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装甲车辆轮边为大型特种部件。自身结构复杂,外部呈不规则圆台体,外半轴与转向节相对自由转动,转运过程晃动无规律,轮边重量约150kg,转运时存在滚落损伤人员、零件以及地面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轮边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平台、至少一个自动取送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夹紧力调整机构。
所述自动取送机构包括取送轨道和气缸。
所述取送轨道包括两个滑槽,以及一块滑板。两个所述滑槽安装在所述转运平台上端面,两个滑槽对称布置。所述滑板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两个滑槽中。所述滑板中部凸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两个卡槽i。
所述气缸安装在转运平台上。所述气缸的伸缩轴连接在滑板侧壁上。当驱动气缸的伸缩轴伸缩时,推动滑板沿着滑槽滑动。
所述夹紧力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卡手、第二卡手、螺纹杆和手轮。
所述第一卡手和第二卡手对称分布在两个卡槽i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手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上。所述第一卡手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所述第一卡手下端设置有螺孔i。
所述第二卡手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上。所述第二卡手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i。所述卡槽iii与卡槽ii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卡手下端设置有螺孔ii。
所述手轮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端部。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螺纹杆的左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一卡手下端的螺孔i中,螺纹杆的右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二卡手下端的螺孔ii。工作时,通过转动手轮,使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卡手和第二卡手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还包括行动机构。
所述行动机构包括两个前轮腿和两个后轮腿。
所述两个前轮腿和两个后轮腿均布在转运平台下端面。其中,两个所述前轮腿底部均装有一个万向轮。两个所述后轮腿底部均装有一个定向轮。
进一步,所述滑板侧壁上向下支出有卡槽iv。
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上安装有卡圆。所述卡圆呈工字形柱体状。所述卡圆中部卡合在卡槽iv上。
进一步,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手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手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i。
进一步,所述转运平台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气缸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手上端设置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所述第二卡手上端设置有对轮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
进一步,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i。
进一步,所述卡槽i、卡槽ii和卡槽iii上均粘接有橡胶层。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轮边放置在自动取送轨道的两个卡槽i上。
2)旋转手轮,使螺纹杆旋转,第一卡手和第二卡手在螺纹杆带动下逐渐靠近,将轮边夹紧。
3)控制气缸的伸缩轴伸长,伸缩轴推动滑板沿着滑槽滑动,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轮边推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通过调节夹紧力调整机构稳定固定轮边,确保轮边无晃动;通过自动取送机构,完成轮边的输送;通过设计行动机构,方便运转车拖动,便于运输;本发明的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彻底改变了现有轮边运输方式,转运方便、可靠安全、经济性良好,与传统平板摆放转运相比,轮边运转更加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的滑板与滑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转运平台1、取送轨道2、滑槽201、滑板202、卡槽i2021、滑轨i2022、滑轨ii2023、连接块2024、卡槽iv203、气缸3、卡圆4、第一卡手5、卡槽ii501、挡板i502、螺孔i503、第二卡手6、卡槽iii601、挡板ii602、螺孔ii603、螺纹杆7、手轮8、前轮腿9、后轮腿10、万向轮11、定向轮12、挡板iii13和控制箱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转运平台1、自动取送机构、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行动机构。
所述自动取送机构包括取送轨道2、气缸3和卡圆4。
所述自动取送轨道2包括两个滑槽201,以及一块滑板202。两个所述滑槽201焊接在所述转运平台1的上端面,两个滑槽201对称布置。所述滑板20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两个滑槽201中。所述滑板202中部凸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两个卡槽i2021。所述滑板202侧壁上向下支出有v字形的卡槽iv203。两个卡槽i202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024。连接块2024通过螺钉连接在滑板202上,连接块2024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槽i2021固接。
所述气缸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转运平台1上。所述气缸3的伸缩轴上固定有卡圆4。所述卡圆4呈工字形柱体状。所述卡圆4中部卡合在卡槽iv203上。当气缸3的伸缩轴伸缩时,卡圆4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
所述夹紧力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卡手5、第二卡手6、螺纹杆7和手轮8。
所述第一卡手i5和第二卡手ii6对称分布在两个卡槽i2021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手i5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具体的,参见图3,所述滑板202上安装有与第一卡手i5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2022。所述第一卡手i5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501。所述第一卡手i5上端具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502。所述第一卡手i5下端设置有螺孔i503。
