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梁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79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梁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车辆的车体端部底架设计中,由于枕梁承受空簧、牵引销、牵引梁的弯曲、扭转、拉压载荷,并且通过电气设备线路、管路,单纯由上盖板、下盖板、前腹板、后腹板组成的承载结构局部刚度差,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增加横向、纵向筋板,并且在牵引销、空簧接口处筋板加密,导致筋板数量多,焊接量大,后续调修工作量大,且使产品轻量化程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枕梁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枕梁结构加强筋数量多、焊接量大的缺陷,能够减轻枕梁结构重量,降低制造过程的焊接变形调修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个腹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两个所述腹板之间围合形成承载腔室,所述下盖板上分别构造有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中心销加强筋板,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中心销支撑凹槽;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有空簧加强筋板,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所述空簧阀口的空簧支撑凹槽;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和所述空簧阀口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两个所述辅助加强筋板之间交叉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两个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所述承载腔室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销孔的相对两侧;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有两个空簧加强筋板,两个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所述承载腔室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空簧阀口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均包括第一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一倾斜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u形的中心销支撑凹槽。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上分别设有中心销过线孔。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均包括第二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二倾斜板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空簧阀口的u形的空簧支撑凹槽。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两个所述空簧加强筋板分别为靠近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第一空簧加强筋板和远离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第二空簧加强筋板,所述第一空簧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空簧过线孔;所述第二空簧加强筋板上设有两个第二空簧过线孔,两个所述第二空簧过线孔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均包括辅助支撑板和两个辅助连接板,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辅助支撑板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两个所述辅助加强筋板分别为第一辅助加强筋板和第二辅助加强筋板,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上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辅助加强筋板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相插接,以使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加强筋板之间形成x形支撑结构;

    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上分别设有两个辅助过线孔,两个所述辅助过线孔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槽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在所述承载腔室中还设有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两个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位于两个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之间;

    各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均包括第三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三倾斜板和两个第三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u形槽。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各所述腹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筋板插槽,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的两端、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的两端、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两端、以及各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筋板插槽相适配的插接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在所述腹板的外侧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连接筋板,两个所述连接筋板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连接筋板分别与所述腹板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枕梁结构,在所述中心销孔处安装有牵引销垫板,在所述空簧阀口处安装有空簧安装座;

    在所述下盖板上对应所述中心销的位置处安装有牵引销座板,在所述下盖板上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安装有空簧座板,所述牵引销座板和所述空簧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下盖板背向所述腹板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底架,包括上述的枕梁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底架。

    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结构,通过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个腹板之间围合形成承载腔室,通过在下盖板上分别构造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通过在承载腔室中对应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置中心销加强筋板,使中心销加强筋板构造出的中心销支撑凹槽的开口朝向中心销孔,从而能够对中心销孔位置处的承载腔室进行支撑补强;通过在承载腔室中对应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置空簧加强筋板,使空簧加强筋板构造的空簧支撑凹槽的开口朝向空簧阀口,从而能够对空簧阀口位置处的承载腔室进行支撑补强;通过在承载腔室中对应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之间的区域设置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使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之间交叉连接,从而能够对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之间区域的承载腔室进行支撑补强。由此,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枕梁结构加强筋数量多、焊接量大的问题,不仅能够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而且有效减少了筋板使用数量和焊接工作量,进而减轻了枕梁结构的整体重量,降低了枕梁结构在制造过程的焊接变形调修难度。

    本发明提供的底架,包括上述的枕梁结构。由于该底架设置有上述的枕梁结构,使得该底架具有上述枕梁结构的全部优点,不仅优化了底架的结构,而且提高了底架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底架。由于该轨道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底架,使得该轨道车辆具有上述底架的全部优点,不仅优化了轨道车辆的结构,而且提高了轨道车辆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枕梁结构中去掉上盖板后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

    1:上盖板;2:下盖板;3:腹板;

    301:筋板插槽;4:承载腔室;5:中心销孔;

    6:空簧阀口;7:中心销加强筋板;701:第一中间支撑板;

    702:第一倾斜板;703:第一连接板;704:中心销过线孔;

    8:空簧加强筋板;81:第一空簧加强筋板;810:第一空簧过线孔;

    82:第二空簧加强筋板;820:第二空簧过线孔;801:第二中间支撑板;

    802:第二倾斜板;803:第二连接板;9:辅助加强筋板;

    91: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2: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01:辅助支撑板;

    902:辅助连接板;903:辅助过线孔;10:中心销辅助筋板;

    11:连接筋板;12:牵引销垫板;13:空簧安装座;

