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4


    本发明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物流过程中,常用的转货工具为托盘、叉车或手动小托车等,其中小托车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将仓库内成箱货物快速转移到集装箱附近,为货物向集装箱内转移时所应用的主要转动设备,小托车由托架和脚轮构成,托架一侧设有扶手,因此应用灵活,结构简单。

    托车将货物托到集装箱附近时,需要将托车利用脚轮抬到倾斜状,令货物卸下,然而在卸货过程中,还需要频繁的振动托车,以加快卸货速度,此种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并且托架受到强烈的振动,易导致焊架开焊,影响托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此设备为托车架结构,在托车架底部设置了踩踏机构,将托架中部设置了顶板,踏压踏板令顶板频繁的起伏动作,可令货物快速从托架上卸掉,并且无需要频繁的振动托车,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并且提高了托车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包括托架、顶升机构和顶板,所述托架底部焊接有撑杆和撑板,通过撑杆和撑板在托架内侧焊接有椭圆管,所述椭圆管的内侧开设有缺槽,所述顶板位于缺槽中,且顶板的底面落于撑板上;

    所述顶升机构为左右两组,且左右两组顶升机构均还固定于顶板的底面上,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顶板底面上,用于将顶板向上顶升的顶杆、将相临两处顶杆连接在一起的弯杆,所述托架底部焊接有四处导座,顶杆设于导座内,使得顶杆顶升动作时,利用导座导向,且还在顶杆与导座底面之间焊接有弹簧,可使顶升动作后的顶杆向下复位;

    所述椭圆管底面还焊接有u形板和导管,通过u形板和导管安装有踩踏机构,所述踩踏机构包括穿装在u形板和导管上的伸拉杆、套装于伸拉杆右端,并与u形板右侧形成缓压接触的复位弹簧,以及设于伸拉杆左侧呈前后两方向伸展的踏板,踩压踏板使其向左推移;

    所述伸拉杆上焊接有左右两处拔柱,弯杆的顶部弯段上焊接有凸轮块,伸拉杆向左移动时,拔柱对挤压凸轮块向上挤压,迫使凸轮块带着弯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弯杆两侧的顶杆带着顶板离开缺槽并完成顶升动作。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板为长方形的焊管结构,椭圆管的底面焊接在撑杆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架左侧设有前挡板,前挡板内侧面焊接有前后两处弹簧管,弹簧管内套装有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的:前后两处所述的弹簧管内还插装有前挡机构,前挡机构包括插装在弹簧管内与压缩弹簧形成弹压接触的挡管,和连接在挡管底部的钢线绳。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挡板左侧还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弹簧管相通,使得挡管底端由通孔向下伸出。

    作为优选的:左侧的撑杆上安装有导轮,所述前挡板的底侧还设有小脚轮,小脚轮位于大轮左侧顶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内侧均还开设有挂孔,设置于挡管底部的钢线绳向后绕经导轮再通过挂孔,连接在踏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杆的底端球头设计,伸拉杆穿经弯杆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托架内侧焊接的椭圆管上开设有缺槽,在托架内侧焊接有撑杆和撑板,在缺槽内安放有顶板,顶板安装后底面落于撑杆和撑板上,又在托架底侧设有踩踏机构和顶升机构,使得非规则性物料能够快速卸除,操作时,只需要脚踏此踩踏机构,迫使顶升机构向上顶动顶板快速卸料即可,物料想要快速卸货无需振动托架,操作过程更加方便,且可节省劳动力,提高了功能性。

    2.在托架内侧设有收缩式的u形挡管,使得托架倾斜状卸货时,掉落于底侧挡板上的物料不会因挡板的存在而不易排出,托架处于垂直状时,将前档板上的挡管向内拉动,减少前挡范围,使得卸货时掉落于前挡范围内的物料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从前挡处快速卸出,功能性再次提高。

