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撑夹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所用的夹子一般呈a形结构,通过对两侧夹片的尾端施力,使得两个夹片头端开合,以达到夹持物件的目的;这种夹子在使用时,因为需要腾出一只手来进行开合操作,会造成不便,且对于夹持宽度较大的物件时,为了克服夹子的回力弹簧或者结构变形,不仅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去打开夹子,而且被夹持的物件也会因为夹持力过大造成表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撑夹装置,不仅在夹持时操作便利,省时省力,而且适用夹持多种宽度的物件,且夹持稳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撑夹装置,包含固定板、连接板、导引板和活动撑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顶端和导引板顶端对应连接,形成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导引板板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条导孔,所述活动撑板的尾端侧面卡接于长条导孔中并能沿长条导孔滑动,所述活动撑板的头端面与固定板的内板面对应以夹持物件,所述活动撑板的尾端面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导引板和固定板的夹角为15~45度,所述活动撑板头部与固定板的夹角为45~90度。

    进一步,所述导引板和固定板的夹角设为30度,所述活动撑板头部与固定板的夹角设为80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内板面设为能够增加摩擦力的粗糙面。

    进一步,所述活动撑板的头部套装有橡胶套。

    进一步,所述活动撑板的尾端面设有卡槽,所述推动块设有对应插入卡槽固定的卡头。

    进一步,所述导引板两侧面对称设有两个加强板。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板分别设为粘钩结构的墙粘件和挂钩件,所述导引板顶端和连接板可拆卸卡接固定。

    进一步,两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外板面对应连接形成一个撑夹单元。

    进一步,所述撑夹装置并排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与相邻撑夹装置的导引板铰接,形成铰接式撑夹排。

    进一步,多个撑夹装置并排连接形成刚接式撑夹排,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导引板外板面顶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固定代板,以作为相邻撑夹装置的固定板。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撑夹装置,利用固定板和具有斜度的活动撑板来夹持物件,当手持物件向上顶动活动撑板时,活动撑板向上移动且活动撑板的头端面远离固定板内板面,从而产生供物件插入的间距,由于物件的移动速度远大于活动撑板的移动速度,当物件快速越过活动撑板后松手,就能够被牢牢夹持在固定板内板面和活动撑板头端面之间;相对于传统的夹子,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用手直接打开活动撑板,操作便利,省时省力,且能够适用多种宽度的物件进行夹持,不仅夹持稳固,而且不容易损坏物件表面或引起物件表面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活动撑板和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演变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演变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基于图6演变结构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演变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演变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所述卡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基于图10演变结构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撑板;101、撑板头部;102、撑板中部;103、撑板尾部;104、胶套安装槽;2、固定板;201、粗糙面;202、过渡圆角;203、强粘胶片;204、铰座ⅰ;3、连接板;301、钩挂部;302、侧卡孔;303、铰接孔;304、筋板;305、顶卡孔;4、导引板;401、卡接板;402、卡柱;403、撑杆;404、铰座ⅱ;405、固定代板;5、长条导孔;6、推动块;7、加强板;701、内弧面;8、卡钩;801、卡钩钩头;802、卡钩卡头;9、铰链杆;10、卡盖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申请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4所述的撑夹装置,包含固定板2、连接板3、导引板4和活动撑板1,根据需要,固定板2的内板面设为能够增加摩擦力的粗糙面201,增加摩擦力,便于夹紧物件;此外,固定板2内板面下端设有过渡圆角202,便于物件插入;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顶端和导引板4顶端对应连接,形成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导引板4板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条导孔5,活动撑板1的尾端侧面卡接于长条导孔5中并能沿长条导孔5滑动,活动撑板1的头端面与固定板2的内板面对应以夹持物件,此外,活动撑板1的头部套装有橡胶套,起到保护活动撑板1和增加摩擦力的效果;活动撑板1的尾端面连接有推动块6,当手持物件向上顶动活动撑板1时,活动撑板1沿长条导孔5向上移动且活动撑板1的头端面远离固定板2内板面,从而产生供物件插入的间距,由于物件的移动速度远大于活动撑板1的移动速度,当物件快速越过活动撑板1后松手,就能够被牢牢夹持在固定板2内板面和活动撑板1头端面之间;导引板4和固定板2的夹角为15~45度,使得活动撑板1在移动时,能够对应改变活动撑板1头端面与固定板2的内端面的间距,保证松手时,依靠物件重力以及分别与固定板2和活动撑板1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撑板1能够越往下挤越紧;活动撑板1头部与固定板2的夹角为45~90度,便于物件顶动活动撑板1进行移动;根据需要,导引板4和固定板2的夹角设为30度,活动撑板1头部与固定板2的夹角设为80度,为计算受力后的最佳夹持效果角度和最佳顶动开启活动撑板1角度。