    14:牵引销座板;15:空簧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发明的枕梁结构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两个腹板3,其中上盖板1和下盖板2相互平行,两个腹板3相互平行,各腹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对应连接,从而使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两个腹板3之间围合形成矩形的承载腔室4。

    其中,在下盖板2上分别构造有一个中心销孔5和两个空簧阀口6,中心销孔5位于两个空簧阀口6之间,中心销孔5和各空簧阀口6分别贯穿下盖板2,中心销孔5和两个空簧阀口6在下盖板2上沿下盖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其中,在承载腔室4中对应中心销孔5的位置处设有中心销加强筋板7,该中心销加强筋板7构造有开口朝向中心销孔5的u形的中心销支撑凹槽,该中心销加强筋板7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两个腹板3相连,从而能够对中心销孔5位置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支撑补强。

    其中,在承载腔室4中对应各空簧阀口6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空簧加强筋板8,该空簧加强筋板8构造有开口朝向空簧阀口6的u形的空簧支撑凹槽,该空簧加强筋板8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两个腹板3相连,从而能够对空簧阀口6位置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支撑补强。

    其中,在承载腔室4中对应中心销孔5和空簧阀口6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交叉连接,以使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形成x形支撑结构,各辅助加强筋板9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和两个腹板3相连。也即,通过在相邻的两个中心销孔5和空簧阀口6之间的区域设置x形支撑结构,从而能够对该区域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支撑补强。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枕梁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枕梁结构加强筋数量多、焊接量大的问题,不仅能够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而且有效减少了筋板使用数量和焊接工作量,进而减轻了枕梁结构的整体重量,兼顾了牵引梁、中心销、空簧、枕内纵梁的接口结构补强要求,降低了枕梁结构在制造过程的焊接变形调修难度。其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枕梁结构,能够使筋板数量和焊接量均减少约50%,使枕梁结构的整体重量减小约3%。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承载腔室4中对应中心销孔5的位置处设有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沿承载腔室4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中心销孔5的相对两侧。也即,如图2所示,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对称布置在中心销孔5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呈围合状布置在中心销孔5的外围,从而能够对中心销孔5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支撑补强。

    其中,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沿长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长度方向指与腹板3相垂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连接,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沿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度方向指与下盖板2相垂直的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对应连接。也即,通过将中心销加强筋板7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以及两个腹板3的内侧壁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中心销加强筋板7对承载腔室4的内部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增强了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承载腔室4中对应各空簧阀口6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沿承载腔室4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空簧阀口6的相对两侧。也即,如图2所示,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对称布置在空簧阀口6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呈围合状布置在空簧阀口6的外围,从而能够对空簧阀口6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支撑补强。

    其中,各空簧加强筋板8沿长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长度方向指与腹板3相垂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连接,各空簧加强筋板8沿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度方向指与下盖板2相垂直的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对应连接。也即,通过将空簧加强筋板8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以及两个腹板3的内侧壁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空簧加强筋板8对承载腔室4的内部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增强了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各辅助加强筋板9沿长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长度方向指与腹板3相垂直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连接,各辅助加强筋板9沿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度方向指与下盖板2相垂直的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对应连接。也即,通过将辅助加强筋板9分别与上盖板1、下盖板2以及两个腹板3的内侧壁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辅助加强筋板9对承载腔室4的内部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增强了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均包括一个第一中间支撑板701、两个第一倾斜板702和两个第一连接板703,两个第一倾斜板70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中间支撑板701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一倾斜板70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703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703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垂直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板703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中间支撑板701与第一连接板703相互平行,两个第一倾斜板702位于第一中间支撑板701的同一侧,以使第一中间支撑板701和两个第一倾斜板702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中心销孔5的u形的中心销支撑凹槽,并且中心销加强筋板7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703实现与两个腹板3的对应连接。通过将中心销加强筋板7设置为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在使用更少加强筋板的前提下,对中心销孔5位置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进而实现了对枕梁结构的整体减重。

    具体来说,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上分别设有中心销过线孔704。其中,中心销过线孔704为长条状,中心销过线孔704的两端分别贯通第一中间支撑板701的两端并对应延伸至两个第一倾斜板702上。通过在中心销加强筋板7上设置中心销过线孔704,便于在中心销孔5位置处布置所需的管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空簧加强筋板8均包括一个第二中间支撑板801、两个第二倾斜板80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803,两个第二倾斜板80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中间支撑板801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二倾斜板80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803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板803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垂直连接。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板803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二中间支撑板801与第二连接板803相互平行,两个第二倾斜板802位于第二中间支撑板801的同一侧,以使第二中间支撑板801和两个第二倾斜板802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空簧阀口6的u形的空簧支撑凹槽,以使空簧加强筋板8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板803实现与两个腹板3的对应连接。通过将空簧加强筋板8设置为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在使用更少加强筋板的前提下,对空簧阀口6位置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进而实现了对枕梁结构的整体减重。

