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咀身、喷咀、热流道系统及咀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咀身分成上咀身和下咀身,上咀身和下咀身分别加工完成后,再组装成完整的咀身。然而,由于咀身是由上咀身和下咀身拼接形成的,咀身和其它零件组装成喷咀后,上咀身和下咀身的装配误差会影响分流道在喷咀中的位置精度,导致分流道(分流道位于下咀身上)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不相符,喷咀可能出现漏胶或出胶不顺利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咀身,能够避免上咀身和下咀身的装配误差影响分流道在喷咀中的位置精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咀身的喷咀。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喷咀的热流道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咀身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咀身,包括:上咀身,所述上咀身中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主流道,所述上咀身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孔;下咀身,所述下咀身的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咀身沿轴向设置有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一主流道连通,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上咀身的一端设置有分流道、分流道扁位和基准扁位,所述分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基准扁位为所述第一定位销孔、所述分流道和所述分流道扁位的加工基准,所述分流道扁位和所述第一定位销孔用于定位所述分流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咀身,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下咀身的一端与上咀身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咀身远离上咀身的一端设置有基准扁位,以下咀身的基准扁位,加工下咀身上的分流道扁位和分流道,以及加工上咀身的第一定位销孔,由此,无论下咀身和上咀身相互固定后是处于何种相对位置,分流道扁位、分流道和第一定位销孔相对基准扁位的位置均不受影响,分流道扁位和第一定位销孔作为分流道的定位基准,分流道扁位和第一定位销孔不受上咀身和下咀身的装配误差的影响,分流道在喷咀中的位置精度也可得到保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咀身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上咀身的材料的导热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咀身的材料为钢,所述下咀身的材料为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所述一端螺纹连接,或者,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所述一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上咀身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喷咀,包括上述的咀身,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咀身外,所述外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销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的轴心共线,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分流道扁位抵持,所述外套在对应所述分流道的位置设置有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分流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和定位面,第二定位销孔的轴心与第一定位销孔的轴心共线(第二定位销孔和第一定位销孔中可插入定位销),定位面与分流道扁位抵持(即两个面相接触),通过一条直线与一个面(直线不在面上),实现了咀身在外套中的定位,也即确定了分流道在外套中的位置;由于第一定位销孔和分流道扁位在加工时消除了下咀身和上咀身在固定过程带来的误差,通过第一定位销孔和分流道扁位定位的分流道的位置精度更高,分流道能够与出胶孔对准,避免出现漏胶或出胶不顺利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咀芯,所述咀芯置于所述出胶孔中,所述咀芯中设置有过胶孔,所述过胶孔与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过胶孔中设置有导热条,所述导热条延伸至所述出胶孔的出胶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喷咀,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中设置有胶道,所述喷咀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胶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咀身的分流道能够与外壳的出胶孔对准,出胶顺利,热流道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咀身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加工上咀身和下咀身,所述上咀身中加工出有第一主流道,所述下咀身中加工出有第二主流道,所述下咀身的一端加工出基准扁位;将所述上咀身的一端与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基准扁位的一端固定连接;以所述基准扁位为基准,在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加工出分流道扁位和分流道,在所述上咀身上加工出第一定位销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咀身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咀身与下咀身先进行固定,再以下咀身的基准扁位,加工下咀身上的分流道扁位和分流道,以及加工上咀身的第一定位销孔,相比于下咀身和上咀身分别独立加工、再固定连接的方式,以基准扁位作为共同的加工基准的方式,可消除下咀身和上咀身在固定过程带来的误差,在咀身的后续组装过程中,分流道通过第一定位销孔和分流道扁位定位后,处于预定的位置,分流道的位置精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以所述基准扁位为基准,在所述上咀身加工出通孔和起吊螺纹孔,在所述下咀身加工出安装螺纹孔。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嘴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咀身的斜视图;