所述第二卡手ii6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具体的,所述滑板202上安装有与第二卡手ii6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i2023。所述第二卡手ii6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i601。所述卡槽iii601与卡槽ii501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卡手ii6上端具有对轮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602。所述第二卡手ii6下端设置有螺孔ii603。
所述手轮8安装在所述螺纹杆7端部。所述螺纹杆7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螺纹杆7的左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一卡手i5下端的螺孔i503中,螺纹杆7的右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二卡手ii6下端的螺孔ii603,所述螺纹杆7中部穿入在连接块2024中。通过转动手轮8,使螺纹杆7转动,带动第一卡手i5和第二卡手ii6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行动机构包括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
所述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均布在转运平台1下表面。其中,两个所述前轮腿9底部均装有一个万向轮11。两个所述后轮腿10底部均装有一个定向轮12。
所述卡槽i2021、卡槽ii501和卡槽iii601上均粘贴有橡胶层,避免与轮边直接接触而损伤轮边。
所述滑板202上焊接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i13。
所述转运平台1上安装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与气缸3电连接。
工作时,轮边放置在自动取送轨道2的两个卡槽i2021上,通过旋转手轮8,使螺纹杆7旋转,第一卡手5和第二卡手6在螺纹杆7带动下逐渐向靠近,将轮边夹紧,且卡槽i2021、卡槽ii501和卡槽iii601上均上带有橡胶,避免了与轮边直接接触而损伤轮边。轮边夹紧后通过行动机构的万向轮11和定向轮12可自由推动本运转装置。
待使用时,仅需通过本装置预留快换接头与气源进行对接。通过控制箱14的控制按钮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伸长,伸缩轴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轮边推出。待使用完毕后,通过控制箱14的控制按钮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收缩,带动夹紧力调整机构整体沿滑槽201移动,进而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复位。
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通过调节夹紧力调整机构稳定固定轮边,确保轮边无晃动;通过自动取送机构,完成轮边的输送;通过设计行动机构,方便运转车拖动,便于运输;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彻底改变了现有轮边运输方式,转运方便、可靠安全、经济性良好,与传统平板摆放转运相比,轮边运转更加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环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较为基础的实现方式,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转运平台1、两个自动取送机构和两个夹紧力调整机构。
所述自动取送机构包括取送轨道2和气缸3。
所述自动取送轨道2包括两个滑槽201,以及一块滑板202。两个所述滑槽201焊接在所述转运平台1的上端面,两个滑槽201对称布置。所述滑板20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两个滑槽201中。所述滑板202中部凸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两个卡槽i2021。两个卡槽i202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024。连接块2024通过螺钉连接在滑板202上,连接块2024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槽i2021固接。
所述气缸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转运平台1上。所述气缸3的伸缩轴连接在滑板202侧壁上。当驱动气缸3的伸缩轴伸缩时,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
所述夹紧力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卡手5、第二卡手6、螺纹杆7和手轮8。
所述第一卡手i5和第二卡手ii6对称分布在两个卡槽i2021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手i5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所述第一卡手i5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501。所述第一卡手i5下端设置有螺孔i503。
所述第二卡手ii6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所述第二卡手ii6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i601。所述卡槽iii601与卡槽ii501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卡手ii6下端设置有螺孔ii603。
所述手轮8安装在所述螺纹杆7端部。所述螺纹杆7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螺纹杆7的左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一卡手i5下端的螺孔i503中,螺纹杆7的右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二卡手ii6下端的螺孔ii603,所述螺纹杆7中部穿入在连接块2024中。通过转动手轮8,使螺纹杆7转动,带动第一卡手i5和第二卡手ii6相互靠近或远离。
工作时,轮边放置在自动取送轨道2的两个卡槽i2021上,通过旋转手轮8,使螺纹杆7旋转,第一卡手5和第二卡手6在螺纹杆7带动下逐渐向靠近,将轮边夹紧。
待使用时,仅需通过本装置预留快换接头与气源进行对接。通过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伸长,伸缩轴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轮边推出。待使用完毕后,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收缩,带动夹紧力调整机构整体沿滑槽201移动,进而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复位。
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通过调节夹紧力调整机构稳定固定轮边,确保轮边无晃动;通过自动取送机构,完成轮边的输送;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彻底改变了现有轮边运输方式,转运方便、可靠安全、经济性良好,与传统平板摆放转运相比,轮边运转更加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环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还包括行动机构。
所述行动机构包括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
