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52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其中,在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作为建筑物的外墙面,因此,需要对建筑板材进行刷漆,使其具有美观性,而传统的刷漆装置只是简单的进行上色,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单单进行刷漆上色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印制图案的话还需要额外使用模板进行再次喷涂,操作起来十分的麻烦。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印制图案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具备印制图案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建筑板印制图案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墨结构和传送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左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左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左支撑板位于连接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

    所述上墨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撑结构内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墨斗,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漆辊,所述漆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

    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辊。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板与左支撑板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连接孔的内部并延伸至左支撑板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底部且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上墨斗为上下贯通,且上墨斗的下端开口与漆辊的外表面锲合。

    优选的,所述漆辊左侧的连接轴贯穿支撑框架的左侧内壁并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位置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支撑轴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支撑轴等距分布,且间隙不超过建筑板材的长度,中间所述传送辊的外表面与漆辊的外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用于限位的引导杆和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套接在引导杆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导杆的数量与限位槽相等,且所述引导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限位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连接杆的底部搭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通过设置上墨斗及漆辊,并通过上墨斗与漆辊的配合使漆辊上布满漆料,然后将建筑板材放入到传送辊上并使建筑板材与漆辊的外表面相接,启动装置后漆辊带动建筑板材向前运动,并通过漆辊表面的漆料对建筑板材进行刷漆,通过更换不同图案的漆辊能够实现在涂漆的时候进行图案印制,达到了印制图案方便的效果。

    2、该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杆,并在连接杆上开设贯穿孔与引导杆和弹性件进行配合,在放入不同厚度的建筑板材时,整个传送机构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自动调整高度以使建筑板材能够通过,到达了适配性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结构的结构三维图;

    图3为本发明上墨结构的结构三维图;

    图4为本发明传送结构的结构三维图。

    其中:1、支撑结构;101、左支撑板;102、连接板;103、右支撑板;104、连接孔;105、传动电机;106、限位槽;2、上墨结构;201、支撑框架;202、上墨斗;203、漆辊;204、连接轴;3、传送结构;301、引导杆;302、弹性件;303、连接杆;304、支撑轴;305、连接轴承;306、传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包括支撑结构1,支撑结构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墨结构2和传送结构3;

    具体实施方式一

    支撑结构1包括左支撑板101,左支撑板101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远离左支撑板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撑板103,左支撑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04,左支撑板101位于连接孔10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05;

    上墨结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结构1内部的支撑框架201,支撑框架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墨斗202,支撑框架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漆辊203,漆辊20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4;

    传送结构3包括连接杆303,连接杆3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04,支撑轴304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轴承305,连接轴承305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辊30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左支撑板101通过连接板102连接右支撑板103,使整个装置能够保持稳定,而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贯穿连接孔104以带动漆辊203转动,从使漆辊203的每个面都能够与上墨斗202内部的油漆进行接触,从而在对建筑板材进行刷漆的使漆辊203能够对建筑板材的表面进行均匀刷漆,同时通过连接杆303和支撑轴304对传送辊306进行支撑,并通过连接轴承305减少装置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建筑板材能够放置在传送辊306上并被漆辊203带动前进。

    具体的,右支撑板103与左支撑板101的投影面积相等,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贯穿连接孔104的内部并延伸至左支撑板101的右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3相等能够使装置放置的时候更加稳定,而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贯穿连接孔104是为了能够对漆辊203输出动能,从而实现带动建筑板材和对建筑板材进行涂刷的效果。

    具体的,上墨斗202为上下贯通,且上墨斗202的下端开口与漆辊203的外表面锲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下贯通的上墨斗202能够使上墨斗202内部的漆料能够在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且覆盖在与上墨斗202下端锲合的漆辊203表面,从而实现漆辊203对建筑板材进行涂漆的效果,其中漆辊203的材质与印刷机的油墨辊相同,更具现场的需求,上墨斗202和漆辊203可以设置多个进行多辊印刷,实现颜色和图案的多样化。

