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商标移印机,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由于入耳式耳机的品牌种类较多,在制作耳机时,需要在耳机上印好商标。
目前,在对耳机打印商标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需要打印商标的耳机放入移印机内,在将耳机放入移印机内打印时,移印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人们在放入耳机时,比较危险,现有的移印机操作麻烦,不方便人们使用,导致人们工作效率降低。
因此,研发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方便人们使用、工作效率高的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在放入耳机时不安全、操作比较麻烦、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方便人们使用、工作效率高的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
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包括有:安装架;旋转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旋转;固定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固定;移印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旋转组件包括有:棘轮,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一导套,安装在安装架上;拉杆,滑动式安装在第一导套内;第一弹簧,安装在拉杆与第一导套之间;第一安装块,安装在拉杆上;卡齿,卡齿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至少为两个,安装在卡齿与第一安装块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块,安装在棘轮上;安装杆,安装杆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放置盘,放置盘为两个,均安装在安装杆上;滑动杆,滑动杆至少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上;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滑动杆与放置盘之间;弧形块,弧形块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滑动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移印组件包括有:第一导杆,安装在安装架;第一滑套,滑动式安装在第一导杆上;第三弹簧,安装在第一滑套与第一导杆之间;l型杆,安装在第一滑套上;缸体,安装在l型杆上;连接管,安装在缸体上;圆盘,安装在连接管上;滑杆,滑动式安装在连接管内;第四弹簧,安装在滑杆与圆盘之间;印盘,安装在滑杆上;挡板,安装在滑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活塞板,滑动式安装在缸体内;异型杆,安装在活塞板上,异型杆与缸体滑动式连接;导轨,转动式安装在圆盘上,导轨与异型杆滑动式配合;l型连杆,安装在印盘上,l型连杆与导轨滑动式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为两个,均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第二导杆上;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滑套与第二导杆之间;齿条,安装在第二滑套上;齿轮,安装在安装架上,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杆,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滑套上,连接杆与第一滑套转动式连接;第二导套,安装在第二滑套上;卡杆,滑动式安装在第二导套内;第六弹簧,安装在卡杆与第二导套之间;推杆,安装在拉杆上,推杆与卡杆配合。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旋转组件能够更加方便人们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转动至移印组件下方进行打印,提高了人们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固定组件能够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固定住,方便进行打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移印组件能够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活塞板能够向下推动颜料,使颜料能够更加快速的落至印盘上,不需要人们等太久的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连接杆不再需要通过人工拉动第一滑套,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安装架,2-旋转组件,21-棘轮,22-第一导套,23-拉杆,24-第一弹簧,25-第一安装块,26-卡齿,27-扭力弹簧,3-固定组件,31-第二安装块,32-安装杆,33-放置盘,34-滑动杆,35-第二弹簧,36-弧形块,4-移印组件,41-第一导杆,42-第一滑套,43-第三弹簧,44-l型杆,45-缸体,46-连接管,47-圆盘,48-滑杆,49-第四弹簧,491-印盘,492-挡板,5-活塞板,6-异型杆,7-导轨,8-l型连杆,9-第二导杆,10-第二滑套,11-第五弹簧,12-齿条,13-齿轮,14-连接杆,15-第二导套,16-卡杆,17-第六弹簧,18-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如图1-6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旋转组件2、固定组件3和移印组件4,安装架1左侧设有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旋转组件2,旋转组件2上设有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3,安装架1右侧设有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印的移印组件4。