    3.将上述挡管与前述踩踏机构连接在一起,使得本装置在卸货时,不但通过踩踏机构能够驱动顶板将中部区域的物料快速卸除,而且踩踏机构动作时还会利用钢丝绳驱动挡管向内收缩,令前挡区域的货物从托架上卸除,因此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时,只需要踩压一下踩踏机构即可,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由图1引出的底部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由图2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顶板从托架上向上移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顶板的底部仰视视角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右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由图2引出的底部仰视另一旋转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各部件从托架上全部移出后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仅前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挡管与弹簧管的位置关系及它们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托架;101、椭圆管;10101、缺槽;102、撑杆;103、撑板;2、顶升机构;201、顶杆;202、弯杆;20201、凸轮块;3、u形板;4、踩踏机构;401、伸拉杆;402、复位弹簧;403、踏板;404、拔柱;5、导管;6、顶板;7、前挡板;701、弹簧管;702、压缩弹簧;703、通孔;8、前挡机构;801、挡管;802、钢线绳;9、导轮;10、导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1-10,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包括托架1、顶升机构2和顶板6,托架1底部焊接有撑杆102和撑板103,通过撑杆102和撑板103在托架1内侧焊接有椭圆管101,椭圆管101的内侧开设有缺槽10101,顶板6位于缺槽10101中,顶板6为长方形的焊管结构,椭圆管101的底面焊接在撑杆102上,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椭圆管101在托架1上的强度,且顶板6的底面落于撑板103上,实际使用时,还会托架1的周边会设有围挡形成一个托斗式结构的托车(围挡为现有技术,为便于读图,故在本发明中并没绘出,本发明仅以托架1为代以说明),将货物投入托架1上,由于顶板6位于缺槽10101中,因此用于承载货物的顶板6可从缺槽10101中移出,这样一来,就可令货物卸料时,具有顶出排料效果,因此应用更加方便,托车倾向于倒置状排料时,排料更果更好。

    如图2、图3所示,顶升机构2为左右两组,且左右两组顶升机构2均还固定于顶板6的底面上,顶升机构2包括固定在顶板6底面上,用于将顶板6向上顶升的顶杆201、将相临两处顶杆201连接在一起的弯杆202,托架1底部焊接有四处导座10,顶杆201设于导座10内,使得顶杆201顶升动作时,利用导座10导向,且还在顶杆201与导座10底面之间焊接有弹簧,可使顶升动作后的顶杆201向下复位,椭圆管101底面还焊接有u形板3和导管5,通过u形板3和导管5安装有踩踏机构4,踩踏机构4包括穿装在u形板3和导管5上的伸拉杆401、套装于伸拉杆401右端,并与u形板3右侧形成缓压接触的复位弹簧402,以及设于伸拉杆401左侧呈前后两方向伸展的踏板403,踩压踏板403使其向左推移。

    如图7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如果托车卸货时位于中部区域的货物因挤压而不易出料时,操作者只需要踩压踏板403即可,踩压时令伸拉杆401朝左移动,并令其上面所焊接的拔柱404挤压弯杆202上的凸轮块20201,根据凸轮原理,迫使凸轮块20201带着弯杆20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弯杆202两侧的顶杆201带着顶板6离开缺槽10101并完成顶升动作,最终令位于中部区域且承载在顶板6范围内的货物从车斗内快速排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如图4、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托架1左侧设有前挡板7,前挡板7内侧面焊接有前后两处弹簧管701,弹簧管701内套装有压缩弹簧702,使得弹簧管701内部具有缓压特性,利用这一特性还在弹簧管701内插装有前挡机构8,前挡机构8包括插装在弹簧管701内与压缩弹簧702形成弹压接触的挡管801,因此挡管801可在弹簧管701内压缩动作,当挡管801位于顶侧时,托架1左侧位置较高具有挡料特性,令放在托架1上的物料随车位移时不会由左侧脱落,当挡管801回压于弹簧管701内时,左侧挡料区域就会变低,这样一来,可令托架1到达新位置向下翻料时,货物左侧失去大面积的阻挡效应,因此货物可快速从左侧排出,前挡板7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前挡板7左侧还开设有通孔703,通孔703与弹簧管701相通,使得挡管801底端由通孔703向下伸出,左侧的撑杆102上安装有导轮9,前挡板7的底侧还设有小脚轮11,小脚轮11位于大轮左侧顶部,踏板403的内侧均还开设有挂孔,设置于挡管801底部的钢线绳802向后绕经导轮9再通过挂孔,连接在踏板403上,在实际使用时,托架1承载着货物到达集装箱附近卸货时,习惯性操作方式时,手握托车右侧的扶手,令小托车快速上扬,货物可从托架1上快速卸除,然而位于中间区域的货物因上下两侧区域的货物对其产生挤压,因此卸货时需要抖动托车,令货物慢慢卸出,还要不停的往后托拖拽车身,操作方式费时费力,而由于进行了改进,因此操作者只需要踩压踏板403即可,受到踩压的踏板403带着伸拉杆401朝左移动(车体呈倾斜或垂直状卸货时也可称为朝左下或垂直朝下移动),并令伸拉杆401上的拔柱404挤压弯杆202上的凸轮块20201,根据凸轮原理,迫使凸轮块20201带着弯杆20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弯杆202两侧的顶杆201带着顶板6离开缺槽10101并完成顶升动作,最终令位于中部区域且承载在顶板6范围内的货物从车斗内快速排出,与此同时,还有货物会掉落于前挡板7范围内,而踏板403受到踩压时还会通过钢线绳802拉着挡管801回压于弹簧管701内,并且由通孔703向下伸出,因此前挡板7的阻挡范围就会变小,此时只需要将车身向后拉动就可令货物轻松的从托车上卸除,节省了劳动力,特别是在托架1上设有围挡式的托斗式托车在使用时,卸料更加方便,当然了,围挡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再绘出(前述已有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还可以看出,挡管801顶部设有圆柱形的挡柱,用于与弹簧管701内的弹簧形成复位效应,使得挡管801进入弹簧管701内完成回缩动作后,因弹簧效应可再次向上复位,此为机械领域中常用的复位结构,本发明在此简述说明,便于理解。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包括托架(1)、顶升机构(2)和顶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底部焊接有撑杆(102)和撑板(103),通过撑杆(102)和撑板(103)在托架(1)内侧焊接有椭圆管(101),所述椭圆管(101)的内侧开设有缺槽(10101),所述顶板(6)位于缺槽(10101)中,且顶板(6)的底面落于撑板(103)上;

