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检测火花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7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属于电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在生产成型后,为保证电缆的绝缘强度,通常需要对电缆线进行外部察伤和对电缆金属外露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火花机进行检测。然而现有的火花机虽然能进行电缆的检测,但是结构简单,火花机的高度和位置不能调节,有时不能很好的与电缆的生产线中的其他设备相配合,很容易造成电缆在察伤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且电缆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沾染上一些脏东西,有时会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既可以调整高度和位置,来很好的适应电缆生产线,同时还可以对电缆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包括控制箱和检测箱,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设置若干万向行走轮;所述控制箱通过电缸支撑位于上方的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上方开口的空心壳体和与用于使空心壳体的开口封闭的盖体;盖体的一侧与空心壳体铰接,另一侧设置锁扣;所述空心壳体的内部通过支撑柱设置弧形支撑板;

    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对称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出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进线孔的边缘设置擦拭海绵;

    所述进线孔、出线孔和弧形支撑板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所述检测箱内还设置击穿链区;所述击穿链区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盖体上且位于弧形支撑板的上方;击穿链区由多条击穿链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还倒置有若干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设置在控制箱的底面的四个底边上;所述液压气缸的伸缩端设置圆形垫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万向行走轮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控制箱的底面的四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心壳体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盖体设置锁扣的一侧还设置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电缆检测火花机可以对电缆进行检测察伤,电缆从进线孔穿过的同时,擦拭海绵还可以对电缆进行擦拭作业,保证清洁后的电缆进入电缆检测火花机。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检测火花机设置万向行走轮可以随时保证火花机便捷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缸可以调整检测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盖体为透明材质,可以随时观察检测箱内部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设置导致的液压气缸,可以使电缆检测火花机在不移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固,在移动的时候又可以收缩,不影响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箱,2、检测箱,2-1、空心壳体,2-2、盖体,3、行走万向轮,4、支撑柱,5、弧形支撑板,6、擦拭海绵,7、击穿链区,8、液压气缸,9、圆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既可以调整高度和位置,来很好的适应电缆生产线,同时还可以对电缆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包括控制箱1和检测箱2,如图1所示。控制箱1的箱体上固定有控制面板。

    控制箱1的底面上设置若干个万向行走轮3,如图1所示。优选的,万向行走轮3设置四个,分别位于控制箱1的底面的四个角上。控制箱1的底面上还倒置有若干个液压气缸8。优选的,液压气缸8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其底面的四个底边上。液压气缸8的伸缩端还设置圆形垫片9。液压气缸8可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当电缆检测火花机需要固定在某处时,伸缩端伸长,使圆形垫片9紧挨地面,使电缆检测火花机支撑的更加牢固。当需要移动时,伸缩端收缩,圆形垫片9不再紧挨地面,移动万向行走轮3,对电缆检测火花机进行移动。控制箱1包括报警器和控制面板。控制箱1用于控制和监测检测箱2的动作过程。因属于现有技术,且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检测箱2通过电缸设置在控制箱1的上方。这样可以通过电缸调整检测箱2的高度。检测箱2包括上方开口的空心壳体2-1和盖体2-2;盖体2-2用于将空心壳体2-1的开口封闭。盖体2-2的一侧与空心壳体2-1的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锁扣。通过锁扣可以便捷的对盖体2-2进行开闭作业。方便进行检测作业。

    检测箱2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进线孔和出线孔均为圆形。进线孔的一半在空心壳体2-1上,另一半在盖体2-2上(即盖体2-2上有半圆形的进线孔,空心壳体2-1上为对应的半圆形的进线孔,在盖体2-2关上后检测箱2上形成一个圆形的用于使电缆穿过的进线孔;出线孔位于检测箱2的与出线孔所对应的另一侧面上。盖体2-2上为半圆形的出线孔,空心壳体2-1上为对应的半圆形的出线孔,在盖体2-2关上后形成一个圆形的用于使电缆穿过的出线孔);进线孔绕其圆周设置擦拭海绵6。这样电缆从进线孔移动的过程中,擦拭海绵6可以对电缆进行清洁作业,尽可能的确保后续的察伤工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确保检验的可靠性。在出线孔的圆周边缘也可设置擦拭海绵6。盖体2-2和空心壳体2-1可以选用透明材质制成,这样可以观察电缆在检测过程中的状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空心壳体2-1的内部通过支撑柱4设置弧形支撑板5;弧形支撑板5与支撑柱4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进线孔、出线孔和弧形支撑板5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这样电缆在移动过程中,可以顺畅的移动。

    检测箱2内设置击穿链区7,击穿链区7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盖体2-2上。优选的,在盖体2-2闭合后,击穿链区7位于弧形支撑板5的上方。为确保对电缆的检测不会有遗漏,还可以在进线孔和弧形支撑板5之间的区域设置击穿链。出线孔和弧形支撑板5之间设置击穿链,击穿链区7设置有好多条击穿链。

    具体实用过程:首先根据需要,通过移动行走万向轮3调整电缆检测火花机的位置,通过电缸来调整检测箱2的高度,使其处于电缆生产线的合适位置和处于合适的高度。然后上一工艺中的电缆从检测箱2的进线孔和出线孔贯穿检测箱2,且处于弧形支撑板5上。在进行检测时,进线孔处的擦拭海绵6可以先对电缆进行清洁,然后控制面板控制击穿链区7的击穿链对电缆的表面进行检测,电缆通过时如果表皮有破损,破皮与击穿链碰撞,击穿链通电会连接报警器进行报警。如果没有破损,则电缆进入下一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电缆检测火花机可以对电缆进行检测察伤,电缆从进线孔穿过的同时,擦拭海绵还可以对电缆进行擦拭作业,保证清洁后的电缆进入电缆检测火花机。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检测火花机设置万向行走轮可以随时保证火花机便捷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缸可以调整检测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盖体为透明材质,可以随时观察检测箱内部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设置导致的液压气缸,可以使电缆检测火花机在不移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固,在移动的时候又可以收缩,不影响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包括控制箱和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设置若干万向行走轮;所述控制箱通过电缸支撑位于上方的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上方开口的空心壳体和与用于使空心壳体的开口封闭的盖体;盖体的一侧与空心壳体铰接,另一侧设置锁扣;所述空心壳体的内部通过支撑柱设置弧形支撑板;

    所述检测箱的两侧面对称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出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进线孔的边缘设置擦拭海绵;

    所述进线孔、出线孔和弧形支撑板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所述检测箱内还设置击穿链区;所述击穿链区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盖体上且位于弧形支撑板的上方;击穿链区由多条击穿链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火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还倒置有若干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设置在控制箱的底面的四个底边上;所述液压气缸的伸缩端设置圆形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火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行走轮设置四个,分别设置在控制箱的底面的四个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火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壳体为透明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火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锁扣的一侧还设置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火花机,包括控制箱和检测箱,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设置若干万向行走轮;所述控制箱通过电缸支撑位于上方的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上方开口的空心壳体和与用于使空心壳体的开口封闭的盖体;盖体的一侧与空心壳体铰接,另一侧设置锁扣;所述空心壳体的内部通过支撑柱设置弧形支撑板;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对称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出线孔为圆形,一半位于空心壳体上,另一半位于盖体上;所述进线孔的边缘设置擦拭海绵;进线孔、出线孔和弧形支撑板的圆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检测箱内还设置击穿链区;所述击穿链区通过固定板设置在盖体上且位于弧形支撑板的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韩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高明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2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