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物流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也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汽车一般都是通过车辆运输半挂车实现其运送,目前,国内大多数商品车辆运输半挂车都为框架式结构,可通过上下两层装车平台装车,装车时需将上层平台降下,然后在平台后方挂一幅爬车跳板,商品车通过爬车跳板行驶至平台装车位置实现装车。由于车辆运输半挂车往往一次运输多辆汽车,若是在运输途中出现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的损失。
因此,如何将车辆运输与智能化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运输机动车出现事故后,控制防护壳体内部的充气气囊组弹出为小型机动车提供安全防护,然后控制安全完好的防护壳体前往目的地位置并自动运输小型机动车,以减少在运输途中出现事故,造成运输车辆损坏损失以及运输时间损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运输机动车是否有出现事故;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的防护气囊组充气弹出将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包裹固定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是否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
s3、若有则根据所述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离开所述运输机动车并提取与所述防护壳体绑定的运输地址信息;
s4、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前往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5、根据所述定位数据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是否有抵达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
s6、若有则控制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防护气囊组进入放气状态并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的开关门开启;
s7、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侧方位置的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翻出与地面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若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未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则根据所述高清影像识别所述防护壳体与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并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的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
s21、根据所述监控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是否有出现损坏;
s22、若未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控制与所述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对应的支撑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支撑柱伸出与地面抵触将所述防护壳体支撑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0、若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有出现损坏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并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运输管理部门;
s211、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并取消所述防护壳体执行s3-s7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1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运输机动车所在区域是否有交警人员存在;
s213、若有则提取内部机动车出现损坏的防护壳体编号信息并根据所述防护壳体编号信息控制对应的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的开关门开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7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在所述防护壳体的移动板旋转完成后,根据监控影像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底端位置的运输机构启动将小型机动车运输至移动板位置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侧方滑动槽位置的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固定块收缩解除与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固定状态;
s71、控制所述运输机构将小型机动车通过移动板移动至地面位置并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复位;
s72、控制所述防护壳体侧端的开关门关闭并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移动至距离最近的存储仓库位置。
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包括机动车防护装置、运输装置以及服务器;
所述机动车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体、高清摄像头、防护气囊组、移动机构、定位单元、开关门、旋转机构以及移动板,所述防护壳体设置有存储腔,用于辅助运输小型机动车;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防护壳体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护壳体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防护气囊组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内壁位置,用于充气膨胀后提供小型机动车防护功能;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下端位置,用于驱动防护壳体进行移动操作;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用于获取所在防护壳体的定位数据;所述开关门设置于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用于开关防护壳体的存储腔;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侧方位置并与移动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支撑伸缩机构、支撑柱、运输机构、滑动槽、伸缩机构以及固定块,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摄取存储腔内部的环境影像;所述支撑伸缩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侧方位置并与支撑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支撑柱伸缩;所述支撑柱与支撑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将防护壳体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所述运输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提供运输功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侧壁下端位置并与固定块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块伸缩;所述固定块与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与存储腔内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对应;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运输管理部门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高清摄像头、防护气囊组、移动机构、定位单元、开关门、旋转机构、监控摄像头、支撑伸缩机构、运输机构、伸缩机构、运输管理部门以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连接;
高清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防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防护气囊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充气或放气操作;
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防护壳体移动操作;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定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定位单元启动或关闭;
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门开启或关闭;
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移动板旋转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编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防护壳体侧面的编号信息;
监控摄取模块,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支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支撑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支撑柱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输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物体运输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固定块伸缩操作。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物流防护系统启动后,实时检测运输机动车的行驶状态并在分析出运输检测有出现事故时,控制防护壳体内部的充气气囊组弹出将小型机动车包裹防护并在防护壳体安全停置后,控制防护壳体移动离开运输机动车区域并驶向与所述防护壳体绑定的运输地址信息位置,且在行驶时遵守交通规则并避让障碍物,在抵达目的地后,控制充气气囊组放气以及控制防护壳体开启并利用旋转机构将移动板旋转翻出与地面对应,以供小型机动车驶离防护壳体内部。
2.若防护壳体未有安全停置则利用支撑伸缩机构驱动支撑柱伸出将防护壳体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若识别出防护壳体内部的机动车损坏则取消控制防护壳体移动并进行自动报警处理,且在交警人员抵达后控制防护壳体自动开启。
