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31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辆驾驶位的座椅均能实现前后调节,并可通过锁止系统锁定调节后的座椅位置。现有的锁止系统主要包括与座椅固连的上轨、与车身底板固连的下轨,以及可转动地设于上轨上的棘爪,并于上、下轨上分别形成有若干齿窗,从而可当棘爪卡置于上、下轨相重合的齿窗内时,可实现对上、下轨间相对滑动的锁定。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锁止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从而使得车辆座椅的重量较重。另外,现有结构需要在上轨上开设较大的开口才能实现该锁止系统的装配,大大削弱了上轨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且成本较低,便于装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的上轨和下轨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

    扭杆件,固定于所述上轨上,所述扭杆件具有扭转段,以及与所述扭转段一体连接的自由段,所述自由段呈折弯状,且所述自由段的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所述扭转段而沿所述上轨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

    锁止部,包括配置于所述空腔内的锁止部,以及与所述锁止部固连的承力部,所述锁止部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轴体上,并为因所述扭转段挡置而构成对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间相对滑动的锁止,所述承力部具有位于所述空腔外的承力端,且所述承力端承接外力驱使可使所述承力部驱动所述锁止部,以由所述锁止部迫使所述扭转段扭转,而解除对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间的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扭转段为沿所述上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轨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连接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的顶壁,且于所述右侧壁与所述顶壁的连接处构造有凹入所述空腔内的沉耳,所述轴体因所述沉耳的约束而被限定于所述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壁上形成有伸于所述空腔内的挂耳,所述扭杆件与所述上轨固连的一端和所述挂耳勾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顶壁上构造有供所述承力端穿出所述空腔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耳板,并于所述耳板上形成有供所述轴体穿过的通孔,且两所述耳板被设置为分别与所述沉耳或所述连接处相邻于所述沉耳的一端抵接,以限制所述锁止件沿所述上轨长度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沉耳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两所述耳板被设置为与位于两所述沉耳之间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抵接,以限制所述锁止件沿所述上轨长度方向位移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上构造有外翻设置的卡板,所述扭转段位于所述卡板与所述锁止部之间。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上分别形成有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于所述锁止部上形成有卡爪,所述卡爪可卡入相重合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内,而构成对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间相对滑动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扭杆件采用弹簧钢材质并为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重量较轻,且成本较低,并可便于装配,同时,仅在上轨上开设较小的开口即可实现锁止件于上轨上的安装,从而可有效保证上轨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使得本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扭转段设置成直线状,可使其具有较好的扭转变形效果。

    (3)通过在上轨上设置沉耳以实现对轴体的约束,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4)将扭杆件与上轨固连的一端和挂耳勾连于一起,而实现扭杆件于上轨上的设置,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

    (5)通过将两耳板设为分别与沉耳或连接处相抵接,可限制锁止件沿上轨长度方向的位移,从而可利于实现锁止件对上轨与下轨间相对运动的锁定。

    (6)设置两个沉耳,可提高轴体的设置稳定性。

    (7)设置卡板、并将扭转段设于卡板与锁止部之间,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扭杆件对锁止件的挡置稳定性。

    (8)扭杆件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可使得扭转段具有较好的扭转弹性,另外,扭杆件一体成型,可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的应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另一视角下的应用状态图;

    图3为图1去除驱动手柄和连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扭杆件、上轨与锁止件的装配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扭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轨与下轨间锁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轨与下轨间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轨,101-左侧壁,102-顶壁,1021-开口,103-右侧壁,1031-卡合孔,104-连接处,105-沉耳,106-挂耳;

    2-下轨,201-卡槽;

    3-扭杆件,301-固定段,302-连接段,303-扭转段,304-自由段,3041-轴体;

    4-锁止件,401-锁止部,4011-卡板,4012-耳板,40121-通孔,4013-卡爪,402-承力部,4021-承力端;

    5-连杆,6-驱动手柄,7-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7的上轨1和下轨2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且因现有技术中的车辆通常在座椅左右配置一对上轨1和一对下轨2,因此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在车辆上也具体设置一对。本实施例仅以其一车辆座椅锁止机构来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主要包括扭杆件3和锁止件4,扭杆件3固定于上轨1上,且进一步地被收容于空腔7内。而锁止件4包括配置于空腔7内的锁止部401,以及与锁止部401固连的承力部402。需要说明的是,扭杆件3除了设于空腔7内,亦可配置于空腔7外。

