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2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防水卷材是土木工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防水材料,在屋面工程,地下工程以及桥梁工程中沥青防水卷材能防止外部水分的渗漏,抵抗外部化学物质对水泥基材料的侵蚀,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障内部舒适的居住或工作环境。现有的沥青防水卷材多采用压延工艺制备。虽然现有的压延工艺有着成熟的制备技术,但也有诸多缺陷,比如目前沥青防水卷材的熔融温度约为170-210℃,浸涂温度为160-200℃,较高的生产温度必然导致较高的能耗;而目前采用的导热油加热法的加热效率偏低,加热温度不易控制等缺陷;此外较高的温度会使沥青组分中的油分及有害性物质快速挥发,影响工作环境,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本发明采用微波作用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不仅能降低其粘度,而且能将沥青防水卷材的熔融温度及压延温度降低到100-130℃,减少沥青防水卷材料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沥青材料的配制、卷材的浸涂和卷材的压延过程中采用微波加热,压延完成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前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采用功率为0.9-1.2kw的微波加热。

    前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沥青材料的配制,采用频率为2.45-5.8ghz,功率为0.4-0.9kw的微波加热。

    前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中,所述卷材的浸涂和卷材的压延,采用频率为2.45-5.8ghz,功率为0.7-1.5kw的微波加热。

    前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和配制过程中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工艺流程进行实时温控,温度控制在100-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选择性微波加热法对沥青材料中较为粘稠的组分进行定向加热,使沥青整体温度并不高的情况下,降低其粘度,确保在较低温度下的工作性能;

    (2)在不影响卷材各项性能的前提条件下,本发明能将沥青防水卷材的熔融温度及压延温度降低到100-130℃,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3)利用微波的穿透效应直接加热粘稠组份,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法产生的体系全范围内的热对流运动,减少沥青中易挥发组份的吸热量,降低有害气体的挥发。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实施例1。

    1.使用sbs改性沥青生产沥青防水卷材。

    2.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过程中采用功率为1.0kw的微波加热,使水份闪蒸,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对脱水炼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脱水高效进行。

    3.在沥青材料的配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0.4kw的微波加热。沥青中的粘稠组分受热,而易挥发油分不受热。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方式中对体系整体加热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配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沥青配制过程中温度在100-120℃。

    4.在沥青防水卷材的浸涂和压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0.7kw微波作用以维持沥青材料在可浸涂和可压延的粘度范围内。

    5.在压延完成之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实施例2。

    1.使用app改性沥青生产沥青防水卷材。

    2..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过程中采用功率为1.1kw的微波加热,使水份闪蒸,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对脱水炼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脱水高效进行。

    3.在沥青材料的配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0.6kw的微波加热。沥青中的粘稠组分受热,而易挥发油分不受热。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方式中对体系整体加热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配制过程进行中利用红外热成像实时温控,确保沥青配制过程中温度在115-120℃。

    4.在沥青防水卷材的浸涂和压延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1.0kw的微波作用以维持沥青材料在可浸涂和可压延的粘度范围内。

    5.在压延完成之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实施例3。

    1.使用聚氯乙烯改性沥青生产沥青防水卷材。

    2.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过程中采用功率为0.9kw的微波加热,使水份闪蒸,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对脱水炼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脱水高效进行。

    3.在沥青材料的配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5.8ghz,功率为0.56kw的微波加热。沥青中的粘稠组分受热,而易挥发油分不受热。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方式中对体系整体加热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配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沥青配制过程中温度在100-110℃。

    4.在沥青防水卷材的浸涂和压延过程中使用频率为5.8ghz,功率为0.9kw的微波作用以维持沥青材料在可浸涂和可压延的粘度范围内。

    5.在压延完成之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实施例4。

    1.使用pvc树脂改性沥青生产沥青防水卷材。

    2..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过程中采用功率为1.2kw的微波加热,使水份闪蒸,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对脱水炼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脱水高效进行。

    3.在沥青材料的配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5.8ghz,功率为0.9kw的微波加热。沥青中的粘稠组分受热,而易挥发油分不受热。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方式中对体系整体加热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配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沥青配制过程中温度在110-120℃。

    4.在沥青防水卷材的浸涂和压延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1.5kw的微波作用以维持沥青材料在可浸涂和可压延的粘度范围内。

    5.在压延完成之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实施例5。

    1.使用sbr改性沥青生产沥青防水卷材。

    2..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过程中采用功率为0.9kw的微波加热,使水份闪蒸,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对脱水炼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脱水高效进行。

    3.在沥青材料的配制过程中采用频率为2.45ghz,功率为0.56kw的微波加热。沥青中的粘稠组分受热,而易挥发油分不受热。避免传统导热油加热方式中对体系整体加热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对配制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进行实时温控,确保沥青配制过程中温度在110-120℃。

    4.在沥青防水卷材的浸涂和压延过程中使用频率为5.8ghz,功率为1.2kw的微波作用以维持沥青材料在可浸涂和可压延的粘度范围内。

    5.在压延完成之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以及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沥青材料的配制、卷材的浸涂和卷材的压延过程中采用微波加热,压延完成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采用功率为0.9-1.2kw的微波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材料的配制,采用频率为2.45-5.8ghz,功率为0.4-0.9kw的微波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的浸涂和卷材的压延,采用频率为2.45-5.8ghz,功率为0.7-1.5kw的微波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和配制过程中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工艺流程进行实时温控,温度控制在100-1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压延沥青防水卷材生产工艺,在沥青材料的脱水炼制、沥青材料的配制、卷材的浸涂和卷材的压延过程中采用微波加热,压延完成后,在冷却过程中逐步减小微波输出功率至零。本发明采用微波作用对沥青材料进行加热,不仅能降低其粘度,而且能将沥青防水卷材的熔融温度及压延温度降低到100‑130℃,减少沥青防水卷材料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王军;赵日煦;高飞;黄汉洋;谯理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3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