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及其模头。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机加工过程中,对于金属管件加工时,由于金属管件通常需要插入对应孔内进行安装配合,通常需要对管件轴向的两端进行倒圆角使得金属管轴向两端基本呈半球面设置。
如汽车靠枕的支撑杆,其支撑杆为圆管形杆件,其轴向的两端均需要加工成球头状态,一个是方便支撑杆插入安装,另外,通过球头的设置减少了轴向端部触伤汽车坐垫或者操作人员的情况。但是管件本身就是薄壁形圆管,通过车削加工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现有对支撑杆球头加工基本通过冷轧,但是由于支撑杆的管径大小不一,则需要多副模具,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及其模头,其具有模具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及其模头,包括:
模体,所述模体用于转动连接于模座上,所述模体上具有嵌槽;
嵌块,所述嵌块嵌设于嵌槽;
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模体上用于固定所述嵌块;
模腔,所述模腔开设于嵌块远离嵌槽槽底的端面,模腔的轴线与模体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模腔的腔底呈凹球面设置,且腔底的球心位于所述模体的转动轴线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管径的金属管进行球头加工时,通过将固定螺栓拧松后,将嵌块进行更换即可。设置嵌块和嵌槽,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嵌块,使得模具可以对多个不同管径的金属管进行球头加工,从而使得模具的使用更加方便。另外当模腔磨损后,也可以通过更换嵌块实现模腔的修整,从而减少了模头整体报废的情况,使得整体使用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嵌槽为圆柱槽并与模体同轴设置,所述嵌块对应嵌槽设置,且所述嵌块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定位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柱槽的设置方便嵌块的定位,设置定位平面,固定螺栓可以通过抵紧定位平面进行固定,使得固定螺栓将嵌块的固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体包括安装段以及固定于安装段上的转动段,所述嵌槽开设于安装段远离转动段的一端,所述转动段用于与模座实现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动段,转动段可以与模座转动配合,使得转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腔的内侧壁与所述模腔的腔底相切过渡,且所述模腔的内侧壁直径朝远离腔底的方向逐渐变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腔腔底与内侧壁相切过渡,使得金属管加工时更加稳定。另外模腔的内侧壁直径逐渐变大的设置,方便工件插入到模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腔的内侧壁截面呈直线设置,内侧壁截面的直线与所述模体转动轴线的夹角为2-5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般金属管的直径为8mm左右,夹角过大导致管件球头加工时容易弯曲,夹角过小会导致管件球头加工效果不好,实际中2-5度时球头加工较稳定,实际使用时一般采用3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模腔的腔口处还设置有导向弧面,导向弧面通过模腔的腔口处设置圆角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弧面,导向弧面方便工件插入到模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腔的腔底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模体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设通孔,模腔的腔底加工呈凹球面时,其底板的加工精度不好控制,通过开设通过从而减少了底部的精度不佳的影响。另外,通孔一定程度上也形成排气孔的作用,进一步加工球头加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体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通孔连通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孔和通孔的连通设置,使得工件球头加工时排气流道更加通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心孔远离嵌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段主要供锁紧螺栓螺纹连接,使得模体的安装更加稳定。
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嵌块和嵌槽,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嵌块,使得模具可以对多个不同管径的金属管进行球头加工,从而使得模具的使用更加方便;
(2)通过设置定位平面,使得固定螺栓将嵌块的固定更加稳定;
(3)通过设置通孔,使得模腔的加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座体;2、模座;3、模头;31、模体;311、安装段;312、转动段;32、嵌块;4、转动槽;5、轴承;6、定位孔;7、法兰盘;8、中心孔;9、螺纹段;10、限位部;11、锁紧螺栓;12、限位槽;13、限位环;14、嵌槽;15、固定螺栓;16、模腔;17、通孔;18、导向弧面;19、定位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金属管球头加工模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模座2、以及设置于模座2上的模头3。模座2为圆柱状,模座2用于转动连接至一座体1上,且模座2的轴线与其转动轴线重合设置。模座2轴向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4,转动槽4为圆槽,转动槽4的轴线与模座2的轴线相交设置并与模座2的轴线呈2-5度的夹角。
模头3包括模体31和嵌块32,模体31包括圆柱形的安装段311以及同轴固定于安装段311上的转动段312,转动段312对应伸入转动槽4内,转动槽4内同轴设置有若干轴承5,若干轴承5同轴套设于转动段312外侧壁,模体31通过转动段312、轴承5和转动槽4实现与模座2转动连接。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转动槽4的轴线重合设置,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相交设置,且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的夹角为2-5度,本实施例中,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的夹角为3度。
