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染色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



    背景技术:

    气流染色是在当今不断加强的节能、环保意识下发展起来的染色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通过离心式高压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经喷嘴雾化染液,雾化后的染液喷向织物,使织物得色并带动织物运行。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8328427u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气流染色机,涉及印染设备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出布口,所述筒体外于出布口所在的位置设有导布装置,所述导布装置包括架体和转动连接在架体上部的导布辊,所述架体上设有驱动导布辊转动的第一电机,布料从出布口输出筒体外,然后绕过导布辊,第一电机带动导布辊转动来带动布料移动,以此来完成布料的出布。

    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布料从筒体输出时,需要工作人家将布料从筒体内拉出并移动到导布辊处来完成出布,但是导布辊高度很高,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将布料放在导布辊上,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无需借用工具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包括筒体、开设在筒体上的出布口,靠近所述出布口的地面上设置有出布架,所述出布架上转动设置有上导辊,所述出布架设置有驱动上导辊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出布架上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设置有下导辊,所述机架上设置与驱动滑块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轮、升降气缸、第二导轮、升降绳,所述第一导轮转动设置在出布架上,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出布架上,所述第二导轮设置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升降绳一端与滑块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并与出布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料从染色机出布口拉出,然后升降气缸启动带动第二导轮移动,因此滑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滑块下移带动下导辊下移,因此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然后升降气缸启动下导辊上移,接着转动电机启动带动下导辊转动,下导辊转动和上导辊配合来带动布料运动来完成出布,因此无需借用工具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布架上设置有对滑块进行定位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杆、双头气缸、固定板,所述定位杆水平滑移设置在出布架上且抵触在滑块底端上,所述双头气缸设置在出布架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双头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与定位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头气缸启动带动定位杆远离滑块,因此滑块下移,当滑块回移到原位时,双头气缸启动带动定位杆支撑到滑块底端上,以此来对滑块和下导辊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下导辊在带动布料出料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和出布架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所述升降绳的两端分别绑扎在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换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也能更换升降绳,同时在安装时也能十分方便,提高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上均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出布架上设置有将升降绳限制在定位槽内的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降低了升降绳从定位槽上脱离的概率,提高了升降绳带动滑块移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布架上设置有接液装置,所述接液装置包括接液盒、收集箱、回流管,所述接液盒设置在滑块上且位于下导辊下方,所述收集箱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回流管两端分别与接液盒和收集箱连接。

    布料从染色机输出时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染液,因此上导辊和下导辊配合带动布料出料时,布料的水分和染液容易掉落到环境,从而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中的水分和染液掉落到接液盒中,然后经过回流管流动到收集箱中进行收集,以此来降低了布料中的水分和染液掉落到环境中的概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箱上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框、盖板、定位柱,所述收集箱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滤框滑移设置在滑移孔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滤框上且抵触在收集箱上,所述定位柱设置在盖板上且插接设置在收集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盖板将滤框拆卸下来,然后对滤框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滤框滑移安装到滑移孔上,且使得定位柱插接安装到喷淋箱上来对滤框进行定位,以此来提高了滤框对清洗液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筒体上转动设置有盖住出布口的盖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对盖体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定位组件,然后转动盖板来打开出布口,因此方便于出布;然后转动盖板来盖住出布口,锁定定位组件来对盖板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锁定块、锁定螺杆、锁定螺母,所述锁定块设置在筒体上且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锁定螺杆转动设置在盖体上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上,所述锁定螺母螺纹连接在锁定螺杆上且抵紧在锁定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锁定螺母远离锁定块,然后转动锁定螺杆从卡接槽上脱离,因此盖板即能转动;转动锁定螺杆卡接安装到卡接槽上,然后拧动锁紧螺母抵紧到锁定块上,以此来达到对盖板进行定位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升降气缸启动带动下导辊下移,因此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然后升降气缸启动下导辊上移,接着转动电机启动带动布料运动来完成出布,因此无需借用工具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2、通过双头气缸启动带动定位杆支撑到滑块底端上,以此来对下导辊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下导辊在带动布料出料时的稳定性;