    具体而言,由图5并结合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上轨1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3,以及连接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3的顶壁102,且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3的自由端被构造成向上轨1外折曲。另外,本实施例的上轨1为一体折弯成型,因此,左侧壁101与顶壁102的连接处,及右侧壁103与顶壁102的连接处104均为圆角。

    如图4中所示,于右侧壁103与顶壁102的连接处104构造有凹入空腔7内的沉耳105,该沉耳105由上轨1自身成型,也即连接处104对应于沉耳105处为镂空设置。且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沉耳105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当然,沉耳105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四个等。另外,于右侧壁103上形成有位于两个沉耳105之间的、并沿上轨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卡合部,且由图4中所示,该第一卡合部具体为于右侧壁103的端部而贯穿右侧壁103设置的卡合孔1031。

    本实施例的卡合孔1031具体被构造成矩形孔,以提高卡合稳定性。此外,由图4中所示,于顶壁102上构造有供上述承力部402穿出空腔7的开口1021,且该开口1021具体呈矩形。由图5中所示,于左侧壁101上形成有伸于空腔7内的挂耳106,且该挂耳106由左侧壁101自身构造成型,也即左侧壁101对应于挂耳106处为镂空设置。

    由图6并结合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下轨2也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两侧壁的底壁,但下轨2的两侧壁被构造成向下轨2的内侧折曲,且下轨2的两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上轨1的左侧壁101与右侧壁103间的距离,以此使得上轨1与下轨2装配成图2中所示的状态,此结构可使得上轨1与下轨2之间无沿各自高度方向的相对滑动,仅可具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且为了提高上轨1与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平顺性,如图2中所示,于上轨1和下轨2之间夹置有四个球组件,其中,该球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即可,本文不再赘述。

    由图7中所示,对应于上述右侧壁103,于下轨2右侧的侧壁上也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具体为矩形的卡槽201。且因在具体使用时,车辆座椅会带动上轨1相对于下轨2前后滑动,为此,下轨2的卡槽201的数量大于上轨1的卡合孔1031的数量。另外,由图2中所示,于底壁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以实现下轨2与车身底板之间的连接。

    前述的扭杆件3具体采用弹簧钢材质一体成型,且基于上述上轨1的具体结构,由图8并结合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扭杆件3具体包括依次一体固连于一起的固定段301、连接段302、扭转段303和自由段304。其中,固定段301具体被构造成弯曲的“u”形,并与上述挂耳106勾连于一起。扭转段303可弹性扭转变形、并为沿上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自由段304则为折弯状,且自由端的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扭转段303而沿上轨1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3041。该轴体3041具体布置于右侧壁103与顶壁102的连接处104,并因沉耳105的约束而被限定于该连接处104。由此,通过固定段301与挂耳106的勾连,以及轴体3041于连接处104的设置,可实现扭杆件3于上轨1上的安装固定。

    前述锁止部401的具体结构如图9中所示,其中,承力部402被构造成大致呈板状结构,该承力部402具有位于空腔7外、以与图1中所示的连杆5连接的承力端4021,该承力端4021可通过连杆5承接调节手柄的驱动。其中,连杆5和调节手柄的具体结构及其与承力端4021的连接关系参照现有技术即可。

    本实施例的锁止部401被构造成弯折状,于其端部构造有与上述卡合孔1031适配的卡爪4013,以此,可当卡爪4013卡置于相重合的卡合孔1031和卡槽201内时,可锁定上轨1与下轨2间的相对滑动。且为了提高卡合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卡爪4013为对应于上述卡合孔1031而沿锁止部40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另外,于锁止部401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相对布置的两个耳板4012,并于耳板4012上形成有通孔40121,该通孔40121用于供上述轴体3041穿过,以构成锁止部401于轴体3041上的可转动设置。且基于上述两沉耳105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的两个耳板4012分别与两沉耳105之间的连接处104的两端分别抵接,由此可限制锁止件4沿上轨1长度方向的位移,从而可利于锁止部401实现对上轨1与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快速锁定。

