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1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属于雷达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因安全性、舒适性等众多优势,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及未来导向技术。而作为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雷达,其研发过程中均需要配合转台进行天线方向图、整机射频指标、系统仿真等众多测试项。可以说雷达的研发离不开转台的配合,所以就对转台的精度、效率等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转台基本上是将雷达固定在指定的安装位置上,保证雷达天线罩与转台水平、垂直转动轴线重合后,通过伺服电机及转向机构实现雷达水平及俯仰角度的转动,再配合外部接收、发射装置实现雷达的测试。

    传统转台基本上是使用螺钉固定雷达,这就产生安装时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及进行不同厚度的雷达测试时无法消除天线罩与转台水平、垂直转动轴线不重合带来的误差等问题。同时传统转台基本不支持移动,如安装后其他位置需要使用转台,或需要购买多个转台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可实现全场景、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多种类雷达的测试。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包括型材架,型材架的上端设有安装台面,所述安装台面上设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上端连接联动安装架,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能够带动联动安装架水平转动;所述联动安装架的上端设置安装基板、联轴器和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所述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通过联轴器带动安装基板俯仰转动;所述安装基板上安装快装工装和肘夹,快装工装和肘夹相配合用以安装雷达。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与转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快装工装上设置四个用以定位雷达的安装位。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安装架包括水平联动板和延长板,水平联动板上竖直设置第一延长板、第二延长板和第三延长板,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之间设置可转动的安装基板,第二延长板和第三延长板之间设置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和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联动板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水平角度旋转的水平角度指示装置,所述第一延长板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俯仰角度旋转的俯仰角度指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长板、第二延长板和第三延长板上分别设置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架内的底部设置配重块,型材架内设置电气箱。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架的底部设置四个福马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和快装工装采用电木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肘夹及专用快换工装,节约了传统转台螺钉固定带来的时间成本,可实现同款雷达测试快速切换的功能;同时,不同种类的雷达的安装精度可通过专业快换工装的设计来保证。

    2.与雷达接触的安装基板及快换工装均使用电木材质,避免了金属材质对电磁波的干扰。

    3.底座安装福马轮、移动方便,且配合水平尺可实现精确、高效调平,消除微小安装误差给雷达测试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快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基板、2-快装工装、3-联轴器、4-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5-水平角度指示装置、6-水平联动板、7-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8-电气箱、9-福马轮、10-俯仰角度指示装置、11-肘夹、12-延长板、13-肋板、14-安装台面、15-型材架、16-配重块、121-第一延长板、122-第二延长板、123-第三延长板、21-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包括型材架15,型材架15的上端设有安装台面14,所述安装台面14上设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上端连接联动安装架17,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能够带动联动安装架17水平转动;所述联动安装架17的上端设置安装基板1、联轴器3和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所述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通过联轴器3带动安装基板1俯仰转动;所述安装基板1上安装快装工装2和肘夹11,快装工装2和肘夹11相配合用以安装雷达。所述安装基板1与转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轴线重合。所述安装基板1为镂空基板。

    如图2所示,所述快装工装2上设置四个用以定位雷达的安装位21,快装工装2通过四角设置的沉孔用螺钉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

    所述联动安装架17包括水平联动板6和延长板12,水平联动板6上竖直设置第一延长板12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第一延长板121和第二延长板122之间设置可转动的安装基板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之间设置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和联轴器3。

    所述水平联动板6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水平角度旋转的水平角度指示装置5,所述第一延长板121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俯仰角度旋转的俯仰角度指示装置10。

    所述第一延长板12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上分别设置肋板13。

    所述型材架15内的底部设置配重块16,型材架15内设置电气箱8。

    所述型材架15的底部设置四个福马轮9。

    所述安装基板1和快装工装2采用电木材质。

    工作原理:快换工装2为专用工装,将雷达天线罩朝外放置在快换工装2上,使用肘夹11夹紧雷达,同时安装基板1、快换工装2的设计可以保证雷达安装固定后天线罩与转台水平、垂直转动轴线重合。切换不同种类雷达测试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快换工装2。

    福马轮9可满足转台移动及固定调水平两种需求,将水平尺放置于安装台面14上,调整4个福马轮9脚杯高度以实现安装台面14与地面平行后,通过水平联动板6、延长板12、安装基板1、快换工装2等机械结构来保证雷达天线罩与地面的垂直关系。

    电气箱8连接电源及驱动网口后可进行测试。

    雷达水平角度转动,通过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带动水平联动板6、延长板12、安装基板1、快换工装2来实现。同时,可通过水平角度指示装置5来验证转台水平角度旋转是否出现bug。

    雷达俯仰角度转动,通过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带动联轴器3、安装基板1、快换工装2来实现。同时,可通过俯仰角度指示装置10来验证转台俯仰角度旋转是否出现bug。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包括型材架(15),型材架(15)的上端设有安装台面(14),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台面(14)上设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上端连接联动安装架(17),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7)能够带动联动安装架(17)水平转动;所述联动安装架(17)的上端设置安装基板(1)、联轴器(3)和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所述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通过联轴器(3)带动安装基板(1)俯仰转动;所述安装基板(1)上安装快装工装(2)和肘夹(11),快装工装(2)和肘夹(11)相配合用以安装雷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基板(1)与转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快装工装(2)上设置四个用以定位雷达的安装位(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联动安装架(17)包括水平联动板(6)和延长板(12),水平联动板(6)上竖直设置第一延长板(12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第一延长板(121)和第二延长板(122)之间设置可转动的安装基板(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之间设置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4)和联轴器(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联动板(6)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水平角度旋转的水平角度指示装置(5),所述第一延长板(121)上设置用以检测转台俯仰角度旋转的俯仰角度指示装置(1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延长板(121)、第二延长板(122)和第三延长板(123)上分别设置肋板(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型材架(15)内的底部设置配重块(16),型材架(15)内设置电气箱(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型材架(15)的底部设置四个福马轮(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转台,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基板(1)和快装工装(2)采用电木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转台,包括型材架,型材架的上端设有安装台面,所述安装台面上设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上端连接联动安装架,水平伺服电机转向装置能够带动联动安装架水平转动;所述联动安装架的上端设置安装基板、联轴器和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所述俯仰伺服电机转向装置通过联轴器带动安装基板俯仰转动;所述安装基板上安装快装工装和肘夹,快装工装和肘夹相配合用以安装雷达。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全场景、高效率、高精度的完成多种类雷达的测试。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承;屈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18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