所述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均布在转运平台1下表面。其中,两个所述前轮腿9底部均装有一个万向轮11。两个所述后轮腿10底部均装有一个定向轮12。轮边夹紧后,通过行动机构的万向轮11和定向轮12可自由推动本运转装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滑板202侧壁上向下支出有卡槽iv203。
所述气缸3的伸缩轴上安装有卡圆4。所述卡圆4呈工字形柱体状。所述卡圆4中部卡合在卡槽iv203上。当气缸3的伸缩轴伸缩时,卡圆4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参见图3,所述滑板202上安装有与第一卡手i5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2022。所述滑板202上安装有与第二卡手ii6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i202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转运平台1上安装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与气缸3电连接,通过控制箱14的控制按钮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伸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滑板202上焊接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i13。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手i5上端具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502。所述第二卡手ii6上端具有对轮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602。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进一步,所述卡槽i2021、卡槽ii501和卡槽iii601上均粘贴有橡胶层,避免与轮边直接接触而损伤轮边。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吊具将轮边放置在自动取送轨道2的两个卡槽i2021上。
2)旋转手轮8,使螺纹杆7旋转,第一卡手i5和第二卡手ii6在螺纹杆7带动下逐渐靠近,将轮边夹紧。轮边夹紧后通过行动机构的万向轮11和定向轮12可自由推动本运转装置。
3)使用时,通过气缸3的预留快换接头与气源进行对接。通过控制箱14的控制按钮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伸长,伸缩轴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轮边推出。
4)待使用完毕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收缩,带动夹紧力调整机构整体沿滑槽201移动,进而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复位。通过行动机构的万向轮11和定向轮12可实现整体自由移动。
1.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转运平台(1)、至少一个自动取送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夹紧力调整机构;
所述自动取送机构包括取送轨道(2)和气缸(3);
所述取送轨道(2)包括两个滑槽(201),以及一块滑板(202);两个所述滑槽(201)安装在所述转运平台(1)上端面,两个滑槽(201)对称布置;所述滑板(20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两个滑槽(201)中;所述滑板(202)中部凸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两个卡槽i(2021);
所述气缸(3)安装在转运平台(1)上;所述气缸(3)的伸缩轴连接在滑板(202)侧壁上。当驱动气缸(3)的伸缩轴伸缩时,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
所述夹紧力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卡手(5)、第二卡手(6)、螺纹杆(7)和手轮(8);
所述第一卡手(5)和第二卡手(6)对称分布在两个卡槽i(2021)的两侧;
所述第一卡手(5)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所述第一卡手(5)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501);所述第一卡手(5)下端设置有螺孔i(503);
所述第二卡手(6)下端滑动连接在滑板(202)上;所述第二卡手(6)上端具有与轮边相适应的卡槽iii(601);所述卡槽iii(601)与卡槽ii(501)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卡手(6)下端设置有螺孔ii(603);
所述手轮(8)安装在所述螺纹杆(7)端部;所述螺纹杆(7)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螺纹杆(7)的左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一卡手(5)下端的螺孔i(503)中,螺纹杆(7)的右旋螺纹段旋入在第二卡手(6)下端的螺孔ii(603);工作时,通过转动手轮(8),使螺纹杆(7)转动,带动第一卡手(5)和第二卡手(6)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动机构;
所述行动机构包括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
所述两个前轮腿(9)和两个后轮腿(10)均布在转运平台(1)下端面;其中,两个所述前轮腿(9)底部均装有一个万向轮(11);两个所述后轮腿(10)底部均装有一个定向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02)侧壁上向下支出有卡槽iv(203);
所述气缸(3)的伸缩轴上安装有卡圆(4);所述卡圆(4)呈工字形柱体状;所述卡圆(4)中部卡合在卡槽iv(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02)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手(5)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2022);所述滑板(202)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手(6)下端滑动配合的滑轨ii(20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1)上安装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与气缸(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手(5)上端设置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502);所述第二卡手(6)上端设置有对轮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6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02)上设置有对轮边轴向方向进行限位的挡板iii(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i(2021)、卡槽ii(501)和卡槽iii(601)上均粘接有橡胶层。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装甲车辆轮边转运装置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轮边放置在自动取送轨道(2)的两个卡槽i(2021)上;
2)旋转手轮(8),使螺纹杆(7)旋转,第一卡手(5)和第二卡手(6)在螺纹杆(7)带动下逐渐靠近,将轮边夹紧;
3)控制气缸(3)的伸缩轴伸长,伸缩轴推动滑板(202)沿着滑槽(201)滑动,将夹紧力调整机构和轮边推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