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多股合成一股),叫做并线机,没有具体的中英文称呼,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企业大多大规模集中倍捻机,以方便集中管理。但是该种形式也造成工人需要来回搬运新的纱锭于各需要更换纱锭的倍捻机之间,效率低下且工作强度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能够实现纱锭的提前运送,从而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包括

    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纱锭是否快要用完;

    运送机构,与检测机构电信号连接,并在接受检测机构信号后向快用完纱线处倍捻机主体运送纱锭;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锭轴,所述锭轴上同轴连接锭盘,锭盘上设置轴向贯通的监测孔,所述监测孔靠近锭盘上纱锭的筒管外侧壁设置,锭盘的下底面设置激光探头,所述激光探头通过监测孔照射至纱锭的纱线上,锭轴下端设置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锭轴内的导线与激光探头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若干沿倍捻机主体并排方向布置的传动辊,传动辊上绕设传送带,其中一根传动辊的一端上传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信号发生器电信号连接;所处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存料仓,存料仓具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与信号发生器电信号连接的电动翻板。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两条间隔条,所述两条间隔条互相平行且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条间隔条的间隔距离不大于纱锭的直径。

    工作原理:当锭盘上的纱锭快要纱线用尽时,激光探头不在受到纱锭的阻挡,此时激光探头向与之连接的信号发生器发出一个脉冲,随后信号发生器在接收到信号后向与之电信号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电动翻板发出信号。电动翻板在接收到信号后实现打开、关闭的操作,存料仓中的纱锭掉下一个至传送带上,随后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传送带上的纱锭移动至发出信号的信号发生器所在的倍捻机主体处。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纱锭的预先自动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检测机构110.锭轴120.锭盘130.监测孔140.激光探头150.信号发射器200.运送机构210.传动辊220.传送带230.驱动电机240.存料仓250.出料口260.电动翻板270.间隔条300.倍捻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包括检测机构100、运送机构200。其中,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倍捻机主体300中的纱锭是否用完,运送机构则与检测机构电信号连接以将纱锭送纸纱线即将用完的倍捻机主体处。

    具体的,检测机构100包括锭轴110,该中轴用于套装纱锭,在锭轴的下部与其同轴线的设置有一片锭盘120,锭盘上轴向贯通的开设有一个监测孔130,该监测孔靠近套设在锭轴上纱锭的筒管外侧壁设置。同时,在检测孔中插接有一激光探头140。而为了不影响纱锭的出纱以及套装,该激光探头设置于锭盘的下底面上。当纱锭套设在锭轴上并固定后,激光探头照射出的激光被纱锭上绕设的纱线所挡住,此时,激光探头处于常开状态,不向外部发生脉冲信号。于此同时,在锭轴的下端还固定还装有信号发射器150,具体的,该信号发射器具有中继作用,激光探头通过设置在转轴中的导线与信号发射器电信号连接。当纱锭上的纱线即将用尽时,纱线无法遮挡激光探头照射出的射线,此时激光探头将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信号发射器接到脉冲信号后,作出信号转换,然后再向运送机构发出控制信号。

    具体的,运送机构200包括若干沿倍捻机主体300并排方向顺序布置的传动辊310,在传送辊上绕设有一条传送带320。在传送带的侧旁则设置有一台驱动电机330,该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根传动辊传动连接。另外,在传送带的上方还设置有一存料仓340,料仓具有一个出料口350。优选的,该存料仓位于传送带的一端,并且存料场具有一个正对传送带上表面的出料口350。在出料口处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开闭的电动翻板360。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电动翻板均与信号发射器电信号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为了防止纱锭在传送带上滚动。在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间隔条370。具体的,间隔条沿着传动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两条间隔条的间距大于纱锭的直径。


    技术特征:

    1.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纱锭是否快要用完;

    运送机构,与检测机构电信号连接,并在接受检测机构信号后向快用完纱线处倍捻机主体运送纱锭;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锭轴,所述锭轴上同轴连接锭盘,锭盘上设置轴向贯通的监测孔,所述监测孔靠近锭盘上纱锭的筒管外侧壁设置,锭盘的下底面设置激光探头,所述激光探头通过监测孔照射至纱锭的纱线上,锭轴下端设置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锭轴内的导线与激光探头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若干沿倍捻机主体并排方向布置的传动辊,传动辊上绕设传送带,其中一根传动辊的一端上传动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信号发生器电信号连接;所处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存料仓,存料仓具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与信号发生器电信号连接的电动翻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两条间隔条,所述两条间隔条互相平行且沿传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条间隔条的间隔距离不大于纱锭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倍捻机上的纱锭运送装置,包括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纱锭是否快要用完;运送机构,与检测机构电信号连接,并在接受检测机构信号后向快用完纱线处倍捻机主体运送纱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锭轴,所述锭轴上同轴连接锭盘,锭盘上设置轴向贯通的监测孔,所述监测孔靠近锭盘上纱锭的筒管外侧壁设置,锭盘的下底面设置激光探头,所述激光探头通过监测孔照射至纱锭的纱线上,锭轴下端设置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锭轴内的导线与激光探头信号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纱锭的预先自动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守良;金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市金隆丝业丝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2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