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40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起源于中国,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随着我国的发展,中医在国际上也逐渐受到重视,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也越来越多,使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好,复发病症少。使用一些中药时需要对药物进行压汁以增强治疗效果,现有的用于对药物进行压汁处理的装置通常都需要采用滤网进行过滤,便于药汁有效脱离药材,从而便于药汁的收集,现有的中药压汁装置分为人力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其中,人力驱动的装置的工作效率较低,不能对药材进行充分压汁处理,且大多都是直接在滤网上直接进行压汁操作,滤网频繁受到压力作用而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工作效率高,能够对药材进行充分压汁处理,且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电力,还能实现对滤网的有效防护。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主箱体呈两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主箱体内设有端面为圆形的下压台和位于下压台上方的上压台,所述下压台和上压台的周侧均完全贴附主箱体的内侧壁,所述下压台背向上压台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下端面的下移动筒,所述上压台背向下压台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上端面的上移动筒;所述主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的移动筒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嵌装槽,且各嵌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一颗滚珠,所述下移动筒和上移动筒上连接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设有与相应侧的滚珠一一对应并供相应的滚珠卡装且滑动的直通道,所述直通道沿相应移动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移动筒和上移动筒背向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式设有与相应的直通道连通的螺旋通道;

    所述主箱体倾斜设置,所述主箱体的上端通过长支撑柱连接到底座上,且箱体的下端通过短支撑柱连接到底座上,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于主箱体的侧壁上,所述主箱体的外表面上铰接有封堵于进料口外端口的开合门,所述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相对侧,且出料口低于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滤网;

    所述下移动筒的下端固定套装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升降环体,所述升降环体的一侧固定有牵拉绳,所述短支撑柱上固定有上转向杆和下转向杆,所述底座上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摆动杆,所述牵拉绳的另一端依次从上转向杆的顶部和下转向杆的底部绕过并与摆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台和下移动筒构成的一个组件,所述上压台和上移动筒构成另一个组件,且这两个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下压台和上压台分别与主箱体之间设有用于促使相应的压台复位的第二弹簧;