3.在防护壳体抵达运输地址位置且移动板旋转完成后,控制运输机构将小型机动车移动至移动板位置并控制伸缩机构驱动固定块收缩解除防盗,然后控制运输机构将小型机动车运输。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壳体翻转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警示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交警人员识别及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小型机动车运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壳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壳体的顶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壳体的进出口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6-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s1中,具体在服务器3接收到运输机动车反馈的运输信息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高清摄取模块31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10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11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其中所述高清影像是指高清摄像头11摄取的防护壳体10周围的环境影像,在所述高清摄像头11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运输机动车是否有出现事故,即分析运输防护壳体10的运输机动车是否有出现事故,其中所述运输机动车是指车辆运输半挂车,其中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停置存储有待运输的小型机动车,其中所述小型机动车包括但不仅限于轿车、suv等;其中,所述运输机动车只有出现大型事故时,才会执行步骤s2及以后,大型事故是指引起防护壳体10掉落至地面的事故。
在s2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运输机动车有出现事故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防护控制模块33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10内部的防护气囊组12充气弹出将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包裹固定,以防止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在运输机动车出现事故后造成碰撞损坏,同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10是否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其中所述安全停置状态是指防护壳体10下方移动机构13与地面保持垂直,且防护壳体10不处于翻滚状态。
在s3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10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移动控制模块34根据所述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10通过移动机构13离开所述运输机动车所在区域,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信息提取模块35提取与所述防护壳体10绑定的运输地址信息。
在s4中,具体在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5提取完成运输地址信息后,所述移动控制模块34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10通过移动机构13前往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定位控制模块36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14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在s5中,具体在防护壳体10前往对应的地址位置且定位单元14实时获取定位数据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定位数据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10是否有抵达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
在s6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10有抵达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后,所述防护控制模块33控制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的防护气囊组12进入放气状态,同时所述防护控制模块33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10侧端位置的开关门15向外侧旋转,以开启防护壳体10。
在s7中,具体在所述防护气囊组12放气完成且防护壳体10开启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旋转控制模块38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10侧方位置的旋转机构16驱动连接的移动板17旋转翻出与地面对应,以提供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通过移动板17移动至地面位置。
实施例二
参考图2-4,图6-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20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10未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编号识别模块39根据所述高清影像识别所述防护壳体10与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其中所述防护壳体10上、前、后面设置有对应的编号;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监控摄取模块40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10内部的监控摄像头20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其中所述监控影像是指监控摄像头20摄取的防护壳体10内部的环境影像。
在s21中,具体在所述编号识别模块39识别完成与地面接触的防护壳体10面的编号信息以及监控摄像头20启动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监控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是否有出现损坏,即分析防护气囊组12是否未有安全防护住小型机动车。
在s22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未有出现损坏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支撑控制模块41根据高清影像控制与所述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对应的支撑伸缩机构2521驱动连接的支撑柱22伸出与地面抵触将所述防护壳体10支撑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例如若是防护壳体10上面与地面解除后,先控制防护壳体10上面的支撑伸缩机构2521通过支撑柱22将防护壳体10翻转至前面或后面与地面解除,然后控制防护壳体10前面或后面的支撑伸缩机构2521通过支撑柱22将防护壳体10翻转至底面与地面对应,以此将其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210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有出现损坏后,所述定位控制模块36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14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在所述定位单元14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信息发送模块42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运输管理部门。
在s211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2向运输管理部门发送信息时,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2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同时所述服务器3取消所述防护壳体10执行s3-s7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1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212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发送模块42向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发送信息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运输机动车所在区域是否有交警人员存在。
在s213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有交警人员存在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5提取内部机动车出现损坏的防护壳体10编号信息,在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5提取完成防护壳体10编号信息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37根据所述防护壳体10编号信息控制对应的防护壳体10侧端位置的开关门15开启。
实施例三
参考图5-6,图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7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70中,具体在在所述防护壳体10的移动板17旋转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运输控制模块43根据监控影像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10内部底端位置的运输机构23启动将小型机动车运输至移动板17位置,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固定控制模块44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10侧方滑动槽24位置的伸缩机构25驱动连接的固定块26收缩解除与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固定状态;其中,所述滑动槽24内的伸缩机构25由小型机动车移动而带动移动。
在s71中,具体在所述运输控制模块43运输完成且伸缩机构25驱动连接的固定块26收缩完成后,所述运输控制模块43控制所述运输机构23将小型机动车通过移动板17移动至地面位置,在小型机动车移动离开移动板17后,所述旋转控制模块38控制所述旋转机构16驱动连接的移动板17旋转复位。
在s72中,具体在所述旋转机构16驱动连接的移动板17旋转复位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37控制所述防护壳体10侧端的开关门15关闭,在所述开关门15关闭完成后,所述移动控制模块34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10通过移动机构13移动至距离最近的存储仓库位置。
实施例四
参考图6-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使用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包括机动车防护装置1、运输装置2以及服务器3;
所述机动车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壳体10、高清摄像头11、防护气囊组12、移动机构13、定位单元14、开关门15、旋转机构16以及移动板17,所述防护壳体10设置有存储腔,用于辅助运输小型机动车;所述高清摄像头11设置于防护壳体10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护壳体10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防护气囊组12设置于防护壳体10的内壁位置,用于充气膨胀后提供小型机动车防护功能;所述移动机构13设置于防护壳体10下端位置,用于驱动防护壳体10进行移动操作;所述定位单元14设置于防护壳体10内部位置,用于获取所在防护壳体10的定位数据;所述开关门15设置于防护壳体10侧端位置,用于开关防护壳体10的存储腔;所述旋转机构16设置于防护壳体10侧方位置并与移动板17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板17旋转;
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监控摄像头20、支撑伸缩机构2521、支撑柱22、运输机构23、滑动槽24、伸缩机构25以及固定块26,所述监控摄像头20设置于防护壳体10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摄取存储腔内部的环境影像;所述支撑伸缩机构2521设置于防护壳体10侧方位置并与支撑柱2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支撑柱22伸缩;所述支撑柱22与支撑伸缩机构2521连接,用于伸出后将防护壳体10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所述运输机构23设置于防护壳体10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提供运输功能;所述滑动槽24设置于防护壳体10的存储腔侧壁下端位置并与固定块26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块26伸缩;所述固定块26与伸缩机构25连接,用于伸出后与存储腔内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对应;