    3、通过拧动锁定螺母远离锁定块,然后转动锁定螺杆从卡接槽上脱离,转动盖体打开出布口来完成出布;转动盖体,然后转动锁定螺杆卡接安装到卡接槽上,拧动锁紧螺母抵紧到锁定块上,以此来达到打开或关闭盖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部分安装架;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布装置和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和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爆炸图,主要展示固定组件和过滤组件。

    附图标记:1、筒体;11、盖体;12、连接板;13、拉杆;14、上导辊;15、转动电机;16、安装块;17、转动轴;18、承载板;19、支撑块;2、定位组件;21、锁定块;211、卡接槽;22、锁定螺杆;23、锁定螺母;24、固定块;3、出布装置;31、安装架;32、上压辊;33、下压辊;34、驱动组件;35、第一齿轮;36、驱动电机;37、第二齿轮;4、锁定组件;41、支撑台;42、紧固螺杆;43、锁定环;431、拨片;5、挤压装置;51、定压辊;511、安装槽;52、滑移架;53、动压辊;54、挤压弹簧;55、回流通道;56、滑移槽;57、固定螺杆;6、出布架;61、滑槽;62、滑块;63、下导辊;64、第一支撑板;65、第二支撑板;66、第一吊环;67、第二吊环;7、升降机构;71、第一导轮;711、定位槽;712、防护板;713、安装座;72、升降气缸;73、第二导轮;74、升降绳;8、固定组件;81、定位杆;82、双头气缸;83、固定板;9、接液装置;91、接液盒;92、收集箱;921、滑移孔;93、回流管;10、过滤组件;101、滤框;102、盖板;103、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包括筒体1、开设在筒体1上且呈圆形的出布口,出布口上转动安装有盖住出布口的盖体11,且盖体11转动方向轴线与出布口中心线平行。

    筒体1设置有对盖体11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定位组件2包括锁定块21、锁定螺杆22、锁定螺母23,锁定块21固定安装在筒体1上且开设有卡接槽211,锁定块21上方的盖体1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4,且固定块24抵触在锁定块21上;锁定螺杆22转动安装在固定块24上且卡接安装在卡接槽211上,锁定螺母23螺纹连接柱锁定螺杆22上,且锁定螺母23抵紧在锁定块21背离固定块24一侧的侧壁上。

    参照图2和图3,筒体1上设置有出布装置3,出布装置3包括安装架31、上压辊32、下压辊33、驱动组件34,位于出布口上方的筒体1上固定安装有两块水平排布的安装块16,两块安装块16上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动轴17,安装架31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7上且位于两块安装块16之间,同时安装架31截面呈倒l型,安装块16上设置有对转动轴17进行锁定的锁定组件4,锁定组件4包括支撑台41、紧固螺杆42、锁定环43,支撑台41固定安装在筒体1上且支撑在安装架31的下侧壁上,紧固螺杆42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7的两端上且轴线与转动轴17轴线重合,锁定环43螺纹连接在紧固螺杆42上且抵紧安装块16上,锁定环43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拨片431。

    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均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1上,且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的一端均水平穿出安装架31外,同时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轴线平行并竖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34设置在安装架31上,驱动组件34包括第一齿轮35、驱动电机36、第二齿轮37,第一齿轮3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位于安装架31外的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键连接,同时两个第一齿轮35相互啮合;驱动电机36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1上,第二齿轮37键连接在驱动电机36的输出轴上且与其中第一齿轮35啮合。