图3为图1中咀身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咀身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外套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外套沿b-b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咀身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外套100、容置孔110、限位台阶111、出胶孔120、定位面130、安装螺纹孔140、第二定位销孔150、加热器200、咀身300、上咀身310、第一定位销孔311、通孔312、起吊螺纹孔313、第一主流道314、下咀身320、第二主流道321、分流道322、分流道扁位323、基准扁位324、咀芯400、过胶孔410、导热条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咀身300,包括上咀身310和下咀身320。上咀身310中沿轴向(即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一主流道314。上咀身310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孔311,在咀身300与其他零件组装成喷咀时,第一定位销孔311能够对咀身300进行定位。
下咀身320的上端与上咀身310的下端固定连接,下咀身320沿轴向(即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二主流道321,第二主流道321的上端与第一主流道314的下端连通。下咀身320远离上咀身310的一端(即下咀身320的下端)设置有分流道322、分流道扁位323和基准扁位324,而分流道322与第二主流道321连通。由此,注塑机中流出的熔融的胶料,可经过第一主流道314、第二主流道321和分流道322,最后流入到注塑模具中。
在加工第一定位销孔311、分流道322和分流道扁位323时,基准扁位324作为共同的加工基准,而分流道扁位323,则配合第一定位销孔311,在咀身300与其他零件组装成喷咀时,对咀身300进行定位,进而对分流道322进行定位。
以下咀身320的基准扁位324为基准,加工下咀身320上的分流道322和分流道扁位323,以及加工上咀身310上的第一定位销孔311。由此,无论下咀身320和上咀身310相互固定后是处于何种相对位置,分流道322、分流道扁位323和第一定位销孔311相对基准扁位324的位置均不受影响,分流道扁位323和第一定位销孔311作为分流道322的定位基准,分流道扁位323和第一定位销孔311不受上咀身310和下咀身320的装配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分流道322在喷咀中的位置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咀身320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上咀身310的材料的导热系数,也即下咀身320导热比上咀身310快。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为使胶料在第一主流道314、第二主流道321和分流道322中保持熔融状态,咀身300整体会被加热。由于下咀身320的分流道322为胶料出口,下咀身320更为靠近注塑模具,下咀身320的热量散失得更快,因此同一时间下咀身320要补充的热量要比下咀身320多。通过使下咀身320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上咀身310的材料的导热系数,热量能够更快地传导至下咀身320中的胶料中,进而保证下咀身320中的胶料不凝固。
此外,下咀身320与上咀身310的材料的不同,也是导致咀身300分成两段的原因之一。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咀身310的材料为钢,下咀身320的材料为铜,其中铜的导热系数大于刚的导热系数。铜和钢都是较为常见的材料,且钢较为便宜,可以降低咀身300的材料成本。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咀身310也可使用铝合金或铁。
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咀身310的下端与下咀身320的上端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能够满足咀身300密封和连接的需求。此外,上咀身310的下端与下咀身320的上端与还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过盈配合要求上咀身310的下端的外径稍微大于下咀身320的上端的孔的内径,上咀身310的下端通过液氮冷却后,插入到下咀身320的上端的孔中,待上咀身310的下端的温度升高后,上咀身310的下端即卡紧在下咀身320的上端的孔中。
当然,下咀身320的上端插入到上咀身310的下端的孔中实现过盈配合,也是可行的。
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下咀身320远离上咀身310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分流道322。由此,咀身300可同时注射多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具有多个分流道322的咀身300,还可减少咀身300的数量,缩小热流道模具的体积,减少空间占用。
在图4中,分流道322设置有2个,分流道322的出口设置在下咀身320的侧面,咀身300可从产品的侧面进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分流道322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4个、5个或更多。
参照图1、图5和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咀,包括上述的咀身300,还包括外套100。外套100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容置孔110,容置孔110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台阶111,咀身300从容置孔110的上端插入,直至咀身300的下端与限位台阶111抵持,咀身300与容置孔110间隙配合。由此咀身300放置在外套100中,外套100套设在咀身300外。
外套100上设置有出胶孔120,出胶孔120需与分流道322连通,从而使得分流道322中的胶料能够流入到模具中,完成注塑。出胶孔120还需与分流道322对准,避免出现漏胶或出胶不顺利的问题。对此,由于咀身300与容置孔110是间隙配合的,容置孔110本身并不能对咀身300进行定位(咀身300可在容置孔110沿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平移),为确定咀身300在容置孔110中的位置,在外套100上设置有定位面130和第二定位销孔150。咀身300插设在容置孔110中时,定位面130与分流道扁位323抵持,第二定位销孔150的轴心与第一定位销孔311的轴心共线。
定位面130与分流道扁位323是面与面的配合,第一定位销孔311和第二定位销孔150中插入定位销后,第二定位销孔150的轴心与第一定位销孔311的轴心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一条直线与一个面(直线不在面上),确定了咀身300在容置孔110中的位置。由于第一定位销孔311和分流道扁位323在加工时消除了上咀身310和下咀身320在固定过程带来的误差,通过第一定位销孔311和分流道扁位323定位的分流道322的位置精度更高,分流道322与出胶孔120对准,可正常出胶。
