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流延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和包装袋。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层出不穷。但是针对一些熟的肉类食品、带汁鹌鹑蛋、带汁卤蛋等需要高温灭菌来保证食品保质期及保证食品风味口感。经市场调研及客户反馈发现,市面上现在该类食品包装袋容易出现破损,胀气、漏气等问题,极易造成食品变质。究其原因是在蒸煮过程中包装袋不能耐受蒸煮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装袋不耐蒸煮导致出现破损、胀气及漏气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包括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
其中,电晕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4:1;第一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7:3;第二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7:3;热封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和润滑母料共混,且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润滑母料的质量比为20:77:3;
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的厚度比为24:26:26:24。
本发明的一种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准备与称量:根据流延膜的四层结构的组分准备原料颗粒,通过吸料器和称重器将原料颗粒分别送入对应的加料斗;
2)挤出机剪切加热:四个挤出机分别对其加料斗内的原料颗粒进行剪切加热,得到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送至四层分配器;
3)四层分配器:将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分配形成工艺要求的四层产品结构;
4)t型摸头挤出冷却:在t型摸头的挤出口将四层熔融原料挤出融合,并冷却成型;
5)在线侧厚度:对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6)电晕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7)回火:将步骤6)中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回火处理;
8)切边:根据不同宽度要求在线分切;
9)收卷:将步骤8)中分切后的薄膜进行卷曲成卷。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在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中的加热温度均为185-240℃。
在步骤4)中冷却方式采用冷却辊,冷却辊的温度为34℃。
在步骤7)中回火温度为35℃,回火过程中薄膜移动速度为50m/min。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将权利要求1的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采用干式复合或者无溶剂复合制成包装袋,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的厚度比65:12-12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为阻隔层,电晕层和两个芯层均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混合原料,使得各层均具有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强度的长期保持性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熔点,热封层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以及润滑母料的混合物,使之具有较好的热封功能,而且使薄膜表面具有润滑效果。本发明的聚乙烯流延薄膜能够耐115度蒸煮且不会出现破损、胀气及漏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包括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其中,电晕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4:1;第一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第二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热封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润滑母料(f005)共混,且ldpe和mdpe和f005的质量比为20:77:3。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占比分别为24%、26%、26%和24%。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1)原料的准备与称量:根据流延膜的四层结构的组分准备原料颗粒,通过吸料器和称重器将原料颗粒分别送入对应的加料斗;
2)挤出机剪切加热:四个挤出机分别对其加料斗内的原料颗粒进行剪切加热,得到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送至四层分配器;四个挤出机中的加热温度均为185℃。
3)四层分配器:将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分配形成工艺要求的四层产品结构;
4)t型摸头挤出冷却:在t型摸头的挤出口将四层熔融原料挤出融合,并冷却成型;冷却方式采用冷却辊,冷却辊的温度为34℃。
5)在线侧厚度:对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6)电晕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7)回火:将步骤6)中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35℃,回火过程中薄膜移动速度为50m/min(米/分钟)。
8)切边:根据不同宽度要求在线分切;
9)收卷:将步骤8)中分切后的薄膜进行卷曲成卷。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将上述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采用干式复合或者无溶剂复合制成包装袋,四层结构的流延膜的厚度选用65微米,bopa的厚度为12微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包括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其中,电晕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4:1;第一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第二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热封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润滑母料(f005)共混,且ldpe和mdpe和f005的质量比为20:77:3。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占比分别为24%、26%、26%和24%。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1)原料的准备与称量:根据流延膜的四层结构的组分准备原料颗粒,通过吸料器和称重器将原料颗粒分别送入对应的加料斗;
2)挤出机剪切加热:四个挤出机分别对其加料斗内的原料颗粒进行剪切加热,得到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送至四层分配器;四个挤出机中的加热温度均为240℃。