    具体来说,设定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分别为靠近辅助加强筋板9的第一空簧加强筋板81和远离辅助加强筋板9的第二空簧加强筋板82。其中,第一空簧加强筋板8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空簧过线孔810,各第一空簧过线孔810均为长条状,各第一空簧过线孔810分别从第二倾斜板802延伸至第二连接板803,并且各第一空簧过线孔810对应贯通第二连接板803的两端。其中,第二空簧加强筋板82上设有两个第二空簧过线孔820,两个第二空簧过线孔820对应设置在两个第二倾斜板802上。也即,通过在两个空簧加强筋板8上分别设置第一空簧过线孔810和第二空簧过线孔820,便于在空簧阀口6位置处布置所需的管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辅助加强筋板9均包括一个辅助支撑板901和两个辅助连接板902,两个辅助连接板902的第一端分别与辅助支撑板901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辅助连接板90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垂直连接。其中,两个辅助连接板902相互平行,且两个辅助连接板902分别位于辅助支撑板901的相对两侧。也即,辅助支撑板901相对于腹板3呈倾斜设置。通过将辅助加强筋板9设置为这种结构形式,便于实现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的交叉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更少加强筋板的前提下,对中心销孔5与空簧阀口6之间的区域处的承载腔室4进行有效支撑,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进而实现了对枕梁结构的整体减重。

    具体来说,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分别为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和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2,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上设有插接槽,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2通过该插接槽与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进行插接,以使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和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2之间能够形成x形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交叉连接后能过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呈垂直交叉设置,从而能够更好的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其中,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交叉连接后,再进行激光焊接,从而降低焊接变形量,保证两个辅助加强筋板9之间的交叉连接稳固性。

    具体来说,各辅助加强筋板9上分别设有两个辅助过线孔903,其中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上的两个辅助过线孔903分别位于插接槽的两侧。当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2与第一辅助加强筋板91插接时,第二辅助加强筋板92上的两个辅助过线孔903分别位于插接槽的两侧。也即,通过在各辅助加强筋板9上分别设置两个辅助过线孔903,便于在中心销孔5与空簧阀口6之间的区域处布置所需的管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承载腔室4中还设有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10,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位于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10之间。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10沿承载腔室4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中心销孔5的相对两侧,也即,如图2所示,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10对称设置,且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10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外侧。

    其中,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结构均与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结构形同,仅是中心销辅助筋板10上没有设置过线孔。也即,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均包括第三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三倾斜板和两个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三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对应垂直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三中间支撑板与第三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第三倾斜板位于第三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第三中间支撑板和两个第三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中心销孔5的u形槽,并且中心销辅助筋板10通过两个第三连接板实现与两个腹板3的对应连接。通过将中心销加强筋板7设置为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对中心销孔5外围区域的承载腔室4进行有效支撑,从而进一步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腹板3的外侧对应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连接筋板11,两个连接筋板11沿腹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各连接筋板11分别与腹板3相垂直。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筋板11,便于实现枕梁结构与枕内纵梁的装配固定,进而能够满足枕内纵梁的接口结构补强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中心销孔5处安装有牵引销垫板12,在各空簧阀口6处分别安装有空簧安装座13。在下盖板2上对应中心销5的位置处安装有牵引销座板14,在下盖板2上对应各空簧阀口6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空簧座板15,其中,牵引销座板14和各空簧座板15分别设置于下盖板2背向腹板3的一侧。也即,通过在中心销孔5的位置处安装牵引销垫板12和牵引销座板14,便于实现中心销和牵引梁在枕梁结构上的装配固定,进而能够满足中心销、牵引梁的接口结构补强要求。通过在空簧阀口6的位置处安装空簧安装座13和空簧座板15,便于实现空簧在枕梁结构上的装配固定,进而能够满足空簧的接口结构补强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各腹板3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筋板插槽301,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两端、各空簧加强筋板8的两端、各辅助加强筋板9的两端、以及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筋板插槽301相适配的插接口。

    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口插设在两个腹板3的筋板插槽301中,然后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进行t型焊接,从而实现中心销加强筋板7分别与两个腹板3之间的装配固定。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下侧分别与下盖板2进行t型焊接,各中心销加强筋板7的下侧分别与上盖板1进行焊接,从而实现中心销加强筋板7分别与下盖板2、上盖板1之间的装配固定。