    初始状态下,所述摆动杆连接牵拉绳的一端低于摆动杆的另一端,所述升降环体低于上转向杆,所述下压台的上端面低于进料口,所述上压台的下端面高于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下压台连接的下升降架板,与上压台连接的上升降架板,分别对应设于下升降架板和上升降架板相向侧面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以及啮合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齿轮,所述下压台的下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联动环体,所述联动环体外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穿过主箱体相应侧侧壁并向上延伸的下升降架板,所述主箱体上供下升降架板穿过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供下升降架板升降式移动的条形通口,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下升降架板背向主箱体的一侧面上,所述齿轮安装在一块与与长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上升降架板朝向下升降架板的一侧面上,所述上移动筒的上端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上升降架板分别固定在第一轴承外表面的两相对侧。在下移动筒带动下压台上升时,由于第二轴承的存在,使得联动环体不会随下压台转动,却能随之上升,其可带动下升降架板上升,下升降架板通过第一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即带动上升降架板向下移动,其可带动上移动筒向下移动,即有效实现了联动机构的联动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与上移动筒滑动连接,所述上移动筒位于主箱体外侧的部分上固定有限位凸块,且上移动筒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轴承和限位凸块之间的第一弹簧。在下压台边上升边转动时,其通过下升降架板、第一齿条、齿轮、第二齿条的依次传动带动上升降架板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轴承与上移动筒滑动连接,则第一轴承先压缩第一弹簧,然后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复位作用推动限位凸块向下移动,即推动上移动筒向下移动,上压台随之移动,在上压台与下压台压紧药材后,通过第一弹簧的缓冲作用可防止上压台与下压台之间发生过度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台的上端面为直径由上至下渐大的锥形面,且所述上压台的下端面为与该锥形面相适配的锥形面。可使得药汁集中于下压台上端面的周侧,便于药汁通过出料口排出。另外,可扩大下压台与上压台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对药材的一次加工量。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连接牵拉绳的一端到摆动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摆动杆的自由端到摆动杆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其可使得作用在摆动杆自由端的驱动力较小,能够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踏板。踏板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踩踏摆动杆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移动筒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上固定杆,且上固定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上,所述上压台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上移动筒内的上移动杆,且上移动杆与上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上移动杆的下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上压台下端面径向上的刮板;所述下移动筒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下端面的下固定杆,且下固定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上,所述下压台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下移动筒内的下移动杆,且下移动杆与下固定杆之间连接有另一个第二弹簧,所述下移动杆的上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下压台上端面径向上的另一块刮板。一方面,在上压台和下压台的转动过程中,上移动杆、下移动杆和刮板不转,由于刮板贴附相应的压台,使得两个刮板可分别对上压台的下端面和下压台的上端面上粘附的药材进行刮铲处理,可有效解决药材压汁过程中粘壁的问题,且能够对药材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药材的压汁效率;另一方面,在上压台的下降过程中可通过相应的刮板推动上移动杆向下移动,上固定杆保持不动,使得相应的第二弹簧被拉伸,同时,在下压台的上升过程中可通过相应的刮板推动下移动杆向上移动,下固定杆保持不动,使得相应的第二弹簧被拉伸,一旦牵拉绳松弛,第二弹簧的弹力复位作用就能拉动上移动杆和下移动杆进行复位移动,其可通过相依内的刮板推动上压台和下压台进行复位移动,则实现机构的复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移动杆位于上移动筒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上固定杆上,相应的第二弹簧设于上移动杆内部;所述下移动杆位于下移动筒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下固定杆上,相应的第二弹簧设于下移动杆内部。实现了上移动杆与上固定杆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对上移动杆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实现了下移动杆与下固定杆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对下移动杆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主箱体内设有下压台和与其适配的上压台,下压台和上压台的相背侧分别固定有贯穿主箱体的下移动筒和上移动筒,通过下移动筒能够驱动下压台上升,通过上移动筒能够驱动上压台下降,且由于下移动筒与主箱体的下端面板之间设有滚珠、直通道及螺旋通道,上移动筒与主箱体的上端面板之间设有滚珠、直通道和螺旋通道,使得在滚珠位于直通道内时,上压台和下压台仅进行升降移动,至上压台和下压台开始夹持药材,此时,滚珠进入螺旋通道,在滚珠和螺旋通道的适配作用下,使得下移动筒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滚珠的反作用力而发生转动,上移动筒在下降过程中受到滚珠的反作用力而发生转动,则能带动下压台边上升边转动,上压台边下降边转动,且上压台与下压台的转向相反,使得上压台和下压台在挤压药材的同时,对药材进行碾磨,可加快药汁产出效率,并促进实现药材的充分压汁处理;且每次压汁处理时均在夹持药材后再进行碾磨,可防止下压3和上压台发生不起作用的转动,有利于减少下压台和上压台周侧与主箱体内壁的摩擦损失。

    (2)本发明通过下升降架板、第一齿条、齿轮、第二齿条及上升降架板的设置,能够实现下压台的升降式移动与上移动筒的升降式移动之间的联动,且上移动筒的移动方向与下压台的移动方向相反,使得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就能实现对上压台和下压台的驱动;并且本发明通过第三轴承、升降环体、牵拉绳及摆动杆的设置来驱动下移动筒的上升,应用时,只需踩下摆动杆的自由端,就能驱动下压台上升,同时通过联动机构可驱动上压台下降,则本发明只通过脚踩的方式就能实现对整个装置的驱动,操作方便,其有利于促进实现药材的充分压汁处理,且不需要依赖电力,应用范围较广。

    (3)本发明在主箱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内设有滤网,应用时,通过上压台和下压台的反复相向移动实现对药材的压汁处理,产出的药汁通过一侧的出料口排出,滤网可防止药材随药汁排出,压汁过程中,滤网未受到挤压作用力,能够避免因频繁受到挤压力而易破损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防护滤网。

    (4)本发明在下压台的上端面和上压台的下端面的径向上均贴附式设有刮板,且通过相应的移动杆、第二弹簧、固定杆的设置,使得刮板能够随着相应的压台进行升降移动,且不会随之发生转动,则在在每次压汁处理时,刮板均能发生对于相应压台的相对转动,其能将下压台和上压台上粘附的药材刮擦脱离,能够在后续挤压过程中实现对药材较为全面的压汁处理,从而能够促进药材被充分压汁,且便于压汁后药材的排出。

