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219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钢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彩钢是指彩涂钢板,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具有耐蚀性好,色彩鲜艳,外观美观,加工成型方便及具有钢板原有的强度等优点,彩钢在成产过程中,需要对彩钢进行挤压,使彩钢上出现弯折的深度。

    现有技术中的挤压彩钢弯折的滚轮不能上下调节,无法生产出不同深度的弯折凹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板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柱,且所述固定板的顶端穿过活动槽与固定板的底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轴的端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槽靠近液压缸的一侧开设有与外界向连通的矩形槽,且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矩形槽与活动柱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上套设有挤压环;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固定,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上开设有环形槽,且所述挤压环卡在环形槽内;若干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并连接有第一滚筒,若干所述第一滚筒通过第一履带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并连接有第二滚筒,若干所述第二滚筒通过第二履带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以及活动柱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活动板紧密焊接,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柱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一滚轮、挤压环和第一滚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紧密焊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滚轮以及第二滚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与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固定,所述活动柱与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环与环形槽的截面尺寸相等,所述挤压环与环形槽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的活动槽、矩形槽、活动柱、液压缸和活动板之间的配合和,使固定板、第二转轴和第二滚轮能整体上下移动,使挤压环与环形槽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保证能生产出不同深度的弯折凹槽;解决了挤压彩钢弯折的滚轮不能上下调节,无法生产出不同深度弯折凹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挤压环卡在环形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支撑板1;活动槽11;矩形槽12;

    固定板2;第一连接板21;

    活动柱3;

    第二连接板4;液压缸41;活动板42;

    第一转轴5;第一滚轮51;挤压环52;

    第二转轴6;第二滚轮61;环形槽62;

    第一滚筒7;第一履带71;

    第二滚筒8;第二履带81;

    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2,固定板2位于支撑板1的正上方,支撑板1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活动槽11,活动槽11内设有活动柱3,且固定板2的顶端穿过活动槽11与固定板2的底部连接;两个支撑板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4上安装有液压缸41,液压缸41输出轴的端部设有活动板42;活动槽11靠近液压缸41的一侧开设有与外界向连通的矩形槽12,且活动板4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矩形槽12与活动柱3连接;两个活动板42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上设有若干第一滚轮51,第一滚轮51上套设有挤压环52;两个固定板2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21固定,两个第一连接板21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上设有若干第二滚轮61,第二滚轮61上开设有环形槽62,且挤压环52卡在环形槽62内;若干第一转轴5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支撑板1并连接有第一滚筒7,若干第一滚筒7通过第一履带71连接;若干第二转轴6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固定板2并连接有第二滚筒8,若干第二滚筒8通过第二履带81连接;另一个支撑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1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5连接,另一个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91,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6连接。

    具体的,支撑板1与第二连接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板2与第一连接板21以及活动柱3为一体成型结构,液压缸41的输出轴与活动板42紧密焊接,活动板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柱3紧密焊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转轴5、第一滚轮51、挤压环52和第一滚筒7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5紧密焊接,第一转轴5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第一电机9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固定,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当第一电机9接通电源并启动时,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能带其中一个第一转轴5和第一滚筒7转动,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一滚筒7转动带动第一履带71传送,使剩余的第一转轴5和第一滚筒7一起转动,使第一转轴5上的第一滚轮51和挤压环52转动,使彩钢放在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能被传送挤压,使彩钢上出现弯折的凹槽。

    具体的,第二转轴6与第二滚轮61以及第二滚筒8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电机91通过螺栓与固定板2固定,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第二转轴6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当第二电机91接通电源并启动时,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6和第二滚筒8转动,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二滚筒8带动第二履带81传送,使剩余的第二转轴6和第二滚筒8一起转动,并使第二转轴6上的第二滚轮61转动,使彩钢放在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能被传送挤压,使彩钢上出现弯折的凹槽。