3)四层分配器:将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分配形成工艺要求的四层产品结构;
4)t型摸头挤出冷却:在t型摸头的挤出口将四层熔融原料挤出融合,并冷却成型;冷却方式采用冷却辊,冷却辊的温度为34℃。
5)在线侧厚度:对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6)电晕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7)回火:将步骤6)中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35℃,回火过程中薄膜移动速度为50m/min(米/分钟)。
8)切边:根据不同宽度要求在线分切;
9)收卷:将步骤8)中分切后的薄膜进行卷曲成卷。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将上述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采用干式复合或者无溶剂复合制成包装袋,四层结构的流延膜的厚度选用120微米,bopa的厚度为12微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包括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其中,电晕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4:1;第一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第二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共混,且lldpe和mdpe的质量比为7:3;热封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润滑母料(f005)共混,且ldpe和mdpe和f005的质量比为20:77:3。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的厚度占比分别为24%、26%、26%和24%。
本实施例的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得:
1)原料的准备与称量:根据流延膜的四层结构的组分准备原料颗粒,通过吸料器和称重器将原料颗粒分别送入对应的加料斗;
2)挤出机剪切加热:四个挤出机分别对其加料斗内的原料颗粒进行剪切加热,得到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送至四层分配器;四个挤出机中的加热温度均为205℃。
3)四层分配器:将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分配形成工艺要求的四层产品结构;
4)t型摸头挤出冷却:在t型摸头的挤出口将四层熔融原料挤出融合,并冷却成型;冷却方式采用冷却辊,冷却辊的温度为34℃。
5)在线侧厚度:对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6)电晕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7)回火:将步骤6)中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35℃,回火过程中薄膜移动速度为50m/min(米/分钟)。
8)切边:根据不同宽度要求在线分切;
9)收卷:将步骤8)中分切后的薄膜进行卷曲成卷。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将上述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采用干式复合或者无溶剂复合制成包装袋,四层结构的流延膜的厚度选用85微米,bopa的厚度为12微米。
上述各实施例中润滑母料采用东莞舒尔曼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牌号为f005的润滑母料。添加后起到薄膜表面打到润滑效果,使包装袋能够可以顺利把口打开。lldpe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简称,它是一种聚乙烯塑料颗粒,国际通用名都称为:lldpe,我们使用牌号为卡塔尔的q2018n。mdpe是中密度聚乙烯的简称,它也是一种聚乙烯塑料颗粒,国际通用名都称为:mdpe,我们使用的是韩国道达尔生产的牌号为m6040。ldpe是低度密度聚乙烯的简称,它也是一种聚乙烯塑料颗粒,国际通用名都称为:ldpe,我们使用的是伊朗生产的牌号为2420e02。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包装袋,雾度低(<15%);耐蒸煮性能优,实验室反压蒸汽煮锅试验,115摄氏度45分钟蒸煮后无粘连、破包、胀气及漏气现象;跌落性能好(1.5米高度跌落6次)。本发明的包装袋能够实现耐115℃蒸煮,是由于上述流延膜的作用。bopa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包装薄膜,是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简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耐115度蒸煮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
其中,电晕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4:1;第一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7:3;第二芯层的材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共混,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7:3;热封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和中密度聚乙烯和润滑母料共混,且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润滑母料的质量比为20:77:3;
电晕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和热封层的厚度比为24:26:26:24。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准备与称量:根据流延膜的四层结构的组分准备原料颗粒,通过吸料器和称重器将原料颗粒分别送入对应的加料斗;
2)挤出机剪切加热:四个挤出机分别对其加料斗内的原料颗粒进行剪切加热,得到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送至四层分配器;
3)四层分配器:将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进行分配形成工艺要求的四层产品结构;
4)t型摸头挤出冷却:在t型摸头的挤出口将四层熔融原料挤出融合,并冷却成型;
5)在线侧厚度:对薄膜的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6)电晕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
7)回火:将步骤6)中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回火处理;
8)切边:根据不同宽度要求在线分切;
9)收卷:将步骤8)中分切后的薄膜进行卷曲成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四个挤出机中的加热温度均为185-2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冷却方式采用冷却辊,冷却辊的温度为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回火温度为35℃,回火过程中薄膜移动速度为50m/min。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流延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的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采用干式复合或者无溶剂复合制成包装袋,四层结构的流延膜与bopa的厚度比65:12-120: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