    综上,本发明工作效率高,能够对药材进行充分压汁处理,且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电力,还能实现对滤网的有效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中沿横向的竖直中心面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2中沿横向的竖直中心面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固定杆;2、主箱体;3、下压台;4、开合门;5、进料口;6、上压台;7、直通道;8、螺旋通道;9、上移动筒;10、上固定杆;11、第一轴承;12、上移动杆;13、第二弹簧;14、滚珠;15、刮板;16、长支撑柱;17、滤网;18、下移动杆;19、上转向杆;20、牵拉绳;21、下转向杆;22、踏板;23、底座;24、摆动杆;25、铰接座;26、短支撑柱;27、下移动筒;28、穿孔;29、升降环体;30、联动环体;31、条形通口;32、第一齿条;33、齿轮;34、第二齿条;35、上升降架板;36、固定板;37、下升降架板;38、出料口;39、第二轴承;40、第三轴承;41、第一弹簧;42、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包括底座23和安装在底座23上的主箱体2,所述主箱体2上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38;所述主箱体2呈两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主箱体2内设有端面为圆形的下压台3和位于下压台3上方的上压台6,所述下压台3和上压台6的周侧均完全贴附主箱体2的内侧壁,所述下压台3背向上压台6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下端面的下移动筒27,所述上压台6背向下压台3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上端面的上移动筒9;所述主箱体2的上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的移动筒穿过的穿孔28,所述穿孔28的孔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嵌装槽,且各嵌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一颗滚珠14,所述下移动筒27和上移动筒9上连接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设有与相应侧的滚珠14一一对应并供相应的滚珠14卡装且滑动的直通道7,所述直通道7沿相应移动筒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使得上压台6和下压台3在未夹持药材之前仅进行升降式移动,所述下移动筒27和上移动筒9背向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式设有与相应的直通道7连通的螺旋通道8,使得上压台6和下压台3在夹持药材之后边转动边进行升降式移动;

    所述主箱体2倾斜设置,所述主箱体2的上端通过长支撑柱16连接到底座23上,且箱体2的下端通过短支撑柱26连接到底座23上,所述进料口5和出料口38均设于主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主箱体2的外表面上铰接有封堵于进料口5外端口的开合门4,所述出料口38位于进料口5的相对侧,且出料口38低于进料口5,所述出料口38内设有滤网17;

    所述下移动筒27的下端固定套装有第三轴承40,且第三轴承40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升降环体29,所述升降环体29的一侧固定有牵拉绳20,所述短支撑柱26上固定有上转向杆19和下转向杆21,所述底座23上通过铰接座25铰接有摆动杆24,所述牵拉绳20的另一端依次从上转向杆19的顶部和下转向杆21的底部绕过并与摆动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台3和下移动筒27构成的一个组件,所述上压台6和上移动筒9构成另一个组件,且这两个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下压台3和上压台6分别与主箱体2之间设有用于促使相应的压台复位的第二弹簧13;

