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134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铝在制作复合材料上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可塑性好,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等,铝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航天领域,作为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空间站等的结构材料。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卫星及航天用结构材料、飞机零部件、金属镜光学系统、汽车零部件;此外还可以用来制造微波电路插件、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密零件、涡轮增压推进器、电子封装器件等。

    现有的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在使用时,需要利用模具进行挤压成型,在材料成型过程中,现有模具无法促使材料发生形变,不能加速材料成型过程,材料在模具内部成型速度较慢,容易发生回弹,同时,无法对模具进行保护,多次冲压造成模具磨损,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能够促进材料发生形变,加速材料成型过程,提高材料成型效率,同时,能够对模具进行保护,避免多次冲压造成模具磨损,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包括:底座、下模块、电热杆、上模块和制冷管,所述底座顶部设置下模块,所述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块底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左侧壁设置有接线孔,所述下模块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加热腔内腔设置电热杆,所述下模块顶部设置上模块,所述上模块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所述上模块底部中央设置有与下模腔配合的型块,所述导向槽内腔顶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均设置有缓冲板,所述上模块左右两侧贯通设置制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设置限位槽,所述下模块卡接在限位槽内之后粘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柱顶部棱角处磨设有倒角,所述导向柱焊接安装在下模块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簧顶部固定安装在导向槽内腔顶部,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模块顶部设置顶部连接块,所述顶部连接块与上模块之间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上模块向下移动过程中,缓冲板首先与导向柱顶部接触,此时,弹簧开始受力,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上模块的下降进行缓冲,避免上模块向下安装过程中冲击过大造成模具破损,电热杆通电发热,热量传递到下模腔内,对下模腔内的材料进行升温,使材料更加容易发生形变,提高材料成型速度,在材料成型之后,利用制冷管连接外部制冷装置对材料进行降温,使材料快速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200下模块、210下模腔、220加热腔、230接线孔、240导向柱、300电热杆、400上模块、410导向槽、420型块、430弹簧、440缓冲板、500制冷管、600顶部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能够促进材料发生形变,加速材料成型过程,提高材料成型效率,同时,能够对模具进行保护,避免多次冲压造成模具磨损,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底座100、下模块200、电热杆300、上模块400和制冷管500;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底座100用于支撑下模块200,同时对下模腔210进行密封,对下模腔210内的电热杆300进行保护。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下模块200包括下模腔210、加热腔220、接线孔230和导向柱240,具体的,下模块200安装在底座100顶部,下模块200顶部中央开设下模腔210,下模块200底部中央开设加热腔220,加热腔220左侧的下模块200侧壁上开设接线孔230,下模块200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导向柱240,下模腔210内部放置待成型的材料,加热腔220内部安装电热杆300,接线孔230用于安装电热杆300的连接线,导向柱240与导向槽410配合,对下模块200和上模块400之间进行安装导向。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电热杆300安装在加热腔220内部,电热杆300通电发热,热量传递到下模腔210内,对下模腔210内的材料进行升温,使材料更加容易发生形变,提高材料成型速度。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上模块400包括导向槽410、型块420、弹簧430和缓冲板440,具体的,下模块200顶部设置上模块400,上模块400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导向柱240配合的导向槽410,上模块400底部中央开设有与下模腔210配合的型块420,导向槽410内腔顶部均设置有弹簧430,弹簧430底部均设置有缓冲板440,上模块400通过导向槽410与导向柱240进行导向连接,在上模块400向下移动过程中,缓冲板440首先与导向柱240顶部接触,此时,弹簧430开始受力,在弹簧430的弹性作用下对上模块400的下降进行缓冲,避免上模块400向下安装过程中冲击过大造成模具破损。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制冷管500横向贯通安装在上模块400内部,在材料受热发生形变之后,利用制冷管500连接外部制冷装置对材料进行降温,使材料快速定性。

    在具体的使用时,待成型的材料放置在下模腔210内部,上模块400向下安装在下模腔210顶部,使型块420与下模腔210配合对材料进行挤压成型,在上模块400向下移动过程中,缓冲板440首先与导向柱240顶部接触,此时,弹簧430开始受力,在弹簧430的弹性作用下对上模块400的下降进行缓冲,避免上模块400向下安装过程中冲击过大造成模具破损,电热杆300通电发热,热量传递到下模腔210内,对下模腔210内的材料进行升温,使材料更加容易发生形变,提高材料成型速度,在材料成型之后,利用制冷管500连接外部制冷装置对材料进行降温,使材料快速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100设置限位槽,所述下模块200卡接在限位槽内之后粘接固定,方便预先对电热杆300进行安装。

    所述导向柱240顶部棱角处磨设有倒角,所述导向柱240焊接安装在下模块200顶部,便于导向柱240插入导向槽410中。

    所述上模块400顶部设置顶部连接块600,所述顶部连接块600与上模块400之间焊接固定,连接块600用于连接外部驱动部件,带动上模块400进行上下移动。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下模块(200)、电热杆(300)、上模块(400)和制冷管(500),所述底座(100)顶部设置下模块(200),所述下模块(200)顶部设置有下模腔(210),所述下模块(200)底部设置有加热腔(220),所述加热腔(220)左侧壁设置有接线孔(230),所述下模块(2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240),所述加热腔(220)内腔设置电热杆(300),所述下模块(200)顶部设置上模块(400),所述上模块(400)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柱(240)配合的导向槽(410),所述上模块(400)底部中央设置有与下模腔(210)配合的型块(420),所述导向槽(410)内腔顶部均设置有弹簧(430),所述弹簧(430)底部均设置有缓冲板(440),所述上模块(400)左右两侧贯通设置制冷管(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设置限位槽,所述下模块(200)卡接在限位槽内之后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40)顶部棱角处磨设有倒角,所述导向柱(240)焊接安装在下模块(200)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30)顶部固定安装在导向槽(410)内腔顶部,所述弹簧(430)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4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400)顶部设置顶部连接块(600),所述顶部连接块(600)与上模块(400)之间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机械加工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结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包括:底座、下模块、电热杆、上模块和制冷管,所述底座顶部设置下模块,所述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块底部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左侧壁设置有接线孔,所述下模块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加热腔内腔设置电热杆,所述下模块顶部设置上模块,所述上模块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所述上模块底部中央设置有与下模腔配合的型块,所述导向槽内腔顶部均设置有弹簧,使材料更加容易发生形变,提高材料成型速度,在材料成型之后,利用制冷管连接外部制冷装置对材料进行降温,使材料快速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翟崇琳;陈业高;潘海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20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