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单体、油杯集成件及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6  18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单体、油杯集成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烟的加热单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相互连接的陶瓷支架。组装时,先通过两个陶瓷支架进行支撑,然后采用硅胶套进行密封,最后装入油杯。当电子烟通电后,加热单体的底部的发热丝发热产生烟雾,通过陶瓷支架的支撑结构隔离出的侧面的气道呈z字型进气,以导入到吸嘴口出雾。

    然而,上述的电子烟存在元件较多的问题,且电子烟的组装误差较大,存在装配间隙,使电子烟存在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加热单体、油杯集成件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加热单体,包括:

    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

    加热丝圈,所述加热板包覆所述加热丝圈,且所述加热丝圈邻近所述导风孔设置;

    包塑件,所述包塑件成型于所述加热板的外壁,且所述包塑件形成有与所述导风孔对应连通的通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件至少成型于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的一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圈环绕所述导风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孔的数目为两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体还包括热敏电阻,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热敏电阻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加热板连接,且所述热敏电阻邻近所述加热丝圈设置,所述热敏电阻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板的温度。

    一种油杯集成件,包括油杯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单体,所述包塑件的周缘连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件焊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塑件超声焊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一种电子烟,包括底盖、吸嘴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杯集成件,所述底盖和所述吸嘴分别与所述油杯集成件的两端连接,所述底盖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导风孔连通,所述吸嘴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烟还包括顶塞和导气管,所述顶塞堵塞于所述油杯邻近所述吸嘴的端部,且所述顶塞套设于所述导气管,所述通风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吸嘴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吸嘴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包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加热板包覆加热丝圈,且加热丝圈邻近导风孔设置,使加热丝圈对加热板进行加热,又由于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外壁,使加热单体成型于一体结构,减少了加热单体的组装的元件数目,进而减少了电子烟的元件;

    2、由于加热单体为一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加热单体的元件数目较少,且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外壁,使加热单体与油杯主体的内壁紧密连接,解决了电子烟存在的漏油问题;

    3、由于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且所述包塑件形成有与所述导风孔对应连通的通风孔,使加热板一侧的气流可以依次通过导风孔和通风孔流出加热板的另一侧,实现加热单体的直线型进气,相比于传统的z字型进气,大大缩短了电子烟的进气路径,进而减少烟雾堆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烟的加热单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加热单体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电子烟10包括底盖100、吸嘴200和油杯集成件300。油杯集成件300包括油杯主体310和加热单体320,底盖100和吸嘴200分别与油杯主体310的两端连接,使底盖100通过油杯集成件300与吸嘴200连接。加热单体320包括加热板322、加热丝圈324以及包塑件326。加热板322开设有导风孔322a。加热板322包覆加热丝圈324,且加热丝圈324邻近导风孔322a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部分包覆于加热板322内,且加热丝圈324部分裸露于加热板322之外,以便加热丝圈324外接电源。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且包塑件326形成有与导风孔322a对应连通的通风孔326a。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塑件326的周缘连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油杯主体310开设有容纳腔312,容纳腔312内容纳有油液。加热单体320位于容纳腔312内并与油杯主体310连接。底盖100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10。导风孔322a与第一进气孔110连通,使底盖100外围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110进入导风孔322a内,由于导风孔322a与通风孔326a对应连通,使加热板322邻近第一进气孔110一侧的气流依次通过导风孔322a和通风孔326a流出加热板322的另一侧。

    当加热丝圈324通电时,加热丝圈324对加热板322进行加热,使容纳腔312内的油液与加热单体320接触时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的油烟经气流流入吸嘴200处,进而使油烟具有较好的雾化效果。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使加热单体320形成一体结构,即使加热单体320形成单一的元件,大大节省了组装的物料及流程,同时减少人工,及组装产生的误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孔110与导风孔322a连通,吸嘴200与通风孔326a连通。