在使用该装置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时,工作人员通过固定组件3将需要进行打印的耳机圆盖固定住,固定完成后,通过旋转组件2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转动至移印组件4下方,随后通过移印组件4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完成后,将打印好的耳机圆盖取下更换,如此,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旋转组件2包括有棘轮21、第一导套22、拉杆23、第一弹簧24、第一安装块25、卡齿26和扭力弹簧27,安装架1左侧转动式设有棘轮21,安装架1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套22,第一导套22内滑动式设有拉杆23,拉杆23与第一导套22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24,拉杆23左端焊接有第一安装块25,第一安装块25上均匀间隔转动式设有一排卡齿26,卡齿26与第一安装块25之间均绕接有扭力弹簧27。
在将耳机圆盖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拉动拉杆23在第一导套22内向右滑动,第一弹簧24被压缩,第一安装块25随之向右移动通过卡齿26带动棘轮21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组件3转动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转动至移印组件4下方,随后,松开拉杆23,在第一弹簧24复位的作用下,拉杆23随之带动第一安装块25向左移动复位,卡齿26随之向左移动,卡齿26向左移动至与棘轮21接触时,棘轮21推动卡齿26向右转动,扭力弹簧27被压缩,当卡齿26向左移动至与棘轮21脱离后,在扭力弹簧27复位的作用下,卡齿26随之转动复位,如此,能够更加方便人们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转动至移印组件4下方进行打印,提高了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有第二安装块31、安装杆32、放置盘33、滑动杆34、第二弹簧35和弧形块36,棘轮21上设有第二安装块31,第二安装块31外侧均匀间隔设有四个安装杆32,安装杆32外端均通过螺栓固接有放置盘33,放置盘33上部周边均匀间隔设有四个滑动杆34,滑动杆34与放置盘33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35,滑动杆34外端均焊接有弧形块36。
在固定耳机圆盖时,工作人员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放至放置盘33上,随后向下推动耳机圆盖,从而推动弧形块36向内移动,滑动杆34随之在放置盘33上向内滑动,第二弹簧35被压缩,向下推动至合适位置后,不再推动耳机圆盖,在第二弹簧35的作用下,弧形块36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固定住,随后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打印完成后的耳机圆盖向上取出,如此,能够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固定住,方便进行打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移印组件4包括有第一导杆41、第一滑套42、第三弹簧43、l型杆44、缸体45、连接管46、圆盘47、滑杆48、第四弹簧49、印盘491和挡板492,安装架1右侧上部焊接有第一导杆41,第一导杆41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42,第一滑套42与第一导杆41之间绕接有第三弹簧43,第一滑套42左侧焊接有l型杆44,l型杆44底端通过螺栓固接有缸体45,缸体45底部设有连接管46,连接管46底端设有圆盘47,连接管46内滑动式设有滑杆48,滑杆48与圆盘47之间绕接有第四弹簧49,滑杆48底端设有印盘491,滑杆48顶端焊接有挡板492。
将需要打印的耳机圆盖转动至印盘491下方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滑套42在第一导杆41上向下滑动,第三弹簧43被压缩,从而通过l型杆44带动缸体45向下移动,圆盘47随之向下移动,印盘491随之向下移动,当印盘491向下移动至与耳机圆盖接触时,耳机圆盖推动印盘491向上移动,滑杆48随之在连接管46内向上滑动,第四弹簧49被压缩,挡板492随之向上移动不再挡住连接管46,随后,缸体45内的颜料通过连接管46落入印盘491上,从而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一滑套42,在第三弹簧43复位的作用下,第一滑套42随之向上滑动复位,l型杆44随之带动缸体45向上移动复位,圆盘47随之向上移动复位,在第四弹簧49复位的作用下,滑杆48带动挡板492向下移动复位将连接管46挡住,印盘491随之向下移动复位,圆盘47向上移动复位带动印盘491向上移动复位,如此,能够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活塞板5、异型杆6、导轨7和l型连杆8,缸体45内滑动式设有活塞板5,活塞板5上焊接有异型杆6,异型杆6与缸体45滑动式连接,圆盘47上转动式设有导轨7,导轨7与异型杆6滑动式配合,印盘491上设有l型连杆8,l型连杆8与导轨7滑动式配合。
在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时,印盘491向上移动带动l型连杆8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导轨7带动异型杆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塞板5在缸体45内向下移动,如此,在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时,能够向下推动颜料,使颜料能够更加快速的落至印盘491上,不需要人们等太久的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6所示,还包括有第二导杆9、第二滑套10、第五弹簧11、齿条12、齿轮13、连接杆14、第二导套15、卡杆16、第六弹簧17和推杆18,安装架1右部上下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套10,第二滑套10与第二导杆9之间均绕接有第五弹簧11,第二滑套10内侧均设有齿条12,安装架1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齿轮13,齿轮13与上下两侧齿条12啮合,上部第二滑套10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与第一滑套42转动式连接,下部第二滑套10前侧焊接有第二导套15,第二导套15内滑动式设有卡杆16,卡杆16与第二导套15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7,拉杆23右部焊接有推杆18,推杆18与卡杆16配合。
