筒706的侧壁到达反冲洗腔7013内。水通过过滤筒706侧壁时,将侧壁外粘附的杂质冲下。由于凸块7062与支撑块709贴合后将过滤腔7014和反冲洗腔7013隔开,使得反冲洗水只能通过反冲洗出水管7012排出。
隔板201上安装有供液控制机构3,供液控制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隔板201内的转动块301,转动块301位于冷水腔203内的部分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02,转动块301位于热水腔202内的部分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013,第一转动杆302远离转动块301的一端安装有浮球303,浮球303下部安装有配重块304,第二转动杆3013远离转动块30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09,第一连接杆309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010,第二连接杆3010另一端铰接有阀盖3012,阀盖3012位于供水管6与热水腔202的连接处,热水腔202底部竖直连接有若干导向杆3011,导向杆3011贯穿阀盖3012设置,隔板201与转动块301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垫205。随着冷水腔203内水位的变化,浮球303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带动第一转动杆302、第二转动杆3013以转动块301为圆心转动。当冷水腔203内水位较低时,第二转动杆3013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309、第二连接杆3010向上拉动阀盖3012,使热水腔202内的水通过供水管6进入到冷却器4内,经冷却器4冷却后输送到冷水腔203内。冷水腔203内水位上升后,第二转动杆3013顺时针转动,带动阀盖3012下降以封闭供水管6。
第一转动杆302远离转动块301的一端设有安装口3021,浮球303上部连接有悬挂杆305,悬挂杆305卡入安装口3021内设置,悬挂杆305上设有两个限位块306,两个限位块306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转动杆302的厚度,安装口3021内侧开设有卡块凹槽3028,卡块凹槽3028内安装有卡块3022,卡块3022内侧中间部分凸出,凸出部分为圆弧形,凸出部分向两边圆弧过渡,圆弧过渡使悬挂杆305能顺利卡入,凸出部分则能对悬挂杆305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避免其沿安装口3021的开口方向移动。
卡块3022和卡块凹槽3028之间连接有卡块弹簧3025,卡块凹槽3028内设有导向杆3024,卡块3022中间开设有导向孔3023,导向杆3024伸入导向孔3023内设置,导向孔3023两端均设有限位凸台3026,导向杆3024伸入导向孔302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环3027。
安装口3021内设有定位销凹槽3029,定位销凹槽3029设有定位销3032,定位销3032和定位销凹槽3029之间连接有定位销弹簧3031,定位销凹槽3029内设有定位柱3030,定位柱3030前端伸入定位销3032内,悬挂杆305上位于两个限位块306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定位槽307,定位槽307的深度逐渐加深,定位槽307深度较深的一端设有定位销插口308。悬挂杆305卡入安装口3021后转动,使定位销3032沿着定位槽307移动,最终前端卡入定位销插口308内。
固定块704与活动挡块707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两个第一密封条7027,活动挡块707与固定块704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个第二密封条7028,活动挡块707运动到上下两个极限位置时,第二密封条7028分别与上下两处的第一密封条7027贴合,以此防止水从两者之间渗入,避免影响活动挡块弹簧705。
第二过滤器9包括第二壳体901,第二壳体901内设有过滤网902,第二壳体9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丝杆机构905和第二丝杆机构906,过滤网902的两端穿出第二壳体后分别与第一丝杆机构905的第一丝杆滑块9051和第二丝杆机构906的第二丝杆滑块9061相连,过滤网902与第二壳体901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座903,第一丝杆机构905和第二丝杆机构906之间设有传动机构907,传动机构907用于驱动第一丝杆机构905的第一丝杆9052、第二丝杆机构906的第二丝杆9062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丝杆滑块9051、第二丝杆滑块9061以相反的方向运动,使过滤网90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901内用于过滤处理,另一部则拉出第二壳体901用于清洁,定时对过滤网902进行清洁以保证过滤的效果。
第一丝杆机构905包括第一丝杆座9053,第一丝杆座9053内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9052,第一丝杆9052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9051,第一丝杆9052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第二丝杆机构906包括第二丝杆座9063,第二丝杆座9063内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9062,第二丝杆9062一端连接有第二丝杆驱动轮9064,传动机构907包括传动电机9071,传动电机9071驱动连接有电机轴9072,电机轴9072远离传动电机907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轮9075,第一传动带轮9075和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9079,传动电机9071右侧设置第一轴承座9073,电机轴9072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9073上,电机轴9072上设置有主动齿轮9074,电机轴9072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9078,第一传动轴9078上设置有从动齿轮9077,从动齿轮9077与主动