    上述的电子烟10、油杯集成件300及加热单体320,由于加热板322包覆加热丝圈324,且加热丝圈324邻近导风孔322a设置,使加热丝圈324对加热板322进行加热,又由于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使加热单体320成型于一体结构,减少了加热单体320的组装的元件数目,进而减少了电子烟10的元件,节省组装物料和流程,进而减少电子烟10生产的人工投入;由于加热单体320为一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加热单体320的元件数目较少,且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使加热单体320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紧密连接,减少电子烟10的组装误差,解决了电子烟10存在的漏油问题。由于加热板322开设有导风孔322a,且包塑件326形成有与导风孔322a对应连通的通风孔326a,使加热板322一侧的气流可以通过导风孔322a和通风孔326a流出加热板322的另一侧,实现加热单体320的直线型进气,相比于传统的z字型进气,大大缩短了电子烟10的进气路径,进而减少烟雾堆积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塑件326至少成型于加热板322开设有导风孔322a的一面,使包塑件326与加热板322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进而使加热单体320的周缘与容纳腔312的内壁抵接,减少了加热单体320与容纳腔312的内壁的连接处存在装配间隙的问题,保证油杯集成件300的气密性,同时更好地解决了电子烟10存在的漏油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包塑件326具有弹性的塑料件,油杯主体310为塑料件,使包塑件326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连接较紧密,提高了加热单体320与容纳腔312的内壁连接处的紧密性。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板呈长方体状结构,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五个面,即在加热板邻近底盖的一面未成型有包塑件,加热板的其他面均成型有包塑件,使加热板与包塑件牢固连接,进而使包塑件更好地连接于油杯主体。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包塑件326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加热板322,使包塑件326与加热板322的连接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制造,降低了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上的成本。具体地,包塑件326在注塑模具内注塑成型于加热板322上,可以保证成型后的加热单体320的形位精度在0.05mm以内,容易实现自动化产线生产,提升了电子烟10的生产效率,同时节省了电子烟10的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包塑件326的材质为聚醚醚酮,即具有半结晶性的热塑性塑料,使包塑件326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进而使包塑件326与加热板322一体注塑成型时不易变形甚至溶化。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提高油液的加热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环绕导风孔322a设置,使导风孔322a的周围的受热快速均匀,提高了加热板322的加热效率,有利于提高油液的加热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不仅限于环绕导风孔322a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呈s字型或一字型或其他形状。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风孔322a的数目为两个以上,使加热单体320的一侧的气流通过导风孔322a快速流入加热单体320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孔322a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导风孔322a并排设置。具体地,多个导风孔322a呈矩形阵列分布。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导风孔322a不仅限于呈矩形阵列分布,还可以呈圆环形阵列分布。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单体320还包括热敏电阻328,加热板322开设有安装孔322b,热敏电阻328位于安装孔322b内并与加热板322连接,且热敏电阻328邻近加热丝圈324设置,热敏电阻328用于检测加热板322的温度。当热敏电阻328检测到预设温度时,烟油的雾化达到最佳效果,以反馈控制通过热敏电阻328的电流,以保证加热板322保持在烟油雾化的最佳温度,进而保证口感的一致性,并节省电子烟10的功耗。在本实施例中,热敏电阻328为ntc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电子烟10还包括控制模组(图未示)和供电模组(图未示),控制模组分别与供电模组和热敏电阻328电连接,供电模组与加热丝圈324电连接,控制模组用于控制通过加热丝圈324的电流。当热敏电阻328检测到预设温度时,烟油的雾化达到最佳效果,热敏电阻328反馈给控制模组一感应信号,控制模组控制供电模组对加热丝圈324保持恒定电流供电,以保证加热板322保持在烟油雾化的最佳温度,进而保证口感的一致性,并节省电子烟10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丝圈324的电阻可以灵活选用,如0.3ω或0.6ω或0.9ω或1.2ω等。相应地,加热单体320可以通过控制模组控制输出预定电压来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预定电压可以是2.8v~3.4v的任意数值,进而满足了6.8w~38w范围内的雾化器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加热单体320的适用性,节省了电子烟10的采购、运输、管理和制造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定电压也不仅限于2.8v~3.4v的任意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塑件326的周缘焊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上,使包塑件326的周缘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可靠连接,同时提高了包塑件326的周缘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连接的紧密性,进而使油杯主体310和加热单体320结合成一个元件,进一步地减少了电子烟10的元件数目。由于包塑件326直接焊接于油杯主体310上,使包塑件326与油杯主体310之间的连接不存在装配间隙。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包塑件326超声焊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上,使包塑件326通过超声波热熔焊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上,进而提高了包塑件326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连接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板322为陶瓷板,包塑件326为聚醚醚酮件,加热板322包覆于加热丝圈324,且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上,形成加热单体320。由于包塑件326超声焊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上,使包塑件326与油杯主体310连接成单一元件,如此制作的油杯集成件300完全不存在装配间隙,解决了电子烟10漏油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油杯集成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在第一模具内定位好加热丝圈324和热敏电阻328;然后,制作制备陶瓷浆料,并且将陶瓷浆料灌注于第一模具内并固化,使陶瓷浆料包覆于加热丝圈324和热敏电阻328的四周,形成加热单体320半成品;然后,将加热单体320半成品放置于第二模具内,使包塑件326注塑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形成加热单体320;最后,将加热单体320超声焊接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即使包塑件326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超声焊接,使油杯主体310和加热单体320结合成一个元件,大大减少了油杯集成件300的元件数目,同时避免了油杯集成件300的装配间隙的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了漏油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电子烟10还包括顶塞400和导气管500,顶塞400堵塞于油杯主体310邻近吸嘴200的端部,且顶塞400套设于导气管500。通风孔326a通过导气管500与吸嘴200连通,导气管500远离吸嘴200的端部抵接于包塑件326,使通过导风孔322a的气流完全由导气管500流动至吸嘴200处,减少了电子烟10漏气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导气管500位于容纳腔312内,且顶塞400部分位于容纳腔312内以堵塞于油杯邻近吸嘴200的端部,且顶塞400套设于导气管500,使容纳腔312的油液不至于通过油杯邻近吸嘴200的端部漏出,并且导气管500远离吸嘴200的端部抵接于油杯集成件300,使容纳腔312的油液不至于流入导气管500内甚至从吸嘴200吸出,使油液必须经加热单体320进行加热汽化,提高了电子烟10的雾化效果。