所述服务器3设置于运输管理部门位置,所述服务器3包括:
无线模块30,用于分别与高清摄像头11、防护气囊组12、移动机构13、定位单元14、开关门15、旋转机构16、监控摄像头20、支撑伸缩机构2521、运输机构23、伸缩机构25、运输管理部门以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连接;
高清摄取模块31,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11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32,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防护控制模块33,用于控制防护气囊组12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充气或放气操作;
移动控制模块34,用于控制移动机构13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防护壳体10移动操作;
信息提取模块35,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定位控制模块36,用于控制定位单元14启动或关闭;
开关控制模块37,用于控制开关门15开启或关闭;
旋转控制模块38,用于控制旋转机构16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移动板17旋转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编号识别模块39,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防护壳体10侧面的编号信息;
监控摄取模块40,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20启动或关闭;
支撑控制模块41,用于控制支撑伸缩机构2521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支撑柱22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42,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43,用于控制运输机构23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物体运输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44,用于控制伸缩机构25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固定块26伸缩操作。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运输机动车是否有出现事故;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的防护气囊组充气弹出将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包裹固定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是否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
s3、若有则根据所述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离开所述运输机动车并提取与所述防护壳体绑定的运输地址信息;
s4、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前往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5、根据所述定位数据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是否有抵达与所述运输地址信息一致的地址位置;
s6、若有则控制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防护气囊组进入放气状态并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的开关门开启;
s7、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侧方位置的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翻出与地面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若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未有处于安全停置状态则根据所述高清影像识别所述防护壳体与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并控制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的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
s21、根据所述监控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是否有出现损坏;
s22、若未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控制与所述地面接触侧编号信息对应的支撑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支撑柱伸出与地面抵触将所述防护壳体支撑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0、若分析出所述防护壳体内部的小型机动车有出现损坏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并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运输管理部门;
s211、将所述高清影像、监控影像、定位数据以及事故信息传输给保持长连接关系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并取消所述防护壳体执行s3-s7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1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运输机动车所在区域是否有交警人员存在;
s213、若有则提取内部机动车出现损坏的防护壳体编号信息并根据所述防护壳体编号信息控制对应的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的开关门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70、在所述防护壳体的移动板旋转完成后,根据监控影像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部底端位置的运输机构启动将小型机动车运输至移动板位置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侧方滑动槽位置的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固定块收缩解除与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固定状态;
s71、控制所述运输机构将小型机动车通过移动板移动至地面位置并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复位;
s72、控制所述防护壳体侧端的开关门关闭并根据高清影像控制所述防护壳体通过移动机构移动至距离最近的存储仓库位置。
6.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方法,包括机动车防护装置、运输装置以及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动车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体、高清摄像头、防护气囊组、移动机构、定位单元、开关门、旋转机构以及移动板,所述防护壳体设置有存储腔,用于辅助运输小型机动车;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防护壳体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护壳体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防护气囊组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内壁位置,用于充气膨胀后提供小型机动车防护功能;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下端位置,用于驱动防护壳体进行移动操作;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防护壳体内部位置,用于获取所在防护壳体的定位数据;所述开关门设置于防护壳体侧端位置,用于开关防护壳体的存储腔;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侧方位置并与移动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板旋转;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支撑伸缩机构、支撑柱、运输机构、滑动槽、伸缩机构以及固定块,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摄取存储腔内部的环境影像;所述支撑伸缩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侧方位置并与支撑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支撑柱伸缩;所述支撑柱与支撑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将防护壳体翻转至安全停置状态;所述运输机构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内部位置,用于提供运输功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存储腔侧壁下端位置并与固定块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块伸缩;所述固定块与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与存储腔内小型机动车的车轮对应;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运输管理部门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高清摄像头、防护气囊组、移动机构、定位单元、开关门、旋转机构、监控摄像头、支撑伸缩机构、运输机构、伸缩机构、运输管理部门以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连接;
高清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防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防护气囊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充气或放气操作;
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防护壳体移动操作;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定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定位单元启动或关闭;
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门开启或关闭;
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移动板旋转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编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防护壳体侧面的编号信息;
监控摄取模块,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支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支撑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支撑柱伸缩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型机动车运输的智能物流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输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物体运输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固定块伸缩操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