    初始状态下,所述摆动杆24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低于摆动杆24的另一端,所述升降环体29低于上转向杆19,所述下压台3的上端面低于进料口5,所述上压台6的下端面高于进料口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下压台3连接的下升降架板37,与上压台6连接的上升降架板35,分别对应设于下升降架板37和上升降架板35相向侧面上的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4,以及啮合设于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4之间的齿轮33,所述下压台3的下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39,且第二轴承39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联动环体30,所述联动环体30外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相应侧侧壁并向上延伸的下升降架板37,所述主箱体2上供下升降架板37穿过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供下升降架板37升降式移动的条形通口31,所述第一齿条32固定在下升降架板37背向主箱体2的一侧面上,所述齿轮33安装在一块与与长支撑柱16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6上,所述第二齿条34固定在上升降架板35朝向下升降架板37的一侧面上,所述上移动筒9的上端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11,两个所述上升降架板35分别固定在第一轴承11外表面的两相对侧。在下移动筒27带动下压台3上升时,由于第二轴承39的存在,使得联动环体30不会随下压台3转动,却能随之上升,其可带动下升降架板37上升,下升降架板37通过第一齿条32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带动第二齿条34向下移动,即带动上升降架板35向下移动,其可带动上移动筒9向下移动,即有效实现了联动机构的联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摆动杆24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到摆动杆24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摆动杆24的自由端到摆动杆24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其可使得作用在摆动杆24自由端的驱动力较小,能够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杆24的自由端固定有踏板22。踏板2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踩踏摆动杆24的自由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上移动筒9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上固定杆10,且上固定杆10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2上,所述上压台6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上移动筒9内的上移动杆12,且上移动杆12与上固定杆1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上移动杆12的下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上压台6下端面径向上的刮板15;所述下移动筒27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下端面的下固定杆1,且下固定杆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2上,所述下压台3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下移动筒27内的下移动杆18,且下移动杆18与下固定杆1之间连接有另一个第二弹簧13,所述下移动杆18的上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下压台3上端面径向上的另一块刮板15。一方面,在上压台6和下压台3的转动过程中,上移动杆12、下移动杆18和刮板15不转,由于刮板15贴附相应的压台,使得两个刮板15可分别对上压台6的下端面和下压台3的上端面上粘附的药材进行刮铲处理,可有效解决药材压汁过程中粘壁的问题,且能够对药材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从而能够提升药材的压汁效率;另一方面,在上压台6的下降过程中可通过相应的刮板15推动上移动杆12向下移动,上固定杆10保持不动,使得相应的第二弹簧13被拉伸,同时,在下压台3的上升过程中可通过相应的刮板15推动下移动杆18向上移动,下固定杆1保持不动,使得相应的第二弹簧13被拉伸,一旦牵拉绳20松弛,第二弹簧13的弹力复位作用就能拉动上移动杆12和下移动杆18进行复位移动,其可通过相依内的刮板15推动上压台6和下压台3进行复位移动,则实现机构的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上移动杆12位于上移动筒9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上固定杆10上,相应的第二弹簧13设于上移动杆12内部;所述下移动杆18位于下移动筒27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下固定杆1上,相应的第二弹簧13设于下移动杆18内部。实现了上移动杆12与上固定杆10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对上移动杆1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实现了下移动杆18与下固定杆1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对下移动杆18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轴承11与上移动筒9滑动连接,所述上移动筒9位于主箱体2外侧的部分上固定有限位凸块42,且上移动筒9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轴承11和限位凸块42之间的第一弹簧41。在下压台3边上升边转动时,其通过下升降架板37、第一齿条32、齿轮33、第二齿条34的依次传动带动上升降架板35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轴承11与上移动筒9滑动连接,则第一轴承11先压缩第一弹簧41,然后通过第一弹簧41的弹力复位作用推动限位凸块42向下移动,即推动上移动筒9向下移动,上压台6随之移动,在上压台6与下压台3压紧药材后,通过第一弹簧41的缓冲作用可防止上压台6与下压台3之间发生过度挤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下压台3的上端面为直径由上至下渐大的锥形面,且所述上压台6的下端面为与该锥形面相适配的锥形面。可使得药汁集中于下压台3上端面的周侧,便于药汁通过出料口38排出。另外,可扩大下压台3与上压台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对药材的一次加工量。

    其它同实施例1。

    上述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的具体作用原理为:

    先将开合门4打开,将待压汁的药材从进料口5倒入主箱体2内,然后关闭开合门4,药材堆积在下压台3上,再用脚踩下摆动杆24的自由端,其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绕铰接座25向上转动,拉动牵拉绳20,位于下转向杆21背向上转向杆19一侧的牵拉绳20向上移动,位于下转向杆21与上转向杆19之间的牵拉绳20向下移动,位于上转向杆19背向下转向杆21一侧的牵拉绳20向上移动,则带动升降环体29向上移动,其带动下移动筒27向上移动,其带动下压台3向上移动;同时,由于第二轴承39的存在,使得联动环体30不会随下压台3转动,却能随之上升,其可带动下升降架板37上升,下升降架板37通过第一齿条32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带动第二齿条34向下移动,即带动上升降架板35向下移动,其可带动上移动筒9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滚珠14沿相应的直通道7发生相对运动;至上压台6和下压台3开始夹持药材,此时,滚珠14进入螺旋通道8,由于滚珠14阻碍了相应移动筒的直接移动,在滚珠14和螺旋通道8的适配作用下,下移动筒27受到滚珠14的反向作用力下发生转动,即下移动筒27边转动边上升,下压台3随之边转动边上升,上移动筒9边转动边下降,上压台6随之边转动边下降,且上压台6的转动方向与下压台3的转动方向相反,则上压台6和下压台3相向移动,在对药材进行紧压的同时对药材进行碾磨,可加快药汁产生效率;在此过程中,下压台3推动相应的刮板15和下移动杆18向上移动,上压台6推动相应的刮板15和上移动杆12向下移动,两个第二弹簧13均被拉伸;

    当相关工作人员的脚松开摆动杆24,摆动杆24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绕其铰接处向下转动复位,牵拉绳20处于松弛状态,停止带动升降环体29上升,则下压台3停止上升并停止转动,通过下升降架板37、第一齿条32、齿轮33、第二齿条34的依次传动效果,使得上移动筒9和上压台6停止下降和转动,下移动杆18和上移动杆12停止移动,第二弹簧13不再继续被拉伸,且在第二弹簧13的复位作用下,拉动下移动杆18向下移动,拉动上移动杆12向上移动,且它们通过相应的刮板15推动下压台3向下移动,推动上压台6向上移动,下移动筒27向下移动,上移动筒9向上移动,前期,在滚珠14和螺旋通道8的配合作用下,使得下压台3边下降边转动,上压台6边上升边转动,由于刮板15不转,则能将下压台3的上端面上和上压台6的下端面上粘附的药材刮擦脱离,从而能够在后续挤压过程中实现对药材较为全面的压汁处理,至滚珠14进入相应的直通道7,上压台6、下压台3、上移动杆12及下移动杆18停止转动仅做直线移动;在此过程中当下压台3的低侧端低于出料口38时,产出的药汁就能通过滤网17从出料口38排出,滤网17可防止药材随药汁排出;

    经过反复踩下摆动杆24的自由端,下压台3和上压台6可反复对药材进行挤压和碾磨,且每次在夹持药材后再进行碾磨,可防止下压台3和上压台6发生不起作用的转动,有利于减少下压台3和上压台6周侧与主箱体2内壁的摩擦损失,每次挤压产生的药汁能够基本完全排出,可避免药汁过多而影响挤压效果;压汁过程中,滤网17始终未受到挤压作用力,能够避免因频繁受到挤压力而易破损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防护滤网17。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工作效率高,能够对药材进行充分压汁处理,且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电力,还能实现对滤网的有效防护。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包括底座(23)和安装在底座(23)上的主箱体(2),所述主箱体(2)上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3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2)呈两端封闭的圆筒形,所述主箱体(2)内设有端面为圆形的下压台(3)和位于下压台(3)上方的上压台(6),所述下压台(3)和上压台(6)的周侧均完全贴附主箱体(2)的内侧壁,所述下压台(3)背向上压台(6)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下端面的下移动筒(27),所述上压台(6)背向下压台(3)的一侧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上端面的上移动筒(9);所述主箱体(2)的上下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的移动筒穿过的穿孔(28),所述穿孔(28)的孔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嵌装槽,且各嵌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一颗滚珠(14),所述下移动筒(27)和上移动筒(9)上连接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设有与相应侧的滚珠(14)一一对应并供相应的滚珠(14)卡装且滑动的直通道(7),所述直通道(7)沿相应移动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移动筒(27)和上移动筒(9)背向相应压台的一侧部分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螺旋缠绕式设有与相应的直通道(7)连通的螺旋通道(8);

    所述主箱体(2)倾斜设置,所述主箱体(2)的上端通过长支撑柱(16)连接到底座(23)上,且箱体(2)的下端通过短支撑柱(26)连接到底座(23)上,所述进料口(5)和出料口(38)均设于主箱体(2)的侧壁上,所述主箱体(2)的外表面上铰接有封堵于进料口(5)外端口的开合门(4),所述出料口(38)位于进料口(5)的相对侧,且出料口(38)低于进料口(5),所述出料口(38)内设有滤网(17);