本实施例中轴承5设置有三个,其中抵触转动槽4槽底的轴承5为圆锥滚子轴承。模座2远离模头3的一端还开设有定位孔6,定位孔6与模座2同轴设置。模座2靠近定位孔6的一端还同轴固定有法兰盘7,法兰盘7上沿周向分布有安装孔。当模座2连接至座体1时,定位孔6可以供座体1的转动轴对应嵌入进行定位,使得定位孔6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同轴,然后通过法兰盘7进行进一步连接,使得模座2的安装定位更加精准。
如图2、图3所示,模体31上沿轴线开设有中心孔8,中心孔8位于转动段3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9。定位孔6连通至转动槽4的槽底设置,定位孔6内还设置有限位部10,限位部10抵触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远离转动槽4槽口的一端。限位部10上穿设有与螺纹段9配合的锁紧螺栓11,锁紧螺栓11将限位部10与模体31固定以限制模体31的轴向移动。转动槽4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位于轴承5靠近槽口的一侧,限位槽12内嵌设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为卡环,限位环13的内径凸出转动槽4的内壁,限位环13靠近转动槽4槽底的一端抵触于轴承5的外圈上以限制轴承5从转动槽4的槽口脱出。
模体31远离螺纹段9的一端开设有嵌槽14,嵌槽14为圆柱槽并与模体31同轴设置。嵌块32对应嵌槽14设置,且所述嵌块32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定位平面19。模体31的外侧壁上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5,固定螺栓15拧紧后抵紧定位平面19从而将嵌块32固定于嵌槽14内。
嵌块32远离嵌槽14槽底的端面还开设有模腔16,模腔16为圆腔,模腔16的轴线与模体31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模腔16的腔底呈凹球面设置,腔底的球心位于模体31的转动轴线设置。模腔16的腔底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的轴线与模体31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当嵌块32位于嵌槽14内时,所述通孔17与中心孔8连通设置。
模腔16的内侧壁与模腔16的腔底相切过渡,且模腔16的内侧壁直径朝远离腔底的方向逐渐变大设置。模腔16的内侧壁截面呈直线设置,内侧壁截面的直线与模体31转动轴线的夹角为2-5度设置,且内侧壁截面的直线与模体31转动轴线的夹角等于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的夹角设置。模腔16的腔口处还设置有导向弧面18,导向弧面18通过模腔16的腔口处设置圆角形成。
由于模腔16的轴线与模头3的转动轴线重合,结合内侧壁截面的直线与模体31转动轴线的夹角等于模体31的转动轴线与模座2的转动轴线的夹角设置,使得模腔16的侧壁存在与模座2转动轴线平行的一条线。当工件伸入到模腔16内进行球头成型时,控制好工件的和模腔16的尺寸可以实现模腔16的内侧壁可以对工件形成线接触从而对工件进行支撑,减少了工件球头加工过程中端部弯曲变形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金属管球头加工模具使用时,模具的模座2先连接至座体1的转动轴上,座体1上通常还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带传动结构或者联轴器连接至转动轴用于带动转动轴和模座2转动。在模座2转动时,将金属管沿模座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插入到模腔16内,此时,模头3可以配合模座2的转动而转动,模腔16的腔底的凹球面配合金属管插入的压力可以对金属管的轴向端部进行球头加工,从而使得金属管球头加工更加方便。另外,本模具还可以对管件近似球头的端部进行加工。
当需要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进行球头加工时,可以通过将嵌块32进行更换即可,使得模具的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体(31),所述模体(31)用于转动连接于模座(2)上,所述模体(31)上具有嵌槽(14);
嵌块(32),所述嵌块(32)嵌设于嵌槽(14);
固定螺栓(15),所述固定螺栓(15)螺纹连接于模体(31)上用于固定所述嵌块(32);
模腔(16),所述模腔(16)开设于嵌块(32)远离嵌槽(14)槽底的端面,模腔(16)的轴线与模体(31)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模腔(16)的腔底呈凹球面设置,且腔底的球心位于所述模体(31)的转动轴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14)为圆柱槽并与模体(31)同轴设置,所述嵌块(32)对应嵌槽(14)设置,且所述嵌块(32)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定位平面(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31)包括安装段(311)以及固定于安装段(311)上的转动段(312),所述嵌槽(14)开设于安装段(311)远离转动段(312)的一端,所述转动段(312)用于与模座(2)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6)的内侧壁与所述模腔(16)的腔底相切过渡,且所述模腔(16)的内侧壁直径朝远离腔底的方向逐渐变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6)的内侧壁截面呈直线设置,内侧壁截面的直线与所述模体(31)转动轴线的夹角为2-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模腔(16)的腔口处还设置有导向弧面(18),导向弧面(18)通过模腔(16)的腔口处设置圆角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6)的腔底开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的轴线与所述模体(31)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31)上开设有中心孔(8),所述中心孔(8)与所述通孔(17)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8)远离嵌块(3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9)。
10.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加工模具的模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