    安装架31设置对布料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5,挤压装置5包括定压辊51、滑移架52、动压辊53、挤压弹簧54、回流通道55,安装架31靠近出布口一侧的下侧壁上固定的安装有连接板12,定压辊51转动安装在连接板12上,滑移架52竖向滑移安装在连接板12上且位于定压辊51上方,动压辊53转动安装在滑移架52上,且动压辊53轴线与定压辊51和下压辊33轴线均互相平行;位于滑移架52上方的安装架31上固定安装有承载板18,承载板18上竖向滑移穿设有两个拉杆13;挤压弹簧5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两个拉杆13上,同时挤压弹簧54两端抵紧在承载板18和滑移架5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

    回流通道55滑移安装在位于定压辊51下方的连接板12上,且回流通道55可伸至出布口内,回流通道55靠近连接板12的侧壁上沿平行于出布口中心线开设有滑移槽56,连接板12上固定安装有滑移设置在滑移槽56上的滑移块,连接板12上螺纹连接有穿过滑移块伸至滑移槽56内且抵紧在滑移槽56上的固定螺杆57;上压辊32、下压辊33、动压辊53和定压辊51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槽511。

    参照图1和图4,筒体1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出布架6,出布架6上转动安装有上导辊14,出布架6上固定安装有驱动上导辊14转动的转动电机15;出布架6相对的两侧壁上且位于上导辊14下方开设有竖向的滑槽61,两个滑槽61上均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62,两个滑块6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下导辊63,出布架6上设置与驱动滑块62竖向移动的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下导辊63的两端,每个升降机构7均包括第一导轮71、升降气缸72、第二导轮73、升降绳74。

    参照图4和图5,滑块62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64,出布架6背离滑槽61一侧且位于出布架6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65,出布架6顶端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座713,第一导轮7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座713上;升降气缸72固定安装在出布架6上,升降气缸72水平放置且活塞杆朝向远离出布架6一侧,升降气缸72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9;第二导轮73转动安装在支撑块19上,第一支撑板64和第二支撑板65顶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吊环66和第二吊环67。

    升降绳74两端分别绑扎在第一吊环66和第二吊环67上,且升降绳74绕过两个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3;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3上均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槽711,安装座713和支撑块19上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防止升降绳74脱出定位槽711的防护板712;出布架6上设置有对滑块62进行定位的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定位杆81、双头气缸82、固定板83,定位杆8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杆81均水平滑移穿设在出布架6上,同时定位杆81的一端伸至滑槽61内且支撑在滑块62底端上,双头气缸82固定安装在出布架6侧壁上,固定板83固定安装在双头气缸82的活塞杆且分别与两个定位杆81固定连接。

    出布架6上设置有接液装置9,接液装置9包括接液盒91、收集箱92、回流管93,接液盒91固定安装在滑块62上且位于下导辊63下方,收集箱92放置在地面上,回流管93两端分别与接液盒91底端和收集箱92顶端固定连接,且回流管93为软管;收集箱92上设置有过滤组件10,过滤组件10包括滤框101、盖板102、定位柱103,收集箱92侧壁上开设有滑移孔921,滤框101滑移安装在滑移孔921上且底部均布开设有滤孔,盖板102固定安装在滤框101上且抵触在收集箱92上,定位柱103固定安装在盖板102上且插接安装在收集箱92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拧动锁定环43远离安装块16,然后转动安装架31远离出布口,然后拧动锁定环43抵紧在安装块16上来对安装架31进行定位,以此来降低了安装架31对布料染色时的干扰;需要使用安装架31时,拧动锁定环43远离安装块16,转动安装架31靠近出布口,使得支撑台41支撑在安装架31下侧壁上,以此来对安装架31进行定位。