    具体的,漆辊203左侧的连接轴204贯穿支撑框架201的左侧内壁并与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轴204贯穿支撑框架201与传动电机105进行连接,从而使传动电机105能够带动漆辊203转动,从而实现漆辊203推动建筑板材运动和对建筑板材进行涂漆的操作。

    具体的,连接杆303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位置与限位槽106相适配,支撑轴30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支撑轴304等距分布,且间隙不超过建筑板材的长度,中间传送辊306的外表面与漆辊203的外表面搭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杆303上开设贯穿孔与限位槽106向配合能够使连接杆303上下移动的方向被限制,从而保持稳定,而等距分布的支撑轴304之间的间隙不超过建筑板材,从而使传送辊306能够对建筑板材进行支撑,从而使建筑板材能够被传送。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进一步的限定,支撑结构1还包括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06,限位槽106的数量为若干,若干限位槽106分别位于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3的底部且相互对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106用于对传送结构3整体的位置座进一步的限制,从而通过多个限位槽106对连接杆303进行限位,从而使传送结构3上下运动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传送结构3还包括用于限位的引导杆301和弹性件302,且弹性件302套接在引导杆301的外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杆301用于对连接杆303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且对弹性件302进行固定,从而使弹性件302与连接杆303进行配合运动的时候弹性件302不会脱离,并使整个传送结构3能够更具建筑板材厚度的不同来进行自动适配。

    具体的,引导杆301的数量与限位槽106相等,且引导杆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限位槽106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弹性件302的上端与连接杆303的底部搭接。

    在使用时,先更具需要更换光滑或带有图案的漆辊203,然后在上墨斗202的内部倒入油漆并搅拌均匀,然后启动传动电机105使漆辊203转动,从而让漆辊203的表面布满油漆,随后将需要加工的建筑板材放置在传送辊306上,并轻推建筑板材至传送辊306与漆辊203的交接处,转动的漆辊203带与建筑板材表面接触并带动建筑板材向前运动,在运动的同时,漆辊203对建筑板材的表面进行涂漆,在对不同厚度的建筑板材进行加工的时候,连接杆303在弹性件302的作用下进行自动适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包括支撑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墨结构(2)和传送结构(3);

    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左支撑板(101),所述左支撑板(101)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所述连接板(102)远离左支撑板(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撑板(103),所述左支撑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04),所述左支撑板(101)位于连接孔(10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05);

    所述上墨结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结构(1)内部的支撑框架(201),所述支撑框架(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墨斗(202),所述支撑框架(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漆辊(203),所述漆辊(20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4);

    所述传送结构(3)包括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04),所述支撑轴(304)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轴承(305),所述连接轴承(305)的外表面套接有传送辊(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板(103)与左支撑板(101)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贯穿连接孔(104)的内部并延伸至左支撑板(101)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还包括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06),所述限位槽(106)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限位槽(106)分别位于左支撑板(101)和右支撑板(103)的底部且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斗(202)为上下贯通,且上墨斗(202)的下端开口与漆辊(203)的外表面锲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辊(203)左侧的连接轴(204)贯穿支撑框架(201)的左侧内壁并与传动电机(10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3)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位置与限位槽(106)相适配,所述支撑轴(30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支撑轴(304)等距分布,且间隙不超过建筑板材的长度,中间所述传送辊(306)的外表面与漆辊(203)的外表面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3)还包括用于限位的引导杆(301)和弹性件(302),且所述弹性件(302)套接在引导杆(301)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301)的数量与限位槽(106)相等,且所述引导杆(301)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限位槽(106)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302)的上端与连接杆(303)的底部搭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墨结构和传送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左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左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该用于建筑板材均匀刷漆的装置,通过设置上墨斗及漆辊,并通过上墨斗与漆辊的配合使漆辊上布满漆料,然后将建筑板材放入到传送辊上并使建筑板材与漆辊的外表面相接,启动装置后漆辊带动建筑板材向前运动,并通过漆辊表面的漆料对建筑板材进行刷漆,通过更换不同图案的漆辊能够实现在涂漆的时候进行图案印制,达到了印制图案方便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屈松;陈殿玉;陈玲;彭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灵境(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41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