    而需要说明的是,当沉耳105仅设置一个时,此时,可使得两耳板4012分别与沉耳105的的两端相抵接,抑或与该沉耳105两端的连接处104相邻于沉耳105的一端抵接,此结构也可限制锁止件4沿上轨1长度方向的位移。

    此外,仍由图9中所示,于锁止部401上还构造有外翻设置的卡板4011,且如图10中所示,当扭杆件3和锁止件4分别安装于上轨1时,上述扭转段303即位于该卡板4011与锁止部401之间,如此设置,可使得锁止部401因扭转段303的挡置而构成对上轨1和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锁止。

    另外,由图11中所示,承力端4021可承接调节手柄的驱使也即按压承力端4021,而使承力部402驱动锁止部401相对于轴体3041转动,并可迫使扭转段303扭转变形,从而可解除上轨1和下轨2间的锁止,且当外力消除时,锁止部401可因扭转段303的回位而反向转动,从而可重新构成对上轨1与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锁止。

    基于上述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相对于现有结构,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重量较轻,且成本较低,并可便于装配,同时,仅在上轨1上开设较小的开口1021即可实现锁止件4于上轨1上的安装,从而可有效保证上轨1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7)的上轨(1)和下轨(2)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

    扭杆件(3),固定于所述上轨(1)上,所述扭杆件(3)具有扭转段(303),以及与所述扭转段(303)一体连接的自由段(304),所述自由段(304)呈折弯状,且所述自由段(304)的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所述扭转段(303)而沿所述上轨(1)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3041);

    锁止件(4),包括配置于所述空腔(7)内的锁止部(401),以及与所述锁止部(401)固连的承力部(402),所述锁止部(40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轴体(3041)上,并为因所述扭转段(303)挡置而构成对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锁止,所述承力部(402)具有位于所述空腔(7)外的承力端(4021),且所述承力端(4021)承接外力驱使可使所述承力部(402)驱动所述锁止部(401),以由所述锁止部(401)迫使所述扭转段(303)扭转,而解除对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间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段(303)为沿所述上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3),以及连接所述左侧壁(101)和所述右侧壁(103)的顶壁(102),且于所述右侧壁(103)与所述顶壁(102)的连接处(104)构造有凹入所述空腔(7)内的沉耳(105),所述轴体(3041)因所述沉耳(105)的约束而被限定于所述连接处(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101)上形成有伸于所述空腔(7)内的挂耳(106),所述扭杆件(3)与所述上轨(1)固连的一端和所述挂耳(106)勾连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02)上构造有供所述承力端(4021)穿出所述空腔(7)的开口(10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401)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耳板(4012),并于所述耳板(4012)上形成有供所述轴体(3041)穿过的通孔(40121),且两所述耳板(4012)被设置为分别与所述沉耳(105)或所述连接处(104)相邻于所述沉耳的一端抵接,以构成对所述锁止件(4)沿所述上轨(1)长度方向位移的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耳(105)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两所述耳板(4012)被设置为与位于两所述沉耳(105)之间的连接处(104)的两端分别抵接,以构成对所述锁止件(4)沿所述上轨(1)长度方向位移的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401)上构造有外翻设置的卡板(4011),所述扭转段(303)位于所述卡板(4011)与所述锁止部(40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上分别形成有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于所述锁止部(401)上形成有卡爪(4013),所述卡爪(4013)可卡入相重合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内,而构成对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件(3)采用弹簧钢材质并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的上轨和下轨之间,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扭杆件和锁止件,扭杆件固定于上轨上,并具有扭转段,以及与扭转段一体连接的自由段,自由段呈折弯状,且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扭转段而沿上轨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锁止件包括配置于空腔内的锁止部,以及与锁止部固连的承力部,锁止部可转动的设于轴体上,并为因扭转段挡置而构成对上轨和下轨间相对滑动的锁止,承力部具有位于空腔外的承力端,且承力端承接外力驱使可使锁止部迫使扭转段扭转,而解除对上轨和下轨间的锁止。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并可便于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究;周俊;赵磊;倪梦强;李晓娜;王鹏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创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8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