齿轮9074啮合,第一传动轴9078两端通过第一支撑座9076支撑,第一传动轴9078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9081,第二传动轴9081两端通过第二支撑座9082支撑,第一传动轴9078和第二传动轴908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9091和第三传动带轮9083,第二传动带轮9091和第三传动带轮9083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9080,第二传动轴9081左侧连接有第四传动带轮9084,传动电机9071左侧设有第二轴承座9087,第二轴承座9087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轴9088,第三传动轴9088右端连接有第五传动带轮9086,第四传动带轮9084和第五传动带轮9086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带9085,第三传动轴9088左侧连接有第六传动带轮9089,第六传动带轮9089和第二丝杆驱动轮9064之间连接有第四传动带9090。传动电机9071驱动电机轴9072带动第一传动带轮9075转动,第一传动带轮9075转动通过第一传动带9079带动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转动以带动第一丝杆9052转动。电机轴9072通过啮合的主动齿轮9074与从动齿轮9077的配合带动第二传动轴9081以与电机轴9072相反的方向转动,
储水箱2侧面设有补水箱5,补水箱5和储水箱2之间连接有补水管14,补水管14上设有电磁阀15,热水腔202内设有水位监测器204,水位监测器204和电磁阀15之间电性连接。水位监测器204监测热水腔202内的水量,在水位低于预设值时,电磁阀15打开,补水箱5内的水进入热水腔202内进行补充直到达到预设值。
第一壳体701底部设有支撑架7010,过滤筒706右侧外周设有支撑环7065,支撑架7010与支撑环7065相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辊(1)、储水箱(2)和冷却器(4),所述储水箱(2)内设有隔板(201),所述隔板(201)将储水箱(2)内部分隔形成热水腔(202)和冷水腔(203),所述热水腔(202)和冷却器(4)之间连接有供水管(6),所述供水管(6)上设有第一过滤器(7),所述冷却器(4)和冷水腔(203)之间连接有回水管(8),所述回水管(8)上设有第二过滤器(9)和第一水泵(10),所述冷水腔(203)和冷却辊(1)之间设有冷水进管(12),所述冷水进管(12)上设有第二水泵(11),所述冷却辊(1)和热水腔(202)之间设有热水出管(13),所述冷却辊(1)包括辊身和设置在辊身左右两侧的空腔环(105),所述空腔环(105)内侧设有密封套(106),所述冷水进管(12)穿过右侧的密封套(106)伸入辊身内,所述冷水进管(12)左端插入左侧的密封套(106)内,所述热水出管(13)穿过左侧的密封套(106)伸入辊身内,所述热水出管(13)右端插入右侧的密封套(106)内,所述辊身包括支撑部(109)和连接在支撑部(109)上的匀热层(102),所述匀热层(102)内侧设有隔热层(107),所述匀热层(102)和隔热层(107)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分隔板(110)隔开,所述第一冷却通道(101)和第二冷却通道(104)内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隔离板(103),所述冷水进管(12)上连接有冷水支管(121),所述冷水支管(12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相连,所述热水出管(13)上连接有热水支管(131),所述热水支管(131)与第一冷却通道(101)、第二冷却通道(10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7)包括第一壳体(701),所述第一壳体(701)左侧设有进水管(702),所述进水管(702)与供水管(6)相连,所述第一壳体(701)顶部设有安装块(703),所述安装块(703)与进水管(702)右侧上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壳体(701)内部设有过滤筒(706),所述过滤筒(706)左端与进水管(702)右端相抵接,所述过滤筒(706)右端连接有转动轴(7063),所述转动轴(7063)穿过第一壳体(701)右侧壁且与右侧壁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7063)的右端设有传动齿轮(7064),所述第一壳体(701)右侧设有驱动机构(7011),所述驱动机构(7011)与传动齿轮(7064)相配合以驱动转动轴(7063)转动,所述过滤筒(706)左端设有挡块(7061),所述过滤筒(706)外周与挡块(7061)相同的一侧设有凸块(7062),所述第一壳体(701)底部设有支撑块(709),所述支撑块(709)上端与过滤筒(706)外壁贴合,所述安装块(703)右侧设有固定块(704),所述固定块(704)上端与第一壳体(701)的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安装块(703)和固定块(704)之间设有活动挡块(707),所述活动挡块(707)顶端连接有活动挡块弹簧(705),所述活动挡块弹簧(705)另一端与第一壳体(701)的顶壁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挡块(707)在活动挡块弹簧(705)的弹力作用下抵在过滤筒(706)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块(704)下端固定有密封片(7026),所述密封片(7026)的活动端抵在活动挡块(707)侧面,所述第一壳体(701)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凸台(7015),所述第一连接凸台(7015)内连接有过滤出水管(708),所述过滤出水管(708)另一端与冷却器(4)相连,所述过滤出水管(708)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环(7018),所述第一定位凸环(7018)上设有密封台(7019),所述第一定位凸环(7018)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之间设有密封圈(7017),所述过滤水出管(708)插入第一连接凸台(7015)时,所述密封台(7019)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将密封圈(7017)夹紧固定,所述第一定位凸环(7018)和第一连接凸台(7015)的相对面上交错