在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时,拉杆23向右滑动带动推杆18向右移动,当推杆18向右移动至与卡杆16接触时,推杆18向右移动推动卡杆16在第二导套15内向内滑动,第六弹簧17被压缩,当推杆18向右移动至与卡杆16脱离后,在第六弹簧17复位的作用下,卡杆16随之向外滑动复位,当拉杆23向左移动复位带动推杆18向左移动复位时,推杆18向左移动通过卡杆16推动下部第二滑套10在下部第二导杆9上向左滑动,下部第五弹簧11被压缩,下部齿条12随之向左移动带动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上部齿条12向右移动,上部第二滑套10随之带动连接杆14向右移动,上部第五弹簧11随之被压缩,进而向下拉动第一滑套42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当推杆18推动卡杆16移动至最左端后,推杆18推动卡杆16在第二导套15内向内滑动,当推杆18向左移动至与卡杆16脱离后,在第五弹簧11复位的作用下,第二滑套10随之带动卡杆16向右移动复位,连接杆14随之复位,如此,在对耳机圆盖进行打印时,不再需要通过人工拉动第一滑套42,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包括有:
安装架(1);
旋转组件(2),安装在安装架(1)上,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旋转;
固定组件(3),安装在旋转组件(2)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固定;
移印组件(4),安装在安装架(1)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移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旋转组件(2)包括有:
棘轮(21),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
第一导套(22),安装在安装架(1)上;
拉杆(23),滑动式安装在第一导套(22)内;
第一弹簧(24),安装在拉杆(23)与第一导套(22)之间;
第一安装块(25),安装在拉杆(23)上;
卡齿(26),卡齿(26)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安装块(25)上;
扭力弹簧(27),扭力弹簧(27)至少为两个,安装在卡齿(26)与第一安装块(25)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固定组件(3)包括有:
第二安装块(31),安装在棘轮(21)上;
安装杆(32),安装杆(32)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安装块(31)上;
放置盘(33),放置盘(33)为两个,均安装在安装杆(32)上;
滑动杆(34),滑动杆(34)至少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33)上;
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滑动杆(34)与放置盘(33)之间;
弧形块(36),弧形块(36)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滑动杆(3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移印组件(4)包括有:
第一导杆(41),安装在安装架(1);
第一滑套(42),滑动式安装在第一导杆(41)上;
第三弹簧(43),安装在第一滑套(42)与第一导杆(41)之间;
l型杆(44),安装在第一滑套(42)上;
缸体(45),安装在l型杆(44)上;
连接管(46),安装在缸体(45)上;
圆盘(47),安装在连接管(46)上;
滑杆(48),滑动式安装在连接管(46)内;
第四弹簧(49),安装在滑杆(48)与圆盘(47)之间;
印盘(491),安装在滑杆(48)上;
挡板(492),安装在滑杆(48)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活塞板(5),滑动式安装在缸体(45)内;
异型杆(6),安装在活塞板(5)上,异型杆(6)与缸体(45)滑动式连接;
导轨(7),转动式安装在圆盘(47)上,导轨(7)与异型杆(6)滑动式配合;
l型连杆(8),安装在印盘(491)上,l型连杆(8)与导轨(7)滑动式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机圆盖的商标旋转移印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第二导杆(9),第二导杆(9)为两个,均安装在安装架(1)上;
第二滑套(10),第二滑套(10)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第二导杆(9)上;
第五弹簧(11),第五弹簧(11)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滑套(10)与第二导杆(9)之间;
齿条(12),安装在第二滑套(10)上;
齿轮(13),安装在安装架(1)上,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
连接杆(14),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滑套(10)上,连接杆(14)与第一滑套(42)转动式连接;
第二导套(15),安装在第二滑套(10)上;
卡杆(16),滑动式安装在第二导套(15)内;
第六弹簧(17),安装在卡杆(16)与第二导套(15)之间;
推杆(18),安装在拉杆(23)上,推杆(18)与卡杆(16)配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