    所述下移动筒(27)的下端固定套装有第三轴承(40),且第三轴承(40)的外侧固定套装有升降环体(29),所述升降环体(29)的一侧固定有牵拉绳(20),所述短支撑柱(26)上固定有上转向杆(19)和下转向杆(21),所述底座(23)上通过铰接座(25)铰接有摆动杆(24),所述牵拉绳(20)的另一端依次从上转向杆(19)的顶部和下转向杆(21)的底部绕过并与摆动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台(3)和下移动筒(27)构成的一个组件,所述上压台(6)和上移动筒(9)构成另一个组件,且这两个组件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下压台(3)和上压台(6)分别与主箱体(2)之间设有用于促使相应的压台复位的第二弹簧(13);

    初始状态下,所述摆动杆(24)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低于摆动杆(24)的另一端,所述升降环体(29)低于上转向杆(19),所述下压台(3)的上端面低于进料口(5),所述上压台(6)的下端面高于进料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下压台(3)连接的下升降架板(37),与上压台(6)连接的上升降架板(35),分别对应设于下升降架板(37)和上升降架板(35)相向侧面上的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4),以及啮合设于第一齿条(32)和第二齿条(34)之间的齿轮(33),所述下压台(3)的下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39),且第二轴承(39)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联动环体(30),所述联动环体(30)外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穿过主箱体(2)相应侧侧壁并向上延伸的下升降架板(37),所述主箱体(2)上供下升降架板(37)穿过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供下升降架板(37)升降式移动的条形通口(31),所述第一齿条(32)固定在下升降架板(37)背向主箱体(2)的一侧面上,所述齿轮(33)安装在一块与与长支撑柱(16)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6)上,所述第二齿条(34)固定在上升降架板(35)朝向下升降架板(37)的一侧面上,所述上移动筒(9)的上端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11),两个所述上升降架板(35)分别固定在第一轴承(11)外表面的两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1)与上移动筒(9)滑动连接,所述上移动筒(9)位于主箱体(2)外侧的部分上固定有限位凸块(42),且上移动筒(9)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轴承(11)和限位凸块(42)之间的第一弹簧(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台(3)的上端面为直径由上至下渐大的锥形面,且所述上压台(6)的下端面为与该锥形面相适配的锥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24)连接牵拉绳(20)的一端到摆动杆(24)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摆动杆(24)的自由端到摆动杆(24)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24)的自由端固定有踏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筒(9)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上端面的上固定杆(10),且上固定杆(10)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2)上,所述上压台(6)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上移动筒(9)内的上移动杆(12),且上移动杆(12)与上固定杆(1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上移动杆(12)的下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上压台(6)下端面径向上的刮板(15);所述下移动筒(27)的内腔中设有贯穿其下端面的下固定杆(1),且下固定杆(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到主箱体(2)上,所述下压台(3)的中心处穿设有延伸至下移动筒(27)内的下移动杆(18),且下移动杆(18)与下固定杆(1)之间连接有另一个第二弹簧(13),所述下移动杆(18)的上端固定有贴附式位于下压台(3)上端面径向上的另一块刮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杆(12)位于上移动筒(9)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上固定杆(10)上,相应的第二弹簧(13)设于上移动杆(12)内部;所述下移动杆(18)位于下移动筒(27)内腔中的一端套装在下固定杆(1)上,相应的第二弹簧(13)设于下移动杆(18)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药材的高效压汁装置,属于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下压台和与其适配的上压台,下压台和上压台的相背侧分别固定有下移动筒和上移动筒;下移动筒和上移动筒分别与主箱体的相应端面板之间设有滚珠、直通道和螺旋通道;下移动筒的下端依次连接有第三轴承、升降环体、牵拉绳及摆动杆,摆动杆铰接在底座上;下压台与上移动筒之间连接有联动机构;主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内设有滤网。本发明工作效率高,能够对药材进行充分压汁处理,且操作方便,不需要依赖电力,还能实现对滤网的有效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宇;韦山;杨民;胡旭峰;陶周善;谢加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