    各空簧加强筋板8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口插设在两个腹板3的筋板插槽301中,然后各空簧加强筋板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进行t型焊接,从而实现空簧加强筋板8分别与两个腹板3之间的装配固定。各空簧加强筋板8的下侧分别与下盖板2进行t型焊接,各空簧加强筋板8的下侧分别与上盖板1进行焊接,从而实现空簧加强筋板8分别与下盖板2、上盖板1之间的装配固定。

    各辅助加强筋板9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口插设在两个腹板3的筋板插槽301中,然后各辅助加强筋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进行t型焊接,从而实现辅助加强筋板9分别与两个腹板3之间的装配固定。各辅助加强筋板9的下侧分别与下盖板2进行t型焊接,各辅助加强筋板9的下侧分别与上盖板1进行焊接,从而实现辅助加强筋板9分别与下盖板2、上盖板1之间的装配固定。

    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口插设在两个腹板3的筋板插槽301中,然后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腹板3进行t型焊接,从而实现中心销辅助筋板10分别与两个腹板3之间的装配固定。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下侧分别与下盖板2进行t型焊接,各中心销辅助筋板10的下侧分别与上盖板1进行焊接,从而实现中心销辅助筋板10分别与下盖板2、上盖板1之间的装配固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底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枕梁结构。由于该底架设置有上述的枕梁结构,使得该底架具有上述枕梁结构的全部优点,不仅优化了底架的结构,而且提高了底架的使用性能。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底架。由于该轨道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底架,使得该轨道车辆具有上述底架的全部优点,不仅优化了轨道车辆的结构,而且提高了轨道车辆的使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个腹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两个所述腹板之间围合形成承载腔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板上分别构造有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中心销加强筋板,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中心销支撑凹槽;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有空簧加强筋板,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所述空簧阀口的空簧支撑凹槽;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和所述空簧阀口之间的区域设有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两个所述辅助加强筋板之间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中心销加强筋板,两个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所述承载腔室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销孔的相对两侧;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在所述承载腔室中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有两个空簧加强筋板,两个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所述承载腔室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空簧阀口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连接,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沿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均包括第一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一倾斜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u形的中心销支撑凹槽;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上分别设有中心销过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均包括第二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二倾斜板和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二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空簧阀口的u形的空簧支撑凹槽;

    两个所述空簧加强筋板分别为靠近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第一空簧加强筋板和远离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第二空簧加强筋板,所述第一空簧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空簧过线孔;所述第二空簧加强筋板上设有两个第二空簧过线孔,两个所述第二空簧过线孔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倾斜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均包括辅助支撑板和两个辅助连接板,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辅助支撑板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辅助加强筋板分别为第一辅助加强筋板和第二辅助加强筋板,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上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辅助加强筋板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相插接,以使所述第一辅助加强筋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加强筋板之间形成x形支撑结构;

    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上分别设有两个辅助过线孔,两个所述辅助过线孔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槽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腔室中还设有两个中心销辅助筋板,两个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位于两个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之间;

    各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均包括第三中间支撑板、两个第三倾斜板和两个第三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一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腹板对应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三中间支撑板和两个所述第三倾斜板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中心销孔的u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腹板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筋板插槽,各所述中心销加强筋板的两端、各所述空簧加强筋板的两端、各所述辅助加强筋板的两端、以及各所述中心销辅助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筋板插槽相适配的插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板的外侧对应所述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连接筋板,两个所述连接筋板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连接筋板分别与所述腹板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销孔处安装有牵引销垫板,在所述空簧阀口处安装有空簧安装座;

    在所述下盖板上对应所述中心销的位置处安装有牵引销座板,在所述下盖板上对应所述空簧阀口的位置处安装有空簧座板,所述牵引销座板和所述空簧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下盖板背向所述腹板的一侧。

    11.一种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枕梁结构。

    12.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枕梁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该枕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个腹板,上盖板、下盖板和两个腹板之间围合形成承载腔室,下盖板上分别构造有中心销孔和空簧阀口,在承载腔室中对应中心销孔的位置处设有中心销加强筋板,中心销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中心销孔的中心销支撑凹槽;在承载腔室中对应空簧阀口的位置处设有空簧加强筋板,空簧加强筋板构造有开口朝向空簧阀口的空簧支撑凹槽;在承载腔室中还设有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两个辅助加强筋板之间交叉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增强枕梁结构的整体强度,而且能够减少筋板使用数量和焊接工作量,减轻枕梁结构的整体重量,降低枕梁结构在制造过程的焊接变形调修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思聪;刘志盛;张成功;王小杰;刘龙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6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