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槽(7016),所述第一壳体(701)右侧设有第二连接凸台(7025),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025)内连接有反冲洗出水管(7012),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025)内侧设有用于固定反冲洗出水管(7012)前端的安装槽(7024),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侧设有导入口(7023),所述反冲洗出水管(7012)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环(7020),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端面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定位凸环(7020)的定位爪(7021),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025)右端面上位于定位爪(7021)和导入口(7023)之间的位置设有若干第二密封槽(7022),所述过滤筒(706)的右侧设有密封块(7066),所述密封块(7066)的面积大于反冲洗出水管(7012)与第一壳体(701)连接处的开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04)与活动挡块(707)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两个第一密封条(7027),所述活动挡块(707)与固定块(704)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个第二密封条(7028),所述活动挡块(707)运动到上下两个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条(7028)分别与上下两处的第一密封条(7027)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9)包括第二壳体(901),所述第二壳体(901)内设有过滤网(902),所述第二壳体(9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丝杆机构(905)和第二丝杆机构(906),所述过滤网(902)的两端穿出第二壳体后分别与第一丝杆机构(905)的第一丝杆滑块(9051)和第二丝杆机构(906)的第二丝杆滑块(9061)相连,所述过滤网(902)与第二壳体(901)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座(903),所述第一丝杆机构(905)和第二丝杆机构(906)之间设有传动机构(907),所述传动机构(907)用于驱动第一丝杆机构(905)的第一丝杆(9052)、第二丝杆机构(906)的第二丝杆(9062)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机构(905)包括第一丝杆座(9053),所述第一丝杆座(9053)内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杆(9052),所述第一丝杆(9052)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滑块(9051),所述第一丝杆(9052)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所述第二丝杆机构(906)包括第二丝杆座(9063),所述第二丝杆座(9063)内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9062),所述第二丝杆(9062)一端连接有第二丝杆驱动轮(9064),所述传动机构(907)包括传动电机(9071),所述传动电机(9071)驱动连接有电机轴(9072),所述电机轴(9072)远离传动电机(907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轮(9075),所述第一传动带轮(9075)和第一丝杆驱动轮(9054)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带(9079),所述传动电机(9071)右侧设置第一轴承座(9073),所述电机轴(9072)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9073)上,所述电机轴(9072)上设置有主动齿轮(9074),所述电机轴(9072)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9078),所述第一传动轴(9078)上设置有从动齿轮(9077),所述从动齿轮(9077)与主动齿轮(9074)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9078)两端通过第一支撑座(9076)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9078)侧面平行设置有第二传动轴(9081),所述第二传动轴(9081)两端通过第二支撑座(9082)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9078)和第二传动轴(908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传动带轮(9091)和第三传动带轮(9083),所述第二传动带轮(9091)和第三传动带轮(9083)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9080),所述第二传动轴(9081)左侧连接有第四传动带轮(9084),所述传动电机(9071)左侧设有第二轴承座(9087),所述第二轴承座(9087)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轴(9088),所述第三传动轴(9088)右端连接有第五传动带轮(9086),所述第四传动带轮(9084)和第五传动带轮(9086)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带(9085),所述第三传动轴(9088)左侧连接有第六传动带轮(9089),所述第六传动带轮(9089)和第二丝杆驱动轮(9064)之间连接有第四传动带(9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侧面设有补水箱(5),所述补水箱(5)和储水箱(2)之间连接有补水管(14),所述补水管(14)上设有电磁阀(15),所述热水腔(202)内设有水位监测器(204),所述水位监测器(204)和电磁阀(15)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