    进一步的,液压缸41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4固定,活动柱3与活动槽11滑动连接,活动板42与矩形槽12滑动连接,保证液压缸41的结构稳定,当液压缸41的接通电源并启动时,液压缸41的输出轴能上下移动并带动活动板42在矩形槽12内上下移动,同时,活动板42带动活动柱3在活动槽11内上下移动,而活动柱3能带动固定板2和第二转轴6以及第二滚轮61上下移动,使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保证彩钢上能被挤压出不同深度的弯折凹槽。

    更进一步的,挤压环52与环形槽62的截面尺寸相等,挤压环52与环形槽6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使挤压环52的部分结构能卡在环形槽62内,当挤压环52的底部完全卡在环形槽62内时,其彩钢上会被挤压出最深的深度弯折凹槽。

    值得注意的时,当活动板42的顶部与矩形槽12的顶部接触时,挤压环52的底部完全卡在环形槽62内,其彩钢上会被挤压出最深的深度弯折凹槽;当活动板42的底部与矩形槽12的底部接触时,挤压环52的顶部与第二滚轮61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挤压环52未挤压进环形槽62内,彩钢上不会出现弯折凹槽。

    值得说明的是,液压缸41与第一电机9以及第二电机91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在使用时,确定彩钢上被挤压成凹槽的深度后,再将液压缸41的接通电源并启动,使液压缸41的输出轴向上或向下移动,并带动活动板42在矩形槽12内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时,使活动板42带动活动柱3在活动槽11内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活动柱3能带动固定板2和第二转轴6以及第二滚轮61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当确定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距离后,再断开液压缸41的电源;随后,将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91接通电源,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能带其中一个第一转轴5和第一滚筒7转动,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一滚筒7转动带动第一履带71传送,使剩余的第一转轴5和第一滚筒7一起转动,使第一转轴5上的第一滚轮51和挤压环52转动;同时,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6和第二滚筒8转动,再通过其中一个第二滚筒8带动第二履带81传送,使剩余的第二转轴6和第二滚筒8一起转动,并使第二转轴6上的第二滚轮61转动,此时,再将彩钢放在挤压环52和环形槽62之间能被传送挤压,使彩钢上出现弯折的凹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位于支撑板(1)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活动槽(11)内设有活动柱(3),且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穿过活动槽(11)与固定板(2)的底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上安装有液压缸(41),所述液压缸(41)输出轴的端部设有活动板(42);所述活动槽(11)靠近液压缸(41)的一侧开设有与外界向连通的矩形槽(12),且所述活动板(4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矩形槽(12)与活动柱(3)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板(42)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上设有若干第一滚轮(51),所述第一滚轮(51)上套设有挤压环(52);两个所述固定板(2)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21)固定,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上设有若干第二滚轮(61),所述第二滚轮(61)上开设有环形槽(62),且所述挤压环(52)卡在环形槽(62)内;若干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并连接有第一滚筒(7),若干所述第一滚筒(7)通过第一履带(71)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转轴(6)的一端均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2)并连接有第二滚筒(8),若干所述第二滚筒(8)通过第二履带(81)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5)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91),所述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2)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与第二连接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板(2)与第一连接板(21)以及活动柱(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液压缸(41)的输出轴与活动板(42)紧密焊接,所述活动板(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柱(3)紧密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5)、第一滚轮(51)、挤压环(52)和第一滚筒(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5)紧密焊接,所述第一转轴(5)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固定,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6)与第二滚轮(61)以及第二滚筒(8)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电机(91)通过螺栓与固定板(2)固定,所述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1)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4)固定,所述活动柱(3)与活动槽(1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42)与矩形槽(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环(52)与环形槽(62)的截面尺寸相等,所述挤压环(52)与环形槽(6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钢成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彩钢弯折件成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固定板,支撑板的顶部且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柱,两个支撑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输出轴的端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槽靠近液压缸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且活动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矩形槽与活动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槽、矩形槽、活动柱、液压缸和活动板之间的配合和,使固定板、第二转轴和第二滚轮能整体上下移动,使挤压环与环形槽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保证能生产出不同深度的弯折凹槽;解决了挤压彩钢弯折的滚轮不能上下调节,无法生产出不同深度弯折凹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严威;严竟;李安平;何卫东;李国举;解婷婷;吕连生;于航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19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