    如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油杯主体310包括油杯壳310a和环形延伸部310b,容纳腔312沿油杯壳310a的轴向开设。顶塞400堵塞于油杯壳310a邻近吸嘴200的端部,使顶塞400与油杯壳310a连接。油杯壳310a还与底盖100连接。环形延伸部310b位于容纳腔312内并与油杯壳310a的内壁连接,且环形延伸部310b邻近底盖100设置。包塑件326紧密连接于环形延伸部310b,使加热单体320邻近底盖100一侧的气流仅能通过加热单体320的加热板322的导风孔322a通过。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延伸部310b形成有环形槽312b,加热单体320位于环形槽312b内,且包塑件326的周缘与环形延伸部310b紧密连接。通气孔分别与导风孔322a和导气管500对应连通,使加热单体320邻近底盖100一侧的气流通过依次通过导风孔322a和通气孔进入导气管500内。

    如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包塑件326的周缘焊接于环形延伸部310b,使包塑件326的周缘与环形延伸部310b紧密连接,避免油液从加热单体320的周缘与环形延伸部310b之间的间隙漏出的问题,加上顶塞400堵塞于油杯壳310a邻近吸嘴200的端部,同时避免油液从吸嘴200一侧漏出的问题。具体地,包塑件326的周缘超声焊接于环形延伸部310b,使包塑件326的周缘与环形延伸部310b紧密连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油杯壳310a和环形延伸部310b一体成型,使油杯主体310的结构较紧凑,同时方便油杯主体310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和环形延伸部310b一体注塑成型,使油杯主体310的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制造,同时有利于后续通过超声焊接包塑件326。具体地,油杯主体310为塑料件,使油杯主体310与包塑件326更好地进行超声焊接。

    如图2和图5所示,为进一步地提高电子烟10的雾化效果,进一步地,包塑件326邻近吸嘴2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与环形槽312b连通的漏油孔326b,加热板322部分裸露于漏油孔326b,使漏油孔326b通过环形槽312b与容纳腔312连通,使容纳腔312内的油液能够通过漏油孔326b流动至加热板322上,提高了加热单体320加热油液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电子烟10的雾化效果。进一步地,漏油孔326b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漏油孔326b环绕通气孔设置,使油液能够通过多个漏油孔326b漏入加热板322的表面进行快速加热,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烟10的雾化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可拆卸连接,以便对电子烟10进行维护。具体地,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卡扣连接,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可拆卸连接,以便对电子烟10进行维护或清理。为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卡扣连接,同时减少底盖100开孔的数目,进一步地,油杯壳310a邻近底盖100的端部凸设有第一卡勾312a,第一卡勾312a卡入第一进气孔110内,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卡扣连接,进而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开设有第二进气孔313a,第一进气孔110和导风孔322a均与第二进气孔313a连通,使第一进气孔110与导风孔322a连通。具体地,第二进气孔313a开设于油杯壳310a上凸设有第一卡勾312a处,使第二进气孔313a与第一进气孔110连通,同时确保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卡扣连接处的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使第一进气孔110与导风孔322a连通,进一步地,底盖100上开设有进气腔120,第一进气孔110通过第二进气孔313a与进气腔120连通,且进气腔120与导风孔322a连通,使第一进气孔110与导风孔322a连通。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不仅限于可拆卸连接。为提高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连接的紧密性,更好地避免电子烟10漏油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焊接于一体,即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焊接,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紧密连接,提高了第一进气孔110与导风孔322a连通的紧密性,同时减少电子烟10的元件数目,进一步地减少电子烟10的组装误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超声焊接于一体,使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紧密牢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油杯壳310a与底盖100超声焊接于一体,且环形延伸部310b与加热单体320超声焊接于一体,加上油杯主体310为一体成型结构,使油杯主体310分别与底盖100和环形延伸部310b紧密连接,同时避免了电子烟10容易漏油的问题。油杯主体310和底盖100均为塑料件,使油杯集成件300和底盖100更好地超声焊接。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电子烟10还包括导电弹针600,底盖100上开设有与进气腔120连通的连接孔130,导电弹针600穿设于连接孔130内并与底盖100连接,且导电弹针600与加热丝圈324电连接,使加热丝圈324通过导电弹针600电连接于供电模组。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部分裸露于加热板322的外围。导电弹针600弹性抵接于加热丝圈324,使导电弹针600与加热丝圈324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丝圈324也可以完全埋设于加热板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单体还包括导电柱,导电柱部分位于加热板内并与加热丝圈电连接,导电弹针抵接于导电柱,使加热丝圈电连接于供电模组。由于加热丝圈完全位于加热板内,使加热丝圈到加热板邻近吸嘴的一面的距离较短,提高了加热丝圈对加热板进行加热的速率。

