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立体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水力叶轮由于其呈螺旋状,越来越多的使用立体打印,水力叶轮在自动化打印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供料、断电振动等原因造成打印的水力叶轮出现缺陷,比如了一个缺口或者形成了凸头,这些缺陷在水力叶轮上就造成了水力叶轮的次品,对于这类次品以往都是直接销毁的,这样也就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为降低成本,对于这部分次品水力叶轮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使其从次品变为合格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解决以往次品水力叶轮造成原料浪费、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01,对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分进行规范化切割,以使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形成规范的待修补口;
s02,打印机对待修补口进行扫描,根据扫描数据建立待修复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
s03,将待休息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与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进行对比,提取出待修补口区域;
s04,对待修补口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待修补口区域从待修水利叶轮上分离的切割面;
s05,根据待修补口区域的切割面进行切割水力叶轮的待修补口;
s06,根据水力叶轮切割面和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生成待修复水力叶轮的修补模型,根据修补模型生成分层图,以待修水力叶轮上的切割面为底面,根据分层图对待修水力叶轮主体进行打印修复。
进一步的,叶轮待修补区域的计算方法:
根据标准水力叶轮修复口的表面覆盖点,生成目标点集合;
计算待修水力叶轮模型的表面覆盖点,生成集合点;
区分出存在于集合点又不存在于目标点集合中的点,获得待修点集合;
根据待修点集合建立修补面,根据修补面建立修补空间;
立体打印机根据修补空间来进行修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对次品的水力叶轮进行瑕疵修复,将次品水力叶轮变为合格水力叶轮,避免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01,对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分进行规范化切割,以使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形成规范的待修补口;
s02,打印机对待修补口进行扫描,根据扫描数据建立待修复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
s03,将待休息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与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进行对比,提取出待修补口区域;
s04,对待修补口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待修补口区域从待修水利叶轮上分离的切割面;
s05,根据待修补口区域的切割面进行切割水力叶轮的待修补口;
s06,根据水力叶轮切割面和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生成待修复水力叶轮的修补模型,根据修补模型生成分层图,以待修水力叶轮上的切割面为底面,根据分层图对待修水力叶轮主体进行打印修复。
具体的,叶轮待修补区域的计算方法:
根据标准水力叶轮修复口的表面覆盖点,生成目标点集合;
计算待修水力叶轮模型的表面覆盖点,生成集合点;
区分出存在于集合点又不存在于目标点集合中的点,获得待修点集合;
根据待修点集合建立修补面,根据修补面建立修补空间;
立体打印机根据修补空间来进行修补。
采用本发明的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避免以往次品水力叶轮只能销毁回炉重造的问题,现在通过该工艺,就直接在次品水力叶轮上进行修复,避免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01,对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分进行规范化切割,以使水力叶轮的缺陷部形成规范的待修补口;
s02,打印机对待修补口进行扫描,根据扫描数据建立待修复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
s03,将待休息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与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进行对比,提取出待修补口区域;
s04,对待修补口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待修补口区域从待修水利叶轮上分离的切割面;
s05,根据待修补口区域的切割面进行切割水力叶轮的待修补口;
s06,根据水力叶轮切割面和标准水力叶轮的数据模型生成待修复水力叶轮的修补模型,根据修补模型生成分层图,以待修水力叶轮上的切割面为底面,根据分层图对待修水力叶轮主体进行打印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叶轮的3d打印修复工艺,其特征是,
叶轮待修补区域的计算方法:
根据标准水力叶轮修复口的表面覆盖点,生成目标点集合;
计算待修水力叶轮模型的表面覆盖点,生成集合点;
区分出存在于集合点又不存在于目标点集合中的点,获得待修点集合;
根据待修点集合建立修补面,根据修补面建立修补空间;
立体打印机根据修补空间来进行修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