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
背景技术: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三维整体织物组合的先进复合材料。三维织物预成型件是复合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提高整体强度、改善力学性能和增强结构功能的作用。三维织物是由整体纤维网络构成,结构性能稳定。通过调整织造参数能够生产形状尺寸各异的三维织物,形态结构具有多样性,能够直接织成型材织物,满足近净成型件的加工要求。经过复合工艺加工后,三维纺织复合材料保留力学性能优异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层合复合材料层间强度低的缺点,结构稳性定突出。
相较于传统织机三维织机在结构上与其有一定区别,导致传统的引纬机构无法在三维织机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织机结构不能自动引纬,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包括引纬机构支撑、封边机构支撑,所述引纬机构支撑上设有纬纱纱筒,所述引纬机构支撑上设有引纬气缸,所述引纬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引纬杆,所述封边机构支撑上设有直线气缸,所述直线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气缸支撑件,所述封边气缸支撑件上设有封边气缸和边纱纱筒,所述封边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针,所述封边机构支撑上设有旋梭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梭机构包括梭芯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旋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梭芯通过凸起卡合在旋梭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引纬机构支撑和引纬气缸通过螺丝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边针与封边气缸支撑件错位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边机构支撑内设有导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引纬气缸推动引纬杆到达引纬机构支撑最右端,直线气缸推动封边气缸支撑件移动至封边机构支撑左侧,控制封边气缸伸缩,以带动封边针针眼最上端到达旋梭的最高点,控制直线气缸伸缩,直线气缸将封边气缸支撑件拉回经纱开口后方且到达旋梭上方,旋梭钩住封边针上的边纱在步进电机带动下旋转一圈,让边纱与梭芯内的底纱缠绕,封边针上升纬纱被固定在开口末端,引纬杆收回,完成一次引纬,不断重复直到完成三维织物的织造,通过此机构可以自动引纬,无需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导杆便于对封边气缸支撑件进行限位,限制了封边气缸支撑件在导杆上滑动,提高了引纬精度,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层间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纬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纬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纬机构初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引纬机构支撑;2、引纬气缸;3、纬纱纱筒;4、引纬杆;5、封边针;6、封边气缸;7、封边机构支撑;8、边纱纱筒;9、直线气缸;10、封边气缸支撑件;11、旋梭机构;1101、梭芯;1102、旋梭;1103、电机;12、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包括引纬机构支撑1、封边机构支撑7,引纬机构支撑1上固定连接有纬纱纱筒3,引纬机构支撑1上设有引纬气缸2,引纬机构支撑1和引纬气缸2通过螺丝螺母固定连接,引纬气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引纬杆4,封边机构支撑7上设有直线气缸9,直线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气缸支撑件10,封边气缸支撑件10上设有封边气缸6,封边气缸支撑件10上固定连接有边纱纱筒8,封边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针5,封边针5与封边气缸支撑件10错位设置,封边机构支撑7上固定连接有旋梭机构11。
具体的,如图3所示,旋梭机构11包括梭芯1101和电机1103,电机110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旋梭110,梭芯1101通过凸起卡合在旋梭1102上,电机1103为步进电机。
具体的,如图2所示,封边机构支撑7内设有导杆12,对封边气缸支撑件10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使用时,图5所示为机构的初始位置。引纬装置开始工作时,引纬气缸2推动引纬杆4到达如图1所示的引纬机构支撑1最右端,直线气缸9推动封边气缸支撑件10移动至封边机构支撑7左侧,使封边针5的水平方向投影落在如图2所示的引纬杆、纬纱、经纱形成的三角形内,控制封边气缸6伸缩,由于封边气缸6的伸缩端与封边针5固定连接,封边气缸6的伸缩端推动封边针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带动封边针5针眼最上端到达旋梭1102的最高点,控制直线气缸9伸缩,直线气缸9将封边气缸支撑件10拉回经纱开口后方且到达旋梭1102上方,旋梭1102钩住封边针5上的边纱在步进电机13带动下旋转一圈,让边纱与梭芯1101内的底纱缠绕,封边针5上升纬纱被固定在开口末端,引纬杆4收回,完成一次引纬,不断重复直到完成三维织物的织造,通过此机构可以自动引纬,无需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纬机构支撑(1)、封边机构支撑(7),所述引纬机构支撑(1)上设有纬纱纱筒(3),所述引纬机构支撑(1)上设有引纬气缸(2),所述引纬气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引纬杆(4),所述封边机构支撑(7)上设有直线气缸(9),所述直线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气缸支撑件(10),所述封边气缸支撑件(10)上设有封边气缸(6)和边纱纱筒(8),所述封边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封边针(5),所述封边机构支撑(7)上设有旋梭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机构(11)包括梭芯(1101)和电机(1103),所述电机(110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旋梭(1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芯(1101)通过凸起卡合在旋梭(1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机构支撑(1)和引纬气缸(2)通过螺丝螺母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针(5)与封边气缸支撑件(10)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织机自动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机构支撑(7)内设有导杆(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