    根据需要,活动撑板1的尾端面设有卡槽,推动块6设有对应插入卡槽固定的卡头,便于从长条导孔5中拆装活动撑板1;此外,导引板4两侧面对称设有两个加强板7,保证整个结构的强度满足要求;活动撑板1包含依次连接的撑板头部101、撑板中部102和撑板尾部103,撑板头部101开设有用于安装橡胶套的胶套安装槽104,撑板中部102的宽度与两导引板4的间距适配,便于导引活动撑板1移动,并增强活动撑板1的结构强度,撑板尾部103的宽度与长条导孔5的宽度适配,卡接于长条导孔5中,并与推动块6一起形成卡槽;当需要取出物件时,能够用手向上推动推动块6,带动活动撑板1移动松开物件,十分便利。根据需要,加强板7内侧设有内弧面,减重并减少耗材。

    实施例二:结合图5和10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固定板2和连接板3分别设为粘钩结构的墙粘件和挂钩件,固定板2的外板面设有强粘胶片203,连接板3上板面远离固定板2的端部设有钩挂部301,固定板2和连接板3形成的粘钩结构能够单独使用;导引板4顶端和连接板3可拆卸卡接固定,导引板4的顶部固定有卡接板401,卡接板401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柱402,连接板3的下板面设有适配卡接板401的卡接槽,卡接槽的槽壁设有适配卡柱402的侧卡孔302。

    实施例二:结合图6-8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两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外板面对应连接形成一个撑夹单元,一个撑夹单元具备对称的两个夹持结构,大大的节省了材料;撑夹单元的顶面中央设有顶卡孔305,便于通过安装卡钩8进行悬挂设置;此外,撑夹单元的顶面两侧设置铰接孔303,多个撑夹单元能够利用铰接孔303和顶卡孔305通过多个铰链杆9形成铰接式撑夹排;卡钩8包含卡钩钩头801和卡钩卡头802,卡钩卡头802用于卡入顶卡孔305中,卡钩钩头801相对于卡钩卡头802偏心设置,多个卡钩8方向交错设置挂在绳子上便于张紧绳子;为保证连接板3的结构强度,能够在连接板3下板面设置筋板304。

    实施例三:结合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撑夹装置并排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与相邻撑夹装置的导引板4铰接,形成另一种铰接式撑夹排;固定板2外板面设置铰座ⅰ,导引板4外板面设置与相应铰座ⅰ铰接的铰座ⅱ,此外,由于导引板4具有斜度,导引板4外板面能够设置撑杆403,铰座ⅱ固定在撑杆403上。

    实施例四:结合图10-1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多个撑夹装置并排连接形成刚接式撑夹排,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导引板4外板面顶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固定代板405,以代替作为相邻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相邻两个撑夹装置则通过卡盖件10连接,其卡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种,导引板4顶端和连接板3可拆卸卡接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撑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板(2)、连接板(3)、导引板(4)和活动撑板(1);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顶端和导引板(4)顶端对应连接,形成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导引板(4)板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条导孔(5),所述活动撑板(1)的尾端侧面卡接于长条导孔(5)中并能沿长条导孔(5)滑动,所述活动撑板(1)的头端面与固定板(2)的内板面对应以夹持物件,所述活动撑板(1)的尾端面连接有推动块(6);所述导引板(4)和固定板(2)的夹角为15~45度,所述活动撑板(1)头部与固定板(2)的夹角为45~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引板(4)和固定板(2)的夹角设为30度,所述活动撑板(1)头部与固定板(2)的夹角设为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2)的内板面设为能够增加摩擦力的粗糙面(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撑板(1)的头部套装有橡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撑板(1)的尾端面设有卡槽,所述推动块(6)设有对应插入卡槽固定的卡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引板(4)两侧面对称设有两个加强板(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2)和连接板(3)分别设为粘钩结构的墙粘件和挂钩件,所述导引板(4)顶端和连接板(3)可拆卸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外板面对应连接形成一个撑夹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撑夹装置并排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与相邻撑夹装置的导引板(4)铰接,形成铰接式撑夹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夹装置,其特征是:多个撑夹装置并排连接形成刚接式撑夹排,且每个撑夹装置的导引板(4)外板面顶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固定代板(405),以作为相邻撑夹装置的固定板(2)。

    技术总结
    一种涉及日用夹具技术领域的撑夹装置,包含固定板、连接板、导引板和活动撑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顶端和导引板顶端对应连接,形成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导引板板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条导孔,所述活动撑板的尾端侧面卡接于长条导孔中并能沿长条导孔滑动,所述活动撑板的头端面与固定板的内板面对应以夹持物件,所述活动撑板的尾端面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导引板和固定板的夹角为15~45度,所述活动撑板头部与固定板的夹角为45~90度;该撑夹装置,不仅在夹持时操作便利,省时省力,而且适用夹持多种宽度的物件,且夹持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公;张议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献公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2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