此外,因为定位销与第一定位销孔311、第二定位销孔150是过盈配合的,第一定位销孔311和第二定位销孔150中插入定位销后,咀身300和外套100是相对固定的。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咀,还包括加热器200,加热器200环绕在咀身300外,且加热器200位于咀身300和外套100之间。通过设置加热器200,可对咀身300进行加热。加热器200位于咀身300和外套100之间,外套100可对加热器200进行保温,防止加热器200发出的热量过多流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参照图1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咀,还包括咀芯400。咀芯400置于出胶孔120中,咀芯400中设置有过胶孔410,过胶孔410与分流道322连通,胶料从过胶孔410流出。咀芯400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装配时更为灵活,胶孔410与分流道322的配合更好,可防止漏胶等问题的出现。
过胶孔410中设置有导热条420,导热条420延伸至出胶孔120的出胶端。由此,胶料通过过胶孔410时,导热条420始终与胶料保持良好的接触,导热条420将热量传导至胶料,胶料能够保持熔融状态。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喷咀,还包括分流板,分流板中设置有胶道,喷咀的第一主流道314与胶道连通。由于咀身300的分流道322能够与外壳100的出胶孔120对准,胶料出胶顺利,热流道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胶道可设置多个出口,喷咀的数量与出口的数量相等,各喷咀的第一主流道314分别与个出口连通,由此可提高注射效率。
参照图1、图3和图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咀身3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加工上咀身310和下咀身320,上咀身310中加工出有第一主流道314,下咀身320中加工出有第二主流道321,下咀身320的下端加工出基准扁位324;将上咀身310的下端与下咀身320远离基准扁位324的一端(即上端)固定连接;以基准扁位324为基准,在下咀身320的一端加工出分流道322和分流道扁位323,在上咀身310上加工出第一定位销孔311。
相比于下咀身320和上咀身320分别独立加工、再固定连接的方式,以基准扁位324作为共同的加工基准的方式,可消除下咀身320和上咀身310在固定过程带来的误差,即无论下咀身320和上咀身310相互固定后是处于何种相对位置,分流道扁位323、分流道322和第一定位销孔311相对基准扁位324的位置均不受影响。分流道322通过第一定位销孔311和分流道扁位323定位后,处于预定的位置,分流道322的位置精度高。
参照图3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基准扁位324为基准,在上咀身310加工出通孔312和起吊螺纹孔313。起吊螺纹孔313旋入吊耳之后,即可方便地吊起喷咀。在外套100对应通孔312的位置加工出安装螺纹孔140后,螺钉穿过通孔312,旋入安装螺纹孔140,即可将喷咀和外套100固定在一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咀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咀身,所述上咀身中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主流道,所述上咀身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孔;
下咀身,所述下咀身的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咀身沿轴向设置有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一主流道连通,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上咀身的一端设置有分流道、分流道扁位和基准扁位,所述分流道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基准扁位为所述第一定位销孔、所述分流道和所述分流道扁位的加工基准,所述分流道扁位和所述第一定位销孔用于定位所述分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咀身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上咀身的材料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咀身的材料为钢,所述下咀身的材料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所述一端螺纹连接,或者,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与所述上咀身的所述一端通过过盈配合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上咀身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分流道,多个所述分流道均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
6.喷咀,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咀身,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套设在所述咀身外,所述外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孔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销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的轴心共线,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分流道扁位抵持,所述外套在对应所述分流道的位置设置有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分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咀芯,所述咀芯置于所述出胶孔中,所述咀芯中设置有过胶孔,所述过胶孔与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过胶孔中设置有导热条,所述导热条延伸至所述出胶孔的出胶端。
8.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喷咀,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中设置有胶道,所述喷咀的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胶道连通。
9.咀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加工上咀身和下咀身,所述上咀身中加工出有第一主流道,所述下咀身中加工出有第二主流道,所述下咀身的一端加工出基准扁位;
将所述上咀身的一端与所述下咀身远离所述基准扁位的一端固定连接;
以所述基准扁位为基准,在所述下咀身的所述一端加工出分流道扁位和分流道,在所述上咀身上加工出第一定位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咀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基准扁位为基准,在所述上咀身加工出通孔和起吊螺纹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