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起底装置是配置在针床下方、在罗拉未夹持前用于提供牵拉力的装置,因为电脑横机对编织的织物如衣片必须有牵拉才能完成后续的编织,但是现有的起底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易出现故障、起底针板结构复杂、浪费纱线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起底装置进行改进和优化。

    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现有废纱起底装置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具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配合电脑横机使用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

    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包括:穿纱装置组件和升降装置组件,所述升降装置组件的升降电机带动穿纱装置组件做纵向线性位移,穿纱装置组件的卷丝轮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带齿的卷丝轮转动,穿纱钢丝一端固定在卷丝轮,穿纱钢丝依次沿着送丝传动轮和穿纱底板两端的穿纱针组做往返伸缩运动。

    具体的,所述的穿纱底板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通过支撑板连接于轴承滑块,连接板另一侧卷丝固定板连接于另一侧的轴承滑块,卷丝轮电机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

    具体的,所述的升降装置组件两侧均设有侧板,两升降导柱各自安装在两侧板内侧,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套在升降导柱上且沿着升降导柱做纵向线性位移。

    具体的,所述的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传动轴转动,升降传动轴两端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上方的同步轮连接,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固定在同步带上,两升降导柱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具体的,所述的卷丝轮电机、送丝传动轮和卷丝轮均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送丝传动轮分为送丝主动轮、从动齿轮和弹力压紧轮,从动齿轮与卷丝轮的齿牙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弹力压紧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

    具体的,所述的卷丝轮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供穿纱钢丝存储的环形凹槽,卷丝轮外围至少设有一辅助压丝轮,卷丝轮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穿纱钢丝的卷丝轮固定点,送丝主动轮外表面设有供穿纱钢丝通过的凹槽。

    具体的,所述的穿纱针组均布在穿纱底板顶部,穿纱针组由若干穿纱针等距离排列组成,穿纱针顶部设有供穿纱钢丝穿过的穿纱板针眼,穿纱钢丝从右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逐个穿过并穿至左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

    具体的,所述的卷丝固定板上设有红外零位感应和张力检测轮,穿纱底板左侧的穿丝末端设有负极感应探针,张力检测轮和负极感应探针均有接地线和负极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利用穿纱装置组件包含钢丝收发及控制动作;升降装置组件包含按一定时序将穿纱装置组件沿升降导柱上升至嘴口位,下降至主罗拉夹持位,本设备的穿纱装置组件只需要单个电机即可实现穿纱钢丝的伸缩活动,节省起底废纱原材料和人工废纱拆线过程,这样批量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省废纱成本和减少人工拆线工作,而且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站在为客户节省原材料和人工的角度上,市场上客户产生新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纱针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纱针的编织位置简图。

    说明标注说明:升降电机1、卷丝轮电机2、穿纱底板3、穿纱针4、穿纱板针眼41、连接板5、支撑板6、升降导柱7、轴承滑块8、升降传动轴9、侧板10、限位块11、同步带12、穿纱钢丝13、卷丝轮固定点14、卷丝固定板15、同步轮16、弹力压紧轮17、从动齿轮18、送丝主动轮19、张力检测轮20、卷丝轮21、辅助压丝轮22、负极感应探针23和红外零位感应24。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4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包括:穿纱装置组件和升降装置组件,所述升降装置组件的升降电机带动穿纱装置组件做纵向线性位移,穿纱装置组件的卷丝轮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带齿的卷丝轮转动,穿纱钢丝一端固定在卷丝轮,穿纱钢丝依次沿着送丝传动轮和穿纱底板两端的穿纱针组做往返伸缩运动。该装置的驱动、感应部件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由控制器发出信号合理控制每个机械部件。

    上述方案,所述的穿纱底板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通过支撑板连接于轴承滑块,连接板另一侧卷丝固定板连接于另一侧的轴承滑块,卷丝轮电机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所述的升降装置组件两侧均设有侧板,两升降导柱各自安装在两侧板内侧,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套在升降导柱上且沿着升降导柱做纵向线性位移。所述的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传动轴转动,升降传动轴两端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上方的同步轮连接,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固定在同步带上,两升降导柱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升降电机和升降传动轴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连接,升降导柱固定在侧板上,左右一组;轴承滑块可以沿着升降导柱上下滑动,限位块固定在升降导柱两端,是滑动行程的至低点和至高点;轴承滑块与同步带固定连接,这样电机转动通过同步带传输,带动轴承滑块上升和下降。

    上述方案,所述的卷丝轮电机、送丝传动轮和卷丝轮均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送丝传动轮分为送丝主动轮、从动齿轮和弹力压紧轮,从动齿轮与卷丝轮的齿牙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弹力压紧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所述的卷丝轮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供穿纱钢丝存储的环形凹槽,卷丝轮外围至少设有一辅助压丝轮,卷丝轮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穿纱钢丝的卷丝轮固定点,送丝主动轮外表面设有供穿纱钢丝通过的凹槽。所述的穿纱针组均布在穿纱底板顶部,穿纱针组由若干穿纱针等距离排列组成,穿纱针顶部设有供穿纱钢丝穿过的穿纱板针眼,穿纱钢丝从右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逐个穿过并穿至左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穿纱板针焊接在穿纱板上,穿纱钢丝穿过穿纱板针眼。穿纱板针眼的厚度与针板的针数对应且相同。所述的卷丝固定板上设有红外零位感应和张力检测轮,穿纱底板左侧的穿丝末端设有负极感应探针,张力检测轮和负极感应探针均有接地线和负极线连接。

