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圆铝杆拉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电工圆铝杆运输,随着连铸连轧机装机水平不断提高,将电工圆铝杆缠绕成紧密型铝卷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但紧密型电工圆铝杆卷存在放线难的问题。
现有拉丝机放线装置主要采用的是高架放线,该方法能够解决松散型电工圆铝杆卷放线,但该方法对于紧密型电工圆铝杆卷放线容易将相邻铝杆一起带出后打结、放线到末端因张力减小后造成铝杆松散错乱,最终导致拉丝放线过程受阻,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容易将铝杆拉断。为此,中国专利号为cn201510856513.7提出一种电工圆铝杆卷放线装置,改善了拉丝放线过程受阻、影响工作效率和容易将铝杆拉断的问题,但是上述装置包括现有的大部分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上料较为费力,铝卷的放线操作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包括内侧与铝卷相匹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固定座内底面设置有举升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并与举升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两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一夹紧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并与第一夹紧座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端两侧均铰接有辅助上料座。
优选的,一对辅助上料座相互靠近的端面设置有转槽,且转槽中转动连接有滚动辊。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侧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辅助上料座侧端对应设置有螺孔,且螺孔中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一对第一夹紧座相互靠近的端面均设置有暗槽,所述暗槽中放置有第二夹紧座,且第二夹紧座与暗槽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内底端设置有与举升座相匹配的收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举升座、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夹紧座,利用第一电动推杆通过举升座向上抬升铝卷,接着利用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一夹紧座夹紧铝卷,即可实现铝卷灵活转动进行放线操作。
2.通过在固定座上端两侧铰接辅助上料座,一对辅助上料座相互靠近的端面设置转槽,且转槽中转动连接滚动辊,沿着辅助上料座向上推动铝卷时更加省力。
3.通过在第一夹紧座上设置暗槽,第二夹紧座与暗槽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当放线快结束时,可利用第二电动推杆向两侧移动第一夹紧座,与此同时利用第三电动推杆将第二夹紧座推向铝卷并保持铝卷的夹紧,第二夹紧座相较于第一夹紧座减小了与铝卷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铝卷的继续自动放线。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上料省力,可实现铝卷灵活转动进行放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上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的固定铝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的第一夹紧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卷、2-固定座、3-第一电动推杆、4-举升座、5-辅助上料座、6-滚动辊、7-移动轮、8-控制器、9-第二电动推杆、10-第一夹紧座、11-暗槽、12-第三电动推杆、13-第二夹紧座、14-固定块、15-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包括内侧与铝卷1相匹配的固定座2,固定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7,固定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固定座2内底面设置有举升座4,第一电动推杆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2并与举升座4固定连接,固定座2两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9,固定座2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一夹紧座10,第二电动推杆9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2并与第一夹紧座10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固定座2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2上端两侧均铰接有辅助上料座5,上料更加方便,无需人工抬起铝卷1,节省劳动力。
其中,一对辅助上料座5相互靠近的端面设置有转槽,且转槽中转动连接有滚动辊6,沿着辅助上料座5向上推动铝卷1时更加省力。
其中,固定座2侧端焊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和辅助上料座5侧端对应设置有螺孔,且螺孔中连接有固定螺栓15,上料结束后,可向上转动辅助上料座5,利用固定螺栓15将辅助上料座5与固定块14相固定,利用第一电动推杆3通过举升座4向上抬升铝卷1时,两侧的辅助上料座5可防止铝卷1滚落。
其中,内底端设置有与举升座4相匹配的收纳槽,上料时,将举升座4移至收纳槽中,使得举升座4上端面与固定座2内底面相平齐,便于铝卷1顺利滚放于举升座4上端面。
工作原理:需要放线时,操作人员沿着辅助上料座5向上推动铝卷1使得铝卷1顺利滚放于举升座4上端面,上料结束后,可向上转动辅助上料座5,利用固定螺栓15将辅助上料座5与固定块14相固定;利用第一电动推杆3通过举升座4向上抬升铝卷1使得铝卷1的轴心与第一夹紧座10的轴心相平齐,接着利用第二电动推杆9推动第一夹紧座10推向铝卷1并将铝卷1的夹紧,再利用第一电动推杆3向下移动举升座4远离铝卷1,此时铝卷1可灵活转动进行放线操作。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一对第一夹紧座10相互靠近的端面均设置有暗槽11,暗槽11中放置有第二夹紧座13,且第二夹紧座13与暗槽11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2。
工作原理:当放线快结束时,可利用第二电动推杆9向两侧移动第一夹紧座10,与此同时利用第三电动推杆12将第二夹紧座13推向铝卷1并保持铝卷1的夹紧,第二夹紧座13相较于第一夹紧座10减小了与铝卷1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铝卷1的继续自动放线。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电性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8来自动控制,并利用外部电源供电,控制器8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包括内侧与铝卷(1)相匹配的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固定座(2)内底面设置有举升座(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2)并与举升座(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两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9),所述固定座(2)内侧设置有一对第一夹紧座(1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固定座(2)并与第一夹紧座(10)之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端两侧均铰接有辅助上料座(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辅助上料座(5)相互靠近的端面设置有转槽,且转槽中转动连接有滚动辊(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侧端焊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和辅助上料座(5)侧端对应设置有螺孔,且螺孔中连接有固定螺栓(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第一夹紧座(10)相互靠近的端面均设置有暗槽(11),所述暗槽(11)中放置有第二夹紧座(13),且第二夹紧座(13)与暗槽(11)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工圆铝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端设置有与举升座(4)相匹配的收纳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