    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吸嘴200与油杯主体310可拆卸连接,以便定时对容纳腔312增加油液,或对容纳腔312进行清洗,提高了电子烟10的使用方便性。在本实施例中,吸嘴200与油杯主体310卡扣连接,使吸嘴200与油杯主体310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油杯主体310邻近吸嘴200的端部凸设有第二卡勾315,吸嘴200开设有卡槽210,第二卡勾315卡入卡槽210内,使油杯主体310与吸嘴200卡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加热板322包覆加热丝圈324,且加热丝圈324邻近导风孔322a设置,使加热丝圈324对加热板322进行加热,又由于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使加热单体320成型于一体结构,减少了加热单体320的组装的元件数目,进而减少了电子烟10的元件;

    2、由于加热单体320为一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加热单体320的元件数目较少,且包塑件326成型于加热板322的外壁,使加热单体320与油杯主体310的内壁紧密连接,解决了电子烟10存在的漏油问题;

    3、由于加热板322开设有导风孔322a,且包塑件326形成有与导风孔322a对应连通的通风孔326a,使加热板322一侧的气流可以通过导风孔322a和通风孔326a流出加热板322的另一侧,实现加热单体320的直线型进气,相比于传统的z字型进气,大大缩短了电子烟10的进气路径,进而减少烟雾堆积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

    加热丝圈,所述加热板包覆所述加热丝圈,且所述加热丝圈邻近所述导风孔设置;

    包塑件,所述包塑件成型于所述加热板的外壁,且所述包塑件形成有与所述导风孔对应连通的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件至少成型于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圈环绕所述导风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的数目为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体还包括热敏电阻,所述加热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热敏电阻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加热板连接,且所述热敏电阻邻近所述加热丝圈设置,所述热敏电阻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板的温度。

    6.一种油杯集成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杯主体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单体,所述包塑件的周缘连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杯集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件焊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杯集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件超声焊接于所述油杯主体的内壁上。

    9.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吸嘴和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杯集成件,所述底盖和所述吸嘴分别与所述油杯集成件的两端连接,所述底盖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导风孔连通,所述吸嘴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还包括顶塞和导气管,所述顶塞堵塞于所述油杯邻近所述吸嘴的端部,且所述顶塞套设于所述导气管,所述通风孔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吸嘴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吸嘴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包塑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单体、油杯集成件及电子烟。上述的加热单体,包括加热板、加热丝圈以及包塑件,加热板开设有导风孔;加热板包覆加热丝圈,且加热丝圈邻近导风孔设置;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外壁,且包塑件形成有与导风孔对应连通的通风孔。由于加热板包覆加热丝圈,且加热丝圈邻近导风孔设置,使加热丝圈对加热板进行加热,又由于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外壁,使加热单体成型于一体结构,减少了加热单体的组装的元件数目,进而减少了电子烟的元件;由于加热单体为一体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加热单体的元件数目较少,且包塑件成型于加热板的外壁,使加热单体与油杯主体的内壁紧密连接,解决了电子烟存在的漏油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