    所述顶升机构(2)为左右两组,且左右两组顶升机构(2)均还固定于顶板(6)的底面上,顶升机构(2)包括固定在顶板(6)底面上,用于将顶板(6)向上顶升的顶杆(201)、将相临两处顶杆(201)连接在一起的弯杆(202),所述托架(1)底部焊接有四处导座(10),顶杆(201)设于导座(10)内,使得顶杆(201)顶升动作时,利用导座(10)导向,且还在顶杆(201)与导座(10)底面之间焊接有弹簧,可使顶升动作后的顶杆(201)向下复位;

    所述椭圆管(101)底面还焊接有u形板(3)和导管(5),通过u形板(3)和导管(5)安装有踩踏机构(4),所述踩踏机构(4)包括穿装在u形板(3)和导管(5)上的伸拉杆(401)、套装于伸拉杆(401)右端,并与u形板(3)右侧形成缓压接触的复位弹簧(402),以及设于伸拉杆(401)左侧呈前后两方向伸展的踏板(403),踩压踏板(403)使其向左推移;

    所述伸拉杆(401)上焊接有左右两处拔柱(404),弯杆(202)的顶部弯段上焊接有凸轮块(20201),伸拉杆(401)向左移动时,拔柱(404)对挤压凸轮块(20201)向上挤压,迫使凸轮块(20201)带着弯杆(20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弯杆(202)两侧的顶杆(201)带着顶板(6)离开缺槽(10101)并完成顶升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为长方形的焊管结构,椭圆管(101)的底面焊接在撑杆(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左侧设有前挡板(7),前挡板(7)内侧面焊接有前后两处弹簧管(701),弹簧管(701)内套装有压缩弹簧(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处所述的弹簧管(701)内还插装有前挡机构(8),前挡机构(8)包括插装在弹簧管(701)内与压缩弹簧(702)形成弹压接触的挡管(801),和连接在挡管(801)底部的钢线绳(8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7)左侧还开设有通孔(703),通孔(703)与弹簧管(701)相通,使得挡管(801)底端由通孔(703)向下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撑杆(102)上安装有导轮(9),所述前挡板(7)的底侧还设有小脚轮(11),小脚轮(11)位于大轮左侧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403)的内侧均还开设有挂孔,设置于挡管(801)底部的钢线绳(802)向后绕经导轮(9)再通过挂孔,连接在踏板(40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1)的底端球头设计,伸拉杆(401)穿经弯杆(202)内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包括托架、顶升机构和顶板,所述托架底部焊接有撑杆和撑板,通过撑杆和撑板在托架内侧焊接有椭圆管,所述椭圆管的内侧开设有缺槽,所述顶板位于缺槽中,且顶板的底面落于撑板上,所述顶升机构为左右两组,且左右两组顶升机构均还固定于顶板的底面上,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在顶板底面上,使得顶杆顶升动作时,将上述挡管与前述踩踏机构连接在一起,使得本装置在卸货时,不但通过踩踏机构能够驱动顶板将中部区域的物料快速卸除,而且踩踏机构动作时还会利用钢丝绳驱动挡管向内收缩,令前挡区域的货物从托架上卸除,因此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时,只需要踩压一下踩踏机构即可,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春晖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6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