    拉动拉杆13带动动压辊53远离定压辊51,然后将布料穿过动压辊53和定压辊51,松开拉杆13,动压辊53在挤压弹簧54的作用下和定压辊51配合来挤压布料,布料中挤出的染液流动到回流通道55上,最后通过回流通道55流动到筒体1内,以此来达到对布料进行挤压而降低了染液掉落到地面上的概率;然后将布料穿过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之间,驱动电机36启动带动上压辊32和下压辊33反向转动,以此来带动布料向前移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拉动布料时的压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疲劳的概率,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双头气缸82启动带动定位杆81远离滑块62,然后升降气缸72活塞杆回缩带动第二导轮73移动,因此滑块62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带动下导辊63下移,因此即能将布料绕过下导辊63,然后升降气缸72启动下导辊63上移,最后双头气缸82启动带动定位杆81支撑到滑块62底端上,以此来将布料穿过下导辊63,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下导辊63移动和上导辊14配合来挤压布料,布料内的染液掉落到接液盒91内,然后通过回流管93流动到收集箱92中,然后经过滤框101进行过滤,以此来降低了染液掉落到地面上的概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包括筒体(1)、开设在筒体(1)上的出布口,靠近所述出布口的地面上设置有出布架(6),所述出布架(6)上转动设置有上导辊(14),所述出布架(6)设置有驱动上导辊(14)转动的转动电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架(6)上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62),所述滑块(62)上转动设置有下导辊(63),所述出布架(6)上设置与驱动滑块(62)移动的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第一导轮(71)、升降气缸(72)、第二导轮(73)、升降绳(74),所述第一导轮(71)转动设置在出布架(6)上,所述升降气缸(72)设置在出布架(6)上,所述第二导轮(73)设置在升降气缸(72)的活塞杆上,所述升降绳(74)一端与滑块(62)连接且另一端绕过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3)并与出布架(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架(6)上设置有对滑块(62)进行定位的固定组件(8),所述固定组件(8)包括定位杆(81)、双头气缸(82)、固定板(83),所述定位杆(81)水平滑移设置在出布架(6)上且抵触在滑块(62)底端上,所述双头气缸(82)设置在出布架(6)上,所述固定板(83)设置在双头气缸(82)的活塞杆上且与定位杆(8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2)和出布架(6)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吊环(66)和第二吊环(67),所述升降绳(74)的两端分别绑扎在第一吊环(66)和第二吊环(6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71)和第二导轮(73)上均开设有环形的定位槽(711),所述出布架(6)上设置有将升降绳(74)限制在定位槽(711)内的防护板(7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架(6)上设置有接液装置(9),所述接液装置(9)包括接液盒(91)、收集箱(92)、回流管(93),所述接液盒(91)设置在滑块(62)上且位于下导辊(63)下方,所述收集箱(92)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回流管(93)两端分别与接液盒(91)和收集箱(9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92)上设置有过滤组件(10),所述过滤组件(10)包括滤框(101)、盖板(102)、定位柱(103),所述收集箱(92)上开设有滑移孔(921),所述滤框(101)滑移设置在滑移孔(921)上,所述盖板(102)设置在滤框(101)上且抵触在收集箱(92)上,所述定位柱(103)设置在盖板(102)上且插接设置在收集箱(9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转动设置有盖住出布口的盖体(11),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对盖体(11)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锁定块(21)、锁定螺杆(22)、锁定螺母(23),所述锁定块(21)设置在筒体(1)上且开设有卡接槽(211),所述锁定螺杆(22)转动设置在盖体(11)上且卡接设置在卡接槽(211)上,所述锁定螺母(23)螺纹连接在锁定螺杆(22)上且抵紧在锁定块(2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出布架的气流染色机,涉及气流染色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筒体、设置在地面上的出布架,出布架上转动设置有上导辊,出布架上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设置有下导辊,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轮、升降气缸、第二导轮、升降绳,第一导轮转动设置在出布架上,升降气缸设置在出布架上,第二导轮设置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升降绳一端与滑块连接且另一端与出布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气缸启动带动下导辊下移,因此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然后升降气缸启动下导辊上移,接着转动电机启动带动布料运动来完成出布,因此无需借用工具即能将布料穿过下导辊,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於建华;唐剑;宋欢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艺彩印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1782.html

    最新回复(0)