    支撑板与轴承滑块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撑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卷丝固定板与穿纱底板均固定在连接板上,其它组件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上;保证整个穿纱装置组件可以由升降装置组件驱动。卷丝轮电机与带齿卷丝轮一组固定,卷丝轮电机上齿轮与带齿卷丝轮啮合,带动带齿卷丝轮绕其中心轴转动;穿纱钢丝紧贴带齿卷丝轮滑槽中,一端固定在卷丝轮固定点上,另一端可以沿轨迹伸缩活动;穿纱钢丝被送丝主动轮和弹力压紧轮夹持和输送,且夹持的力度可调;送丝主动轮动力来源于卷丝轮电机,通过多组齿轮啮合(卷丝轮电机齿轮与带齿卷丝轮一组啮合,从动齿轮与带齿卷丝轮一组啮合,从动齿轮与送丝主动轮一组啮合)实现传动;穿纱钢丝的收发零部件大部分固定在卷丝固定板上。

    穿纱钢丝从穿纱底板钢丝孔中穿过,对准焊接在穿纱底板上的穿纱针针眼并从中间穿过;负极感应探针是穿纱钢丝发出到达穿丝终点感应装置,当穿纱钢丝碰到负极感应探针时停止动作;红外零位感应是穿纱钢丝收回终点零位感应装置,卷丝轮电机驱动带齿卷丝轮回收;在穿纱钢丝完全从穿纱板针眼中退出,并到达穿纱底板钢丝孔口指定位置时停止动作,此时红外零位感应点亮;即卷丝电机正反转完成送抽丝,系统具有行程计数功能。当穿纱钢丝没有紧贴带齿卷丝轮凹槽并有浮起时,会触发张力检测轮报警停机;辅助压丝轮可以有效防止穿纱钢丝在收发过程中无法贴带齿卷丝轮凹槽;穿纱钢丝在收发和控制过程中只需一个电机就可以完成所有动作且运行稳定,另外穿纱钢丝可以提前动作到达开针区域外的指定位置,减少穿纱等待时间,提高了穿纱效率。张力检测轮和负极感应探针均有接地线和负极线连接。

    编织说明:穿纱钢丝位于第一行线圈之上,下一行线圈将穿纱钢丝编织包含起来;沉降片装置可以将线圈下压为下一行线圈编织做准备。直到编织的布片能被主罗拉夹持住,穿纱钢丝在带齿卷丝轮转动中从线圈中退出来,穿纱钢丝紧贴缠绕在带齿卷丝轮凹槽中。此时升降装置组件下降至最低点,在穿纱钢丝完全从穿纱板针眼中退出时并达到穿纱底板钢丝孔口指定位置时停止动作。

    穿纱过程:第一行起底线圈编织完成后,穿纱装置组件由升降装置组件带动上升至最高点,穿纱针从两个线圈中间穿过,然后穿纱钢丝由送纱主动轮和弹力压紧轮夹持并输出,直至通过所有穿纱针针眼,到达穿丝终点并触碰负极感应探针时停止,此时穿纱钢丝刚好位于第一行线圈之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包括:穿纱装置组件和升降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组件的升降电机带动穿纱装置组件做纵向线性位移,穿纱装置组件的卷丝轮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带齿的卷丝轮转动,穿纱钢丝一端固定在卷丝轮,穿纱钢丝依次沿着送丝传动轮和穿纱底板一侧的钢丝孔、穿纱底板两端的穿纱针组做往返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纱底板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通过支撑板连接于轴承滑块,连接板另一侧卷丝固定板连接于另一侧的轴承滑块,卷丝轮电机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组件两侧均设有侧板,两升降导柱各自安装在两侧板内侧,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套在升降导柱上且沿着升降导柱做纵向线性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电机带动升降传动轴转动,升降传动轴两端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上方的同步轮连接,两侧轴承滑块各自固定在同步带上,两升降导柱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丝轮电机、送丝传动轮和卷丝轮均安装在卷丝固定板上,送丝传动轮分为送丝主动轮、从动齿轮和弹力压紧轮,从动齿轮与卷丝轮的齿牙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弹力压紧轮与送丝主动轮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丝轮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供穿纱钢丝存储的环形凹槽,卷丝轮外围至少设有一辅助压丝轮,卷丝轮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穿纱钢丝的卷丝轮固定点,送丝主动轮外表面设有供穿纱钢丝通过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纱针组均布在穿纱底板顶部,穿纱针组由若干穿纱针等距离排列组成,穿纱针顶部设有供穿纱钢丝穿过的穿纱板针眼,穿纱钢丝从右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逐个穿过并穿至左侧穿纱针的穿纱板针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丝固定板上设有红外零位感应和张力检测轮,穿纱底板左侧的穿丝末端设有负极感应探针,张力检测轮和负极感应探针均有接地线和负极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升降装置组件的升降电机带动穿纱装置组件做纵向线性位移,穿纱装置组件的卷丝轮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带齿的卷丝轮转动,穿纱钢丝一端固定在卷丝轮,穿纱钢丝依次沿着送丝传动轮和穿纱底板两端的穿纱针组做往返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利用穿纱装置组件包含钢丝收发及控制动作;升降装置组件包含按一定时序将穿纱装置组件沿升降导柱上升至嘴口位,下降至主罗拉夹持位,而且本设备的穿纱装置组件只需要单个电机即可实现穿纱钢丝的伸缩活动,这样批量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省废纱成本和减少人工拆线工作,而且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连坚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20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